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貧困人口住房安全率要求達到百分之多少
百分之百。
按規定對貧困家庭危房分批進行改造或重建或搬遷,在計劃規定時間內必須達到百分之百合格。
所以是百分之百。
B. 「兩不愁三保障」中的「三保障″是什麼
「三保障」就是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兩不愁」就是穩定實現農村貧版困人口不愁權吃、不愁穿。
這句話出自:2019年4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重慶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2)貧困人口住房安全保障主要指擴展閱讀:
提出背景:
三農」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2015年11月,黨中央決定在「十三五」期間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
2014年底,國家還有現行標准下貧困人口7017萬人,其中包括約1000萬生活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央決定,對這部分貧困群眾在自願的基礎上實行易地扶貧搬遷,包括集中安置和插花式分散安置。
對於易地扶貧搬遷這塊「硬骨頭」,國家採取「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確保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的組織實施。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明確了「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的理念,力求聚集政策合力,通過搬遷來實現這批群眾的脫貧。
C. 國家對農村的政策有哪些
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發展。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示範社建設行動。加強合作社人員培訓,各級財政給予經費支持。
將合作社納入稅務登記系統,免收稅務登記工本費。盡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條件的合作社承擔國家涉農項目的具體辦法。
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發展農產品加工,讓農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
中央和地方財政增加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規模,重點支持對農戶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基地建設、質量檢測。鼓勵龍頭企業在財政支持下參與擔保體系建設。採取有效措施幫助龍頭企業解決貸款難問題。
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
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建立穩定的農村文化投入保障機制,盡快形成完備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設、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農民工技能培訓;有條件的地方可將失去工作的農民工納入相關就業政策支持范圍。落實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政策,在貸款發放、稅費減免、工商登記、信息咨詢等方面提供支持。
保障返鄉農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權益,對生活無著的返鄉農民工要提供臨時救助或納入農村低保。同時,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就業潛力,拓展農村非農就業空間,鼓勵農民就近就地創業。
(3)貧困人口住房安全保障主要指擴展閱讀:
惠農政策補貼
農業部發布《2014年國家深化農村改革、支持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政策措施》,50項政策涵蓋種糧直補、農機補貼、產糧大縣獎勵等多項支農惠農政策,其中僅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機補貼等四項補貼資金規模達到1600億。
以2014年明確的資金數和2013年基數統計,四項對農民的補貼金額為1638億元。除了對農民直補,中央財政每年會對產糧產油大縣實施獎勵政策;
2013年,中央財政安排產糧(油)大縣獎勵320億元,今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加大獎勵力度,對產豬大縣的補貼預計也會達到2013年35億的規模。僅以上這幾項資金,就達到2000億的規模。
根據公開資料,我國用於農業補貼的資金從2002年的1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2000多億元規模,隨著各種補貼政策的完善,補貼資金還會進一步增長。
參考資料:惠農政策-網路
D. 什麼是"兩不愁三保障"和"四個好
「兩不愁三保障」指的是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四個好」指的是四川省提出的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2011年中央召開了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部署了新的十年扶貧開發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貧困地區加快發展的政策措施。
深入推進扶貧開發,幫助困難群眾特別是革命老區、貧困山區困難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到2020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是中央確定的目標。
(4)貧困人口住房安全保障主要指擴展閱讀
總書記要求:
習近平強調,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各地區各部門務必高度重視,統一思想,抓好落實,一鼓作氣,頑強作戰,越戰越勇,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扎實做好今明兩年脫貧攻堅工作,為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統一思想,抓好落實。要摸清底數,聚焦突出問題,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加大工作力度,拿出過硬舉措和辦法,確保如期完成任務。
E. 什麼條件才算貧困戶
貧困戶的界定,可以參照下面標准:
1.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
2.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
3.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
4.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
5.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
6.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7.在職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及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後,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
8.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市低保標準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對象)。
(5)貧困人口住房安全保障主要指擴展閱讀:
「五看五比」精準識別貧困戶:
「五比五看」工作法:
一、看住房和穿著,就是看農戶的居住條件、穿著情況和生產生活條件,與村屯農戶比貧困程度;
二、看種養,就是看農戶的種養殖和家庭經營情況,與村屯農戶比農業收入和債務情況;
三、看勞力,就是看農戶的勞動力狀況和勞動技能掌握狀況,與村屯農戶比資產和外出務工收入;
四、看讀書郎,就是看農戶中有沒有家庭教育負債情況和在校生現狀,與村屯農戶比其教育支出和發展潛力;
五、看交通工具,就是看農戶有無耕牛或農用車、農機具、摩托車、小汽車等,與村屯農戶比有無便利的交通條件助其發展生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