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規定 農村房屋拆遷後臨時住房補貼是不是400
關於住房拆遷補償的問題,國家並沒有正式的規定,也就是沒有具體的標准。在具體執行中專,各地的賠償屬標准各不相同。你所說的臨時住房補貼這一項,在本人所在地區附近農村是按拆遷面積來說的,按拆遷面積每月每平米給予8元的過渡安置費,即拆遷面積若是200平方米,則每月補助為100*8=1600元,拆遷面積包括房屋面積和院內面積。你說的400的確是少了,恐怕不夠在外面租房的,不知是不是你們那邊都是這個標准。
❷ 住房補貼是否要交個人所得稅
住房補貼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住房公積金醫內療保險金養老保險金征容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7]144號)文件對改革制度涉及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養老保險金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作了如下規定:
一、企業和個人按照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提取並向指定金融機構實際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不計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免予徵收個人所得稅。超過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應將其超過部分並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領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時,免予徵收個人所得稅。
三、企業以現金形式發給個人的住房補貼、醫療補助費,應全額計入領取人的當期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但對外籍個人以實報實銷形式取得的住房補貼,仍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4]020號)的規定,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❸ 工資中有一項住房補貼 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是否予以扣除
個人所得稅的工資是你全部的工資,即包括福利、津貼、保險等等,不是基本工資,所以如果住房補貼算是單位對員工的一種福利的話,扣稅時也是應該加在一起的。
❹ 事業單位請假扣生活補貼和住房補貼
請假扣工資單位可以自主決定,但扣生活性補貼和住房補貼不妥,畢竟這兩項和工作沒有太大的關系。若要扣,建議從工作性津貼或績效工資中扣除,或工資各項目不變,工資條上單設「補扣」項目進行扣除
❺ 我是一名臨時工,單位扣了個稅,我懷疑沒交進了個人腰包,我個人能查詢到個稅繳費明細嗎。
個人能到稅務部門查詢到個稅繳費明細
1、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回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答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而現實生活中,有的納稅人因從事設計、講學、演出表演等取得了收入,這些屬於勞務報酬所得,也應按規定繳納個稅。不過,這與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稅方法不同,前者是按月計征,後者是按次計征。
新個稅法實施後,勞務報酬所得適用稅率分3級,其所得計稅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若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2013最新個稅起征點為3500元,而且這個3500元不是指工資額,而是指工資扣除13%的住房補貼和個人實際交的社保後的余額。看你們單位的臨時工,稅後工資有沒有超過3500,超過了就需要交,沒超過就不需要交個人所得稅。
❻ 國家關於住房補貼是怎麼規定的啊
住房補貼是國家為職工解決住房問題而給予的補貼資助,即將單位原有用於建房、購房的資金轉化為住房補貼,分次(如按月)或一次性地發給職工,再由職工到住房市場上通過購買或租賃等方式解決自己的住房問題。2009年11月,國家對於享受住房補貼的個稅問題規定:對職工因未享受國家福利分房政策,或雖已享受國家福利分房但未達規定面積標準的,單位按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補貼標准,一次性或按月計入職工個人所在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專用賬戶的住房補貼,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❼ 工資里的住房補貼是怎麼回事,應該是多少
工資里的住房補貼是國家為職工解決住房問題而給予的補貼資助,即將單位原有用於建房、購房內的資金轉化為容住房補貼,分次(如按月)或一次性地發給職工,再由職工到住房市場上通過購買或租賃等方式解決自己的住房問題。
向職工發放的住房補貼額等於每平方米建築面積補貼額與該職工的住房補貼面積的乘積。無房職工的補貼面積,按規定的住房補貼面積的乘積。無房職工的補貼面積,按規定的住房補貼面積標准計算。每個職工的住房補貼由各職工單位自行負擔。發放住房補貼應考慮建立在住房公積金制度前的職工工齡。
提租補貼」(即租房補貼)具體標准為: 正部級240元/月,副部級210元/月,正司級130元/月,副司級115元/月,正處級100元/月,副處級(包括技術工人中的高級技師)90元/月,科級(包括技術工人中的高級工、技師和25年以上科員、辦事員、初中級技術人員和普通工人)80元/月,科以下70元/月。
❽ 住房補貼扣稅嗎
個人所得稅是要交的,文件我附在後面。
由於個稅是按月計征的,因此當期就是指取得這筆收入的這個月。住房補貼的金額是比較大的,因此套用20%那個級次的稅率並不奇怪。
如果還不明白,發信息給我我慢慢解答給你吧:)
財稅[1997]144號
三、企業以現金形式發給個人的住房補貼、醫療補助費,應全額計入領取人的當期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但對外籍個人以實報實銷形式取得的住房補貼,仍按照《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所得稅若干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4〕020號)的規定,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1 不超過500元的 5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5 超過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注: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
的規定, 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1600元後的余額或者減除
附加減除費用後的余額.)
❾ 住房補貼發放標准
住房補貼是國家為職工解決住房問題而給予的補貼資助,即將單位原有用於建房、購房的資金轉化為住房補貼,分次(如按月)或一次性地發給職工,再由職工到住房市場上通過購買或租賃等方式解決自己的住房問題。
具體標准為:
一、正部級240元/月,副部級210元/月,正司級130元/月,副司級115元/月,正處級100元/月,副處級(包括技術工人中的高級技師)90元/月,科級(包括技術工人中的高級工、技師和25年以上科員、辦事員、初中級技術人員和普通工人)80元/月,科以下70元/月。
二、按月領取的購房補貼,1999年至2004年的職工,按當月標准工資×月住房補貼系數(0.66);2005年1月1日以後的實行定額發放:科級以下800元;副科級900元;正科級1000元;副處級1100元;正處級1200元;副司級1400元;正司級1600元;機關工勤人員,普通工人800元,技術工人中的高級技師可達1100元。
三、另外,無房一次性補貼和住房未達標補貼,僅對1998年12月31日(含)前參加工作的老職工發放;級差補貼則指有房老職工在其現住房面積經達標、未達標、超標處理後,因職務、技術等級晉升,按晉升後的購房補貼面積標准與晉升前的差額一次性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