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要結婚!請問嶽麓區民政局在哪
嶽麓區民政局位於長沙市嶽麓區金星北路一段517號8棟1樓,聯系電話是0731-88999278。
嶽麓區民政局包括辦公室、規劃財務室、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科(加掛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社會福利科(加掛嶽麓慈善會秘書處)、社會事務管理科(加掛區殯改辦)、社會組織管理科、優撫退伍安置軍休科(加掛區雙擁領導小組辦公室)、中福在線銷售大廳。
辦理婚姻登記由社會事務管理科(加掛區殯改辦)負責,聯系電話是0731-88999630。
(1)嶽麓區住房保障局成立擴展閱讀
嶽麓區民政局主要職能:
1、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民政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研究擬訂全區民政事業發展規劃和政策,並負責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承擔民政信息管理工作。
2、負責全區防災、抗災、救災工作,核實、評估、掌握和上報災情,研究擬訂救災減災政策、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組織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體系建設:負責籌措、管理、分配救災款物並監督使用;組織、指導救災捐贈工作;指導救災物資的儲備和發放工作;承擔區減災委員會的日常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農村危房改造。
3、組織擬訂全區社會救助規劃、政策和標准,健全城鄉社會救助體系;負責全區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居民經濟狀況核對、城鄉低收入家庭認定、住房保障家庭收入認定、社會精神病人救助、臨時救助工作;負責全區農村五保供養和敬老院建設管理工作;負責全區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工作。
4、貫徹執行國家的優撫政策,依法開展優撫工作;負責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工作和全區各類優撫對象、優待、撫恤、補助標准和國家機關人員傷亡撫恤標準的落實;
承擔追認革命烈士審核上報和褒揚工作,審核上報全區退役軍人、人民警察、公務員以及參照公務員制度管理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傷殘等級評定、調整;負責涉軍群體的接訪勸訪維穩工作;承擔區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5、負責落實國家和地方性有關復退軍人安置法律、法規、辦法和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退伍士兵、復員士官、轉業士官、復員幹部、移交地方安置的軍隊離退休幹部和無軍籍退休職工接收安置管理服務工作;協助市退伍辦做好退役士兵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
6、研究提出加強和改進基層政權建設的意見和建議;指導村民委員會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指導居民委員會建設及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提出加強和改進城鄉基層政權建設的建議,推進政務公開、村(居)務公開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7、研究和修訂行政區劃規劃,貫徹地名管理法規,制定本區地名管理規劃和計劃;負責有關地名命名、更名的審核審批,推廣標准地名、規范地名標志的設置和管理;調查、收集、整理地名資料;負責本區行政區域邊界勘定和管理工作,承辦街道、鄉(鎮)行政區域邊界爭議的調處事務。
8、負責全區社團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管理、年檢工作以及清理整頓工作。
9、貫徹執行國家的殯葬管理、婚姻登記政策並組織實施:推進全區殯葬和婚俗改革;指導全區殯葬、婚姻服務機構管理工作。
10、負責制定並組織實施社會福利發展規劃,承擔老年人、孤兒等特殊困難群體權益保障工作;指導全區城鄉養老服務工作;負責全區福利企業的認定、報批、年檢工作;監督落實有關福利生產的保護扶持政策。負責本區收養登記、解除收養登記工作。
負責管理社會性慈善工作,組織擬訂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的規劃、政策;組織、指導社會捐助工作。按照福利彩票發行管理實施辦法的規定,負責本地區福利彩票的銷售管理。
11、負責全區民政事業經費的管理和使用;負責全區民政事業經費的審計和監督;負責全區民政統計工作。
12、會同有關部門按規定擬訂社會工作發展規劃、政策和職業規范,推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和相關志願者隊伍建設:指導全區基層民政幹部職工隊伍建設。
13、協調老齡工作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擬訂全區老齡工作政策,編制全區老齡事業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14、承辦區委、區人民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嶽麓區民政局—機構信息
參考資料來源:嶽麓區民政局—社會事務管理科(加掛區殯改辦)
參考資料來源:嶽麓區民政局—內設機構
❷ 蘭陵縣房產和住房保障局怎麼樣
簡介:蘭陵縣房產和住房保障局成立於1998年9月,內設17個職能科室和3個下屬單位,現有在編幹部職工100人。
注冊資本:192萬人民幣
❸ 長沙市住房保障局在長沙的具體位置
開福區住房保障工作局 辦公地址:長沙市蔡鍔中路伍家井1號二手房交易中心7樓開內福區房產局;聯系電話:2528512
雨花容區住房保障工作局 辦公地址:曙光中路527號雨花區房產局;聯系電話:5564440
天心區住房保障工作局 辦公地址:城南路67號天心區房產局;聯系電話:5121882
芙蓉區住房保障工作局 辦公地址:伍家井1號芙蓉區房產局;聯系電話:8153810
嶽麓區住房保障工作局 辦公地址:麓山路69號嶽麓區房產局;聯系電話:8882910
長沙縣住房保障工作局 辦公地址:長沙縣星沙鎮天華路157號;聯系電話:4011374
寧鄉縣住房保障工作局 辦公地點:寧鄉縣玉潭鎮春城南路38號寧鄉縣房產局內;聯系電話:7890109
瀏陽市住房保障工作局 辦公地點:瀏陽市金沙中路355號;聯系電話:3656089
望城縣住房保障工作局 辦公地點:望城縣高塘嶺鎮雷鋒西路27號;聯系電話:8069818
看你是屬於長沙哪裡啊!!!!
❹ 保險公司銀行保險部試用期總結怎麼寫
尊敬的領導:
我於2010年3月29日成為公司的試用員工。作為一名剛參加工作的畢業生,初內來公司容,曾經很擔心不知該怎麼與人共處,該如何做好工作;但是公司寬松融洽的工作氛圍、團結向上的企業文化,讓我很快完成了從學生到職員的轉變。
在崗試用期間,我在二車間學習工作。這個部門的工作是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體力消耗較大,讓我深感生產人員工作的辛苦及工作的單一;但是在部門領導和同事的耐心指導下,使我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了車間工作,也熟悉了一些生產操作流程。
在行政辦公室的工作中,我一直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及時做好領導布置的每一項工作,稍有空暇我就查閱資料和檔案,多看多學。同時虛心向同事請教,希望能早日勝任工作崗位,並不斷超越自己。
這三個月來我學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看到公司的迅速發展,我深深地感到驕傲和自豪,也更加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員工的身份在這里工作,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公司一起成長。能繼續鍛煉自己、實現理想。我會用謙虛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做好我的本職工作,為公司創造價值,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來!
我自己寫的。。。你改下就行了。。。
❺ 住房保障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麻煩你問一下用途?涉及機密,不容易給。
❻ 請問請問長沙市嶽麓區蓮花鎮何時會徵收,有哪些重點項目建設
你去嶽麓區招商局網站看看就知道了。每個鎮都有一兩個。
我是集賢村的,東部偏南。
下面的可以參考一下:
蓮花鎮的保護性開發建設將為我國新型城市化道路(包括小城鎮建設)探索一種新的模式,將為新型城市化過程中解決城市發展與耕地矛盾提供一種新的思路。蓮花鎮通過建設現代庄園,在「保護生態、保護環境、保護耕地、保護農民利益」的前提下,用市場機制引入社會資金建設城鄉統籌的生態城區,將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提供一種保護性開發的樣板,將成為大河西先導區引起全國關注的一個亮點!
蓮花鎮保護性開發建設思路
——供蓮花鎮概念性規劃參考
一、開發建設依據
1、蓮花鎮情
2、兩型社會和新型城市化的要求
二、開發建設目標
1、城鄉統籌的生態城區
2、觀光型的高效農業樣板區
3、生態休閑度假旅遊區
三、突破開發建設的瓶頸
1、長沙的城市化進程要求蓮花鎮加快開發速度
2、按照「五統一」原則,分期建設山水田園城區
3、瓶頸:土地和資金的雙重約束
四、開發建設方式:保護性開發
1、保護性開發的總體要求
2、保護性開發的基礎工作:土地整理
3、實現保護性開發的有效模式:現代庄園
五、建議
蓮花鎮保護性開發建設思路
——供蓮花鎮概念性規劃參考
一、開發建設依據
1、 蓮花鎮情
蓮花鎮東連含浦,南接寧鄉,西毗雨敞坪,北鄰雷鋒鎮。蓮花鎮原屬望城縣腹地的一個普通鄉鎮(由上圖可見),今年6月成建制劃入嶽麓區,變成了長沙市區的建制鎮,進入了長沙市「兩型社會」大河西先導區的核心區,並在先導區2008年重大建設項目中佔有兩個項目:小城鎮建設和萬畝城鄉統籌樣板區。蓮花鎮迎來了空前的開發建設機遇。
怎樣開發?如何建設?必須先分析蓮花鎮的現狀。
蓮花鎮於1995年由原蓮花鄉、五豐鄉、桐木鄉合並而成,由此形成了3個集鎮:蓮花橋集鎮(鎮政府駐地),五豐集鎮,桐木集鎮。目前,蓮花鎮共有16個村和1個居民社區(鎮政府駐地蓮花社區),人口51000多人。全鎮總面積113平方公里(如圖所示),其中,山林92000畝,農田30914畝,菜地13927畝,水面5912畝。2007年全鎮財政總收入2124萬元,其中,一般預算財政收入175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00元。
蓮花鎮目前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鎮,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主,農業結構內部以農、林為主,兼及牧副漁業。隆平優質雜交稻、無公害蔬菜、茶葉這三種農產品的種植業是目前蓮花鎮的支柱產業,此外,主要農產品還有柑桔、木材、瘦肉型牲豬。
全鎮113平方公里中,森林覆蓋率達54.3%以上。進入蓮花鎮域,只見群山環抱,山巒疊翠,茂林修竹,鬱郁蔥蔥,溪流清澈,水庫如鏡,空氣清新,生態宜人。俯瞰整個長沙市區,再也找不到面積如此之大、山坡如此之高、森林如此之密、生態如此之好的區域。蓮花鎮是長沙市區最大的「綠肺」。
蓮花鎮劃入嶽麓區後,應該盡快從過去望城縣的農業鄉鎮提升為長沙市的生態型城區。山多地少生態好的鎮情要求蓮花鎮的開發建設不能像其他城區那樣進行成片的房地產開發,而應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開發建設。
2、兩型社會和新型城市化的要求
2007年底,國務院批准長株潭城市群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長沙市率先提出設立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長沙大河西先導區。蓮花鎮所在的嶽麓區全部進入了大河西先導區的核心區。「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是兩型社會的基本要求。新型城市化是大河西先導區的必由之路。
省委書記張春賢指出,要「堅持城鄉統籌,走協調發展的城市化新路子。要將城市化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農村人口轉移以及發展現代農業結合起來,走城鄉共同繁榮的新路子。」
蓮花鎮作為長沙新城區的組成部分,不僅要加快發展速度,更要注重節約資源、集約用地、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現代農業、提升鎮區品質。
二、開發建設目標
1、城鄉統籌的生態城區
蓮花鎮劃入嶽麓區以後,成為了長沙城區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既是蓮花鎮的發展機遇,也為大河西先導區及長沙城區的發展建設提供了亮點。
省委書記張春賢在全省新型城市化會議上提出:「以規劃為依據科學定位城市發展。做好規劃,一要有國際視野和現代觀念,高起點編制規劃。二要突出個性和靈魂,彰顯人文特色。湖南城市的規劃,一定要突出山水生態特色和湖湘文化底蘊。」「城鎮與城鎮之間通過森林、稻田、水面、濕地等連接,疏密相間,顯山露水。」建設生態型城區是長沙市特別是大河西先導區最好的個性。蓮花鎮恰好具備建設生態型城區得天獨厚的條件。
蓮花鎮113平方公里中,森林覆蓋率達54.3%以上。蓮花山與嶽麓山一脈相承,山勢更高,風景更美。蓮花河等小河和溪流清澈見底、交織在蓮花大地上,新華水庫、毛栗沖水庫等水面碧波如鏡,鑲嵌在田園山水之間。
蓮花鎮劃入嶽麓區後,成為了長沙核心城區連接寧鄉縣和望城縣的城鄉邊緣帶。如果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城鄉二元結構作更深入的考察,則可清晰地看到其三元結構的地理區位分布特點,即我國經濟社會在地理區位上可分為核心城市(或主城區)、城鄉邊緣帶和鄉村三元結構。我國的新型城市化應以核心城市為中心向城鄉邊緣帶輻射延展,從單中心集中式城市結構過渡到多中心開敞式城市結構。新型城市化的特點說明「城鄉邊緣帶」是城市化發展的主要空間區域。城鄉邊緣帶的城市化承擔著帶動核心城區周邊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和促進城鄉一體化的作用,並為強化中心城市功能提供相應的發展空間和條件,是目前城市化發展的主要地域空間。
我國以往的城市建設,大多是水泥森林般的成片開發,生態環境保護得不好。國務院批准長株潭城市群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就是希望長株潭城市群為全國的兩型社會建設探路。作為長株潭城市群的「領頭雁」,長沙大河西先導區應為全國的「兩型社會」建設和新型城市化提供樣板。建設城鄉統籌的生態城區就是這種樣板。蓮花鎮恰好具備建成城鄉統籌的生態城區的條件。應將蓮花鎮建設成為現代建築點綴在山水田園之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城區;建設成為長沙新城區一個高品位的組團;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的示範區,保護性開發的示範區,新型城市化的示範區;建設成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兩型社會的樣板。
2、觀光型的高效農業樣板區。
蓮花鎮應以萬畝城鄉統籌樣板區的土地整理為試點和契機,在全鎮范圍開展大規模的土地整理。不僅作為增加耕地的主要手段,同時通過歸並原分割細碎的土地,形成相當規模的標准化農地,改變農業的傳統生產方式。通過現代農業的規模經營,發展觀光型的高效農業。例如,種植蘆筍等有機蔬菜。蘆筍是一種觀賞價值和營養價值都很高的保健蔬菜,目前是我國出口創匯的主要蔬菜產品之一,主要是加工成蘆筍罐頭出口。在國內市場上,蘆筍仍然是價高俏銷的高檔蔬菜。也可像成都那樣種植食用菌等經濟作物,成都崑山虹禾現代農業進出口有限公司在雙流縣共經營了二萬畝土地,進行集中管理,其中在雙流縣金橋鎮的四千多畝土地主要種植經濟作物,每畝地產值最高可達二十萬元人民幣,如新鮮的法國羊肚菌每斤售價高達一百美元,干制的每斤可售到三百美元。通過集中經營農民的土地,公司年產值可達兩千萬美元。
3、生態休閑度假旅遊區
整個蓮花鎮基本無污染,接近原生態,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應以蓮花山為依託,承東起西,打造一個15平方公里的生態休閑度假旅遊區,東承嶽麓山、橘子洲,西接花明樓、灰湯、韶山,形成長沙由東向西的一個旅遊產業走廊。
蓮花鎮范圍內有不少寺廟或寺廟遺址,如六合寺、靈瑞寺、華林寺、雙楓寺、雲蓋寺、仙女廟、小洞廟等。建議對寺廟進行修復,對寺廟遺址進行重建,結合佛文化,基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與人和諧共處的理念,建設和文化生態休閑旅遊區。
蓮花鎮和文化生態休閑旅遊區規劃建設面積15平方公里,涉及軍營、五豐、東塘、雲蓋、蓮花社區、龍台、龍洞、華寶、桐木、立馬、大華、中長、新橋等13個村,包括大石壩旅遊服務區、長沙氣象公園、蓮花山佛文化旅遊區、茅栗沖商務會所、桐木高效農業產業圈等自然生態景點。
三、突破開發建設的瓶頸
1、城市化進程要求蓮花鎮加快開發速度
按照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發展呈現明顯的階段性規律,即諾瑟姆曲線。根據該理論,城市化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城市化發展緩慢的初期階段,加速發展的中期階段和增長趨緩直至停滯的後期階段。在諾瑟姆曲線上存在兩個拐點:一個拐點代表城市化初期階段向中期階段的轉折,一個拐點代表城市化中期階段向後期階段的轉折,兩個拐點所對應的城市化率分別為30%和70%左右。城市化發展遵循成長型曲線,起步階段的進程較為緩慢;當城市化率達到30%後,進程明顯加速;城市化率達到70%以後,速度又開始放緩。
2007年湖南的城市化率達到了40.45%,從各市看,長沙的城市化率最高,達到了60%。不管從全省看,還是從長沙市看,都處於城市化進程加速階段。
同時,從工業化與城市化發展的一般規律看,湖南已經進入工業化擴張期與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在這個時期工業化與城市化的互動特徵最為明顯。但與工業化水平(用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來表示)相比,湖南城市化水平同樣滯後。經濟學界通常用兩者的比值來衡量彼此的關系,這一比值的合理范圍是1.4-2.5。經過測算,2000-2007年,湖南城市化率與工業化率之比分別是0.97、1.00、1.05、1.05、1.10、1.10、1.09、1.10,盡管表現出逐步提高的趨勢,但尚未達到「合理區間」的下限。這表明相對於工業化進程,湖南城市化是滯後的。
省委書記張春賢在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到2010年,長株潭的城市化率要達到63%。到2020年左右,長株潭的城市化率要達到82%。而目前長株潭的城市化率還只有53.4%。因此長沙市的城市化進程必須加快。
城市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產業結構逐步升級、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生產生活方式由鄉村型向城市型轉化的綜合過程。
張春賢書記指出,「新型城市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農業大省是湖南省最基本的省情,二元經濟結構矛盾是全省經濟結構中最突出的矛盾,人地關系高度緊張是全省農村發展、農民致富最大的制約因素。只有減少農民才能富裕農民,減少農民的根本途徑就是要立足於推進本省的城市化。」蓮花鎮劃入長沙市區後,必須加快農民轉變成城鎮居民的速度,才不至於影響長沙城市化率的提高。
2、按照「五統一」原則,分期建設山水田園城區
蓮花鎮有51000多人,其中4萬多人是農民。要提高城市化率,必須讓很大一部分農民進城,成為城鎮居民。同時,新建鎮區(生態城區的中心社區)的面積和人口必須達到一定的規模,其土地利用、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商業和教育資源、環境保護設施才能處於最佳運行狀態。
據我國權威部門的調研結論:一個小城鎮只有當鎮區人口達到1萬人時,才能夠發揮經濟中心對鎮域經濟的集聚和擴散作用;2萬人時作用比較明顯;超過5萬人則可以對周邊若干鄉鎮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明顯的帶動作用。
我們建議分階段建設蓮花新鎮區。第一階段重點建設蓮花社區。蓮花社區是鎮政府駐地,目前是全鎮的行政中心和交通中心,北通長沙城區南達寧鄉道林的長道公路(亦稱雷蓮線)、與東連含浦西接雨敞坪的蓮坪公路(包括蓮雨線和蓮坪線)呈十字形交匯於此。蓮花社區目前的規模是面積570畝、人口3460人。我們初步規劃,到2010年底之前,將蓮花社區的面積擴大到2700畝,人口增至15000人左右。將蓮花社區建成全鎮的行政中心和商業中心。
第二階段重點建設五豐社區。五豐是目前蓮花全鎮范圍內離長沙主城區最近的鎮區,它緊鄰長花灰韶高等級公路,距長沙河西城區和長潭西線高速公路入口都只有4公里左右。規劃中的黃橋大道與長花灰韶高等級公路在五豐社區交匯。
蓮花鎮主要的風景區和生態公園都在五豐社區附近。五豐社區距新華水庫、蓮花山風景區、氣象公園都只有2公里左右。
蓮花山風景區與嶽麓山一脈相承,山勢更高,風景更美,五六座山峰猶如一條盛開的蓮花,與碧水如鏡的新華水庫交相輝映。山巒疊翠、雲霧繚繞的氣象公園空氣清新、生態宜人,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與氣象公園相連的山脈中有一條小河(暫定名「蓮花河」)清澈見底,兩岸青山相擁,一江碧水長流。
這條小河在青山之中彎了幾個彎以後,出山谷,流經五豐橋河壩。河壩周圍、五豐社區附近是1900多畝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的農田。
蓮花山風景區、新華水庫、氣象公園、蓮花河及五豐社區附近的山水田園都是天然氧吧,是生態養生休閑的好地方。
我們建議將五豐社區建成適宜居住的山水田園小鎮,建成長沙市的生態養生休閑中心。
五豐集鎮目前的面積只有60畝,建議將其擴大到2000畝,其中1000畝用於建設低密度住宅,吸引長沙市區中等收入人群前來購買居住。五豐社區建成後,可以遷入5000人左右的農民。
由於蓮花鎮已劃入長沙市區,不能再按普通鄉鎮進行小城鎮建設。而應將其建成長沙市區的生態城區。
不論是先期建設的蓮花社區和五豐社區,還是以後建設的桐木社區;不論是進鎮農民的居民住宅,還是拆村並村的農民新村,都要實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開發、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特別是進鎮農民的住宅和拆遷後建設的農民新村,不能像以前那樣沒有規劃、自拆自建、任意建設、雜亂無章。
要根據生活便捷性、環境舒適性、生態性、持續性等原則,將蓮花社區、五豐社區、桐木社區建設成為設施城市化、生態田園化、景觀園林化、建築風格特色鮮明的宜居小鎮。
要依山就勢、疏密相間地規劃和建設各個社區和農民新村,使其成為點綴在田園山水之中的一個個城鄉統籌的「現代部落」。使社區、村落、現代庄園群落、旅遊度假景區成為鑲嵌在一片綠色大地上的一顆顆「寶石」。只有這樣,蓮花鎮才能成為長沙新城區的高品位組團之一,才能成為大河西先導區的生態城區。
3、瓶頸:土地和資金的雙重約束
按以上規劃,蓮花社區的面積由570畝擴大到2700畝,五豐社區的面積由60畝擴大到2000畝。首先,新鎮區面積的擴大共需新增4000畝左右建設用地;同時,新鎮的建設需要資金;再者,安置進鎮農民就業,建設他們的住宅,解決他們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等問題也需要資金。三大難題實際上是兩個相互關聯的問題:建設用地和資金從哪裡來。
這是全國各地進行城鎮建設時,都面臨著的不可迴避又不易解決的問題。首先,不可能大量佔用耕地來建設城鎮,必須確保耕地總量平衡;同時,城鎮建設需要大量資金,依靠政府和農民都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最終還是只能在土地上做文章。那麼,怎樣才能既不減少耕地,又能用土地換來資金,還能變出建設用地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為了突破這個瓶頸,我們設想了一種通過土地整理解決城鎮建設用地,通過綠色地產開發引入資金的保護性開發思路。
四、開發建設方式:保護性開發
1、保護性開發的總體要求
我們把保護性開發的總體要求概括為:「保護生態,保護環境,保護耕地,保護農民的利益。」
2、保護性開發的基礎工作:土地整理
我們建議對全鎮113平方公里全面進行土地整理(如廢棄地、閑置地的整理復墾,平整田坎、集中新建機耕道,改造小型山塘,改造旱土、小山丘等),大約能整理出8000畝左右建設用地,並對整理後的土地進行統一耕種和規模經營。
將這8000畝建設用地中的4500畝指標,用於3個新鎮區(蓮花、五豐、桐木)的建設(包括進鎮農民的住宅建設)。這樣,新鎮區的建設用地就沒有佔用耕地。
此外,以拆村、並村的方式,動員分散居住的村民向目前村民集中居住的地方搬遷,在此基礎上集中建設社區型農民新村。對他們搬遷後空出的宅基地進行整理,再加上對進入城鎮的20000多農民的宅基地進行整理。預計這種方式可以置換出2000畝宅基地。
借鑒天津和重慶的經驗,推行「農民用宅基地換城鎮住房」的土地流轉方式。進鎮的農民用他們讓出的宅基地換城鎮住房,並村的農民用他們的宅基地換社區型農民新村的住房。不論是城鎮住房,還是農民新村的住房,都不能自拆自建,只能在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開發、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前提下,以面積換面積。
3、實現保護性開發的有效模式:現代庄園
A、現代庄園的含義
庄園是一個既古老又時髦的名詞。在中國古代,庄園是包含住所、園林和農田的建築組群。那時庄園主的地位不同,庄園的名稱也不同。皇室的庄園稱為皇莊或宮庄、王莊等;貴族、官吏、地主的稱為私庄、別墅、別庄等;屬於寺廟的庄園稱為常住庄。
我們設計的現代庄園與古代庄園有本質的不同:古代庄園的土地(包括山林、田地和水面)都屬於庄園主所有,現代庄園的庄園主只擁有住宅的所有權,對庄園范圍的山林、田地和水面只能通過向農民租賃的方式獲得使用權;古代庄園的土地由服勞役的農民(對皇室而言)或依附於地主的農民進行耕種,土地上的所得全部或絕大部分歸庄園主所有,我們設計的現代庄園的土地全部由現代化的農業公司統一耕種,土地上的所得中很大一部分分別以租金或股金以及工資的形式歸農民所有。
我們設計的現代庄園與現在通常所說的別墅也不同。現在的別墅區范圍內全部變成了房地產建設用地,對耕地很難起到保護作用。現代庄園只佔用很少的山邊地作為住宅用地,而且對住宅後的山林和住宅前的田地進行保護性種植。
B、建設現代庄園,是引進資金同時保護生態、環境、耕地和農民利益的綠色地產開發模式。
建設現代庄園有利於實現保護性開發的總體要求:「保護生態,保護環境,保護耕地總量,保護農民的利益。」
現代庄園的住宅由城市高收入者購買,住宅前的田地和住宅後的山林由購買住宅的庄園主長期租用,不改變土地的性質和用途。
城市高收入者到鄉村來購買現代庄園,就是為了獲得好的居住環境和生態環境。他們到鄉村購買了現代庄園後,就會主動保護庄園及其周邊的生態環境。庄園主租用了農民承包的山林和田地後,會比某些急功近利的農民更好地保護山林和田地,例如庄園主不會為了錢而去砍伐山林。
如前所述,蓮花鎮是長沙市區內最大的「綠肺」。我們建議通過建設現代庄園對蓮花鎮的山林、基本農田和生態環境進行永久性保護。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建議將土地整理和拆村並村置換出的宅基地征購為房地產開發建設用地,並以插花式征地的方式建設現代庄園中的住宅。也就是說,每個現代庄園只有其中住宅的佔地面積是用於房地產開發的新增建設用地,其餘的土地(包括住宅後的山林和住宅前的田地)是通過長期租用方式獲得的。
初步規劃,每個現代庄園的面積(包括租用的山林和土地)從10畝到30畝不等,與此相應,庄園中住宅的佔地面積從0.5畝到1.5畝不等。假設庄園中的住宅佔地面積平均按1畝計算,2000畝宅基地指標可建2000個現代庄園。假設庄園中的住宅每幢售價300萬元,共可引入資金60億元。這些資金中的一部分可用於新鎮區建設,一部分用於安置交出宅基地進城的農民或建設安置農民的社區型農民新村。
從基礎設施建設和現代化農業經營的角度考慮,現代庄園應相對集中建設,若干個現代庄園可組成一個大型現代農庄。建議蓮花鎮成立土地整理流轉中心,對全鎮的土地進行統一整理,並對整理後的土地統一進行流轉,分別出租給每個庄園主或現代化的農業公司。由現代化的農業公司對整理後的土地和庄園租用的土地進行統一耕種和規模經營。交出承包地的村民可以到農業公司工作,成為新型的農業工人,獲得工資收入。這可以解決沒有在城鎮就業的那部分進鎮農民的工作問題。同時,根據「農民用宅基地換城鎮住房,用承包地換社會保障」的原則,土地流轉中心用庄園租用土地的租金收入為交出承包地的村民辦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國家以前禁止農民宅基地上市交易,是擔心外出打工的農民把農村住房連同宅基地一起賣掉後失去住宅。我們採取的農民用宅基地換城鎮住房已解除了這種後顧之憂(註:北京已開始試行農民宅基地上市交易)。
按照我們的思路,「用宅基地換城鎮住房、用承包地換社會保障」的農民不但獲得了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還可獲得租金(將土地出租給庄園主)、股金(用土地向農業公司入股)、薪金(到農業公司工作獲得工資收入)。
我們認為,開發建設這種現代庄園,是在引進資金的同時保護生態、保護環境、保護耕地、保護農民利益的有效途徑,是一種綠色地產開發模式。
五、規劃建議和政策建議
1、建議修改8月20日公示的《長沙大河西先導區規劃徵集意見稿》:
A、將黃橋大道向西移往蓮花鎮境內,在五豐村附近與長花灰韶公路交匯;
B、長花灰韶公路的蓮花段與含浦段同時開工建設;
C、蓮花鎮不能自備水源,應從含浦引水至蓮花。
2、為了將蓮花鎮建成大河西先導區的生態城區,蓮花鎮區的用地不能低於人均120㎡;為了不降低長沙的城市化水平,蓮花鎮51000人中,應有26000人以上成為城鎮居民,這就意味著新鎮區(包括蓮花社區、五豐社區、桐木社區)的面積不能少於3.12平方公里(約4700畝)。根據目前鎮區面積已近700畝的實際情況,建議將整理出的8000畝建設用地中的4000畝指標用於蓮花鎮的新鎮區建設。
3、對拆村並村以及2萬多農民進城後整理出的2000畝宅基地,建議批准蓮花鎮將其以出讓方式引入社會資金進行現代庄園建設。
4、蓮花鎮為村民辦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時,建議市、區社保系統、醫保系統和國土局系統提供政策優惠支持和相應的資金支持。
5、建議按國家扶持政策為蓮花鎮農業項目提供農業補助和貸款支持。
6、《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小城鎮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為促進小城鎮健康發展,國家要在農村電網改造、公路、廣播電視、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給予支持。地方各級政府要根據自身財力狀況,重點支持小城鎮鎮區道路、供排水、環境整治、信息網路等公用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蓮花鎮不是一般的小城鎮建設,而是要建成大河西先導區的生態城區,建議省、市、區各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對蓮花鎮的鎮區道路及全鎮的路網、供排水、環境綜合治理等基礎設施和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娛樂等公共設施建設給予支持,特別是對於建立垃圾回收處理系統和污水處理系統給予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蓮花鎮的保護性開發建設將為我國新型城市化道路(包括小城鎮建設)探索一種新的模式,將為新型城市化過程中解決城市發展與耕地矛盾提供一種新的思路。蓮花鎮通過建設現代庄園,在「保護生態、保護環境、保護耕地、保護農民利益」的前提下,用市場機制引入社會資金建設城鄉統籌的生態城區,將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提供一種保護性開發的樣板,將成為大河西先導區引起全國關注的一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