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誰有國資發分配[2007} 142號文件《關於規范中央企業住房補貼問題的意見》原文
應該屬於涉密文件
2. 檔案與戶口不在一個地方需要注意什麼
檔案與戶口不在一個地方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考研,檔案需要隨人走的。
2、考公務員,沒有人事檔案,沒有辦法過政審這關。
3、評職稱,如果沒有檔案,也就沒有資格評職稱。而職稱往往是和工資和戶口積分掛鉤的,有職稱,也是求職的一個砝碼。
4、考資格證,比如會計專業資格考試等,考試需要和人事檔案的地點相同,沒有人事檔案,你報名都可能報不上。
5、辦理准生證,都需要男方存檔案的地方開婚育證明。
6、出國審查,沒有檔案,政審就無法進行。
7、養老保險。工齡計算,必須要檔案。退休後要拿到退休金,必須要檔案,檔案是否完備,也將影響到退休金的高低。
8、某些大城市,比如上海,辦理居住證,前提是將檔案調到上海。沒有檔案,就沒有辦法辦理居住證,也就沒有辦法落戶上海了。
9、進國企,事業單位需要檔案,而且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材料。如果你沒有檔案且不及時補救,那麼這種好單位的大門也會向你關上。
10、住房補貼發放。
11、入團入黨。
(2)中央企業住房補貼相關文件擴展閱讀:
個人檔案是一個人一生生命軌跡的縮寫,是用人單位了解一個人情況的非常重要的資料,也是一個人政治生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絕不可小看和忽視。一個人只要需要工作、需要生活,就離不開與社會上一些單位、一些部門、打交道,建立起個人檔案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社會的需要,更是一個人在社會上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這是單位或企業了解一個人的重要手段。
沒有檔案的人當然就不便於單位或企業了解你,對個人是肯定不利的。存放和保管好當然是一個重要環節。至於怎樣保管、在哪裡保管?一般應在縣(市)團級及以上的人事檔案管理部門,這主要是指國家行政或事業單位的在冊人員等;對於廣大的農村人口一般應有鄉鎮戶籍管理部門;
2016年1月,中央組織部通報稱,在省管幹部檔案專項審核中,420人因檔案造假受到組織處理或紀律處分,186人因檔案問題被記錄在案,未查清前不得提拔或重用。造假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1、年齡、學歷、經歷是「重災區」。
2、多人協作,團伙作案。
3、履歷造假往往伴隨其他違紀違法行為
3. 中遠集團的船員都有住房補貼,為什麼都是中央企業的中海集團的船員就
工資市場化才是根本
補貼是早已過時的操作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