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貧困村脫貧的「十一有一低於」是什麼
1、有特色產業。
2、有住房保障。
3、有基本醫療保障。
4、有義務教育保障。
5、有安全飲水。
6、有路通村屯。
7、有電用。
8、有基本公共服務。
9、有電視看。
10、有村集體經濟收入。
11、有好的「兩委」班子。
「一低於」是指貧困發生率低於3%。
(1)貧困戶住房保障怎麼解決擴展閱讀:
按照縣級制定脫貧計劃、入戶認定、村評議公示、鄉鎮審核公示、縣級審定公告等程序對貧困戶認定脫貧銷號。
1、制定實施年度脫貧計劃。每年年初,縣級根據全區整體脫貧計劃,採取倒逼方式制定年度脫貧計劃,明確年度脫貧對象。對列入年度脫貧的貧困戶進行重點扶持。
2、入戶認定。在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鄉鎮人民政府組成驗收工作隊,隊員由縣、鄉幹部、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和幫扶責任人組成,每組兩人以上。按照自治區制定的貧困戶脫貧標准,每年年底對年度計劃脫貧戶進行入戶認定。
達到脫貧標準的,驗收工作隊員填寫《貧困戶脫貧「雙認定」驗收表》,戶主和驗收工作隊員、幫扶責任人雙方簽名確認。完成入戶認定後,工作隊員將《貧困戶脫貧「雙認定」驗收表》交村民委員會。
3、村評議公示。召開村民大會對年度脫貧戶進行民主評議,提出年度脫貧初步名單,在自然村(屯)、村民小組等村民活動較集中地方進行第一次公示。
公示期內,村民有異議的,通過村委會或直接向鄉鎮人民政府反映,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工作隊員進行調查復核。經公示無異議後在《貧困戶脫貧「雙認定」驗收表》中填寫村委會審議意見。初步名單和《貧困戶脫貧「雙認定」驗收表》報鄉鎮人民政府。
4、鄉鎮審核公示。鄉鎮人民政府對各村報送的初步名單,對照《貧困戶脫貧「雙認定」驗收表》逐項內容進行審核,並填寫鄉(鎮)審核意見。脫貧名單在各行政村村民活動較集中地方進行第二次公示。
公示期內,村民如有異議可向鄉鎮人民政府反映,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工作隊員進行調查復核。公示無異議後的名單提交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
5、縣級審定。縣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按照自治區制定的貧困戶脫貧銷號標准,對各鄉鎮報送的《貧困戶脫貧「雙認定」驗收表》進行審定。脫貧戶名單報自治區、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備案。
6、公告。經審批確定為脫貧戶的,在行政村公告。縣級扶貧部門組織各鄉鎮相關工作人員,根據認定的脫貧戶名單更新扶貧信息管理系統相關信息,實行動態管理,建立貧困戶脫貧檔案。
② 保障性安居工程屬不屬於貧困戶
保障性住房也叫經濟抄適用住房是我國進行房改過程中,為適應新的社會經濟形勢,由政府推出的新型房產種類,是適合於中低收入家庭承受能力、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商品房。目前其基本類型主要包括平價房、安居房、解困房等。經濟適用住房是政府扶持的具有經濟性和適用性的社會保障住房。保證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應。要優先保證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土地供應,其年度供應量不得低於居住用地供應總量的70%;土地的供應應在限套型、限房價的基礎上,採取競地價、競房價的辦法,以招標方式確定開發建設單位。
眼下正在積極推進的「限價商品房」。按照新規劃思路,這類產品主要針對兩部分人群:一是具備一定房產消費能力的人群,二是定向購買的拆遷戶。「限價商品房擁有和商品房同等的產權,而拆遷房屋通常也具有正常產權,因此拆遷戶購買限價商品房是以產權置換產權,這樣比較合理。」
廉租房是在已經出台的國家房改方案中首次提出了「廉租房」這一概念,類似於香港的「廉租屋」。我國的廉租房只租不售,出租給城鎮居民中最低收入者。廉租房的來源主要是騰退的舊公房。
③ 貧困戶的一有二不愁三保障指的是什麼
1、「一達標」即「一有」是指農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家庭年有超過當年全國扶貧標準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2、「兩不愁「是指不愁吃、不愁穿。要求鞏固溫飽成果,使扶貧對象的生存和溫飽問題從基本解決到穩定解決,不僅僅關注扶貧對象吃飯、穿衣、居住等基本物質生活消費。
3、」三保障」是指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扶貧中關注其享受義務教育、醫療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狀況,居住等基本物質生活。注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改善生產生活生態條件。
(3)貧困戶住房保障怎麼解決擴展閱讀
2011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勾畫了全國扶貧開發願景,提出『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確保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決不讓一個民族、一個地區掉隊。
④ 低保住院報銷是一戶可以用還是個人能用
凡是在國家規定的報銷范圍之內的都是可以報銷的,參保居民在統籌地區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起付標准以上的部分。
由城鄉居民醫保基金按比例支付: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不低於80%;縣級醫療機構不低於70%;市級醫療機構不低於60%。各統籌地區根據城鄉居民醫保基金收支情況合理確定具體支付比例。
報銷范圍:
葯費:輔助檢查:心腦電圖、X光透視、拍片、化驗、理療、針灸、CT、核磁共振等各項檢查費限額200元;
手術費(參照國家標准,超過1000元的按1000元報銷)。60周歲以上老人在衛生院住院,治療費和護理費每天補償10元,限額200元。
報銷比例:鎮衛生院報銷60%;二級醫院報銷40%;三級醫院報銷30%。
一般來說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情況有所不同,因此報銷比例也有所差異,以下就北京職工醫療保險保險比例情況進行說明。
上了醫保後,如果是在職職工,到醫院的門診、急診看病後,1800元以上的醫療費用才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50%。如果是70周歲以下的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費用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70%。如果是7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費用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80%。
而無論哪一類人,門診、急診大額醫療費支付的費用的最高限額是2萬元。舉例來說,如果您是在職職工,在門診看病的花費是2500元,那麼700元的部分可以報銷50%,就是350元。
⑤ 廣西天峨縣貧困戶原住房被拆遷了,易地扶貧搬遷戶人口住房得不到保障,政府一直沒解決怎麼辦
建議你說具體點,哪個鄉那個村的某某戶人家,相信政府會很快就收到你的信息了。或者直接點,你跑去當地政府反映,相信會得到很好解決的。貧困戶的事就是大事,沒有人敢怠慢你的。
⑥ 貧困戶保障住房安全排險過程費用誰來承擔
貧困戶保障住房安舍全貧困戶保障有國家束觀
⑦ 低保戶和困難戶有什麼區別
低保戶是住房或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助的家庭。
低保戶一般是因為病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難的農戶,這些農民一般很難通過後期努力脫貧了,所以國家會給這些農民最低的生活保障金,讓他們可以在農民生活下去。
而困難戶其實並沒有準確定義,一般指得是特困戶,特困戶的認定要比低保戶嚴苛,只有未滿十六周歲的孩子,高於六十歲的老人,和殘疾人才能被認定為特困戶。
(7)貧困戶住房保障怎麼解決擴展閱讀:
民政部正式發布《特困人員認定辦法》,就特困人員的認定標准、申請程序等作了詳細規定。根據辦法。
城鄉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同時具備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法履行義務能力的,應當列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
第四條 城鄉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應當依法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
1.無勞動能力;
2.無生活來源;
3.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
第五條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本辦法所稱的無勞動能力:
1.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
2.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3.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一級的肢體殘疾人;
4.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情形。
⑧ 貧困戶沒有房子 沒有穩定以及固定的收入 政府給簽字辦的脫貧是違法嗎
這種情況不叫違法,是違背國家的扶貧政策,弄慮作假,欺上瞞下的行為,這種行為如果查實,政府相關人員會被處理的,如黨紀、政紀處分。
貧困戶的脫貧標準是「1超6有」,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規定的脫貧標准,且吃穿不愁,有義務教育保障、有基本醫療保障、有住房安全保障、有安全飲用水,有生活用電,有廣播電視。其中,「有住房安全有保障」是指住房不是破舊的,沒有安全隱患,「有穩定持續的收入」是指脫貧的當年人均收入不低於國家規定的脫貧標准(一般由國家制定標准,有的地方政府根據本地區的經濟情況制定本地的標准,據悉,2018年脫貧標準是人均收入不低於2900元,有些地方是3200元發上或更高)有持續穩定的產業或者門路,收入能夠穩定。
⑨ 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住房沒有所有權即無權屬證明符合兩不愁三保障的規定嗎
按道理說是。可是實際上不是,只是名額名額有限
⑩ 農村無住房算貧困戶嗎
低保辦理流程如下:
申請條件: 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我市當年最低生活保障標准
申報材料:
一、 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居民;
二、 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收入低於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
三、 在職人員和下崗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後,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後,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
四、 凡符合保障人員條件的居民,本人寫出申請到所管轄的居委會申報。
五、 居委會根據申請情況到申請人家進行實際調查,是否符合保障條件。
六、 居委會把調查結果及相關證明報送辦事處民政科核實。
七、 對符合條件的保障人員發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請表填寫,報區民政局審批。
八、 審批後對保障人員建檔、建卡管理,方能領取低保金。
辦理流程
一、 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居民;
二、 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我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
三、 在職人員和下崗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後,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後,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
四、 凡符合保障人員條件的居民,本人寫出申請到所管轄的居委會申報。
五、 居委會根據申請情況到申請人家進行實際調查,是否符合保障條件。
六、 居委會把調查結果及相關證明報送辦事處民政科核實。
七、 對符合條件的保障人員發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請表填寫,報區民政局審批。
八、 審批後對保障人員建檔、建卡管理,方能領取低保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