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住房建設 > 士官離休住房補貼

士官離休住房補貼

發布時間:2021-01-22 19:05:12

❶ 雙軍人已退休,如何取住房補貼

軍隊人員按照規定申請支取住房補貼,由本人所在單位後勤財務部門憑批準的住房補貼計劃、個人購房申請書、簽訂的購房合同或者轉業復員命令等有效證明,按照下列有關規定辦理。
(1)對於在職軍官、文職幹部和士官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的,按照批準的支付余額,從其個人住房資金賬戶中撥付給售房單位或者在其個人住房資金賬戶中抵扣。
(2)對於離休、退休的軍官、文職幹部和士官按規定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的,從其個人住房資金賬戶中撥付給售房單位或者在其個人住房資金賬戶中抵扣。
(3)對於經批准自理住房的離休、退休軍官、文職幹部和士官,在其與原單位簽訂退房協議後,按規定先從其個人住房資金賬戶中支付一部分;在其騰退原軍產房後,再支付余額部分。
(4)對於已經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的離休、退休軍官、文職幹部和士官,其個人的住房資金賬戶中的余額部分,列入年度住房補貼計劃,支付給本人。
(5)對於尚未購買住房的轉業軍官、文職幹部和士官,在其離隊時騰退軍產住房後,從個人住房資金賬戶中劃轉給地方安置接收單位或者指定的銀行賬戶。
(6)對於已購買住房的轉業軍官、文職幹部和士官,將其個人住房資金賬戶余額計發給本人。
(7)對於復員的軍官、文職幹部和士官,在其離隊騰退軍產住房後,將其個人住房資金賬戶余額計發給本人。
(8)軍官、文職幹部和士官犧牲、病故後,其合法繼承人租住軍產住房的,按經濟適用住房價格購買住房時,從其個人住房資金賬戶中撥付給售房單位或者在其個人住房資金賬戶中抵扣;未租軍產住房的,將其個人住房資金賬戶余額計發給合法繼承人。

❷ 軍官病退的待遇

一、《傷病殘軍人退役安置規定》 (2009年7月15日)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促進國防和軍隊建設,及時妥善安置傷病殘退役軍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及士兵退役安置有關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因戰、因公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六級殘疾或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軍官、文職幹部和中級以上士官,因戰、因公、因病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六級殘疾的初級士官、義務兵和軍隊院校生長幹部學員,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傷病殘軍人退役安置工作,有軍隊軍務、幹部、營房部門和地方政府優撫安置機構負責組織實施. 第四條傷病殘軍人為國防和軍隊建設做出重要貢獻,應當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尊重、優待. 傷病殘軍人退役安置工作,堅持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服務的方針,貫徹以人為本、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原則.

二、第二章 安置方式

第五條軍官、文職幹部因戰、因公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六級殘疾,或者因病醫療期滿後經醫學鑒定為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可以作退休安置. 傷病殘軍官、文職幹部退休安置,按照職務任免許可權審批. 第六條士官因戰、因公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的,或者因病醫療期滿後經醫學鑒定為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可以作退休安置. 傷病殘士官退休安置,由軍區級單位軍務部門審批. 第七條初級士官患精神病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的,義務兵因戰、因公、因病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的,由國家供養終身;被評定為五級、六級殘疾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安置. 士官因戰、因公、因病致殘符合退休條件,自願放棄退休安置的,可以選擇由國家供養終身。

三、安置計劃

第五條軍官、文職幹部因戰、因公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六級殘疾,或者因病醫療期滿後經醫學鑒定為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可以作退休安置. 傷病殘軍官、文職幹部退休安置,按照職務任免許可權審批. 第六條士官因戰、因公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的,或者因病醫療期滿後經醫學鑒定為基本喪失工作能力的,可以作退休安置. 傷病殘士官退休安置,由軍區級單位軍務部門審批. 第七條初級士官患精神病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的,義務兵因戰、因公、因病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的,由國家供養終身;被評定為五級、六級殘疾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安置. 士官因戰、因公、因病致殘符合退休條件,自願放棄退休安置的,可以選擇由國家供養終身. 第三章 安置計劃 第八條傷病殘軍人批准退休後,翌年審定安置去向,納入軍隊退休幹部、士官安置計劃,單獨列項. 傷病殘軍人退休安置去向審定,按照現行規定執行. 審定安置去向時,部隊除提供傷病殘退休軍人符合安置去向審定條件的材料外,應當提供《軍人殘疾等級評定審批表》或《現役軍官、文職幹部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醫學鑒定表》、《士官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醫學鑒定表》 第九條傷病殘退休軍人移交政府安置工作,納入年度軍隊退休幹部安置交接工作統一組織實施. 第十條因戰、因公、因病致殘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的義務兵,以及因患精神病被評定為一級至六級殘疾的初級士官和義務兵年度安置計劃,由總參謀部和民政部有關部門共同編制,分別下達. 符合上述條件的軍隊院校生長幹部學員年度安置計劃,由總政治部匯總後,納入殘疾士兵年度安置計劃.交接工作由幹部部門會同優撫安置機構實施. 第十一條殘疾軍人退役移交政府安置,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殘疾撫恤關系轉移手續,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規定標准發給殘疾撫恤金。

四、安置補助

第十二條傷病殘退役軍人移交政府安置時,由軍隊根據本人傷病殘情況發給一次性安置補助費.具體補助標准和辦法由總參謀部軍務部、總政治部幹部部、總後勤部財務部另行規定. 第十三條接收一級至四級殘疾和患重症精神病退役軍人的優撫醫院,中央財政給予適當補助,用於增加床位、醫療設備及房屋維修等支出。

五、住房保障

第十四條傷病殘退休軍人住房保障,納入軍隊退休幹部住房保障計劃,採取購買經濟適用住房或自理住房的方式,優先落實安置住房. 第十五條傷病殘退休軍人基本住房補貼不足10萬元的按10萬元計發.本人基本住房補貼數額高於10萬元的,按照個人住房補貼實際數額計發.安置地在高房價地區的,按照軍隊規定給予地區住房補貼. 第十六條傷病殘退休軍人住房補貼經費由中央財政根據年度安置計劃人數列入年度軍隊人員住房補貼預算統一安排.住房補貼兌現辦法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分散供養的一級至四級殘疾的退役初級士官和義務兵的購(建)房經費保障標准,按照安置地縣(市)經濟適用住房價格(沒有經濟適用住房的按照普通商品房價格)和60平方米建築面積確定,中央財政按照規定標准給予補助,不足部分由地方財政解決.其中,初級士官按照有關規定領取住房補貼,住房補貼與中央財政補助之和不足購(建)房經費標準的,由地方財政按購(建)房標准補齊.

六、醫療保障

第十八條傷病殘退休軍人移交政府安置後的醫療保障,比照安置地國家機關退休公務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實行公務員醫療。

❸ 軍隊離休幹部待遇有哪些

一、移交政府安置的軍休幹部生活待遇標准
(一)離休費
1.離休時離休費:幹部本人在職時計發的最後一個月基本工資,軍齡工資、教護齡津貼。
教護齡津貼:1985年7月參加工資制度的軍隊幹部,離休退休時享受教齡、護齡津貼的,教齡、護齡津貼從 1986年9月1日起作為計算離休退休費的基數;離休退休時未享受教齡、護齡津貼的,不執行這一規定。軍隊離休退休幹部已享受的教齡、護齡津貼,從1994年1月起,全額計入離休退休費。
2.離休後增加的離休費:1979年起實行,1985年6月底以前離休的幹部享受的副食品價格補貼;1985年7月起實行的23元生活補貼費;1988年10月增加的30至40元工資;1989年10月、1991年5月、1992年3月、1992年7月、1992年10月、1993年10月、1997年7月、2001年10月、2003年7月增加的離休費;1994年2005年每年1月定期增加的離休費。
(二)退休費
1.退休幹部:職務(專業技術等級)工資、軍銜(級別)工資和地區津貼,按規定的退休費比例計發;基礎工資、軍齡工資和護教齡津貼,按全額計發。
教護齡津貼:1985年7月參加工資制度的軍隊幹部,離休退休時享受教齡、護齡津貼的,教齡、護齡津貼從1986年9月1日起作為計算離休退休費的基數;離休退休時未享受教齡、護齡津貼的,不執行這一規定。軍隊離休退休幹部已享受的教齡、護齡津貼,從1984年1月起,全額計入離休退休費。
2.退休志願兵(士官):軍銜等級工資和地區津貼,按規定的退休費比例計發;基礎工資和軍齡工資,按全額計發。
二、各項補助補貼標准
1.交通費:從2004年1月起,給移交政府安置的軍隊離休退休幹部發放交通費。標准:軍隊離休幹部每人每月105元(含原來已發的15元),軍隊退休幹部每人每月90元。交通費隨離退休費逐月發放。發放交通費後,軍隊離休退休幹部個人用車自理。軍隊退休士官(含退休志願兵)參照移交政府安置的軍隊退休幹部的規定發給交通費。
2.保留福利補助、保留伙食補貼:軍隊離退休幹部從這次工資制度改革起,保留福利補助60元、伙食補貼50元。退休志願兵保留福利補助25元、伙食補貼35元。
3.軍人職業津貼:從1999年1月起離退休幹部各職務(含專業技術)等級軍人職業津貼標准調整為每人每月180380元。退休志願兵軍人職業津貼調整為每人每月180280元。
4.公勤費:從2004年10月1日起公勤費按規定享受全費標準的,每人每月800元;半費標準的,每人每月400元;全費四分之一標準的,每人每月200元。公勤費和護理費只可享受一種。
5.服裝費:移交政府安置的軍隊離休幹部服裝費標准,從2000年10月起每人每月調整為:寒區50元。
6.榮譽金:榮獲一、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者,每月發給30元;榮獲獨立功勛榮譽章者,每月發給25元;榮獲勝利功勛榮譽章者,每月發給20元。隨工資逐月發放。
7.房租補貼:從2004年5月起每人每月房租補貼標准調整為:正軍職(含相當職務等級的專業技術和文職離退休幹部,下同)120元,副軍職105元,正師職65元,副師職58元,正團職50元,副團職45元,營職以下40元;六級退休士官45元,五級以下退休士官40元;1955年前後復員無工作的女同志35元,領取定期生活補助費的離退休幹部遺屬35元。自購自建住房和維修擴建私房的軍人離休退休幹部,不交納住房租金的,不得享受住房補貼。
8.防暑降溫費:軍隊離退休幹部每人每年80元,退休志願兵每人每年40元。
9.軍糧差價補貼:移交政府安置的軍隊離退休幹部、退休志願兵的食物定量標准為:每人每天糧食550克,黃豆80克,植物油50克。軍糧補貼標准,仍按1999年的標准執行。
10.政府特殊津貼:移交政府安置的軍隊離退休幹部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由國家人事部批准,每人每月100元。
11.護理費:從2004年10月1日起調整軍隊離退休幹部(含退休士官)護理費標准,按公勤費全費標准執行,每人每月800元。
享受條件:
(1)軍隊離休幹部中第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戰前期參加革命的,以及抗戰後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且年滿70周歲的。
(2)副軍職以下離休幹部因戰因公傷殘,飲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或因癱瘓、雙目失明等生活不能自理的。
(3)退休幹部因戰因公評為特等、一等殘廢或者因病癱瘓、雙目失明而生活不能自理,飲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經醫院證明和組織批准,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發給護理費。
因病「生活不能自理」:軍人殘疾等級評定標准所依據的「生活自理障礙程度」,主要是指傷、病致殘者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賴他人護理依賴程度。生活自理范圍主要包括下列五項:①進食;②翻身;③大、小便;④穿衣、洗漱;⑤自我移動。上述五項均需護理,為生活不能自理。
審批機關:
移交政府安置前,軍隊離休幹部享受護理費由軍隊大單位政治機關批准,軍隊退休幹部由軍以上政治機關審批。移交政府安置後,由省級民政部門批准,從批准之月起發給護理費。
報批程序:
軍隊離休幹部年滿70周歲享受護理費的,由安置地市以上安置部門審批,報省備案,從年滿70周歲的當月起享受護理費;軍隊離退休幹部因病因殘享受護理費的,由本人提出申請,干休所審核,市地以上安置部門審定,報省軍隊離休退休幹部服務中心審批,由省批准之月起享受護理費。
軍隊離休幹部在生活基本能夠自理後,經醫院證明,由縣級民政部門報請省級民政部門批准,停發護理費,改發公勤補助費。
軍隊退休幹部,凡享受護理費的,生活基本能夠自理後,由當地縣屬以上醫療機構證明,經縣以上民政部門提出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批准,停發護理費。
軍隊離退休幹部、退休士官在移交前已享受護理費的,移交後應由管理單位審核其享受護理費條件。特等、一等殘廢軍人,應以移交地方後換發的民政部門發放的《革命傷殘軍人證》為准。因病享受護理費,應以當年所持有的縣以上醫療部門和安置地市以上安置管理部門的認定為准,重新辦理享受護理費審批手續。
從2005年10月1日起,凡生活不能自理的,1953年底前入伍的師職退休幹部,經省級民政部門批准,發給護理費,其原享受的150元生活補助費標准停止執行。
12.住院伙食補助費:軍隊離退休幹部(含退休志願兵、退休士官)住院伙食補助費,從2003年1月起,執行二類灶加三類補助,減去個人應交伙食費標准,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離退休幹部個人交納住院伙食費標准,仍按現行規定執行(每人每天1.6元)。
13.少數民族補貼:符合有關文件規定精神的少數民族補助予以保留。符合條件的軍隊離休退休幹部每人每月1.5元。
14.水電補貼:軍隊離休退休幹部、退休志願兵按照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的規定交納水電費,並從1997年1月起給予水電補貼:每月用水補貼,軍、師職八噸,團以下五噸。每月用電補貼,副軍職14度,師職10度,團職8度,營以下幹部6度。安置地政府調整水電費繳費標准時,水電補貼相應調整。
15.電話補貼費:從1997年1月起,給移交政府安置的軍隊離休退休幹部發放電話補貼費,其月標准為:離休幹部10元,退休幹部8元。(退休志願兵、士官無)
16.生活補貼:從1996年10月起軍隊離休退休幹部按原職務(含相當職務或專業技術等級)發給生活補貼。每人每月標准為:正軍職至正營職以下205150元。退休志願兵每人每月發給生活補貼150元。
17.家庭自行取暖補貼:家庭自行取暖的離休退休幹部,按照安置地政府規定的取暖補貼標准,發給個人。
18.地區生活津貼:對部分省市地區生活津貼進行了歸並。
19.53年師職退休幹部生活補助費:從1998年5月1日起,1949年10月1日1953年12月31日期間入伍的師職退休幹部發放生活補助費,每人每月100元;年滿70周歲和其他符合享受護理費條件的,每人每月再增發150元,不另發護理費。
發放生活費的范圍
包括已批准退休的1953年底前入伍的師職(局級)以及專業技術四、五、六級(含體育一、二級)幹部和擔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業技術七級幹部。
審批辦法
享受100元生活補助費由安置地地區級民政部門審批;年滿70周歲和其他今後符合享受護理費條件的,由省級民政部門審批。
三、安置管理單位集中掌握經費項目
1.取暖費:根據《民政部門關於移交地方軍隊離休幹部取暖費的復函》規定,總後勤部規定的取暖費標准,是軍隊各大單位向總部計領取暖費的標准,由單位掌握使用,不是發給個人的標准。移交地方管理的軍隊離休幹部不住營區的由管理單位按照國家對取暖地區的規定執行。目前,財政部仍按中央軍委批轉後勤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住宅建設標準的規定》的各職軍官住宅建築面積標准核撥取暖費。(師職92 、團職72 、營以下54 )
2.離休幹部特需費:每月42元。特需經費按月計領,由安置管理單位統一掌握,不得發給個人。主要用於解決離休幹部的特殊困難和必要的活動經費開支,如:為離休幹部購買公用圖書、報刊、資料、文體器材和慰問等開支,不得挪作他用。可以跨年度使用。
3.福利費:按基本離退休費用的2.5%提取,由管理單位統一掌握。主要用於:為活動室和離退休幹部訂閱報刊雜志、購買文化體育用品的費用;召開離退休幹部小型座談會、表彰會、經驗交流會的費用;經組織批准參加學習和參觀考察的費用,離退休幹部參加文化比賽活動的差旅費;其他福利費用。可以跨年度使用。
四、優待撫恤
2004年10月1日執行的國務院頒布《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第五十條規定,軍隊離休、退休幹部的撫恤優待,按照本條例有關現役軍人撫恤優待的規定執行。
(一)一次性撫恤
1.犧牲病故證明書的發放
《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對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分別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烈士證明書》、《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因公犧牲證明書》、《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病故證明書》。
發放順序:
(1)有父母(或撫養人)無配偶的,發給父母(或撫養人);(2)有配偶無父母(或撫養人)的,發給配偶;(3)既有父母(或撫養人)又有配偶的,由其自行商定,商量不通的,發給父母(撫養人);(4)沒有父母(或撫養人)、配偶的,按下列順序發給其他親屬:①子女;②兄弟姐妹;(5)無上述親屬的,不發。
2.一次性撫恤金的發放標准
《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第十二條規定:現役軍人死亡,根據其死亡性質和死亡時的月工資標准,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標準是:烈士,80個月工資;因公犧牲,40個月工資;病故,20個月工資。月工資或者津貼低於排職少尉軍官工資標準的,按照排職少尉軍官工資標准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
獲得榮譽稱號或者立功的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其遺屬在應當享受的一次性撫恤金的基礎上,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下列比例增發一次性撫恤金:
(1)獲得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35%;
(2)獲得軍隊軍區級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30%;
(3)立一等功的,增發25%;
(4)立二等功的,增發15%;
(5)立三等功的,增發5%。
多次獲得榮譽稱號或立功的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其遺屬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按照其中最高等級獎勵的增發比例,增發一次性撫恤金。
3.一次性撫恤金的發放對象
《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第十四條規定:一次性撫恤金發給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的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沒有父母(撫養人)、配偶、子女的,發給未滿18周歲的兄弟姐妹和已滿18周歲但無生活費來源且由該軍人生前供養的兄弟姐妹。
如果軍人死亡前有遺囑的,應按照遺囑載明的順序發放一次性撫恤金。
4.一次性撫恤金的計發項目
一次性撫恤金計發項目為:軍隊離退休幹部職務(專業技術等級)工資、軍銜(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和軍齡工資以及離退休後直接增加的離退休費;退休志願兵(士官)軍銜等級工資、基礎工資和軍齡工資以及退休後增加的退休費。離退休幹部的地區類別工資、護齡、教齡津貼也計算在內。
(二)特別撫恤金
《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對生前作出特殊貢獻的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除按本條例規定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外,軍隊可以按照有關規定發給其遺屬一次性特別撫恤金。
1988年7月18日《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發布後病故的軍隊離退休幹部,凡符合特別撫恤條件的,自文件下發之日起,由其生前所在單位為其遺屬發放相應特別撫恤金。
1.發放特別撫恤金的條件
(1)被大軍區(含)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英模人物或榮立一等功的人員;
(2)生前在邊防、海島、高原部隊或其他特別艱苦的環境工作及在國防科研中從事國家規定的有害工種連續滿20年,並作出顯著成績者;
(3)生前為師職(含)、專業技術7級(含)以上幹部或軍齡(含參加革命工作時間)滿30年的幹部,且事跡突出者。
2.發放特別撫恤金的標准
按發放特別撫恤金的條件順序依次劃分為一、二、三等。其中,一等為15000元、二等為12000元、三等為10000元。同時具備兩種(含)以上條件的,按其較高的一個等級給予撫恤。
(三)喪葬費
軍隊離休幹部喪葬費從1989年8月1日起,兵團職以下幹部是12個月的工資總額。離休幹部計發喪葬費的基數為基本離休費、地區津貼。
從1993年10月起,退休幹部喪葬費標准為幹部本人生前12個月的退休費。退休志願兵按照現役志願兵的規定執行。
喪葬費由軍隊離退休幹部管理部門發放。辦理喪事費用,除單位出車、送花圈外,其他費用從喪葬費中支出,辦理完喪事後剩餘喪葬費發給遺屬,經費從軍隊離退休幹部經費中列支。
(四)犧牲、病故後6個月工資
軍隊離退休幹部去世後,從去世的下月起,給其遺屬繼續發6個月的軍隊離退休幹部生前離退休費。離休幹部的基數為基本離休費、地區津貼、公勤費、交通費、榮譽金,退休幹部的基數為基本退休費、地區津貼。軍隊離退休幹部遺屬符合享受生活補助費條件的,從第7個月起領取生活補助費。所需經費由軍隊離退休幹部管理部門發放,從軍隊離退休幹部經費中列支。
此規定軍隊退休幹部從2004年1月1日起執行。
五、探親待遇
從2004年1月1日起,移交政府安置的軍隊離休退休幹部(含退休士官志願兵),與父母(含配偶為獨生子女的岳父母、公婆)不在一地生活的,其探望父母的時間由每四年一次改為每兩年一次,往返車船費按照現行規定報銷。
幹部探親往返途中,從晚8時至次日晨7時之間,在車船上過夜6小時以上的,准予購買火車硬席卧鋪票或輪船三等艙票。乘坐使用空調設備的火車時,另外加收的空調費准予報銷。白天乘坐輪船時,准予購買四等艙位票或比統艙高一等艙位票。對於無直達車次,必須中轉並在中轉地點住宿的,每中轉一次,可憑據報銷一天普通房間床位的住宿費。
六、軍隊離休退休幹部遺屬定期生活補助
(一)、軍隊離休幹部遺屬定期生活補助
自2005年1月1日起,離休幹部無固定工資收入遺孀的定期生活補助費標准調整為:離休幹部生前職務級別為團職(含相當職務級別,下同)以下的每人每月600元。
離休幹部遺屬中,未滿16歲或已滿16歲仍在校讀書或因殘疾喪失勞動能力的子女和經批准投靠離休幹部生活的無固定收入且喪失勞動能力的父母,其生活補助費標准調整為每人每月350元。
(二)、軍隊退休幹部遺屬生活補助
1.自2005年1月1日起,退休幹部無固定工資收入遺屬,符合《軍人撫恤優待條例》規定享受定期撫恤金條件的,在領取定期撫恤金後,參照離休幹部遺屬生活補助標准給予適當補助。
軍隊退休幹部無固定工資收入的遺屬,向戶口所在地縣級民政部門申請辦理定期撫恤金手續,符合享受定期撫恤金條件的,享受當地規定的定期撫恤金標准。在領取定期撫恤金後,服務管理機構參照離休幹部遺屬標准給予適當補助。
2.軍隊退休幹部遺屬享受定期撫恤金的條件:
《軍人撫恤優待條件》第十五條,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發給定期撫恤金:
(一)父母(撫養人)、配偶無勞動能力、無生活費來源,或者收入水平低於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
(二)子女未滿18周歲或者已滿18周歲但因上學或者殘疾無生活費來源的;
(三)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或者已滿18周歲但因上學無生活費來源且由該軍人生前供養的。對符合享受定期撫恤金條件的遺屬,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定期撫恤金領取證》。

❹ 少尉軍官退休待遇

幹部退休費基數工資項目構成

(1)軍官、文職幹部由職務(專業技術)等級工資、軍銜(級別)工資、基礎工資、軍齡工資和護(教)齡工資構成;

(2)編外平部由編外時的工資、編外後增加的工資、軍齡工資構成。

(1)因年老退休的幹部,軍齡20年(含)以下的,按本人原職務和軍銜(級別)正資的85%計發;軍齡20年以上的,從第21年起,軍齡每增加1年增發本人原職務和軍銜(級別)工資的1%;

回城鎮安置的,發6個月本人月工資,1985年6月30日以前批准退休的增發2個月本人工資。

根據總後財務部1997年12月1日印發的《人員生活待遇財務法規匯編》中規定,軍隊幹部退休發放傢具費的標準是:

(1)軍職的,傢具費標准1200元;
(2)師職的,傢具費標准800元;
(3)團職的,傢具費標准500元;
(4)營職以下的,傢具費標准400元。

軍隊幹部退休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費標準是:

(1)參加過1985年工資改革的退休幹部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費標准為4個月的本人工資;
(2)未參加1985年工資改革的退休幹部(1985年6月30日前批准退休的)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費標准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

6.榮譽金:榮獲一、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者,每月發給30元;榮獲獨立功勛榮譽章者,每月發給25元;榮獲勝利功勛榮譽章者,每月發給20元。隨工資逐月發放。

7.房租補貼:從2004年5月起每人每月房租補貼標准調整為:正軍職(含相當職務等級的專業技術和文職離退休幹部,下同)120元,副軍職105元,正師職65元,副師職58元,正團職50元,副團職45元,營職以下40元;六級退休士官45元,五級以下退休士官40元;1955年前後復員無工作的女同志35元,領取定期生活補助費的離退休幹部遺屬35元。自購自建住房和維修擴建私房的軍人離休退休幹部,不交納住房租金的,不得享受住房補貼。

8.防暑降溫費:軍隊離退休幹部每人每年80元,退休志願兵每人每年40元。

9.軍糧差價補貼:移交政府安置的軍隊離退休幹部、退休志願兵的食物定量標准為:每人每天糧食550克,黃豆80克,植物油50克。軍糧補貼標准,仍按1999年的標准執行。

10.政府特殊津貼:移交政府安置的軍隊離退休幹部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由國家人事部批准,每人每月100元。

11.護理費:從2004年10月1日起調整軍隊離退休幹部(含退休士官)護理費標准,按公勤費全費標准執行,每人每月800元。

❺ 軍休幹部退休費包括哪些

離退休幹部就是離休老幹部和退休老幹部的總稱.那麼對於這些有特色貢獻辛苦了半輩子的幹部退休工資標準是多少呢?這關乎到他們晚年的生活,下面隨大學高考一起了解下吧。
離休指對建國前參加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戰爭、脫產享受供給制待遇的和從事地下革命工作的老幹部,達到離職休養年齡的,實行離職休養。離休是我國幹部退休制度的一種特殊形式。主要是指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幹部,可以離職休養。
離休范圍包括:
1949年9月30日前參加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軍隊的幹部;在解放區參加革命工作並脫產享受供給制待遇的幹部;在敵占區以及黨的地下革命工作的幹部;在東北和個別老解放區,1948年底以前享受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幹部;
2020年軍隊離退休幹部工資標准最新規定
離休年齡一般為60周歲,在一定職務以上的幹部為65周歲。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離休人員離休年齡,經主管部門批准,可以適當延長。在學術造詣和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專家,經國務院批准,可暫緩離休,繼續從事研究等工作。退休就簡單了,就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勞動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工作崗位。
所以,簡單說,離休老幹部就是解放前參加革命工作,現在已經離職休養的老幹部。
退休幹部就是解放後參加工作,並從崗位上退下來的老幹部。
軍隊退休幹部工資標准:
一、移交政府安置的軍休幹部生活待遇標准
(一)離休費
1.離休時離休費:幹部本人在職時計發的最後一個月基本工資,軍齡工資、教護齡津貼。
教護齡津貼:1985年7月參加工資制度的軍隊幹部,離休退休時享受教齡、護齡津貼的,教齡、護齡津貼從1986年9月1日起作為計算離休退休費的基數;離休退休時未享受教齡、護齡津貼的,不執行這一規定。軍隊離休退休幹部已享受的教齡、護齡津貼,從1994年1月起,全額計入離休退休費。
2.離休後增加的離休費:1979年起實行,1985年6月底以前離休的幹部享受的副食品價格補貼;1985年7月起實行的23元生活補貼費;1988年10月增加的30至40元工資;1989年10月、1991年5月、1992年3月、1992年7月、1992年10月、1993年10月、1997年7月、2001年10月、2003年7月增加的離休費;1994年—2005年每年1月定期增加的離休費。
(二)退休費
1.退休幹部:職務(專業技術等級)工資、軍銜(級別)工資和地區津貼,按規定的退休費比例計發;基礎工資、軍齡工資和護教齡津貼,按全額計發。
教護齡津貼:1985年7月參加工資制度的軍隊幹部,離休退休時享受教齡、護齡津貼的,教齡、護齡津貼從1986年9月1日起作為計算離休退休費的基數;離休退休時未享受教齡、護齡津貼的,不執行這一規定。軍隊離休退休幹部已享受的教齡、護齡津貼,從1984年1月起,全額計入離休退休費。
2.退休志願兵(士官):軍銜等級工資和地區津貼,按規定的退休費比例計發;基礎工資和軍齡工資,按全額計發。
二、各項補助補貼標准
1.交通費:從2004年1月起,給移交政府安置的軍隊離休退休幹部發放交通費。標准:軍隊離休幹部每人每月105元(含原來已發的15元),軍隊退休幹部每人每月90元。交通費隨離退休費逐月發放。發放交通費後,軍隊離休退休幹部個人用車自理。軍隊退休士官(含退休志願兵)參照移交政府安置的軍隊退休幹部的規定發給交通費。
2.保留福利補助、保留伙食補貼:軍隊離退休幹部從這次工資制度改革起,保留福利補助60元、伙食補貼50元。退休志願兵保留福利補助25元、伙食補貼35元。
3.軍人職業津貼:從1999年1月起離退休幹部各職務(含專業技術)等級軍人職業津貼標准調整為每人每月180—380元。退休志願兵軍人職業津貼調整為每人每月180—280元。
4.公勤費:從2004年10月1日起公勤費按規定享受全費標準的,每人每月800元;半費標準的,每人每月400元;全費四分之一標準的,每人每月200元。公勤費和護理費只可享受一種。
5.服裝費:移交政府安置的軍隊離休幹部服裝費標准,從2000年10月起每人每月調整為:寒區50元。
6.榮譽金:榮獲一、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章者,每月發給30元;榮獲獨立功勛榮譽章者,每月發給25元;榮獲勝利功勛榮譽章者,每月發給20元。隨工資逐月發放。
7.房租補貼:從2004年5月起每人每月房租補貼標准調整為:正軍職(含相當職務等級的專業技術和文職離退休幹部,下同)120元,副軍職105元,正師職65元,副師職58元,正團職50元,副團職45元,營職以下40元;六級退休士官45元,五級以下退休士官40元;1955年前後復員無工作的女同志35元,領取定期生活補助費的離退休幹部遺屬35元。自購自建住房和維修擴建私房的軍人離休退休幹部,不交納住房租金的,不得享受住房補貼。
8.防暑降溫費:軍隊離退休幹部每人每年80元,退休志願兵每人每年40元。
9.軍糧差價補貼:移交政府安置的軍隊離退休幹部、退休志願兵的食物定量標准為:每人每天糧食550克,黃豆80克,植物油50克。軍糧補貼標准,仍按1999年的標准執行。
10.政府特殊津貼:移交政府安置的軍隊離退休幹部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由國家人事部批准,每人每月100元。
11.護理費:從2004年10月1日起調整軍隊離退休幹部(含退休士官)護理費標准,按公勤費全費標准執行,每人每月800元。
享受條件:
(1)軍隊離休幹部中第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和抗戰前期參加革命的,以及抗戰後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命且年滿70周歲的。
(2)副軍職以下離休幹部因戰因公傷殘,飲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或因癱瘓、雙目失明等生活不能自理的。
(3)退休幹部因戰因公評為特等、一等殘廢或者因病癱瘓、雙目失明而生活不能自理,飲食起居需要人扶助的,經醫院證明和組織批准,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發給護理費。
因病「生活不能自理」:軍人殘疾等級評定標准所依據的「生活自理障礙程度」,主要是指傷、病致殘者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賴他人護理依賴程度。生活自理范圍主要包括下列五項:①進食;②翻身;③大、小便;④穿衣、洗漱;⑤自我移動。上述五項均需護理,為生活不能自理。
審批機關:
移交政府安置前,軍隊離休幹部享受護理費由軍隊大單位政治機關批准,軍隊退休幹部由軍以上政治機關審批。移交政府安置後,由省級民政部門批准,從批准之月起發給護理費。
報批程序:
軍隊離休幹部年滿70周歲享受護理費的,由安置地市以上安置部門審批,報省備案,從年滿70周歲的當月起享受護理費;軍隊離退休幹部因病因殘享受護理費的,由本人提出申請,干休所審核,市地以上安置部門審定,報省軍隊離休退休幹部服務中心審批,由省批准之月起享受護理費。
軍隊離休幹部在生活基本能夠自理後,經醫院證明,由縣級民政部門報請省級民政部門批准,停發護理費,改發公勤補助費。

❻ 士官離休的年限和退休的年限

現在軍隊的士官,是不可能享受離休待遇的,只有1949年9月30日以前參加革命的回,才能享受離休待遇。答現在軍隊的士官,要在部隊退休也是很難的,大多是干到3級士官,就該退伍了,在部隊大概是12年左右軍齡,很特殊的情況,在部隊長期幹下去的話,退休年齡是55歲.

❼ 五級士官可以辦退休嗎

五級士官可以辦理退休,但是要符合以下條件中的一款,才可以辦理退休。

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官退出現役安置暫行辦法》第五條規定退出現役的士官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作退休安置:

(一)年滿55歲的;

(二)服現役滿30年的;

(三)服現役期間因戰、因公致殘,被評為特等、一等傷殘等級的;

(四)服現役期間因病基本喪失工作能力,並經駐軍醫院診斷證明,軍以上衛生部門鑒定確認的。

(7)士官離休住房補貼擴展閱讀:

退休士官的生活待遇包括:退休費、生活補貼、糧油調價補償、保留福利補助、保留伙食補貼、少數民族補貼、防暑降溫費、殘廢金(傷殘保健金)、住房補貼、生活補貼、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水電補貼、探親路費、冬季取暖補貼、軍人職業補貼、軍糧差價補貼、教齡護齡津貼。

軍隊離退休幹部:軍隊離休退休幹部移交政府安置的范圍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有關規定執行。對符合移交政府安置條件的軍隊離休退休幹部,根據個人不同情況,一般可以在部隊駐地、本人原籍或入伍地、配偶原籍或配偶、子女、父母居住地安置。

❽ 求助:有誰知道軍隊離休老幹部住房待遇政策的有關規定謝謝!

1 999年中央軍委《進一步深化軍隊住房制度改革方案))(【199919號)和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軍官文職幹部士官住房補貼暫行辦法))([2 0001後財字第18號),以及以後下發的有關文件,對軍隊離退休幹部實行住房補貼的若干問題作了具體規定。
住房補貼,是指軍隊以貨幣形式給予軍{官、文職幹部、士官和軍,隊離退休幹部及退休士官住房消費的經濟補償。軍隊離退休幹部享受住房補貼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在1999年軍隊住房制度改革時未按房改成本價、標准價、安居工程房價購買住房或者未參加集資建房的軍隊離退休幹部和退休士官,均可按規定享受住房補貼。
具體的內容你看參考吧

❾ 現在部隊軍官退休有什麼待遇

只要是幹部或者高級士官,只要是在部隊干滿30年,都可以退休!!對於一切離休退休的老幹部,他們的政治待遇,包括閱讀文件、聽重要報告、參加某些重要會議和重要政治活動等等,應當一律不變。在舉行重大慶祝會、紀念會等,要請離休幹部的代表上主席台或榮譽席就座。
退休費待遇

退休人員的退休費,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按本人原標準的全額計發,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按本人原標準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滿35年的,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兩項之和按88%計發;工作滿30年不滿35年的,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兩項之和按82%計發;工作滿20年不滿30年的,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兩項之和按 75%。

退休工人增加退休費的計算辦法,1993年9月30日前已辦理退休手續和已到達退休年齡的工人(經組織批准繼續工作的除外),按照同等條件在職工人平均增資額的90%增加退休費。其中,建國前參加工作並按原勞動人事部《關於建國前參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勞人險[1983]3號)的規定,享受原工資100%退休費的退休工人,按同等條件在職工人平均增資額增加退休費。(國辦發(1993)85號)

國辦發[1999]69號)

特殊貢獻待遇

獲得全國勞動英雄、勞動模範稱號,在退休時仍然保持其榮譽的幹部;省、市、自治區革命委員會認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的各條戰線上有特殊貢獻的幹部;部隊軍以上單位授予戰斗英雄稱號和認為對作戰、軍隊建設有特殊貢獻的轉業、復員軍人,在退休時仍然保持其榮譽的,其退休費可以酌情高於本辦法所定標準的5%-15%,但提高標准後的退休費,不得超過本人原標准工資。(國發[1978]104號)

有重大貢獻的高級專家,經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或中央、國家機關的部委批准,其退休費標准可以酌情提高5%-15%,提高標准後的退休費,不得超過本人原標准工資。(國發[1983]141號)

「有重大貢獻的高級專家」,一般系指:國家統一頒發的各種獎(如自然科學獎、發明獎等)獲得者,集體獎指主要發明人或作者;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勞動英雄、全國先進工作者;各省、市、自治區,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一級授予的勞動模範、勞動英雄、先進工作者或被省、市、自治區和中央、國家機關部委一級確認為在生產、科研、文教、衛生、管理等方面做出優異成績者。上述專家提高退休費比例的幅度(5%-15%),由各省市、各部委具體確定。(勞人科 [1983]153號)。

❿ 誰知道軍官病退的待遇,詳細點謝謝了!

對移交地方的軍隊離退休幹部,
一是政治待遇上,按照安置地國家機關同職級離退休幹部的規定執行,中央和地方黨政機關發至地、縣級的有關文件,應當發給軍隊離退休幹部服務管理機構;離退休幹部參加重大慶典和重大政治活動時,要以按照軍隊規定著離退休時的軍裝,佩戴軍銜,文職符號和勛章、立功獎章,地方政府和省軍區系統每年慰問離退休幹部。
二是生活待遇上,按照軍隊統一的項目和標准執行。所需經費,移交當年剩餘月份由軍費開支(武警部隊的由武警部隊和公安部開支),從第二年元月起,按照現行財政體制分別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開支。
三是交通費,離休幹部每人每月105元(含原來已發的15元),退休幹部每人每月90元,隨離退休費逐月發放,發放交通費後,離退休幹部個人用車自理。
四是水電補貼,每人每月正軍37.28元,副軍36.32元,師職34.40元,團職22.34元,營以下21.38元。水補貼標准,師職每月8噸,團職以下每月5噸。電補貼標准,師職每月10度,力職幹部每月8度,營職以下每月6度。
五是電話補貼,月標准,老紅軍13元,離休幹部10元,退休幹部8元。
六是生活補貼,月標准,正師185,副師175,正團職165,副團職155,營以下150。
七是防署降溫費,每人每月60元。

閱讀全文

與士官離休住房補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