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村居民建設住宅用地申請書什麼寫
農村住宅基地申請條件:一、、農村新舊宅基地均應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登記造冊,由縣級人民政府發給《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並按國家規定繳納土地使用登記費,確認使用權。二、農村村民每戶只能有一處宅基地:農村村民申請宅基地必須符合下列情況之一:1、現在住房影響鄉(鎮)村建設規劃,需要搬遷重建的;2、農村村民戶除身邊留一子女外,其他子女確需另立門戶而已有的宅基地低於分戶標準的;3、經主管部門批准,由外地遷入的農戶無住房的;4、集體組織招聘的技術人員要求在當地落戶且戶口已遷入的;5、離休、退休、退職的幹部職工,復退軍人和華僑、僑眷、港澳台同胞持合法證明回原籍定居,需要建房而又無宅基地的。五、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安排宅基地:1、出賣、出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現有住宅後,再申請宅基地的;2、一戶1子(女)有1處以上(含1處)宅基地的;3、戶口已遷出不在當地居住的;4、年齡未滿18周歲,又不具備分戶條件的;5、雖在農村居住而戶口未遷入當地的;6、其他規定不應建房和安排宅基地的。六、農村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宅基地的,應向村民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村民委員會應將申請宅基地戶主名單、佔地面積、位置等張榜公布,聽取群眾意見,經審核同意後再張榜公布上報戶主名單,由申請人填寫(農村宅基地申請表)後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農村宅基地審批程序:審批程序及要求。(1)申請。申請人持申請材料向當地村委會提出書面用地申請。村委會應當在每一個季度集中申請材料,依法召開村委會或村民代表大會進行審議,並張榜公布,在張榜公布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本村村民未提出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上報給鄉鎮國土資源所初審。(2)現場勘查。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國土資源所進行現場勘查和群眾調查,審查建房用地和建設申請條件,並製作勘查筆錄和審查意見書。(3)填申請表。國土資源所初審合格後發放《農村村民住宅用地與建設申請表》。(4)村委會審查。村委會對申請人提交的《農村村民住宅用地與建設申請表》進行審查並簽署意見,證明申請人的原住宅用地情況和家庭成員現居住情況,由負責人簽字,同時加蓋村民委員會公章,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5)審核上報。鄉(鎮)人民政府在收到村委會上報的住宅建設用地申請材料後完成審核並現場確定規劃用地范圍,並報縣國土資源局初審。縣國土資源局對符合審批條件的上報縣人民政府。(6)審批。縣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由縣國土資源局頒發《建設用地批准書》。(7)放樣。由國土資源所牽頭協同鄉鎮政府人員根據《建設用地批准書》和《村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到實地放樣,劃定范圍,填寫《放樣記錄卡》,放樣參加人應當在《放樣記錄卡》上簽字。放樣後,用地申請人方能動工建設。(8)驗收發證。新建、改建、擴建農村村民住宅,應當自房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依法申請土地初始登記或者變更登記手續和房屋產權登記手續,領取土地使用權證書和房屋所有權證書。
2. 大哥幫我看下農村居民建設住宅用地申請表怎麼寫
按表格依次填寫,應該不難。填不來可以咨詢村裡或鄉鎮國土所。
3. 農村的自建房最高可以建幾層最高多少米國家有相關規定嗎
層數要求:砌體結構按當地設防烈度,不設防及6度、7度設防的,7層21米;8度0.20g設防的,6層18米;8度0.30g設防的,5層15米;9度設防的,4層12米。
高度要求:框架結構的,烈度6度的60米;烈度7度的55米;烈度8度的45米;烈度9度的25米。
相關規定:詳見GB50011-2010《建築抗震設計規范》。
(3)農村居民住房建設情況匯報擴展閱讀
自建房(農民房)是泛指擁有自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自己組織並通過僱傭他人施工,而建造的房屋和建築。自建房是我國傳統建造方式的主流,尤其是在我國農村地區,農村居民幾乎都是通過自建房方式,來滿足各自的居住需求。不能在規劃區以外或建設用地以外建房。
自建房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 自建房要選擇好的建造團隊,要有建築草圖。
二、自建房要監工保障,保證建房質量,要准備鋼材,磚瓦,水泥等材料。
三、自建房要建房涉及到佔用公共道路的問題,要處理好鄰里關系。要寫一張建築合同,這樣在結算的時候才能有據可談,避免結算出現問題。
四、自建房要設計好地下管道到問題,一勞永逸,要不然麻煩大了。
五、自建房要不要忘了線路鋪設。要保證牆體垂直。
六、自建房要准備門窗,好預留門窗大小。
七、自建房如果是樓房建設要注意給鄰居的遮蔭問題,處理好自己樓房的面積和結構合理。
八、自建房要准備動力電源。
九、自建房要選擇好建房季節,最好是正月過後就建。
十、自建房地基一定要處理好。
自建房的新方式:輕鋼結構和木結構
輕鋼結構的自建房的優點是:
1.抗震8級、抗風13級。
2.得房率比傳統多40%,
3.集成化的住宅,2個月200平方可建好直接入住。省時省力。
4.環保節能,不會形成建築垃圾。
5.保溫隔熱:2層措施:擠塑板和玻璃纖維棉來隔熱保溫和隔音。
6.單面呼吸指來保障防潮。
7.個性化定製:外觀和戶型以及布局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設計自家的外觀。
8.舒適程度很高。
4. 農民適應拆遷住樓房嗎
農村正在逐步推動農村改革發展,讓農村居民能夠過上城鎮居民一樣的生活,並加強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居民的基本生活環境,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而隨著這些改革工作的開展,國家正在逐步加強農村統一規劃建房、新農村建設等工作的開展,而隨著這些工作的開展,很多農村居民都說農村房屋要拆除,要讓農民統一住進樓房,那麼真的是這樣嗎?
農村住房改造的方式有哪些?
目前農村住房改造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類:
1、危房改造:危房改造主要是針對居住條件極為惡劣的農村居民,將會有國家為其提供住房改造,改善其住房質量,提高其住房水平,從而帶動這部分貧困居民能夠實現脫貧致富!
2、新農村建設:目前許多農村地區已經在開展新農村建設,讓農村居民通過新農村建設能夠實現居住,同時將農村土地資源進行整治整合,從而提高農村土地使用效率,改善農村居民的基本生活環境和農村生產環境,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
3、易地扶貧搬遷:易地扶貧搬遷是將農村生產生活極為惡劣地區的農村居民整體遷移到生活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區,帶動這部分農村居民實現脫貧致富,同時讓這些農村居民實現集中居住!
4、統一規劃建房:隨著「統一規劃建房」政策推動之後,部分農村地區已經逐步開始試點工作,將由農村集體組織劃定建房區域,農村居民在修建房屋過程中,需要在建房區域內,按照相應的設計方式等進行房屋建設!
5. 中國農村宅基地面積規定的標準是多少
每個省市的宅基地標準是不一樣的,內蒙古農牧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積的標准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
一、農村宅基地用地標准:佔用農用地每處不超過200平方米(0.30畝),佔用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每處不超過233平方米(0.35畝)。
二、農村村民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宅基地:
(一)因子女結婚等原因確需分戶,缺少宅基地的;
(二)外來人口落戶本村,成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沒有宅基地的;
(三)因發生或者防禦自然災害,實施村莊和集鎮規劃以及進行(鄉)鎮村公共實施和公益事業,需要拆遷的;農村居民申請宅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年齡未滿十八周歲的;
(二)原有宅基地的面積已經達到規定標准或者能夠解決分戶需要的;
(三)出賣或出租住房的。
(5)農村居民住房建設情況匯報擴展閱讀
各大地區有關宅基地面積的規定各有差異,具體如下:
華北地區
1.河北
佔用農用地每處不超過200平方米(0.30畝),佔用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每處不超過233平方米(0.35畝)。
2.山西
(一)平原地區人均耕地在0.067公頃以下的,每戶住宅用地不得超過133平方米。
(二)人居耕地在0.067公頃以上,在平川地上建住宅的,每戶用地不得超過200平方米;在山區薄地上建住宅的,可適當放寬,但最多不得超過266平方米。
3.內蒙古
農牧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積的標准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4.北京
村民每戶建房用地的標准,由各區、縣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的情況決定,但近郊區各區和遠郊區人多地少的鄉村,最高不得超過0.25畝;其他地區最高不得超過0.3畝。
1982年以前劃定的宅基地,多於之後標准規定的,可以按每戶最高不超過0.4畝的標准從寬認定,超過部分按照鄉村建設規劃逐步調整。
5.天津
村民在城市發展控制區以外地區自建住宅用地,有條件的,應當統一規劃建設;沒有條件的,且本村人均耕地面積不足六百六十七平方米的,每戶用地面積不得超過一百六十七平方米;本村人均耕地面積在六百六十七平方米以上的,每戶用地面積不得超過二百平方米。
6. 城鎮居民宅基地自建房屬於新農村住房建設改造的范圍嗎
所謂的宅基地是指是經依法審批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分配給其成員用於建造住宅的沒有使用期限限制的集體土地使用權。
宅基地首先是集體土地,其次擁有宅基地的首要條件你具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的身份。再次我國對宅基地的使用有著較為嚴格的限制
宅基地轉讓、出租的,不得再申請宅基地;
權利人轉讓房屋及其宅基地使用權的,應當將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給本集體經濟組織內符合建房申請宅基地條件的成員;
轉讓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權後,宅基地使用權主體發生變化,並涉及受讓人取得新的宅基地,故應當依法辦理轉讓登記手續。宅基地以及住宅房屋,不僅可以用於居住,也可以用於從事家庭生產和經營活動。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具有無償性、福利性,申請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後,滿兩年未建設房屋的或房屋坍塌、拆除兩年以上未恢復使用的,其宅基地使用權由集體經濟組織無償收回。
《物權法》第152條至第155條專門對宅基地使用權的問題做出了規定,它明確:
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重新分配宅基地。
已經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或者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綜合上述你的所謂城鎮居民宅基地自建房應屬於「小產權房」。
7. 農村村民宅基申請審批表怎麼填寫
一、申請人姓名、鄉(鎮)、村、現住址、聯系電話由申請人填寫。其中,鄉(鎮)、村填寫戶口所在地。
二、申請用地理由由申請人填寫後,簽字並蓋人名章,無人名章可按手印。
三、申請戶基本情況由申請人按戶口簿填寫,並附具戶口簿、身份證復印件。
四、現有住房情況中的位置欄填寫到所在自然村的位子,如:XX鎮XX村XX自然村村東。
五、是否出賣過住房,如沒有填「無」,如出賣過住房需填出賣住房時間及間數。
六、是否出租住房,如沒有填「無」,如出租住房需填出租住房時間及間數。
七、村委會意見由村委會填寫,並由村委會主任簽字後,加蓋村委會公章。
必需包含村民代表大會或村民會議意見、張榜公布村民意見、村委會對申請人填報的上述情況的核實意見、是否同意申請宅基地。
並附具村民代表大會或村民會議紀要、張榜公布證明材料。
六、擬批准佔地情況由鎮政府在實地勘核擬申報宅基地情況後填寫。 如涉及農用地轉用的需先行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七、鄉(鎮)政府意見需包括對申請人、村委會填報內容及材料的核實情況,並說明是否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鎮規劃,是否由規劃部門出具意見,並附具規劃意見和有關圖件。
八、規劃意見欄,如果本區縣均沒有對農村村民宅基地出具規劃意見的可不填。
一、申請
申請人持申請材料向當地村委會提出書面用地申請。村委會應當在每一個季度集中申請材料,依法召開村委會或村民代表大會進行審議,並張榜公布,在張榜公布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本村村民未提出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上報給鄉鎮國土資源所初審。
二、現場勘查
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國土資源所進行現場勘查和群眾調查,審查建房用地和建設申請條件,並製作勘查筆錄和審查意見書。
三、填申請表
國土資源所初審合格後發放《農村村民住宅用地與建設申請表》。
四、村委會審查
村委會對申請人提交的《農村村民住宅用地與建設申請表》進行審查並簽署意見,證明申請人的原住宅用地情況和家庭成員現居住情況,由負責人簽字,同時加蓋村民委員會公章,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五、審核上報
鄉(鎮)人民政府在收到村委會上報的住宅建設用地申請材料後完成審核並現場確定規劃用地范圍,並報縣國土資源局初審。縣國土資源局對符合審批條件的上報縣人民政府。
六、審批
縣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由縣國土資源局頒發《建設用地批准書》。
七、放樣
由國土資源所牽頭協同鄉鎮政府人員根據《建設用地批准書》和《村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到實地放樣,劃定范圍,填寫《放樣記錄卡》,放樣參加人應當在《放樣記錄卡》上簽字。放樣後,用地申請人方能動工建設。
八、驗收發證
新建、改建、擴建農村村民住宅,應當自房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依法申請辦理土地初始登記或者變更登記手續和房屋產權登記手續,領取土地使用權證書和房屋所有權證書。
(7)農村居民住房建設情況匯報擴展閱讀;
農村宅基地,是農村的農戶或個人用作住宅基地而佔有、利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
包括已經建設房屋、建過房屋或者決定用於建造房屋的土地,已經建設房屋的土地、建過房屋但已無上蓋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備建房用的規劃地三種類型。
法律依據是土地管理法、國土資源部的行政法規、以及各省的宅基地管理辦法,在實踐中,主要是依據各省的宅基地管理條例來進行申請的。
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堅決貫徹「一戶一宅」的法律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面積不得超過省(區、市)規定的標准。這個標准要根據各省自己的規定來辦理。
8. 農村居民建設住宅用地申請理由怎麼寫
就寫你是誰家,什麼時間、在什麼地點、修多大面積的房子,請村委會審批,就行了吧。
9. 農村居民住房面積國家要歸規定人均多少平方米
聽村裡說人均只有2⃣️5⃣️個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