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讀博士每個月學校發多少補貼
看哪個學校的博士,而且具體每個學校依據專業不同也有所不同;像一些211院校的理科博士每月補貼1600多元
Ⅱ 市政府「一號文」發布 博士房租補貼提升至每月2000元
揚子晚報訊(記者 薛玲) 南京發布1月29日消息:今年南京市政府一號文《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新近正式公布,共有5大舉措22條。
經認定的困難企業經批准可緩繳除基本醫療保險費外的社會保險費,緩繳期最長6個月,緩繳期內免收滯納金。小微企業招用經認定的困難企業下崗失業人員,2019年可參照用人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標准給予1年的崗位和社保補貼。招用畢業1年內的高校畢業生以及技工院校高級工、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的,按企業實際繳費金額給予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和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獎勵補貼。每年舉辦常設性或專場招聘活動1000場次以上,為一次性裁員30人以上的企業舉辦專場招聘會,幫助失業人員及時就業。
鼓勵企業大規模開展貼近產業發展、崗位對接度高的崗前培訓,培訓結業後給予150元/人的一次性企業崗前培訓獎補。經認定的困難企業在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組織開展的職工在崗培訓,所需經費按規定從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不足部分經審核評估合格後,可由就業補助資金予以適當支持。針對失業人員、農村勞動力、在寧高校大學生、新成長勞動力等重點群體開展就業技能和創業培訓,對培訓合格取證的學員按規定給予相應職業培訓補貼和鑒定補貼。
優化升級實施青年大學生「寧聚計劃」,有效吸納更多學歷型和技能型青年人才來寧就業創業,注重幫助企業引進碩士、博士等高學歷人才,將企業博士的安居租賃補貼提升至每月2000元,為外地來寧求職面試大學生核發1000元一次性面試補貼,青年大學生成功創業的給予一次性4000元獎勵。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就業見習補貼范圍由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擴展至16—24歲失業青年,見習期原則上3—6個月,最長12個月,給予就業見習補貼。
Ⅲ 如果當地有房產,留下工作的博士人才引進再買房有補貼嗎
如果當地有房產留校工作的,不是人才巿場引進應該沒有購房補貼了。
Ⅳ 明年博士畢業,今年買了房,還有沒有安家費和住房補貼呢
也是可以申請的··只要是畢業兩年內在無錫首次就業就可以申請
Ⅳ 博士生當年沒有畢業再讀國家每月補助多少錢
博士生的生活補助費是按照規定的學習年限發放的,現在大多是四年制,發放四年的生活補助費。如果沒有能夠按期畢業,那是沒有生活補助的,有的學校連住宿都不給安排呢。如果你正在博士生學習,努力按時畢業吧。
Ⅵ 新引進人才住房和生活補貼發放時間要多久分幾次發
住房租賃補貼抄和購房補貼累計發放不超過36月,每季度(每年)集中受理和發放一次,須在人才引進之日起5年內申請領取完畢。
拔尖人才和其他高層次人才等可選擇申請住房租賃補貼或購房補貼。住房租賃補貼標准為:拔尖人才5000元/月,其他類高層次人才(含急需緊缺的技術技能人才)3000元/月,碩士畢業生和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才2000元/月,本科畢業生1500元/月。
購房補貼標准為:拔尖人才6萬元/年,其他類高層次人才(含急需緊缺的技術技能人才)3.6萬元/年,碩士畢業生或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才2.4萬元/年,本科畢業生1.8萬元/年。
(6)順德博士住房補貼擴展閱讀
申請人已婚的,應當以家庭為單位申請租住公租房或者購房優惠政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應當作為共同申請人。申請人及共同申請人都符合租房補貼申請條件的,可以各自申請。
傑出人才、領軍人才應當在本市用人單位全職工作並通過用人單位提出安居申請。用人單位負責對申請人的資格和申請材料進行查驗,並對其真實性、合法性負責。
Ⅶ 博士補助多少錢一個月
2002年全國招收碩士學位研究生報名工作剛剛結束,北京地區71個報名點共接收57687名考生。較去年增加14856人,增長幅度為34.7%,為近年來最大的一年。考研難,讀研也不輕松,據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研究生面臨生活費不足的窘境。
讀研究生難,已婚的人讀研究生更難,而妻子也在讀研究生的人讀研究生則難乎其難。我的朋友杜先生就是這樣一位處境艱難的人。
憨厚與樂觀的神態掩蓋了他的艱難,而好久未理的頭發和樸素的衣著暴露了他生活的不易。小杜1999年考上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2000年與自己讀研時認識的女友結婚,同年,妻子也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現在,他們每個月的收入就是國家發給的近500元的補助,還有就是來自於家鄉年邁父母的支持。
前段時間,由於在北京工作的哥哥出國訪問去了,夫妻倆就借住在他們家。最近,他們回國了,夫妻倆只好在外面租房住,僅這一項,每月就需多支出近1000元。這對他本已捉襟見肘的生活來說,無疑又是個沉重的負擔。
■每月的生活費缺口約300元
當我在北京大學采訪時,應杜先生之邀在北大食堂里吃過一頓飯,我們要了四個菜,兩碗飯,一共是12元。小杜說,我們今天進的是北大最好的食堂,是為了招待我才去的,平時,他只去普通食堂,菜的價格差不多,但分量要多一倍,一般情況下,吃一份菜就足夠了,每頓大約三四元。記者在清華大學采訪時,也在他們的學生食堂吃過一頓飯,飯菜的價格大致和北大差不多,記者要了一份3.8元的套餐,包括一盤丸子、紅燒豆腐和一碗米飯。雖然相比於校外餐館的菜價要低一些,但每月仍要支出三四百元。
去年11月份北京大學的調查發現,研究生每月生活支出博士生700元,碩士生500~600元,認為每月580~800元生活費比較合適。伙食費,男生400元,女生300元。一個突出的現象是書報、電話、上網費的增長,達200元。日常用品100元,其它費用100元。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擁有電腦。他們用電腦打字、做設計、上網瀏覽、搜集資料。對他們來說,電腦已經是不可缺少的學習工具了。他們寧願在其他方面節省一些,也想擁有一台電腦。
■經濟不獨立打擊研究生的自信
據介紹,在校研究生領到的國家補助是:博士生350元左右,碩士生250~280元。根據工齡不同,補助稍有不同,工齡一年補助10元。這是研究生最穩定的生活來源,可這份來源對他們的生活支出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研究生們哪怕再艱苦,也不情願花家裡的錢。人民大學一位法學院的男生覺得花家裡的錢非常難受,北京大學一位學自然地理的女生說:「這么大了還花家裡的錢感到很羞愧。」一位姓胡的男生則認為如果家裡條件允許,無可厚非,但如果父母生活緊張,是為不孝。讀研究生了,還花家裡的錢,這打擊著他們的信心。
全靠家庭供給的同學在記者全部調查的百位學生中只佔10位,且這部分學生都相信這只是暫時的,是一種投資,將來會有更大的回報,來報答這份養育之情。而許多同學寧願不要家裡的支持,選擇出去打工掙錢。
記者從北京大學學工部得知,北京大學大約有20%的貧困研究生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據學工部的楊老師說,貧困學生只要申請,一般都會批下來。研究生院的季老師認為,僅有少部分的貧困學生申請助學貸款,說明北大的學生都比較自信,希望依靠自己的能力來解決自己的生活。此外國家助學貸款還有很多細節問題處理起來很困難。為此北京大學自今年6月份以來,舉辦多次個人信用方面的講座,邀請經濟學、社會學等領域的教授和學者主講,以期提高學生信用方面的知識。
■打工是補助生活費的最好途徑
利用課余時間打工、合理安排,這是研究生們採用的提高生活待遇的最普遍的做法。
人民大學商學院一位姓侯的女學生告訴記者說,她第一年的生活費來自家裡,第二、第三年主要靠打工所得。在研究生中打工的現象十分普遍,每月打工的時間少則四五天,多則十天、二十天。
清華大學的調查顯示:70%的研究生希望打工,一半表示打工是為了保障基本生活需求。而北京大學則有47.80%的學生在外打工。在記者調查的百位研究生中,有近70位學生有著為期或長或短、花費時間或多或少、工資或高或低的打工經歷。有趣的是,人民大學學生基本上認為打工不影響學業,因為打工本身就是一種接觸社會、增加生活閱歷和經驗的途徑。並且認為打工是最好的維持生計的手段。而北京大學的調查則有50%以上的學生認為打工對學業有影響,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是在生活所迫下不得已採用的辦法,61.3%的學生打工的目的是維持生計,19.6%的人認為可以提高經驗,12.9%的同學認為可以充實生活。清華大學的研究生們則認為幫導師做課題是最好的方式,一則可以領些錢改善生活,二則這些課題將會成為他們畢業論文的選題。這樣既能掙錢,又能提高業務能力,還能順便准備畢業論文,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學校的「三助」活動資金緊張
對於研究生尷尬的處境,校方正紛紛想辦法來緩解這個矛盾。為了增加學生的收入,使他們安心學習,又不致花費太多的時間在與學業無關的工作上,目前,一些高校開始實施「三助」活動。
「三助」指助教、助研、助管,學生分擔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同時又是學校需要的教學科研工作,學校發給適當補貼。在北京大學所做的調查中,有86%的學生對「三助」活動感興趣,有77%的學生表示有了「三助」崗位後,就不去外面打工。他們得到的補助分別是碩士一年級,補助100元,碩士二、三年級,補助200元。博士一年級,補助300元,博士二、三年級,補助400元。
季老師說:「『三助』對學生生活待遇的提高很關鍵,並且加強了導師和學生的聯系,提高了學生參與教學科研的能力。」本學期,北京大學大約有5000名學生有「三助」工作崗位,約占學生總數的60%~70%。為此,北京大學今年要投入900萬元的資金。研究生院的季老師說這對學校來說是一筆巨大的開支,資金來源的困難是「三助」活動的一個瓶頸
Ⅷ 博士的住房補貼和碩士的住房補貼 一般來說是不是相差很多小弟最近有考博的意願 到底要不要考博
主要看實力,30萬年薪,再要求1K房貼似乎意義不大,不如潛心做技術大牛
公司分股權給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