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房屋動遷中什麼叫托底保障政策
對農村貧困老人的社會保障有了托底政策和發展。貧困老人始終是最值得我們關注和研究的人群。繼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線制度出台後...這就使得那些不屬於「五保」對象的農村貧困老人的生活也有了托底保障。但農村地域和老年人家庭情況具有復雜性。
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對相關產業具有很強的帶動效應。權威測算顯示,2010年新增的75億元廉租房建設投資及其所帶動的地方和社會投資,可以拉動鋼材消費量65萬噸,水泥消費量50萬噸。
同時,此次國家還安排了17億元中央投資用於棚戶區改造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這可以拉動鑄鐵消費量兩萬噸,鋼材消費量10萬噸,水泥消費量30萬噸。
(1)住房保障托底政策擴展閱讀:
保障對象:
1、廉租房對象
1999年出台的《城鎮廉租住房管理辦法》規定:「城鎮廉租住房是指政府和單位在住房領域實施社會保障職能,向具有城鎮常住居民戶口的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租金相對低廉的普通住房。」
2、經適房對象
2007年修訂後的《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規定:「經濟適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優惠,限定套型面積和銷售價格,按照合理標准建設,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供應,具有保障性質的政策性住房。」
3、公租房對象
2010年頒布的《關於加快發展公共租賃住房的指導意見》規定:「公共租賃住房供應對象主要是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
B. 低保戶要不要交醫保
低保戶也是需要繳納醫保的,只是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六條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執行。
第二十五條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
(2)住房保障托底政策擴展閱讀:
《關於做好2018年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通知》第四條 做好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工作。立足現有制度採取綜合措施,提高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水平。全面落實資助困難人員參保政策,確保將特困人員、低保對象、重度殘疾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等困難人員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以下簡稱大病保險),實現應保盡保。
2018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新增財政補助中的一半(人均20元)用於大病保險,重點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因病因殘致貧返貧等特殊貧困人口,完善大病保險對貧困人口降低起付線、提高支付比例和封頂線等傾斜支付政策。加強醫療救助托底保障能力,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貧困人口受益水平。
C. 今年的農村低保怎麼越發越少呢
雖然今年大的經濟形勢不好,但國家並沒有說會減少農村低保這方面的開支,你可以在網上搜索一下,如果真的減少了很多,可以打電話咨詢一下相關部門
D. 住房保障托底是啥意思
申請廉租房、優先出租給沒有能力購房的動遷困難家庭、貼息標准擴大、可提前還貸等,這些就的托底的范圍。
E. 上海拆遷房托底保障問題怎麼解決
根據《上抄海市國有土地襲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第三十一條(居住困難戶的優先保障)
按照本市經濟適用住房有關住房面積核定規定以及本條第二款規定的折算公式計算後,人均建築面積不足22平方米的居住困難戶,增加保障補貼,但已享受過經濟適用住房政策的除外。增加的保障補貼可以用於購買產權調換房屋。
折算公式為:被徵收居住房屋補償金額÷折算單價÷居住困難戶人數。
保障補貼=折算單價×居住困難戶人數×22平方米-被徵收居住房屋補償金額。
折算單價由區(縣)人民政府公布。
符合經濟適用住房政策規定條件的居住困難戶,可以優先購買經濟適用住房。
第三十二條(優先住房保障的申請和審核)
居住困難的被徵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應當向所在區(縣)住房保障機構提出居住困難審核申請,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區(縣)住房保障機構應當按照本細則以及本市經濟適用住房的相關規定對居住困難戶進行認定,並將經認定符合條件的居住困難戶及其人數在徵收范圍內公示,公示期為15日。公示期內有異議的,由區(縣)住房保障機構在15日內進行核查和公布。
據此,被拆遷房屋內戶口比較多面積比較少的,可以申請居住困難戶保障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