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住建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評的職稱與北京市人力和社會保障局評的職稱有什麼區別
我知道的是:建委評的職稱證(包括住建部評的,即樓主所說的前者)是全國通用的專;至於人力屬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評的,基本都是僅在各地區可用;但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評的職稱也是全國通用的。
至於樓主的疑問,在都是全國通用的前提下,可能因為後者自認為評定的更嚴格,所以似乎有比前者更好用的傳聞。
② 駐建局下的事業單位評什麼職稱
領導職務層抄次與級別的對應關系為:
(一)國家級正職:一級;
(二)國家級副職:四級至二級;
(三)省部級正職:八級至四級;
(四)省部級副職:十級至六級;
(五)廳局級正職:十三級至八級;
(六)廳局級副職:十五級至十級;
(七)縣處級正職:十八級至十二級;
(八)縣處級副職:二十級至十四級;
(九)鄉科級正職:二十二級至十六級;
(十)鄉科級副職:二十四級至十七級。
非領導職務:
(一)巡視員:十三級至八級;
(二)副巡視員:十五級至十級;
(三)調研員:十八級至十二級;
(四)副調研員:二十級至十四級;
(五)主任科員:二十二級至十六級;
(六)副主任科員:二十四級至十七級;
(七)科員:二十六級至十八級;
(八)辦事員:二十七級至十九級。
③ 辦公室人員可以評什麼類別的職稱
為專業技術人才職稱。
依據《職稱評審管理規定》第二條規定:職稱評審是按照評審標准和程序,對專業技術人才品德、能力、業績的評議和認定。職稱評審結果是專業技術人才聘用、考核、晉升等的重要依據。對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經濟組織等(稱用人單位)以及自由職業者開展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工作,適用本規定。
職稱評審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科學公正評價專業技術人才的職業道德、創新能力、業績水平和實際貢獻。國務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職稱評審統籌規劃和綜合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地區職稱評審綜合管理和組織實施工作。
(3)住房保障評什麼職稱擴展閱讀:
職稱評審的相關要求規定:
1、國務院各部門、中央企業、全國性行業協會學會、人才交流服務機構等組建的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由國務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備案。
2、各地區組建的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備案;其他用人單位組建的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按照職稱評審管理許可權由省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備案。
3、申請組建中級、初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的條件以及核准備案的具體辦法,按照職稱評審管理許可權由國務院各部門、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以及具有職稱評審權的用人單位制定。
④ 杭州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哪些職稱可以
建築工程類的職稱,評職稱出書找億百出版。
⑤ 住建局有那些職位可以評職稱
住建局有建築工程師類職稱,也可以評其他職稱,比如後勤的有會計師職稱等。住建局可以評的職稱很多,評職稱出書、需要專利找億百出版。
⑥ 現在的單位住房面積職稱評定標准
《中共青島市委辦公廳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我市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干內部職工住房、購房標准及有關問容題規定>》(青辦發[1995]76號)和《青島市住房制度改革領導小組關於出售公有住房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青房改發〔1996〕1號)規定的各類人員購房標准為:
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副省級幹部不超過180平方米(建築面積,下同);廳級幹部不超過120平方米; 處級幹部不超過90平方米;科級幹部不超過75平方米;一般幹部和職工不超過65平方米。
大型企業廠級幹部不超過120平方米,中層幹部不超過90平方米和75平方米兩檔;中型企業廠級幹部不超過90平方米,中層幹部不超過75平方米;小型企業廠級幹部不超過75平方米,不設中層人員標准。
企業和事業單位相當於教授、研究員等高級職稱人員不超過120平方米;相當於副教授、副研究員等高級職稱人員不超過90平方米;相當於工程師、經濟師等中級職稱人員不超過75平方米。上述各類人員的職稱以單位聘任的技術職務為准,同時擔任行政職務的可以就高不就低。
⑦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中級職稱評審和人事局評的職稱有什麼區別
沒區別。
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2008.03.11)「國務院機構改革版方案」審議通過組建權,同時組建國家公務員局,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管理。不再保留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8年3月31日正式掛牌,而其官方網站也於同日開始運行。
各地方人事局也相繼合並更名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所以原來的人事局就是現在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稱是一回事。
⑧ 職稱是哪些地方評的
職稱一般是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或者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安排評審的。
職稱評審按屬地原則實行分級管理。管理許可權分別是:
(一)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管理全省高級職稱評審工作。(二)省轄市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授權組建中、初級評委會的省直部門及省直屬企事業單位,負責管理所轄范圍內中、初級職稱評審工作。(三)縣(市、區)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管理所轄范圍內初級職稱評審工作。
第十三條:申報材料經用人單位審查確認後,按下列規定提交相應評委會組建單位,並由提交單位出具申請委託評審函。
(一)申報評審高級職稱,市屬及以下單位的,由市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交;省直單位的,由省直主管部門提交;
(二)申報評審中級職稱,縣(市、區)屬及以下單位的,由縣(市、區)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交;市直單位的,由市直主管部門提交;省直單位的,由省直主管部門提交;
(三)申報評審初級職稱,縣(市、區)屬及以下單位的,由其主管部門提交;市屬及其以上單位,由申報人所在單位提交;
(四)無主管部門的各類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及新興業態專業技術人員申報材料,按屬地原則,由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交;人事檔案放在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人才服務機構代理的,由代理機構提交
⑨ 根據馬斯洛的理論,住房、評職稱、提高工資和入黨分別屬於什麼需要
住房: 生理需要。
評職稱: 尊重需要。
提高工資:生理需要。
入黨: 社交需要。
馬斯洛按由高到低的順序將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交往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與自我實現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類最原始的基本需要,指衣、食、住、行、飢、渴、性等方面的生理機能需要,故住房屬於生理需要。但人們的生存需要並不是一個恆定的指標,這種需要也是不斷增長的,增加工資,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等就成了管理者激勵員工的一些手段。故提高工資也屬於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當一個人的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滿足後,就想滿足安全的需要。人的感受器官、效應器官、智能器官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尋求安全的工具。如,在管理中,管理者常強調規章制度、福利待遇,並保證員工不致因工藝過程自動化而受到失業的威脅。
社交需要: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愛的需要即人都需要夥伴、同事之間的關系融洽或保持友誼和忠誠,希望得到愛情;二是歸屬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種要求歸屬於一個群體的感情,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和一個人的生理特性、經歷、教育、宗教信仰有關。入黨是加入共產黨這個團體,故屬於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馬斯洛認為人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有對名和利的慾望,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等。職稱可以劃歸為名(或利)一類,是對個人能力的一種肯定,故屬於尊重需要。
自我實現需要:是一種最高級的需要,指人們希望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當的工作,使自己的潛在能力得到最充分的發揮,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如,音樂家必須演奏音樂,畫家必須繪畫,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人們平時說的有理想、有進取心和創造性也是為了實現這種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