① 新加坡和香港的「公屋」制度
「以房養房」的住房社會保障體制不但使低收入者有其屋,且起到調控房價作用. 「低收入者有其屋」,香港公營房屋(簡稱「公屋」)制度,解決了30%以上、約200萬人口的居住問題,被世界公認為有效保障居住的典範。
② 真是怪事,怎麼老喜歡搞所謂保障房怎麼就是不做公屋或公租房呢這能解決得了我們沒房住的問題嗎香港能
在我理解復中,公租房,是出制租形式,不屬個人所有,國家所有,收取租金維護公屋,反復使用~
保障房,是為個人所私有,以保障的名義,低於市場的價錢轉為個人所有,屬於一次性產品。若果本著人人有房住的決心,應搞公屋。若本著人人有房子的決心,就搞保障房。但是目前情況,國力有限,很多人還是沒有房住,應先解決~把國家財產轉入個人名下,實為不應。沒錢買房,就要納稅人給你出錢給你買房?沒錢就租屋吧,有錢了再買房~窮不是你的問題,問題是你這樣佔用了我們納稅人的錢。
③ 我現在住香港的公屋,我想公屋轉居屋,不想每個月給房租,可以去政府申請的嗎
用」綠表」申請, 要放棄公屋, 居屋雖然不計地價, 約平三成, 但也不便宜, 在香港住公屋是最好的, 居屋要交管理費, 差餉, 維修等, 可能比你交租還貴
④ 急~~請問香港公屋制度的稅收優惠政策(措施)有哪些呢
香港的公屋與稅收,是兩個問題。
公屋,是指家庭月收入在港幣一萬一千元以下者,才有資格申請公屋。換句話說,就是低收入人群,香港叫做草根階層。
⑤ 在香港,公屋、居屋和私人樓宇有什麼區別
在香港,公屋、居屋和私人樓宇的區別:
1、公屋: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或香港房屋協會興建的公共房屋,惟以前者佔大多數,本文亦針對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或其前身興建的公屋。現在香港約有三分一居民、即200多萬人居於房委會的67萬個,及房協的15萬個出租公屋單位。
2、居屋:居者有其屋計劃(簡稱居屋計劃,Home Ownership Scheme)是香港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之一,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公營房屋並以廉價售予低收入市民。
計劃於1970年代開始推行,為收入不足以購買私人樓宇的市民,提供出租公屋以外的自置居所選擇,亦可讓收入相對較高之公屋居民加快騰出公屋單位,供有需要人士居住。此計劃內興建的公營房屋稱為居者有其屋屋苑,通稱居屋。
3、私人樓宇:根據統計,香港有一半人口是居住在私人發展的樓宇。當中香港有很多大型私人屋苑,有些純粹提供住宅,亦有些為大型綜合發展,基座建有商場及社區設施,為內部居民以至區內其他居民提供起居飲食及社區服務。
(5)香港公屋制度與住房保障擴展閱讀
申請公屋要求及備註:
1,必須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2、申請人必須年滿18歲。
3、收入不得超過政府制定之「最高入息及總資產凈值限」(視申請人的家庭人數而定)。
4、有申請入住居者有其屋的個人或家庭,與超出「最高入息及總資產凈值限」的中產或富裕家庭,日後均永久不得申請公屋。
5、申請表格可到各區公共屋邨辦事處索取,交出後需要3至5個月內通知。
一般年齡越低,成功分配公屋的機會率就越低,等候時間也會相對較長。至於年齡超過60歲的獨居長者可以以「高齡單身人士」而獲得優先配位。租金一般會占該公屋住戶每月收入約10個百分比,租金亦包括該屋邨之管理費,無須補地價。
根據政府最新定立之「公屋扣分制度」,如住客入住公屋後有多次高空擲物或私自養寵物等的記錄,會因應情況而扣分。如被扣盡分數,該住客會被要求強制撤出原有的公屋,並判入住中轉房屋
如果申請人因犯事而被判坐牢,會被取消公屋住客的資格。
⑥ 香港的住房政策和市場狀況是怎樣的
香港特區政府復的房屋政策仍然沿制用前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於二○○二年十一月發表的《房屋政策聲明》,即「政府堅守一貫政策,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租住公屋」。這是重要的承擔,政府會繼續恪守這個提供公共租住房屋的堅決承諾。
政府會繼續退出公屋以外的其他房屋資助計劃,把干預市場的程度減至最低。不過,政府會致力維持一個公平和穩定的環境,讓私人物業市場能夠健康發展,並會提升一手私人住宅物業的銷售資料的透明度以及物業交易的公平性,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但這並不表示政府漠視市民的置業需要。政府會因應市場需求,增加土地供應,從根本去處理問題。
⑦ 香港申請公屋、及居屋的條件,個人的收入及家庭的收入的分別條件
公屋:首先要申請人家庭一半以上是永久居民,然後每月收入和個人總資產的最高限額在下表,括弧內是扣除強積金或公積金前的收入。
1人 8,740元 (9,200元) 203,000元
2人 13,410元 (14,116元) 274,000元
3人 17,060元 (17,958元) 359,000元
4人 20,710元 (21,800元) 418,000元
5人 23,640元 (24,884元) 465,000元
6人 26,590元 (27,989元) 503,000元
7人 29,560元 (31,116元) 537,000元
8人 31,620元 (33,284元) 563,000元
9人 35,360元 (37,221元) 622,000元
10人及以上 37,150元 (39,105元) 670,000元
公屋是跟政府租的,所以並不能出售。
居屋:條件跟公屋的要求差不多,就是資格限額上面不一樣。
1人 13500 265000
2-8人 27000 530000
9人 27900 572000
10人及以上 29080 616000
居屋是跟政府買的,所以補低價後可以賣出(好像還有居住年限要求)。
另外不大清楚是可以在市場上流通(即可以賣給任何人),還是只能在居屋第二市場流通(只能賣給符合居屋條件而沒有居屋的人)。另外居屋停建了很多年,現在的都是貨尾。。現在說要復建居屋,但什麼時候開始還不知道
⑧ 香港申請公屋條件!一個人如果申請了一間,還可以申請多一間嗎
現時制度下,戶主去世或有特別理由如回鄉養老等,遷出單位後,其配偶內可無條件獲批該單位的新租約容,即俗稱「轉名」。戶主的子女則要經入息及資產審查,若超出標准,一年後便要交回單位,若合乎標准,第二代便可申請繼承單位。 不過,現時制度所採取的入息及資產審查的限額水平,比照富戶政策,即入息限額為申請公屋入息限額的3倍,及資產限額為申請公屋入息限額84倍。換言之,與申請公屋相比,繼承公屋的入息及資產限額均寬松得多。以三人家庭為例,每月入息不超過6.3萬元及資產不多於177萬元,公屋二代已可通過繼承公屋的審查。
⑨ 香港地區的住房政策及市場情況
香港政府於1954年開始實施公共房屋計劃,經歷五十多年社會、政治、經濟的巨大變遷,在解決各種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套完善的公共房屋制度,不僅持續大規模地提供著公屋,並且致力於為公屋居民提供滿意的居住質素和管理服務。截至2004年3月底,香港約201.9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