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何要堅持共有產權住房的保障功能
據報道,日前相關負責人表示,發展共有產權住房,是貫徹「房子是用來住的,內不是用來炒的」容要求、順應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購租並舉住房制度和供應體系完善的重要舉措,必須堅持共有產權住房的保障功能。
但是實踐來看,上海、江蘇淮安將共有產權住房定位於保障性住房,供應對象為本市戶籍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並對住房面積、可支配收入、人均財產等有明確規定,其中,北京規定,共有產權住房不少於30%的房源供應給在本地工作的非本市戶籍家庭,面向對象更為廣泛。這種定位上的差異使得各地在供應對象甚至供後管理方面存在不同。
分析人士表示,未來共有產權住房應定位於對現有保障性住房體系的改進和補充,屬於具有保障性質的政策性住房。
② 存錢和買房,你覺得哪個更有升值空間
房子分兩種,一是自己住的,一是投資的,只要不包含投資屬性,那麼房子就基本不會升值,再貴也要自己住不是?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為何是區位區位區位,因為作為一個物品,混泥土的價格是相對恆定的,只是商品,而位置則是資源,不可再生的資源,佔一點少一點,長遠投資肯定投資資源而不是商品。
以上其他回答都提到了,但是還有幾點忽略了。
首先是租售比,優質的房源可以達到15,也就是按現在的物價出租15年就能收回所有成本。
其次是保有成本,比如說外地的房子,就基本沒辦法出租,會損失很多利潤。
接著是容易脫手的程度,同樣的利潤率下,總價低的更容易脫手,帶租約的同理。
另外,關於成本,房子並非是毫無持有成本的,因為中國土地年限的問題,所以房子持有越久就越打折厲害。低於30年產權的房子,再貸款年限都不能超過房齡了。
睡不著,來點實際的操作。
謹記兩句話,不會錯:任何投資都有風險
風險收益成正比
投資之前,投資者首先要想清楚,這是否最好的投資?不要認為房子可以保值,絕對不虧,那也是看大經濟形勢的。比地產更低風險的還有銀行理財產品,更高收益的還有股票期貨,要看看自身是否偏好地產類投資。
投資房產的優勢還是很多的,包括租金能帶來一定現金收益,經濟形勢正常的話,可以抵禦通貨膨脹,需要錢的時候能抵押變現很靈活,貸款杠桿高周期長等等,投資的時候要考慮好這些要素。
先來說說低風險偏好的人如何投資,關鍵詞:租售比。也就是買房後,靠當前的租金,多少年可以收回投資。如果需要20年甚至以上才能收回投資,那這房子不買也罷,銀行理財產品也隨便都有個6,7的年收益啊(現在是5,算上復利是能到7的)。
這種投資方式不太合適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作為全國人口流入和全國資金聚集的地方,要需求有需求,要資金有資金,唯一沒有的就是地,也就是資源。這些城市的房子,我的建議是,對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來說,有需求甚至未來有需求的人,買買買,大不了自己用。當然,真的垮了也還有最後一步,不過那樣不太好。
不過也可以去到處碰,中介也好,58同城也好,被騙等風險我不討論,碰到低價的,最好是帶租約急售的房子,非常好。如果遇到租售比20年以內的,產權30年以上的就嫁了吧。。。不對,掏錢吧。重點盯商鋪寫字樓。
二線城市情況復雜很多,機會也多很多,有的城市房價已經非常高了,投資方式參考一線城市;更多的情況是要考慮城市的建設存量。很多城市寫字樓超標,根本租不出去,那就只能盯商鋪,盯那種好停車的,能做餐飲的商鋪或者小區門口寫字樓樓下人流量大的商鋪,這都是很好租的優質商鋪;另外就是出租用於辦公的住宅,比寫字樓好租總價還便宜,用於居住的住宅不要考慮,不說租售比多高,關鍵是難租,租客不長久,傢具折舊快,一空出來就是損失,更別提一間房分幾十間出來了,收租都麻煩還有各種風險。
③ 我國"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和重大舉措有哪些
「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主要包括以下這些方面:
1、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保持在6.5%以上。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施一批技術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重大工程。到2020年,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大幅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從人均8.7萬元提高到12萬元以上。屆時,我國經濟總量超過90萬億元,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2、強化創新引領作用,為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啟動一批新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國家科學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培育壯大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持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加快建設質量強國、製造強國。到2020年,力爭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戰略前沿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邁進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行列。
3、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縮小城鄉區域差距,既是調整經濟結構的重點,也是釋放發展潛力的關鍵。要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完成約1億人居住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
實施一批水利、農機、現代種業等工程,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區域化布局、標准化生產、社會化服務。到2020年,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和質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農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基礎,以「三大戰略」為引領,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培育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的城市群和增長極。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高鐵營業里程達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約3萬公里,實現城鄉寬頻網路全覆蓋。
4、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態環境。
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今後五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23%、15%、18%,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特別是治理大氣霧霾取得明顯進展,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超過80%。
5、深化改革開放,構建發展新體制。發展根本上要靠改革開放。
必須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建立現代產權制度,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一帶一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國際產能合作實現新的突破。對外貿易向優進優出轉變,服務貿易比重顯著提升,從貿易大國邁向貿易強國。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逐步構建高標准自由貿易區網路,基本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新格局。
6、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補齊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國現行標准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建立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清單。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等工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0.23年提高到10.8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000萬人以上。完善收入分配製度,縮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2000萬套。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公民道德建設、中華文化傳承等工程。我們既要讓人民的物質生活更殷實,又要讓人民的精神生活更豐富。
④ 如何抓好部隊軍事訓練工作
新形勢下抓好部隊訓練工作,應當立足國情軍情和戰爭形態發展變化,以能打仗、打勝仗為著眼點和落腳點,以實戰化訓練為基本途徑,以訓戰貼近程度為衡量指標,健全提高實戰化水平的常態化制度機制,充分發揮軍事訓練的應有功能,以量的積累求質的飛躍。可從以下六個方面來把握:
一、以能打仗、打勝仗為著眼點和落腳點。能打仗、打勝仗是軍隊戰鬥力建設的根本目標。作為鞏固和提高戰鬥力的基本途徑,軍事訓練必須以此為著眼點,把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准貫穿軍事訓練全過程,用實戰能力檢驗軍事訓練成效,按照現代戰爭制勝機理推進和深化實戰化訓練,確保練兵與打仗的高度統一。
二、以認清軍事訓練時代背景為前提條件。當前,軍事訓練機遇與挑戰並存。國際戰略格局深度調整、戰爭形態加速演變、周邊安全熱點焦點增多,要求我軍時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戒備態勢;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營造實戰化訓練環境,通過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增強軍隊戰鬥力。
三、以開展實戰化訓練為基本途徑。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實現軍事訓練向信息化聚焦、向實戰靠攏,必須著眼未來可能擔負的作戰任務,設置實戰化訓練環境、運用實戰化編組力量、採取實戰化方法步驟,在實戰化訓練中發現短板、找出差距、解決問題。
四、以訓練與作戰的「貼近度」為衡量指標。軍事訓練實戰化的程度和水平,取決於訓練與作戰的貼近程度。實際差距越小,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則越低。這種「貼近度」,又可進一步細化為實戰觀念、訓練作風、訓練要素、訓練運行、訓練考評等若干剛性反映軍事訓練實戰化程度的指標。
五、以深化軍事訓練改革為創新動力。新形勢下軍事訓練,既存在訓練體制、內容、標准等不適應實戰化訓練要求的問題,也存在訓練管理不夠到位、方法不夠科學、保障不夠有力、作風不夠扎實的問題。應當借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東風,用問題倒逼改革的辦法全面深化訓練改革,促進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不斷提高。
六、以提高威懾和實戰能力為根本目的。軍事訓練因戰爭能力需求而生,隨戰爭形態發展而變。軍隊具有了打贏能力,平時就能以不怒自威的方式保障國家安全,戰時就能以無堅不摧的力量捍衛國家利益。
(4)堅持住房保障體系擴展閱讀:
軍事訓練是軍事理論教育和作戰技能教練的活動,它通常分為部隊訓練、院校訓練和預備役訓練(又稱後備役訓練)。軍事訓練在國家武裝力量建設和戰備工作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軍隊平時的主要任務,是戰備的重要方面,許多國家都把軍事訓練列為戰略研究的一項內容。
軍事訓練的訓練體制
部隊訓練區分為:單兵訓練、分隊訓練、兵團訓練、軍團訓練。院校訓練:指揮院校分為三級,分別培訓初級、中級、高級指揮軍官;專業技術院校分為中等、高等兩類,分別培訓中級、高級技術軍官。預備役訓練區分為:預備役軍官和預備役士兵的訓練,以及對高等院校學生進行的軍事訓練;預備役士兵的訓練,主要在民兵組織中進行。
訓練內容分為:戰役訓練、戰術訓練、技術或專業訓練和共同科目訓練。根據地形和氣候等特點,有山地、叢林地、高原地、戈壁沙漠地、水網稻田地訓練和嚴寒、炎熱、夜間、復雜氣象等條件下的訓練。
⑤ 當下中國面臨的挑戰和應對措施
中國當今面臨的三大挑戰是:
國內一些深層次矛盾特別是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
中國的和平發展要贏得國際社會的真正認同尚需時日。
周邊環境動盪,安全局勢不容樂觀。
第一:中國經濟正進入結構性全面調整、創新階段,面臨體制性變革。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一場革命。要改變經濟增長中資源與環境代價過大的狀況,涉及面廣,情況復雜,阻力大,尤其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經濟發展還會遇到一些預料不到的困難。
第二:中國需要世界,世界離不開中國。為此,中國的和平發展模式需要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只有這樣,中國才能融入國際社會,以實現互利共贏,進而促進中國經濟的更大發展。
作為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中國和平崛起,實屬世界空前。無論中國政府如何宣講,人們總會用歷史上英、美、德、日崛起的發展模式看待中國:英國用炮艦建立了日不落帝國;美、德、日用對外侵略擴張壯大自己。而中國是否也要走這條老路?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問號,因而疑慮重重。
第三:泰國、緬甸、吉爾吉斯斯坦政局不穩;西部邊陲安全突出,三股惡勢力活動猖獗;南海爭端加劇;朝核六方會談擱淺。許多周邊國家大都採取「經濟上靠中國,安全上靠美國」的政策,故美國軍事戰略部署東移,打造亞洲式北約,以圖包圍中國,牽制中國發展建設。
(5)堅持住房保障體系擴展閱讀:
當前國際形勢跌宕多姿,變幻莫測。世界各種力量粉墨登場,加緊角逐,縱橫捭闔,分化組合。
各國忙於本國經濟盡快企穩回升,並為後國際金融危機時代布局謀篇,力爭在國際舞台上占據有利地位。全球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之中。在此形勢下,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總體來看,機遇大於挑戰。
⑥ 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什麼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有住有所居
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⑦ 正在抵押的房子能買嗎
抵押的房子不能賣,需償清貸款後注銷抵押後進行買賣。
因為房屋的所有權在債權人手中,現實中的操作手法是買方或者賣方簽訂協議後,一方先自行從債權人手中解押,之後雙方再繼續交易。
買抵押房子的風險,如果他不還款,你還想要房子,就需要償還債務,隨後你可以向房東追債。非常繁瑣。
(7)堅持住房保障體系擴展閱讀:
購買抵押二手房的必要步驟:
1、實地看房.
實地看房是購房者了解房屋真實情況的好機會,因此應該多方了解,詳細咨詢。一般來說可以通過三個方面來觀察。
首先,查看房屋自身情況。包括戶型、結構、朝向、採光、透風、面積、質量等。第二,查看周邊環境。包括物業情況(污染問題、安全問題等)和小區內外部環境(人員構成、配套等)。第三,查看房屋產權情況。確認產權是否真實、有效、清晰、完整。
2、雙方簽訂買賣合。
房屋情況核驗完畢之後,買賣雙方可以進行合同的簽訂。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雙方要約定好交易過程中的各類細節,以免出現問題責任劃分不清導致的糾紛。
3、賣方提前還貸、取消房產抵押。
賣方准備好資金後就可以到銀行提交提前還貸的申請,還清貸款之後攜帶房產證、他項權利證、注銷抵押登記申請書以及身份證就可以到房地產管理辦理房屋注銷抵押。
賣方提前還貸需要准備充足的資金,資金來源往往有四種:第一種賣方自籌;第二種買方先行墊付;第三種通過銀行辦理轉按揭;第四種通過第三方墊資。對於購房者來說如果接受第二種方法需要承擔較大的風險,需謹慎。
4、買方辦理貸款手續。
如果買方需要辦理貸款購房的話,就應該提供貸款所需要的資料,然後在賣方的下到銀行辦理相關手續。
5、辦理交易過戶。
買賣雙方需攜帶相關證件原件親自前往房管局辦理過戶手續。辦理過戶手續時,買方需向賣方支付首付款,且雙方繳納相關稅費。
6、房屋交驗。
交房屋交驗環節,需交接清水、電、燃氣、有線電視費用等,另外買方需要注意賣方的戶口是否按照約定進行了遷移。後雙方簽署《物業交接確認書》,買方支付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