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精準扶貧「三有」
有房子、有產業、有健康。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
貧困人口脫貧以戶為單位,實行整戶識別、整戶退出。以「一超」、「兩不愁」、「三保障」、戶「三有」(簡稱「一超六有」)為主要評價指標,綜合進行評判。
(1)精準扶貧住房保障實施情況擴展閱讀:
1、「一超」:指脫貧人口家庭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國家扶貧標准。2018年現行扶貧標准為3600元人民幣。
2、「兩不愁」:指農戶吃飯和穿衣有保障,能夠穩定實現不愁吃、不愁穿。主要評判依據:
(1)「不愁吃」,指根據居住地飲食習慣,農戶有能力通過自產或自購,滿足口糧需求及補充一定的肉、蛋、豆製品等必要營養食物;安全飲水有保障。
(2)「不愁穿」,指根據居住地環境,農戶有能力自主購買或親屬資助,做到四季、日常有換洗衣服,特別要有溫暖過冬棉衣、棉被等。
3、「三保障」:指脫貧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1)義務教育有保障。凡年滿6-7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1)義務教育有保障。凡年滿6-7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
(2)基本醫療有保障。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或醫療救助保障范圍,落實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財政補貼政策;縣域內住院個人醫療費用支出控制在10%以內,按規定得到了落實。
(3)住房安全有保障。農戶居住房屋達到住建部門安全標準的,或疑似危房經部門核查證明住房安全的,視為住房安全有保障。沒有房屋的農戶,居住子女家、親戚朋友家或敬(養)老院的,以及穩定實際租房(或有兩年以上租賃合同)的,視為住房安全有保障。
Ⅱ 精準扶貧一卡通是編號和家庭扶貧手冊編號填什麼
精準扶貧一卡通編號:查詢扶貧手冊的編號可向當地的扶貧辦咨詢,扶貧手冊上是沒有編號的。
新版《精準扶貧幫扶信息卡》共有12項內容,各項內容填寫要求如下:
1. 戶主:填戶主姓名。
2. 聯系電話:填戶主電話號碼,如戶主沒有電話的可填其他家庭成員的電話號碼。
3. 家庭人口:與扶貧手冊上填寫的家庭人口數一致。
4. 教育保障:根據實際情況填寫。如家庭有2個子女上學,則填「2個子女上學有保障」;如家庭無人上學,且無義務教育適齡上學人口的,可填「無義務教育適齡人口」。
5. 醫療保障:填「參加新農合」。
6. 住房保障:住房有保障或已進行危房改造的,則填「安全住房」;住房鑒定為C級或D級危房,但尚未改造的,則填「C級危房(2017年改造)或D級危房(2017年改造)。
7. 幫扶責任人:填幫扶責任人的姓名。
8. 聯系電話:填幫扶責任人的聯系電話。
9. 定點幫扶單位:填幫扶責任人所在單位名稱。
10. 主要幫扶措施:根據實際情況,填寫2-3項主要措施措施。
11. 類別:填「貧困戶」或「鞏固提升戶」。
12. 脫貧狀態:填「已脫貧」或「未脫貧」。
(2)精準扶貧住房保障實施情況擴展閱讀:
扶貧手冊的填寫對象是在貧困戶精準識別基礎上,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填寫發放,每戶填寫兩份,其中村存檔一份,貧困戶保管一份。《扶貧手冊》由幫扶責任人或扶貧專干負責填寫。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Ⅲ 精準扶貧「九有一低」指的是什麼
精準扶貧「九有一低」中「九有」指的是:
一、有特色產業
二、有住房保障
三、有基本醫療保
四、有義務教育保障
五、有安全飲水
六、有路通村屯
七、有電視
八、有基本公共服務
九、有社會救助
精準扶貧「九有一低」中「一低」指的是:農村貧困發生率低於3%
「有特色產業」:該區重點通過落實「人均1000元」產業專項扶持資金政策,目前已達到「除喪失勞動能力或長期外出務工的家庭外,所有貧困戶均有一項以上產業」的目標值。
「有住房保障」:通過加大危房改造力度,該區農戶有穩固住房率為98.15%,完成目標值「95%(含)以上農戶有穩固住房」。
「有基本醫療保障」:農村人口新農合參合率為99.84%,已達到目標值「95%(含)以上農戶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或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有義務教育保障」:全區適齡未成年人均已接受義務教育,沒有因貧輟學的適齡未成年人,達到自治區貧困縣脫貧標准。
「有路通村屯」:隨著龍景街道凡平村、汪甸瑤族鄉沙洪村、四塘鎮百蘭村等4條通村水泥路硬化的相繼完工和推進,該區通村道路硬化率為95.05%,預計年底達100%,達到目標值「95%(含)以上行政村通硬化路」標准。
「有飲用水」:農村人口飲水解決率已達95.15%,已達到目標值「95%(含)以上農戶解決飲水問題」。
「有電用」:全區通電率達99.93%,超過目標值「95%(含)以上農戶有電用」標准。「有公共服務設施」:貧困村均已達到「村委所在地均有辦公場所,行政村內均有籃球場或文化室或戲台等之一」的目標值;通過「雙千」資金的「戶均一千」為貧困戶購買電視機,
「有電視看」農戶達99.68%,超過目標值「95%(含)以上農戶有電視看」標准,101個村委會所在地或行政村中心學校全部通有線或無線網路寬頻,已達到目標值「95%(含)以上行政村通有線或無線網路寬頻」標准。
「有社會救助」:該區通過「兩項制度」有效銜接政策,將低保標准與扶貧標准統一確定為3200元/人/年,已將符合條件的13974名貧困人口全部納入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納入率100%。
「一低於」方面。經10月22日最新「雙認定」,目前該區共有5752戶21504人貧困人口符合脫貧標准,農村貧困發生率降至2.34%,低於國家扶貧標准即「農村貧困發生率低於3%」。
Ⅳ 精準扶貧的三落實保障是什麼意思
(一)解決義務教育有保障
重點是降低輟學率、提高教育質量,讓貧困家專庭子女都能屬夠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確保有學上、上得起學。
(二)解決基本醫療有保障
讓貧困人口常見病、多發病能看得起,確保大病和慢性病得到有效救治和保障,即使得了大病基本生活也要能過得去,實施健康脫貧「閉環」行動。
(三)解決安全住房有保障
要保障貧困人口基本居住條件,讓貧困人口不住危房,確保住上安全住房,積極開展貧困戶住房狀況排查和安全性鑒定評價。
(4)精準扶貧住房保障實施情況擴展閱讀:
責任落實「三個全覆蓋」是指:
1、領導聯系幫扶全覆蓋。鄉鎮黨委派到村的每位科級領導幹部,要分別安排聯系幫扶至少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2、駐村工作組分包貧困戶全覆蓋。由縣直、市直、省直或中央派出的駐村幹部組成的工作組,每人要安排分包一戶貧困戶。
3、村級「兩委」幹部要安排分包所有貧困戶全覆蓋,切實做到「戶戶都有工作隊、家家都有幫扶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