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住房建設 > 武漢市住房建設規劃

武漢市住房建設規劃

發布時間:2021-01-28 04:03:57

Ⅰ 武漢未來的發展會怎麼樣,有沒有甚麼規劃,目標等等

武漢規劃網http://www.whplan.cn/

武漢交通規劃http://www.whtpi.com/

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地處長江中游,江漢平原東部。市區由隔長江和漢水鼎立的武昌、漢口、漢陽三部分組成,通稱武漢三鎮。全市總面積8216平方公里,總人口 608萬人(1985),轄六個城區、三個郊區和四個縣。市區(不包括四個縣)面積1372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80.1平方公里,人口293萬人(1985)。
沿革 長江以北的漢陽在漢朝就築有城壘;長江以南的武昌在三國時築城;漢口始建於南北朝。漢口和漢陽原為一體,明成化元年(1465)漢水由龜山南麓改道由龜山北麓注入長江,自此兩鎮分開。
武漢自唐宋以來已是商業重鎮,為周圍地區農副產品的集散地,南宋時盛極一時,明清時期,漢口為全國四大名鎮之一。1858年,漢口被辟為商埠後,對外貿易總額在上海、天津、廣州各大城市中常居前列;有「九省通衢」之稱。武漢又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不少文物古跡。
城市建設 從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起武漢開始了大規模工業建設,建設了武漢鋼鐵公司、重型機床廠、鍋爐廠、熱電廠和肉類聯合加工廠等,開辟了青山、中北路、石牌嶺、白沙洲、易家墩、堤角、廟山等工業區。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地方工業發展較快,又建設了關山、余家頭、七里廟、鸚鵡洲、唐家墩等工業區;在遠離市區的葛店,開辟了化學工業區。1971年以來,還建成武漢鋼鐵公司的冷軋、熱軋帶鋼廠(1700軋機)等和武漢石油化工總廠,成為綜合性的工業基地。
武漢已成為中國內陸的重要交通樞紐。到1985年,武漢地區港口有碼頭510座,363個泊位,年貨物吞吐量2600萬噸。在河港中,武漢港的吞吐能力在全國名列前茅。1980年武漢被定為長江外貿口岸之一,終年有海輪通往日本、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等地。武漢鐵路樞紐站連接京廣、漢丹、武大3條鐵路干線,6條支線。長江大橋、漢水鐵路橋和兩座漢水公路橋的建成,改善了京廣線的運輸條件,方便了市內交通,將武漢三鎮聯結在一起。武漢通往各地的公路網也已形成。
武漢又是重要的教育、科學研究基地。1985年有高等院校34所,在校學生87668人。市級以上的自然科學研究機構133個。
從1949年到1985年,武漢新建住宅面積2400多萬平方米,相當於原有住宅面積的四倍全市的道路總長1229公里,公共汽車、電車行駛路線100多條。渡江輪渡航線15條。市內共有水廠11座,日制水能力193.6萬噸;排水管道總長785公里。市區有堤防308公里。建設了東湖風景區、月湖古琴台、解放公園等園林20餘處,重建了黃鶴樓、晴川閣、長春觀等古跡,新建了展覽館、體育館、賓館、商場、辦公樓等一批大型公共建築。
城市規劃 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武漢被列為全國重點建設城市之一。武漢市從1953年起著手編制城市總體規劃。當時的規劃基本上確定了城市功能分區和道路骨架,各項布局比較合理,不足之處是過於強調空間幾何構圖,採取了單中心封閉式的布局。1959年對原有規劃方案進行了局部的修改調整。1979年根據控制大城市、發展中小城市、城鄉規劃一體的原則,重新修訂了總體規劃。這個規劃確定了武漢市的城市性質為:湖北省的省會,歷史文化名城,華中地區經濟文化中心,內陸的重要水陸交通樞紐和對外通商口岸,以冶金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根據三鎮的不同特點進行建設:漢口以商業和金融為主,武昌以文教、科學技術、信息研究為主,漢陽以旅遊和新興產業開發為主。這個規劃方案將城區、近郊區、縣區、工業城鎮和農村結合成為一個整體。在改造舊城區,完成中心城外圍新區配套建設的同時,重點開發長江兩岸的葛店、陽邏、金口等衛星城鎮。在規劃中,採取以武漢三鎮為中心、長江為主軸、京廣鐵路線為次軸、向公路干線和漢水流域展開的布局結構,形成多中心多層次的城鎮群體市區部分將依據江河湖山交叉分割地塊的自然形態和三鎮鼎立的特點,形成沿江河帶形展開,繞湖山分區成片的布局。若干個多功能綜合區既相對獨立,又與三鎮中心城組成一個整體。在組團之間,利用地形留出一些綠化空間,布置點、線、面結合的城市園林綠地系統,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為使各區、片之間能取得方便的聯系,在長江、漢水上規劃建設多座橋梁。全市道路溝通成環,並以環形放射的主幹道系統,連結各片,形成功能劃分明確、交通運輸方便的城市道路系統。在主幹道和江河兩岸重點對景地段,規劃建設一些高層建築,使城市輪廓更加鮮明。同城區中心的「龜蛇鎖大江」、「一橋飛架南北」的優美壯觀的輪廓線呼應,東聯洪山和東湖,西聯月湖和墨水湖風景區,構成橫貫城中的風景軸線。黃鶴樓、晴川閣隔江對峙,更多的文物古跡風景點,則分散在河川山湖之間。

Ⅱ 武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到,未來武漢要規劃建設什麼,規劃優化什麼

武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於2017年01月22日召開

Ⅲ 武漢在建的一座新地標,規劃佔地288公頃,何時建成

如今提起武漢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今年的武漢尤其受到大家的關注。武漢長期位居我國新一線城市榜單中,那麼它的發展也是非常引人關注的。事實上武漢的綜合實力還是很強悍的,經濟上早就突破了萬億的關卡,在交通方面武漢一直都有著九省通衢的稱號-,水陸空三方面的交通都很便捷。

武漢周大福金融中心結合藝術、人文和自然元素,建立多層交通、建築、景觀體系,打造人性化綠色辦公環境,並構建全新智能化雲端辦公體系和社交平台,將成為武漢的新地標。所以大家是不是很期待武漢周大福金融中心的建成呢?

Ⅳ 武漢臨空經濟區的規劃

武漢的黃陂區早在2008年前後就提出規劃,打造臨空產業經濟,總投資80億元、規劃總面積1.3萬畝的武漢盤龍航空城,建設正如火如荼;2013年5月,國務院批准武漢吳家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更名為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我省首個發展臨空經濟的國家級功能區;東西湖區也宣布,要建設100平方公里的臨空經濟區。
為了盡早讓大臨空經濟落地,武漢市政府首設臨空經濟區辦公室,統一規劃協調,招商引資,爭取政策。下一步,武漢還將設立臨空經濟區投資公司,先期注冊資金10億元,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融資主體。
武漢臨空經濟區是武漢市「十一五」重點規劃建設項目,根據武漢市政府常務會2008年10月討論通過的《武漢臨空經濟區發展總體規劃》,武漢臨空經濟區核心區位於武漢市黃陂區,以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為核心,西臨白水湖、董家湖,南臨府河,北部以京廣鐵路為界,東至黃龍墩河與武漢北站,面積110平方公里,是武漢市重點發展的八大主體功能區之一。截至2010年7月,已有東航、國航、海航等60餘家航空及相關企業入駐。
根據規劃,武漢臨空經濟區劃分為三個功能圈層,即臨空經濟核心區、臨空經濟聚集區和臨空經濟輻射區。臨空經濟核心區范圍為武漢天河機場周邊10公里左右半徑的區域,總面積94.1平方公里,涵蓋黃陂區天河機場、天河街、橫店街,將重點發展航空運輸、航空物流、空港經濟等臨空經濟核心產業。臨空經濟聚集區范圍為天河機場周邊10—15公里左右半徑的區域。臨空經濟輻射區范圍為機場周邊15公里左右半徑以外的區域。
根據規劃要求,武漢將推進機場第二快速通道建設,構建以快速路(包括機場高速公路、繞城公路、漢十高速公路等)和主幹道(包括盤龍大道、川龍大道等)為基礎的道路骨架,形成內、外聯系便捷的交通格局。在主幹道建設上,對楚天大道、橫天公路、孝天公路及延長線進行提檔升級,迅速規劃建設機場西環湖路和盤天公路。推進武漢地鐵機場線,同時做好向前川等地延伸的規劃論證與通道預留。

Ⅳ 請告知《武漢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的全文,謝謝!

武漢市城市市政公用和其他工程設施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03)
武漢市人民政府令 第143號 規定的很清楚
第十一條 居住建築間距,按下列要求確定:
(一)建築高度24米以下(含24米,下同)的居住建築之間的間距為:
1、縱牆面與縱牆面的間距,密度一區內不少於建築高度的0.9倍,密度二區內不少於建築高度的1.0倍,密度三區內不少於建築高度的1.1倍,其中在國家級開發區和東西湖、漢南、江夏、蔡甸、黃陂、新洲等區的建制鎮規劃區內不少於建築高度的1.2倍;並應符合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的間距要求;
2、縱牆面與山牆面的間距,密度一區內不少於10米,密度二區內不少於12米,密度三區內不少於14米;3山牆面與山牆面的間距,建築高度在12米以下的不少於6米,建築高度在12米以上的不少於8米。
(二)建築高度24米以上(不含24米,下同)的居住建築之間的間距為:
1、縱牆面與縱牆面的間距,其中24米以下部分間距按前項第1目計算,24米以上部分在密度一、二區按不少於所增加建築高度的0.3倍進行遞加計算,在密度三區按不少於所增加建築高度的0.4倍進行遞加計算,不足26米時,按26米計算;其最大間距,在密度一區內可以不超過40米,在密度二、三區內可以不超過45米;
2、縱牆面與山牆面的間距,縱牆面在南面時,不少於20米,其餘情況下不少於18米;
3、山牆面與山牆面的間距,密度一區內不少於14米,密度二、三區內不少於15米;
4、點式建築的間距,按建築之間的南北向重疊面進行計算:無重疊面時最近點距離不少於15米;重疊面小於12米時,間距不少於18米;重疊面大於12米時,按本項第1目計算。
(三)建築高度24米以上的居住建築與建築高度24米以下的居住建築之間的間距為:
1、建築高度24米以上的建築縱牆面與其南側的建築高度24米以下建築的縱牆面之間間距按本款第(一)項第1目計算;與其北側的建築高度24米以下建築的縱牆面之間間距按本款第(二)項第1目計算;
2、建築高度24米以上的建築山牆面與其北側的建築高度24米以下建築縱牆面之間間距不少於20米;與其南側的建築高度24米以下建築縱牆面之間間距不少於18米;與其東西兩側的建築高度24米以下建築縱牆面之間間距不少於14米;
3、建築高度24米以上的建築縱牆面與其北側的建築高度24米以下建築山牆面之間間距不少於18米;與其南、東、西側的建築高度24米以下建築山牆面之間間距不少於14米;
4、建築高度24米以上的建築山牆面與建築高度24米以下建築山牆面之間間距不少於14米。在密度一、二區內臨城市主、次幹道,根據城市規劃用地條件及城市空間景觀要求布置的建築與周邊現有的永久性建築之間間距按前款執行確有困難的,其間距可適當縮小,但不得少於應退間距的50%,並應符合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的間距要求。
第十二條 非居住建築之間的間距,可按本規定第十一條規定的間距適當減少,但減少幅度不得超過20%,並應符合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的間距要求。
第十三條 居住建築與其南側非居住建築的間距,按本規定第十一條規定確定;與其北、東、西側非居住建築的間距,可按本規定第十一條的規定適當減少,但減少幅度不得超過20%,並應符合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的間距要求。
第十四條 建築間距按以下規定計算:
(一)建築間距按相鄰建築外牆軸線間距計算;
(二)建築縱牆面外挑陽台、梯平台、走廊及凸出輔助設施部分的累加長度超過縱牆面長度二分之一的,其間距以最大外凸部分或外凸部分軸線的垂直投影線計算;
(三)建築山牆設置外挑陽台的,建築間距按陽台外軸線的垂直投影線計算;
(四)建築山牆若開有卧室窗,則按建築縱牆計算建築間距。建築間距按前款規定仍無法確定的,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結合實際情況確定。
第十五條 非平行布置建築之間的建築間距,按建築之間的平均距離計算。非平行布置的建築之間最近點的距離應不少於標准間距的0.7倍,並應符合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的間距要求。非平行布置建築之間的角度超過60度的,則按建築縱牆面對山牆面的規定計算建築間距。
第十六條 建築後退規劃用地范圍線按下列規定進行:
(一)相鄰建築雙方各自從規劃用地范圍線起計算後退距離,後退距離不少於本規定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間距的一半;
(二)在現有永久性建築南北兩側新建居住建築,且永久性建築未按前項規定退夠應退間距的,新建居住建築的後退距離應在自身應退規劃用地范圍線間距基礎上再行後退,其中:新建居住建築在北側時,間距不少於本規定的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間距的80%;新建居住建築在南側時,間距不少於本規定的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間距的90%,並應符合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的間距要求。新建學校的教學用房、醫院的醫療用房和其他特殊工程項目以及與其相鄰的新建築物(含居住建築和非居住建築),建築間距除應符合本規定第十一條要求外,還應在各自應退距離基礎上加大10%。
第十七條 沿城市規劃道路新建建築物,其後退規劃道路紅線的距離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城市道路等級、建築物建設規模、使用性質等情況確定,但最小距離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建築高度24米以下的居住建築後退規劃道路紅線不少於3米;
(二)建築高度24米以上的居住建築、建築高度24米以下底層帶商業用房的建築物及小型公共建築後退規劃道路紅線不少於5米;
(三)新建有大量人流、車流集散的大型公共建築、建築高度24米以上的公共建築,後退規劃道路紅線不少於15米;在密度一、二區內後退規劃道路紅線確有困難的,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適當少後退距離,但不得少於應退距離的80%;
(四)工業廠房、倉庫、居住區管理用房等,在滿足基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定後退規劃道路紅線的距離;
(五)臨城市規劃道路修建的圍牆、擋土牆,必須後退規劃道路紅線0.5米,其形式應美觀、通透;不臨城市規劃道路修建的圍牆,不得超過其規劃用地范圍線。
在城市規劃道路兩側修建建築物,其台階、坡道、基礎、地下室、施工維護樁、雨棚等,均不得超出規劃道路紅線。本條規定後退規劃道路紅線距離從建築物底層凸出外牆起算,外挑部分垂直投影線超出底層凸出外牆的,按外挑部分的垂直投影線起算。
第十八條 新建建築物退讓公路、鐵路、供電高壓走廊、危險品庫、排水走廊等,按相關規定執行。在城市現狀公共通道邊新建建築物,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相鄰各方關系確定建築間距。

Ⅵ 武漢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的其它事項

(一)將市人民政府土地督察辦公室更名為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和規劃督察辦公室,為正處級機構,設在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內設3個督察組。主要職責為:擬訂國土資源和規劃督察工作的管理制度,並組織落實;監督檢查開發區和遠城區國土資源管理、城鄉規劃實施情況;負責聯系國家土地督察武漢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駐武漢規劃督察組。市人民政府國土資源和規劃督察辦公室單列行政編制12名,行政編制從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機關調劑解決,核定正處級督察員1名,副處級督察員5名。
(二)將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市國土資源管理局江岸分局、江漢分局、硚口分局、漢陽分局、武昌分局、洪山分局、青山分局、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分局的名稱改為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江岸分局、江漢分局、硚口分局、漢陽分局、武昌分局、洪山分局、青山分局、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分局,為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的派出機構,負責各轄區內的城鄉規劃、國土資源、房屋拆遷和測繪勘察管理職責,其它維持不變。遠城區國土規劃體制調整事宜在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機關機構改革後另行規定。
(三)將市國土資源和房產執法監察支隊與市城市規劃執法監察支隊合並組建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執法監察支隊,為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所屬行政執法機構,承擔全市城鄉規劃、國土資源、房屋拆遷、測繪勘察的執法監察工作。列事業編制63名,人員經費為財政全額撥款。該執法監察支隊為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內設7個隊室,即:辦公室、土地執法一大隊、土地執法二大隊、規劃執法一大隊、規劃執法二大隊、礦產執法大隊、測繪拆遷執法大隊。核定支隊長兼政委1名(由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兼任)、副支隊長3名(正處)、專職副政委1名(正處),核定大隊長(主任)7名(副處)、副大隊長(副主任)10名(正科)。
(四)將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更名為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其它維持不變。
(五)將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更名為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其它維持不變。
(六)將市城市規劃信息中心更名為市國土資源和規劃信息中心,掛市地理信息中心、市國土資源和規劃檔案館牌子,為正處級事業單位,列事業編制25名,經費形式維持原渠道不變,其中差額撥款事業編制21名,自收自支事業編制4名(經費為礦產資源補償費)。
(七)市勘測設計研究院列差額撥款事業編制393名,《城市勘察》雜志社仍隸屬市勘測設計研究院。
(八)成立市土地登記發證中心,為正處級事業單位,列自收自支事業編制18名,核定主任1名、副主任1名。
(九)將市城市規劃咨詢服務中心更名為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其它維持不變。
(十)將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市高產農田建設管理中心)、市土地交易中心、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武漢新區分中心整建制調整為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管理。其中,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武漢新區分中心業務上仍由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指導。核定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市高產農田建設管理中心)書記兼主任1名(副局級),副書記1名(正處級),副主任3名(副處級)。
(十一)將市城市規劃管理局機關後勤服務中心更名為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機關後勤服務中心,其它維持不變。
(十二)將原在市國土資源房產信息中心掛牌的市土地規劃設計研究院更名為市規劃編制研究和展示中心,為獨立事業單位,列差額撥款事業編制4名。

Ⅶ 武漢市勞動村拆遷規劃

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

規劃編制的基本思路
1、以區域城鎮化發展趨勢研究和武漢市土地資源、環境容量評價為基礎,科學預測城市發展規模,合理分布城市人口。
2、以武漢市市域生態、交通和用地適應性分析為基礎,調整城市地區的功能結構,優化主城漢口、漢陽、武昌三鎮的空間布局,促進三鎮均衡協調發展。
3、在對國內外同等城市比較研究的基礎上,突出超前性和適應性要求,合理確定現代化城市用地和各項建設標准,作為制定各專項規劃的依據。
規劃范圍
.總體規劃范圍分為市域、城鎮地區和主城三個層次。市域規劃范圍即武漢市行政區域,面積8467平方公里;城鎮地區規劃范圍包括主城、外圍7個重點鎮及其間的農業和生態用地,面積2256平方公里;主城規劃范圍以三環路以內地區為主,面積約850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具體劃分見總體規劃基礎資料匯編第4部分)。
武漢市城市規劃區以規劃的外環公路為基本界線,結合自然地形、行政區劃,東面到陶家大湖至葛店一線、南面到羅漢山至赤磯山一線、西面到永安至李集一線、北面到天河至灄口一線,並包括龍泉山、索河、道觀河、木蘭山等風景區,新洲火車站、金口和大咀預留港區以及新洲城關、新溝鎮、紗帽鎮、黃陂城關 (前川鎮)等,面積為3086平方公里。
城市性質定位
武漢是湖北省省會, 我國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交通、通訊樞紐。
城市發展目標
規劃確定城市發展的總目標是:把武漢市建設成為經濟實力雄厚、科學教育發達、服務體系完備、城市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良好、社會高度文明並具有濱江濱湖城市特色的現代城市。
市域城鎮體系規劃
市域城鎮體系規劃要合理分布市域人口和生產力,完善城鎮體系結構與布局;保護耕地,注重蔬菜基地的建設,促進農業發展;利用自然山水條件建設市域風景名勝旅遊體系,實現市域空間資源的優化配置。
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基本方針是 :嚴格控制主城人口規模,適度擴展主城用地范圍;積極促進小城鎮的發展,強化建設一批重點城鎮,形成以主城為核心,城鎮地區為主體,區城關鎮、中心鎮、一般建制鎮為基礎,輻射到廣大農村集鎮居民點的多層次、網路狀的城鎮體系。
城鎮地區規劃
實施武漢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布局的戰略轉移,提高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緩解主城人口過度密集及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在規劃期內逐步形成主城緊湊發展,重點鎮各具特色,交通聯系方便,山水綠地穿插其間,生態平衡、城鄉一體化的城鎮地區發展格局。
城鎮地區內主城要以內涵發展為主,適當地外延擴展。陽邏、北湖、宋家崗、蔡甸、常福、紙坊、金口等 7個重點鎮是城市建設的重點,規劃通過國家公路主幹線、鐵路、港口等大型項目的建設布置,帶動人口、工業和一批重大工程向其聚集,促使重點鎮形成規模。
主城規劃
武漢具有濱水城市特色,由於長江、漢水的分隔,主城已形成漢口、漢陽、武昌相對獨立的城市格局,利用江、河、湖、山等自然條件分隔,規劃江北、江南兩個核心區,在核心區周圍布局 10個中心區片,在主城邊緣布局10個綜合組團,核心區、中心區片、綜合組團之間以軌道交通線、快速路及主次幹道相聯系,形成「多中心組團式」的布局結構。
.規劃的核心區要集中體現現代化國際性城市和中國中部地區中心城市的職能,重點布局以商業、金融、貿易、辦公、信息咨詢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用地。其中江北(漢口)核心區規劃范圍為東至大智路、蘭陵路,南至長江、漢水,西至武勝路,北至京漢大道,面積6.35平方公里;江南(武昌)核心區規劃范圍為東至武青三幹道,南至中山路,西至長江,北至規劃的武車路過江隧道,面積3.50平方公里。
各中心區片重點布局行政、文化、娛樂、體育、商業等公共設施及居住用地。
各綜合組團重點布局大中型工業區、居住區、大型對外交通設施、市級商業副中心、教育科研設施、博覽中心、體育中心和全國性、區域性大型市場用地。

Ⅷ 武漢市城市私房規定樓層

什麼地方可以「建私房」,怎樣建才不違法?2008年4月3日,市政府法制辦公布了《武漢市個人建設住宅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面向全市老百姓徵求意見。

用地:不再新批國有土地建「私房」

《規定》對個人建設住宅進行從嚴控制,規定了禁止建設的區域。本市國有土地上,不得批准新增個人建設住宅用地,個人原有住宅土地改建、擴建,不得超過原土地使用權范圍。原土地使用權邊界不規則或壓占城市道路規劃路幅、消防通道的,須經有關部門批准,適當調整原土地使用權邊界,但不得擴大面積。

禁止建設的區域包括: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單位所劃定的禁止建設范圍、城市綠化用地、山體和湖泊保護用地、城市道路、公路、鐵路、軌道交通線、車站、碼頭、市政公用設施等規劃控制區域.

建設:建三層私房須有專業設計

為保證「建私房」的安全,規定對個人建設住宅的標准、規模均作出明確規定。

個人建設住宅總層數不得超過3層,每層層高不得超過3.2米,並應符合城鄉規劃和《武漢市城市建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有關房屋間距的要求.

個人建設三層或者投資額在30萬元以上或者建築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必須由取得相應的設計資質證書的單位進行設計,在工程開工前應當到所在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

個人建設住宅的施工方應嚴格按設計圖紙施工,確保施工質量,不得使用不符合工程質量要求的建築材料和建築構件。

城中村:不得單獨新審批宅基地

「城中村」改造范圍的農村村民住宅建設,應按「城中村」規劃,集中統一建設多層及多層以上住宅樓,不得單獨新審批宅基地。

對未被列入「城中村」改造范圍、符合單獨申請宅基地條件的農村村民住宅建設,每戶宅基地應作出明確規定:中環線內佔用農用地的,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80平方米;佔用其他土地的,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100平方米;中環線外佔用農用地的,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100平方米;佔用其他土地的,每戶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120平方米。

農民在集體土地上建設住宅,一戶只能申請一處宅基地,若原有房屋出賣、出租或贈與他人,或農村村民戶人均建築面積超過50平方米,新分戶後再審請,都將不予批准。

個人建設住宅總層數不得超過3層,每層層高不得超過3.2米,並應符合城鄉規劃和《武漢市城市建築規劃管理技術規定》有關房屋間距的要求.

個人建設三層或者投資額在30萬元以上或者建築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必須由取得相應的設計資質證書的單位進行設計,在工程開工前應當到所在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

個人建設住宅的施工方應嚴格按設計圖紙施工,確保施工質量,不得使用不符合工程質量要求的建築材料和建築構件。

Ⅸ 武漢長江新城建設拆遷補償

徵收個人住宅房屋,建築面積不足60平方米(涉及房屋所有權、承租權共有的,房屋建築面積合並計算)且為被徵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唯一住房,被徵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選擇貨幣補償的,可以給予住房困難補助。

補助標准為:建築面積在40平方米以下的,按照被徵收房屋價值的10%給予補助;建築面積超過40平方米的,每增加1個平方米,補助標准降低0.5%。


徵收個人住宅房屋,同等面積產權調換房屋價值高於被徵收房屋價值的,對產權調換房屋與被徵收房屋相同建築面積的部分,可以對被徵收人或者公有房屋承租人給予適當補助,具體標准由區人民政府制定。


可以得到徵收個人住宅房屋,按期簽約、搬遷的被徵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選擇貨幣補償的,可按照不超過被徵收房屋價值10%的標准給予獎勵;被徵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選擇產權調換的,可按照不超過被徵收房屋價值2%的標准給予獎勵。

中央要求,在長江流域,武漢要成為長江經濟帶的脊樑,發揮核心引領作用;在中部地區,武漢要成為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在全國,武漢要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武漢自我定位:在全球,要成為世界城市發展中的亮點城市。

「兩江交匯、三鎮鼎立」,是武漢特有的城市格局。但是,武漢還缺少具有國際影響的城市新區,缺乏代表城市形象的規模化亮點區塊,現已到了規劃建設的重要時間節點。武漢需要在三鎮之外,建設最亮麗的「第四鎮」。

武漢長江新城(新區)是武漢市政府規劃的一個新區,位於武漢中北部的長江邊上,是武漢的「未

建設長江新區,集聚國家戰略、傳承長江文明、承載武漢使命。長江新城為武漢未來30-50年發展預留了空間,必將為復興大武漢的宏圖偉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9)武漢市住房建設規劃擴展閱讀

2017年7月17日,矚目已久的長江新城的選址,終於落子確定。上午9時,武漢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長江新城項目落子諶家磯,范圍涵蓋武湖、諶家磯地區。

具體將分三期推進,起步區位於諶家磯——武湖區塊,具體方位是東至武湖泵站河,南至長江北岸,西至灄水河、府河,西南至張公堤路,北至江北鐵路,約30到5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100平方公里,遠期規劃面積500平方公里。屆時將形成「四鎮」新格局,再造一個新武漢。

據了解,長江新城是在武漢市委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首次提出的。黨代會報告表示,要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啟動規劃建設「長江新城」,這是武漢提升國際知名度、美譽度和城市競爭力的重大舉措。

報告中稱,要圍繞「長江新城」規劃優化武漢長江主軸,重點圍繞主城區長江段,集中展示長江文化、生態特色、發展成就和城市文明,打造世界級城市中軸文明景觀帶,進而成為代表城市發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區、全球未來城市的樣板。

Ⅹ 武漢市東湖高新道路規劃居民房屋拆遷補償標准

武漢新技術開發區拆遷補償標准

宅基地補償有了量化標准

宅基地拆遷補償三個等級 房屋重置價格整體上調,最高幅度150元/平方米

昨日,我市首次出台徵用集體土地農民宅基地區位補償價標准,同時我市房屋重置價格標准也進行了調整。
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款按照拆除房屋重置價和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確定。根據新出台的兩項標准,集體土地農民可大略算出宅基地拆遷,到時可獲多少拆遷補償。
上述兩項標准均於2004年6月1日起在七城區和兩個開發區執行。東西湖、漢南、蔡甸、江夏、新洲、黃陂區范圍內宅基地補償標准及房屋重置價標准,由各區組織制定,並報主管部門批准或備案。

■「兩個標准」解讀

區位補償價分三級
適用范圍:農民宅基地

江岸、江漢、橋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區及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范圍內(含託管區)農民宅基地的所在區位,按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環路分為三類:
一類區為二環線以內(含二環線)的區域。按照我市交通規劃設想,二環線總長52公里,和內環平均距離4公里,包括漢陽四新及過江段、十升路段、漢西路段、發展大道段、水東路及過江段、東湖路段、珞獅路段,青菱段等,及楊泗港、二七路兩個過江隧道。
二類區為二環線至三環線(即中環線)之間的區域。三環線全長約88公里,分西環、南環、東環、北環多段,含白沙洲、天興洲兩座長江大橋。西環段由東西湖區額頭灣到洪山區青菱立交橋,南環段從洪山武咸公路到武黃公路,東環段從武黃公路經武青三幹道立交到平安鋪,北環段從新洲區平安鋪經岱家山、三金潭、古田一路到額頭灣立交。
三類區為三環線以外(含三環線)的區域。
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為:經認定的房屋合法佔地面積與宅基地區位補償價標準的乘積。其中,一類區宅基地區位補償價標准為2280元/平方米,二類區宅基地區位補償價標准為1920元/平方米,三類區宅基地區位補償價標准為1500元/平方米。

房屋重置價將上調
適用范圍:所有房屋

房屋重置價,是在估價時點重建與估價對象具有同等功效的新房的正常價格。在房屋的交易管理、資產管理、拆遷補償、國家稅收管理中,該標准都有指導作用。
我市最早於1993年出台房屋重置價標准,1996年進行了調整。目前隨經濟發展,建築材料價格上漲,房產部門會同市物價局對此標准進行了再次修訂,將來將根據武漢市房屋建築成本的變化適時調整。
對比上次價格,本次標准以平均14.45%的幅度整體上調,上調幅度最大的150元/平方米,最少30元/平方米。如一等磚混結構的房屋,重置價格從620元/平方米提高到710元/平方米,磚木一等房屋的價格從600元/平方米調到680元/平方米。
據介紹,重置價將按照房屋的結構、等級及成新率確定。本次標准共分四種結構,十個等級,成新率分別按不同標准,從十成新到二成新共九等。
某估價所負責人稱,重置價根據這些標准套算,如王某家有套150平方米磚混結構房子,被套入二類,八成新,則重置價為:150×0.8×650=78000(元)。因公布房屋重置價格不含空調、採暖等設備的重置價,如房屋中有這些設備,應另行計算。
房屋的市場價格由區位價和重置價組成。該估價所負責人稱,該標準的提高不會對市場發生太大作用,因為市場已隨行就市,而該標準是市場變化後的政策調適,但它對拆遷補償標准會產生影響。

農民宅基地拆遷補償怎麼算

今年2月1日開始實施的《武漢市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第12條規定:拆遷集體土地房屋,實行貨幣補償安置的,拆遷人應當向被差遣人支付補償款。補償款按照拆除房屋重置價和宅基地區位補償價確定。
2003年2月22日發布的《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農村村民建房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農村村民1戶只能擁有1處宅基地,在依法批準的宅基地上建房或在原有宅基地上改、擴建房屋,不應超過3層。中環線內村民宅基地標準是:佔用農用地的,每戶不超過80平方米;佔用其他土地的,每戶不超過100平方米;中環線外村民,宅基地使用農用地的,面積不得超過100平方米,使用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積不得超過120平方米。
假定上述提到的王某家住洪山區徐東村,屬二環線以內區域,應適用一類區宅基地區位補償價標准2280元/平方米,如果該房經批準的宅基地面積為60平方米,則區位補償價為2280×60=136800元。如果該房150平方米建築面積有合法手續,那麼應獲得的補償應大體為136800+78000=214800元。

[比較] 城市房屋如何估價

值得提醒的是,對於城市房屋拆遷,其補償辦法是不同的。4月1日開始實施的《武漢市城市房屋拆遷估價實施意見》規定,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根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途、建築面積等因素,對房屋的市場價格進行評估,以實際市場價格為准。拆遷估價機構由拆遷戶投票產生,估價結果要公示7天。拆遷戶對估價有異議可申請復核、重估或技術鑒定。

你家的房子值多少錢?

昨日,我市公布房屋重置價格標准,相比此標準的1993年版和1996年版,新標准總體提高幅度在15%左右,「條條框框」更加明細,更具參照性和可操作性。

何謂房屋重置價格
根據我市實際情況,房屋重置價格具體指:假設承包商根據發包商的要求完成新的房屋建築後,發包商支付的全部費用。該費用對應的發包方式為房屋建築施工安裝工程總承包方式。
簡單地說,房屋重置價格就是某棟建築物在計算相關折舊後的現時價值。
房產部門介紹,隨著近年來城市拆遷范圍擴大,原有標准明顯偏低,此次調整的主要目的是保護被拆遷戶的利益。

「條條框框」更加明細
相比過去,新標准明顯總體提高,如1996年我市修訂該標准時,簡易結構重置價格僅為280元/平方米,新標准為340元。
不僅價格提高,新標準的「條條框框」也更加明細,方便居民對照參考。如在結構類型中,鋼筋混凝土和磚混結構房屋等級的區分主要依據是房屋是高層(13層及其以上的且安裝有電梯)、小高層(7-12層且安裝有電梯)還是多層(4-9層未安裝電梯)、低層(1-3層)。
具體每個等級也有詳細說明,如某棟高層建築原本可歸類到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一等,但它也可能因外牆貼磚、內牆粉飾甚至是木門、鋁合金門窗達不到一等中的裝修標准而降級到二等。

新標準的適用范圍
房產部門介紹,房屋重置價格標准在各類房屋交易估價、資產評估,特別是房屋拆遷補償評估中意義重大。
不少買賣二手房的市民都遇到過這樣的難題,買的不知道是否買貴了,賣的更覺著自己吃虧。專業評估公司解決這一問題時,會用重置價格標准測算出房屋價格,讓買賣雙方明白的同時還防止了國家稅費的損失。
廣大拆遷戶更是受益。過去,標准明細程度不夠,拆遷戶看評估部門給的重置價格如同「霧里看花」,現在他們則可根據標准明細逐條對照,做到心中有數。

新標准中還有哪些規定
新標准規定,在計算房屋重置價格時,還要考慮房屋成新率,住宅房屋成新率的評定共設定兩大分類(鋼筋混凝土和磚混結構),成新設定為9成。
在成新設定上,每類成新都有詳細的標准供居民對照參考,標准設立由三部分構成:結構部分、裝修部分、水電衛設施部分,每個部分都有具體細則。
物價、房產部門表示:各類房屋交易估價、資產評估和房屋拆遷補償評估中,均應嚴格執行國家《房地產評估規范》,按照新出台的《武漢市房屋重置價格標准》,根據房屋的不同等級、不同結構和不同新舊程度確定合理的重置價格。

閱讀全文

與武漢市住房建設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