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農村住房建設是怎樣規定的
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層數一般不超三層,每戶住房建築面積控制在300平方米以內。居民新建、擴建、改建、翻建個人住房及其管理另有其他辦法。
❷ 華鎣農村住房建設試點包括每個村鎮嗎
農村住房試點是部分村,沒有實行全覆蓋。
❸ 農村住房建設
每個地方政策都不一樣,不過現在農村住房建設已經在慢慢的統一管理,比如我們這邊,農村建房也需要辦理規劃許可證。
你那個宅基地的手續太不完整了,才到村一級,如果鎮里發現你這塊地是規劃控制區,可以不讓你建的,建議還是到鎮里辦手續,如果有必要,三級手續也去辦理了吧。不然後續要是鎮里有什麼規劃影響到了,說不定你建到一半人家就不讓你建了。
❹ 你對農村住房統一規劃建設怎麼看呢
最近這些年,國家對於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推進農村安置房建設,實現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搬遷居住。有不少農民從老家的老宅基地上搬到了新的統一規劃的小區中,非常滿意,但也有一些人並不是特別願意從老宅基地中搬出來。這是為什麼呢?
另外,新農村集中建設的小區通常都是樓房,而且也沒有電梯,有一些老人雖然能夠安置到1樓,但是也有一些人沒有辦法完全解決樓層問題。這對於農村人來講,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來說,生活非常不方便。上下樓比較辛苦,如果自己無法行動的話,可能就只能常年窩在家裡,這對身體健康也非常不利。
❺ 農村宅基地改革包括哪些方面
「關於農村宅基地改革的問題,目前確實有一個試點方案,已經編制完成了,但還沒有最後批准。」23日上午,一位不願具名的國土資源部內部人士向記者證實,國土資源部已經初步編制完成了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方案。
所謂農村宅基地,是農村的農戶或個人用作住宅基地而佔有、利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包括已經建設房屋、建過房屋或者決定用於建造房屋的土地,已經建設房屋的土地、建過房屋但已無上蓋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備建房用的規劃地三種類型。
據悉,按照目前已經基本成型的「試點方案」,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工作將按照「分類處理」原則的進行。所謂分類,即「城鄉建設用地擴展邊界外的傳統農區」和「城鄉建設用地擴展邊界內」兩類,對於這兩類不同情況,將以不同方式貫徹「一戶一宅」的原則。
試點方案規定,在城鄉建設用地擴展邊界外的傳統農區,繼續實行「一戶一宅」、面積法定的宅基地分配製度。對人均耕地少,二、三產業比較發達的地區,實行相對集中建房落實「一戶一宅」,原則上不再進行單宗分散的宅基地分配。
而在城鄉建設用地擴展邊界內,政府或集體通過集中建設農村公寓、農民住宅小區,將法定面積宅基地等值轉換為住宅,落實「一戶一宅」。已沒有新增宅基地可供分配的,農民集體可利用村莊存量建設用地,在政府支持下集中建設公寓式住宅,落實農村住房建設的宅基地權益。
記者了解到,試點方案還規定,農戶初次分配的宅基地,繼續實行規定面積內無償取得,有條件地區試行有償選位;超標佔用宅基地和一戶多宅的,超過部分實行有償使用;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因有償流轉或退還宅基地後再次申請的,可有償取得;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通過繼承房屋或其他合法方式佔有和使用宅基地,實行有償使用;農戶可自願有償退出宅基地。
❻ 吉林一烏拉街滿族鎮「農村住房建設試點村」民間評選是真的嗎
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族鎮(簡稱烏拉街鎮)位於吉林省吉林市北30公里,全鎮西臨松花江,幅員面積188平方公里,烏拉街鎮現有27個行政村、1個街道、總人口7.1萬人。烏拉街鎮是滿族主要發祥地之一。遠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滿族人的祖先肅慎人就生活在這里。烏拉街鎮歷史悠久,古跡傳聞眾多,曾是明朝海西女真烏拉部及清朝三大貢品基地之一的打牲烏拉總管衙門(負責進貢土特產品的經濟特區)所在地。清代十二任皇帝,有五任在這里留下過戰跡、足跡、墨跡。被清王朝封為「本朝發祥之地」,有「先有烏拉,後有吉林」之說。烏拉街鎮滿族民俗風情濃郁,聞名省內外,其中滿族文化、薩滿研究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烏拉街鎮種植業歷史悠久,農業特色突出,是吉林市的蔬菜基地。這里擁有百畝中華壽桃園、千畝奧運苗圃、萬畝無公害蔬菜園區、七大特色農業基地。烏拉街的大白菜、大蒜、小毛蔥等農產品聞名國內外,烏拉白小米更是清王朝獨一無二的「貢米」。以瑗大公路為界,烏拉街鎮東部是兵陵地區,面積47平方公里,西部為第二松花江沖擊平原,面積為141平方公里。第二松花江在境內流程26公里,張老河在境內流程29公里,礦產品有沸石、珍珠岩、花崗岩、砂石、粘土等。烏拉街鎮交通便利,距長春-琿春高速公路出口20公里,距離吉林民航機場7公里。吉哈鐵路、瑗大公路(一級公里)從南到北縱貫全境,同時烏拉街鎮還是規劃的吉林市至哈爾濱水上航運線的重要節點。鎮內現有1個鐵路車站、1個客運站。烏拉街鎮位於吉林市北部"二松"沖擊平原上,幅員面積是188平方公里。全鎮生活著滿、漢、朝、蒙、回等8個民族。總人口7.1萬人,其中鎮區人口2.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萬人,烏拉街滿族的水資源十分豐富,松花江在鎮內流程29公里,張老河在境內流程29公里,流經富爾、萬家等14個村,充足的水資源為發展工農業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礦藏資源有沸石、磁石、珍珠岩、澎脹土等。有旅遊資源,烏拉街鎮曾是滿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曾是明朝海西女真的扈倫四部之一的烏拉部治所,也是清朝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的所在地,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烏拉古城遺址、白花點將台、圓通樓、後府、保寧庵,魁府,薩府等。在烏拉街滿族鎮,許多建築都帶有滿族特色,生活習俗也帶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在這里可以品嘗地道的滿族風味飲食,如哈依瑪(水團子)、打打糕、菠蘿葉餅、粘豆包、大小黃米「火勺」等,若時機湊巧的話,還可以親眼目睹獨特的滿族婚俗和薩滿教儀式。交通:從市區乘長途車,1小時可到。求採納
❼ 《關於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文號是多少
中辦發〔2015〕30號
❽ 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農村社區建設 農村社區建設是指在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領導下,在農村建立社區組織,開展社區公益事業服務,發展社區衛生,繁榮社區文體活動,美化社區環境,調解社區民間糾紛,倡導社區互助精神,樹立社區良好社會風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把農村建設成為管理民主、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新農村。 一、主要做法 (一)統一認識,加強組織領導。省委省政府領導對開展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工作非常重視,作為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深化村民自治的一件大事擺上重要位置。2008年省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以提高農村公共服務能力為著力點,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大城鄉統籌力度,逐步實現城鄉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就業社保、社會管理一體化」。姜大明省長對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從實際出發,統籌兼顧,認真做好實驗工作 ,總結試點經驗,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確保實驗工作取得成效;分管民政工作的郭兆信副省長多次深入實驗單位,現場調研指導工作開展,並提出具體明確要求。我省在認真調查研究,全面分析情況的基礎上,制定下發了《關於開展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了農村社區建設的指導思想、原則和任務。在諸城市召開了全省農村社區建設現場會,總結推廣了諸城等地農村社區建設的經驗,對全省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38個全國實驗單位,普遍成立了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並以黨委、政府的名義制定下發專項文件、召開專題會議。濟南、青島、濰坊等近一半地級市積極擴大試點范圍,分別以市委、市政府或城鄉社區建設領導小組名義出台了加快推進農村社區建設的專項文件,召開了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專題會議,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領導任組長、市直20多個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社區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辦事機構,明確了責任分工,初步形成了黨委政府領導、民政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的領導體制。 (二)因地制宜,積極探索農村社區建設模式。各地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進行大膽探索,初步摸索出適合本地特點的農村社區建設模式。一是以濰坊市的諸城、青州、寒亭、高密為代表的「多村一社區」模式。在現有鄉鎮范圍內,按照地域相近、規模適度、服務半徑一般掌握在2公里、涵蓋5個左右村、1000戶到2000戶的基本原則,合理確定社區服務范圍。從中選擇相對居中、經濟實力強、人口多、發展潛力大的村建設農村社區服務中心,為社區范圍內各村提供服務。二是以臨沂市莒南縣為代表的「村莊合並社區」模式。過去一些自然村落中各建制村之間,村村相鄰,但村與村之間互不溝通,在道路、水渠建設等生產方面互不協調,造成生產成本增加,甚至經常由於種種原因導致糾紛,嚴重影響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針對這種情況,借農村社區建設實驗之際,通過法定程序,實施了村莊合並建社區。以社區為單位成立黨組織和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如莒南縣相溝鄉通過合並村莊,建制村總數由原來的45個減少到13個,建設農村社區10個。三是以青島市的膠南、膠州、萊西為代表的「一村一社區」模式。在一些經濟狀況比較好、人口比較多的村,以現有建制村為基礎,一個建制村建立一個社區服務中心。四是「企業社區」模式。具有較強經濟實力的企業集團,立足於自身發展需要,在轉化附近村民為企業職工,村民責任田流轉給企業生產經營,整合村莊宅基地,由企業出資建房,群眾低價入住,置換出的土地由投資企業優先使用的同時,建設服務企業職工和社區居民的企業社區。既解決了農村社區建設所需資金的問題,也緩解了企業用地緊張的問題,實現了企業發展與農村社區建設的互利共贏。如濱州市鄒平縣的西王社區、東尉社區和長星社區。分別是由西王集團、東尉集團和長星集團投資建設的「企業社區」。 (三)增加資金投入,強化設施建設。在實驗中積極尋求和爭取資金來源,初步形成了以財政投入為主、駐區單位自願幫扶為輔、社會捐助為補充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濰坊市縣(市、區)和鄉鎮(街辦)各級把農村社區建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堅持城鄉統籌考慮、重點向農村傾斜的原則,大幅度提高財政支出中對農村投入的比重,大幅度提高農村社區建設投入占農村投入的比重,初步形成政府財政對農村社區投入的持續增長機制。全市用於農村社區建設的資金已達4.8億元;兗州市將農村社區辦公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按照每人每年10元的標准按時足額發放到社區;榮成市財政對農村社區建設投入1億元,並按每年5—10%遞增;截止10月底,全省農村社區建設實驗投入資金20億元,其中38個實驗縣(市、區)投入達10.6億元。各地把建設農村社區服務中心放在突出位置,積極改善社區辦公和服務條件,建起了集辦公室、警務室、圖書室、文化室、居民學校、文化健身廣場為一體的,設施比較完備、功能比較齊全、服務質量較高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通過派、選、聘、考等途徑,不斷加強農村社區服務隊伍建設,滿足了農村社區服務的需要;初步解決了農村社區「有人辦事」、「有錢辦事」、「有地方辦事」的問題。同時,注重抓好村莊綜合整治,搞好農村道路、水電、通訊和污水、垃圾處理等基本生產生活設施建設,凈化、綠化、美化社區環境。 (四)突出服務,以政府公共服務帶動社區服務發展。堅持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服務與村民自我服務相結合,從農民群眾現實需求出發,建立完善農村社區服務體系。各地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拓展服務領域,改進服務方式,探索建立引導社會救助、社會福利、醫療衛生、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科技教育、文化體育、勞動保障、法律服務等公共服務進農村社區的機制,促進政府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積極為農民提供醫療衛生、就業指導、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等公共服務和技術技能培訓、科技信息咨詢等「一站式」服務。同時,從解決農民關注的熱點問題入手,以社區服務中心或服務站為基礎,以志願服務活動為載體,組織動員村民和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農村社區服務活動。青島積極推進為民服務代理制度,建立了區(市)級為民服務代理中心、鄉鎮為民服務代理室、農村社區為民服務代理站;煙台市實施 「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改造建設標准化農家服務店;濟寧市注重完善農村社區志願者組織體系,依託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委員會,建立健全社會救助互助協會、老年協會、擁軍優屬協會、紅白理事會、民間糾紛調解協會、治安巡防協會、計生協會、文化娛樂協會和居民讀書協會等組織,發揮農村社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功能。初步形成了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服務和村民互助、自我服務有序發展的格局。 二、取得成效 (一)加強基礎工作,搭建公共服務信息化平台。開展農村社區實驗工作,探索解決農村社區辦公和服務的場所、人員和經費問題,實現農村社區有人辦事、有地方辦事、有錢辦事的目標,為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方面搭建了服務平台,為實現政府公共服務向農村社區延伸創造了條件。 (二)加強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公共服務覆蓋農村社區。農村社區建設,突出了服務功能,從農民群眾現實需求出發,建立完善了農村社區服務體系。拓展了服務項目,改進了服務手段,設立了服務窗口,實行了「一站式」服務。為農民提供了醫療衛生、社會救助、技術信息等公共服務。促進了老有所養、殘有所助、孤有所撫、病有所醫、貧有所幫政策的落實。 (三)加強了民主政治建設,保障了農民群眾的民主權利。推進農村社區建設,依託社區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進一步深化和完善了村民自治機制,保障了農民群眾有序參與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促進了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政策的落實,提升了村級組織管理水平。 (四)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加快了城鄉一體化進程。推進農村社區建設,促進了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延伸,公共財政向農村傾鈄,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科學技術向農村擴散,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提高了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調動了廣大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實現了城鄉社會協調發展
❾ 農村土地改革三項試點的33個試點區縣具體是哪33個區縣
農村土地改革三項試點的33個試點區縣分別是:
北京市大興區、天津市薊縣、河北省定州市、山西省澤州縣、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遼寧省海城市、吉林省長春市九台區、黑龍江省安達市、上海市松江區、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浙江省義烏市、浙江省德清縣、安徽省金寨縣、福建省晉江市、江西省余江縣、山東省禹城市;
河南省長垣縣、湖北省宜城市、湖南省瀏陽市、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海南省文昌市、重慶市大足區、四川省郫縣、四川省瀘縣、貴州省湄潭縣、雲南省大理市、西藏自治區曲水縣、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甘肅省隴西縣、青海省湟源縣、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
農村土地改革三項試點暫時調整實施的內容包括:
1、暫時調整實施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出讓等的規定。在符合規劃、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允許存量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租賃、入股,實行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2、暫時調整實施宅基地審批許可權的規定。使用存量建設用地的,下放至鄉(鎮)人民政府審批;使用新增建設用地的,下放至縣級人民政府審批。
3、暫時調整實施徵收集體土地補償的規定。綜合考慮土地用途和區位、經濟發展水平、人均收入等情況,合理確定土地徵收補償標准,安排被征地農民住房、社會保障;加大就業培訓力度,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全部納入養老、醫療等城鎮社會保障體系;有條件的地方可採取留地、留物業等多種方式,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