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二套房子要交多少稅
購買二套房需要交納契稅,個人所得稅。
二套房契稅:第二套房產徵收契稅為評估價的3%,評估價是指的地稅局有對某房產評估出價格來的系統,憑房地產證上的房地產證號和產權人的身份證號可在各地'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網站中查詢得到,一般為市場價的60%左右。
二套房個人所得稅:一般是1%,個人所得稅由賣房人繳納,也可以自行約定為買房人繳納。
二套房的賣房需要交納: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和土地增值稅。
拓展資料:
一、買二套房契稅從3%降至1%
關於契稅政策,新政指出,自2月22日起,個人購買家庭唯一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徵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1.5%的稅率徵收契稅。
個人購買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減按1%的稅率徵收契稅;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的,減按2%的稅率徵收契稅。
在此之前的政策是,首套購房90平方米以下的普通住宅是1%的契稅,90-140(140或144,各地不同)平方米的是1.5%的契稅,非普通住宅3%的契稅。購買二套房,不管普通還是非普通住宅契稅都是3%。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此算了一筆賬,比如南京王先生要買第二套改善性住房,90平米以內,總價200萬,在過去需要繳納6萬契稅,新政策後只需要繳納2萬。如果面積在90平米以上,則以前需要繳納6萬,新政後需4萬。
二、新政不再提「普通住宅」
新政特別指出,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是指已擁有一套住房的家庭,購買的家庭第二套住房。
同策咨詢總監張宏偉認為,新政不再提及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區別,直接按照90平方米面積上下來確定不同的稅率。新政也不再提及類似「滿五唯一」、「滿二唯一」的說法,而是重新界定了首套房與二套房的概念。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指出,新政說明以往「普通住房」的說法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更大范圍的「住房」一詞。「這一契稅徵收范圍表述的變更,在已全城豪宅化的北京住宅市場來說,對於『賣一買一』的改善型家庭來說作用相對更大。」
據悉,按照9月公布的北京普通住房認定標准,北京成交55321套純商品住宅中(扣除保障房、自住房、商住),各環線區間超過普通住宅單價標準的共15660套。「如果這些非普通住房均為家庭唯一住房的話,這部分購房者按照即將執行的契稅新政,將由此前需繳納的總房款3%的契稅,降至最低1%的契稅。」
五、去庫存手段正逐步落實
近來,中央主管部門接連出台樓市去庫存執行手段,逐步落實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化解房地產庫存」——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促進房地產業兼並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各地在密集發布去庫存政策,預計兩會前後各省都將針對房地產庫存出台不同力度的政策,整體看,房地產市場有望在一季度迎接一輪密集的政策寬松。但整體政策的力度將不同,分城施策是未來政策放鬆的主要特點。」張大偉表示,當前經濟缺乏動力,房地產依然是最重要的引擎。
張宏偉表示,契稅新政有利於盤活非一線城市市場流通與銷售環節。「加上目前公積金貸款、商業貸款二套房貸首付比例都已經明確降低,這對於置換型需求、改善型需求來講,勢必會抓緊這個入市窗口期積極入市。從一手房市場庫存的角度來講,由於改善型需求的積極入市,有助於改善大多數城市庫存結構比例,降低中大戶型庫存市場佔比,有助於加速去庫存,降低市場的去化壓力。」
綜上所述,2018年二套房契稅新政策有:買二套房契稅從3%降至1%、新政不再提「普通住宅」、兩年以上住房出售全部免徵營業稅、新政繼續繞開一線城市、去庫存手段正逐步落實。
『貳』 2016年全國兩會有代表提到全國那麼多純居民無田無土無工作,老了連住房還得交房租何來生活保障呢
現在黨和政府對於低保家庭要求應保盡保。
城鎮居民最低保障制度的保障對象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保障標準的城鎮居民,主要是以下三類人員:一是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贍養人或撫養人的居(村)民。二是領取失業救濟金或失業救濟期滿仍未能重新就業,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居民。三是在職人員和下崗人員在領取工資或最低工資、基本生活費後以及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後,其家庭收入仍低於保障標準的居民。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特殊優待的,其撫恤金、定補款不計入家庭收入。 符合城市低保條件的下崗職工、失業人員應以家庭為單位,向戶口所在地的居(家)、村委會提出申請,同時提交以下材料: (1)申請書(由民政部門統一印製)。 (2)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 (3)收人證明: ①在職人員收入證明,由其所在單位的勞資人事部門按照市民政局統一規定的格式填寫,並加蓋本單位公章。 ②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失業人員,需提供由管理部門出具的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限、標準的證明。其它有關收入的證明。 (4)相關證明材料: ①在勞動就業年齡(男歷一60周歲,女16—50周歲)內、有勞動能力的無業人員,需提供就業(求職)狀況證明。 ②殘疾人需提供殘疾證。 ③家庭夫妻雙方中一方為本市農業戶口或者外地戶口的,需提供結婚證和戶口證明;有子女的,同時提供子女的戶口證明。 ④夫妻離婚的需提供離婚證或者離婚判決(調解)書。 ⑤民政部門認為需要提供的其它有關證明和材料。 街道辦事處對居(家)委會上報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調查後報區縣民政局。 對符合城市低保待遇條件的家庭,由區縣民政局負責審批,於申請30日內,核發低保證。
『叄』 五年來中國老百姓最關心的有哪些議題
2013年《人民日報》列出了網民關注的十大關鍵詞:1.社會保障;2.反腐倡廉;3.收入分配;4.住房保障;5.醫療改革;6.穩定物價;7.食品葯品安全;8.法治中國;9.行政體制改革;10.國防建設。
有網友在留言中認為,在社會保障問題中,退休金雙軌制最受關注。雖然國家已經連續9次調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但與公務員及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相比,差距並沒有明顯縮小。在一些地方,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水平僅是同地公務員退休工資的1/3左右。如今,長期飽受爭議的「養老金雙軌制」已經正在解決的路上。
等到了2014年,人民網通過網路調查在「兩會」前列出了網友最關注的問題。「社會保障」排第一;「反腐倡廉」排第二;「食品葯品安全」問題排第三。此外,「收入分配」、「幹部作風」、「計劃生育」、「環境治理」、「教育改革」都位列前十。而在排名第二的「反腐倡廉」分項調查中,「堅決查處大案要案、形成威懾力」、「支持網路監督、輿論監督」以及「進一步健全反腐相關法律法規」獲票前三名。
2015年,在人民網和新華網的網路調查中,網友把最多的票數投給了「收入分配」和「反腐倡廉」。人民日報客戶端的數據顯示,「收入分配」排在「兩會」關注熱點的第一位,「食品安全」、「環境保護」、「醫療衛生」票數相當,也成為網友最關注話題。
而在新華網上,由網友票選出的「『兩會』十大熱點關注話題」中,既有食品安全、醫療、養老、教育公平這樣涉及民生的具體問題,也有依法治國、簡政放權這樣的「高大上」話題。
到了2016年,在人民網主辦的「兩會」調查中,「社會保障」、「居民收入」、「醫療改革」、「打虎拍蠅」、「教育公平」、「住房」、「環境保護」、「住房保障」位列前八。而在「打虎拍蠅」中,網友最關心的是「能否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尺度不松」以及建立覆蓋國家機關和公務人員的國家監察體系。
【今年「兩會」民眾期待什麼?】
今年是本屆人大、政協的第五年。據新華網調查的數據顯示,兩會熱點前十名分別是「收入分配」、「環境保護」、「房價調控」、「社會保障」、「反腐倡廉」、「教育公平」、「依法治國」、「食葯安全」、「從嚴治黨」以及「退休政策」。而據人民網網路調查,今年網民關心的前三分別是「反腐倡廉」、「社會保障」、「醫療改革」,之後是「就業和收入」、「教育公平」、「住房」、「環境保護」、「公共安全」、「依法治國」、「脫貧攻堅」。
可見,這五年裡,諸如「社會保障」、「環境保護」、「醫療改革」等一直都是「兩會」熱詞。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對於媒體報道的民眾關注點,過去四年代表委員紛紛獻計獻策。
比如,環保議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是什麼關系?早在2013年,全國人大代表、東華大學經濟發展與合作研究所所長嚴誠忠就提出,「污染問題,實際上是發展不協調、不均衡、不可持續的問題。」廣東惠州旅遊局局長黃細花代表做過20年的環保工作,她認為在發展跟保護之間找平衡點,首先要因地制宜發展;其次,政府要加大投入,在不欠新賬的同時,還清歷史欠賬。「要改善環境,關鍵是要堅決改變過分追求GDP的發展觀和政績觀。」黃細花強調,「又好又快地發展,一定要把好字放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