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省住房公積金是否可以轉入長沙
可以,只要長沙有接收單位就可以,如果沒有找到接收單位,找人力資源機構託管可以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Ⅱ 長沙市住房補貼政策
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劍飛接受了人民網記者的采訪,介紹了長沙市經濟發展等方面的情況。
轉載一小段報紙內容:
「8萬元住房補貼打到開發商賬號上後,我不用再花錢付首付就可以住進新房了!」持經適房貨幣補貼在四方坪選購一套小戶型的任先生,開始憧憬即將到來的幸福生活。作為長沙市第一批持經適房貨幣補貼憑證買房的市民,任先生在四方坪才子佳苑選購的小戶型,總價約為24萬元,面積近60平方米。政府補貼8萬元後,任先生不需要准備首付款,就可以住新房了。任先生告訴記者,在昨天下午抽出的購房大獎中,他還幸運地抽中了3萬元大獎,現在房子裝修的錢也不用愁了。
據悉,此次發放的112萬元經適房補貼款,分別補貼給14位住戶每戶8萬元,不過補貼金並不直接發放給住戶,而是交付到開發商手上。
據市房產局副局長李志堅介紹,全市從9月8日至12日組織了一次住房保障政策集中宣傳周活動,全市房產系統240名幹部深入全市各街道社區集中宣傳,解讀新政。據統計,截至宣講周期間,全市共有2100多戶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申領了經適房貨幣補貼申請審批表。有關部門表示,今年將完成8000戶的經適房貨幣補貼目標,力爭達到10000戶。
Ⅲ 工作單位在外地,戶口是長沙本地的,能否申請長沙住房補貼
不可以;申請長沙市住房補貼的條件是,一,具有長沙市城區常住戶口5年以上(本市安置條件的軍隊轉業人員不受此限制)二,無住房戶或者是住房困難戶。
Ⅳ 長沙政府補貼的8萬元住房補貼還能申請么
辦理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的條件及申報程序
一、申請條件
1.具有本市城市常住5年以上(符合本市安置條件的軍隊轉業人員不受此限制);
2.無房戶(未享受過福利分房且無私房)及住房困難戶(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低於12平方米;
3.低收入家庭: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我市上年度城區居民傾向補貼的,其被拆遷房屋產權面積應低於45平方米,且再無其他住房,年齡以法定結婚年齡為准,不受落戶時間限制。
二、申請步驟
1.到戶藉所在地社區領取《長沙市城區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申請審批表》。
2.申請人如實填寫《長沙市城區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申請審批表》,並根據實際情況開具證明材料。
3.申請人本人攜帶下列資料的原件及復印件辦理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資格審批手續。
(1)有效期內的《長沙市經濟適用住房申購資格確認單》或住房情況證明;
(2)申請人、申請人配偶及其他家庭成員收入證明;
(3)申請人、申請人配偶及其他家庭成員身份證明、戶籍證明;
三、提交申請材料應注意的其他事項
1.夫妻一方為外地戶口或1995年1月1日以後遷入長沙市城鎮戶口的由原籍地市、縣及房管部門出具無房改房和私房證明(農業戶口除外)。1995年1月1日以後大專院校畢業生落戶長沙的應提供大學畢業證原件和復印件。轉業、退伍軍人落戶長沙的應出示轉業證或退伍證原件和復印件。副營職以上的現役軍人段由部隊(營房部門)開具無房證明;由農業戶口轉入長沙市戶口的須由現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農轉非證明。
2.凡已享受過政府住房優惠政策(含房改、集資和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的家庭,離婚後夫妻雙方均不得再享受經濟適用住房補貼;婚姻期間有私房,離婚後特殊住房困難且自身無力解決的,應在離婚滿5年後方可提出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申請。在申請時應提供離婚證、離婚協議的原件和復印件,並已執行離婚協議中的各項事宜(如再婚後不符合貨幣補貼條件需全額退回政府發放的補貼款項);年齡未滿30周歲的離異、喪偶、未婚居民,一律不能辦理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
3.申請人戶口本上註明是戶主的須提供詞語房屋的權屬證明;居住房屋屬集體或國營單位產權的由單位出具證明;房屋是直管公房的應出具租約原件和復印件;房屋是私人產權的應提供房屋產權證原件和復印件、戶主房是空掛戶的應由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空掛戶證明。
4.片區、市政重點工程拆遷戶,須出示重點工程拆遷證明和拆遷辦備案的拆遷協議原件和復印件;屬城市棚戶區改造戶須出示棚改證明和棚改審批表原件和復印件。
參考資料: http://hh.and5.com.cn/posts/list/1859867.page
Ⅳ 外省社保轉入長沙
社保自2010年起可復以跨省轉移,制不光是個人部份,單位繳納的也按一定比例一起轉移的。
具體轉移手續如下:
首先至你現在單位(成都市的)的社保中心辦理接受證明,然後你憑接受證明至原來繳費的社保中心辦理轉移手續,再將轉移手續交你現在的社保中心即可,這樣你在外省工作的工齡和繳費年限都是能被認可的。
Ⅵ 關於住房補貼,具體怎麼辦理
申請范圍:
未享受住房實物分配的職工和享受住房實物分配但住房面積沒有達到標準的職工,由其所在單位統一申請。
受理地點:長豐市住房資金管理中心
辦理程序:
1、單位持經房改及財政部門(或上級主管部門)審批同意實行住房補貼的相關手續,到住房資金管理中心領取《長豐住房補貼單位登記表》(附表一)、《長豐市住房資金管理中心印鑒卡》。
2、單位將填妥的《長豐市住房補貼單位登記表》、《長豐住房資金管理中心印鑒卡》加蓋公章交資金中心,資金中心審核無誤後為其開立帳戶。
住房補貼匯繳
匯繳要求:
單位應當按月足額為職工交存住房補貼,並在發薪日後五日內(遇節假日順延),到資金中心辦理具體交存手續。
受理地點:長豐市住房資金管理中心
辦理程序:
(一)無變動匯繳
1、單位填寫《長豐市住房補貼交存單》(附表二)一式三聯;
2、非市財政撥款單位需同時簽發轉帳支票。
(二)變動匯繳單位根據職工及其住房補貼變動情況填寫《長豐市住房補貼變動清冊》(附表三)一式三份,並據此填寫《長豐市住房補貼交存單》。
單位交存總額變動的原因:
1、新增職工;
2、職工住房補貼標准發生變化;
3、單位因故暫不為個別職工交存住房補貼而對其進行封存;
4、單位對原封存的職工進行啟封,重新為其交存住房補貼;
5、職工因離退休、出國出境定居、調離本市、死亡及不再具備獲得住房補貼條件等原因引起銷戶的;
6、職工調出當單位發生職工調出時,除填寫《長豐市住房補貼變動清冊》外,還應填寫《長豐市住房補貼轉移通知書》(附表四),交資金中心辦理調出手續。
7、職工調入當單位發生職工調入時,除填寫《長豐市住房補貼變動清冊》外,還應填寫《長豐市住房補貼轉移通知書》,辦理調入手續。
住房補貼補繳
補繳條件:
1、新增職工未按時交存住房補貼;
2、職工住房補貼標准變化而未及時補足交存;
3、單位因故漏交部分職工住房補貼。
受理地點:長豐市住房資金管理中心
辦理程序:
1、單位應填寫《長豐市住房補貼交存單》和《長豐市住房補貼補交清冊》(附表五)。到資金中心辦理補交手續。
2、非市財政撥款單位還應據此簽發轉帳支票。
住房補貼繳存單位賬戶更名
申請條件:
單位因故發生名稱變更,應對原單位住房補貼帳戶及時辦理更名手續。
受理地點:重慶市住房資金管理中心
辦理程序:
1、單位應填寫《長豐市住房補貼單位登記項目變更表》(附表六)向資金中心提出更名的申請。並附相關更名的證明文件交資金中心審核。
2、資金中心對《長豐市住房補貼單位登記項目變更表》審核無誤後,作單位更名處理。
3、單位應在資金中心重新留存住房補貼單位帳戶的印鑒。
住房補貼繳存單位銷戶
申請條件:
單位因故被合並、分立、撤銷、解散或破產時,應對原單位住房補貼帳戶辦理銷戶。
受理地點:長豐住房資金管理中心
辦理程序:
1、單位應依據銷戶前單位名下所有職工個人帳戶內的累計住房補貼余額,填寫《長豐市住房補貼單位銷戶審批表》(附表七)。並附相關證明材料交資金中心審核。
2、資金中心對《長豐市住房補貼單位銷戶審批表》審核無誤後,辦理有關銷戶手續。
Ⅶ 工作單位從外省調入長沙,五險一金隨之轉入,這樣社保算延續嗎
不是「算」的問題,要看實質性繳費在哪裡。如果實質性繳費在長沙就是長沙職工內社保,繳費年限就有容在長沙計算。實質性繳費在南昌就是南昌職工社保。
這樣株洲、長沙和南昌會出現了三個繳費地點。這種職工社保異地繳費方法在退休之前是允許的。但是到達退休年齡一定要把三地社保其中的兩個做社保轉移,合並到一起,才能作為計算養老金的有效數據(繳費年限)。
如果距離退休還有幾年,可以暫時不用考慮這種異地社保,繼續工作由單位繼續繳納職工社保。但是一定要在退休年齡到達之前完成社保轉移。一是要及早為退休做准備,免得到時候因故出現差錯來不及處理;二是避免因超齡造成拒收社保數據,耽誤退休領取養老金。
尤其是異省社保,更要及早辦理社保轉移。如果不考慮在外地定居,最好是把外地的社保都分別轉回戶籍地。這樣就可以在戶籍地以本地社保身份計算職工社保繳費年限,辦理退休。
Ⅷ 關於換工作時五險一金+住房補貼的咨詢
1. 你的檔案落在哪了?如果你的檔案落在山東青島人才交流中心 ,有關「五險一金」的問題,可以直接咨詢青島人才交流中心。
(1)在5項社會保險中,具有轉移意義的只有養老、醫療和失業3個險種,工傷和生育都屬於「當期交納當期享受」的險種,並不存在轉移的問題。2010年1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出台了《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規定流動人員跨省就業時,將可據此轉移自己的醫保關系,並劃轉個人賬戶資金,且於7月1日起實行。《暫行辦法》規定,從2010年7月1日開始,流動人員跨省就業時可以轉移自己的醫保關系,個人賬戶可以跟隨轉移劃轉。除醫保關系可跨省轉移之外,隨參保人身份的變化,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種不同類型的醫療保險關系,也可互相轉移。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可在就業地參加當地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回農村後可帶回,轉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而且不會中斷。
就具體辦理手續而言,醫療保險轉移比養老保險轉移更加簡單。根據《暫行辦法》的規定,當勞動者離職之後到新城市就業,即可加入當地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就業地社保經辦機構將通知原就業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轉移手續,勞動者不再享受原就業地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原就業地在中止參保手續的同時出具參保憑證備查。
同時,個人賬戶余額通過保險經辦機構轉移。這意味著,只要你在新就業地參保醫療保險時提供足夠真實的參保信息,那麼所有醫療保險關系轉移的事情你都不用再費心了。
失業、工傷及生育保險:不能「全國通」
(2)2009年12月底,政府出台了《關於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讓養老保險轉移實現了「全國漫遊」,這解決了困擾養老保險制度10多年的無法轉移之痛。
按照這個暫行辦法,養老保險關系轉接將採取「雙轉移」模式,其中個人部分全額轉移,統籌部分轉移繳費基數的12%,相當於統籌部分的60%。如果某員工每月交費基數是5000元,那麼單位為其交納的社會統籌部分是1000元,個人交納額為400元。轉移時,他可以把社會統籌的60%(即600元)、個人賬戶的全額400元全部轉移。
辦理轉移,參保者個人只需兩步:第一步是攜帶包括參保人員居民身份證、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居民戶口簿等相關證明材料,到目前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列印《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第二步是帶齊這些手續,填寫《轉移接續申請表》,向轉移地的社保機構提出轉入申請。此後,就不需要再操心其他事宜,新舊參保地兩地社會部門將處理轉移事項。只要審核通過,參保者將在45個工作日後接收到社保部門完成轉移的通知。
(3)《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成建制跨統籌地區轉移,失業人員跨統籌地區流動的,失業保險關系隨之轉遷。失業人員失業前所在單位和本人按照規定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足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累計繳費時間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
說到辦理手續,在職職工在本省內或向外省遷移,應到受理其原單位失業保險業務的經辦機構辦理失業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由經辦機構出具職工參保及繳費情況證明,職工憑此證明到遷入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接續失業保險關系,不需轉移資金。
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在本省內跨統籌地區轉移的,由遷出地經辦機構出具證明,失業人員憑證明和《職工失業保險手冊》到遷入地經辦機構接續失業保險關系,並按遷入地標准領取失業保險金,不需劃轉資金。失業人員跨省遷移的,由遷出地經辦機構出具證明,並劃轉所需資金,失業人員憑證明和資金劃轉手續到遷入地經辦機構接續失業保險關系。
2. 住房補貼已進入到你的賬戶,夠一年後自然可以提取,但錢數可能不足155元。
3. 關於公積金問題你可以有以下兩種選擇:
(1)直接提取公積金;
(2)異地轉移,具體轉移手續可以咨詢所屬地的社保中心12333
就我所知公積金異地購房繳納,只能一次性提取
以北京為例,某員工離開北京到外地工作,如果他在外地的工作單位已為其建立了住房公積金賬戶,那麼他就可以將在北京的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全部金額,轉移到外地的住房公積金賬戶內。辦理時,該員工需要提供調入單位接收證明、在調入地建立住房公積金的證明、轉入銀行賬號、開戶行名稱、職工本人身份證復印件等相關材料給在北京的原單位,通過原單位的住房公積金經辦人到開戶管理部申請辦理。
如果員工從外地來北京工作,並在北京已經建立新的住房公積金賬戶且繳存住房公積金了,則該員工可以將原公積金轉入北京公積金管理中心,並將單位開戶管理部開具的《住房公積金轉移開戶證明》給外地轉出單位辦理轉移及匯款手續,同時提示轉出單位在匯款單上註明轉入職工的姓名、身份證號碼、轉入單位登記號。
謝謝採納為最佳答案並給分。
Ⅸ 請問外地社保要轉入長沙社保要怎樣辦理
保險小編幫制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外地個人帳戶轉入業務
1、個人帳戶由外地轉入時,必須本人申請,具備長沙市戶口,接收單位同意,且接收單位在我市已參保,並報申報科審批。
2、如果社保機構同意接收,便向對方社保機構開出接收函。符合接收函要求的轉移單方可接收,未經同意或未按要求轉入的,我中心不予接收。如果資金已轉入我中心申報科,由財務科退回原處。
3、轉入單一式兩份,外省基金轉入,財務科核實到帳後方可受理。簽收後,轉入對象留一份,徵收科留一份。
4、申報科登錄後,由財務科根據基金轉入情況登記個人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