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社保經辦
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是職稱,社保經辦員證是上崗證,二個概念不同。
要參加社保經辦員考試,考上崗證比較簡單,比考職稱省力。
社保經辦員證是從事該工作有效證書,是必須的。
2. 社保櫃員制經辦模式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養老:累計繳納15年,到退休的時候,可以享受回到退休金。醫答療:連續繳納符合當地醫保報銷標准,住院可以享受報銷。退休的時候,累計繳納醫保一定時間,可以享受退休後的終身醫保
3. 社會保險局的社會保險經辦崗位具體是做什麼的呀
(一)提供社會保險服務,這些服務包括:社會保險登記、個人權益記錄、待遇支付、檔案管理、咨詢服務等。
(二)管理社會保險事務,管理社會保險主要包括:核定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確定用人單位工傷繳費費率、與定點服務機構簽訂協議等。
(三)社會保險基金的相關管理,負責社會保險基金的支付與結算。編制基金預決算草案。
(3)社保經辦公司模式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經辦管理工作,一方面具有不同於制定政策和行政管理的性質,它是一種執行國家有關法規政策的管理工作,但是直接服務於廣大公眾的工作性質更為突出;另一方面,它不同於一般的服務工作,不應當商業化、產業化。
目前,社會保險經辦管理體系的信息化水平,與其他政府部門和關鍵行業相比較為落後,與地稅、公安、工傷、民政、銀行、電信等部門聯網水平較低。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面臨著巨大的來自社會公共服務的迫切需求,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應用於社會保險的管理服務中,提升社會保險服務水平,讓廣大群眾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和更好的保障,是社會保險信息化建設發展的永恆主題。
通過開發和利用社會保險信息資源,優化和提高社會保險管理服務的工作過程,是社會保險管理服務提升管理服務水平的重要途徑。通過信息化、整合並簡化經辦管理流程;加強政策宣傳,增設咨詢服務;採取方便各類群體的服務措施,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4. 公司社保經辦人怎麼變更
企業社保經辦人變更辦理的流程:
用人單位所登記的資料發生變更時,需在當月申報修改,其中,屬於地稅部門登記的資料發生變更時,到地稅部門辦理(涉及修改《社保登記證》內容的,地稅變更後憑變更證明到對應各區(縣級市)社保部門修正《社保登記證》)。
其他屬社保經辦機構登記的資料發生變更時,到對應各區(縣級市)社保部門辦理。
業務流程:
1、賬號等屬社保經辦機構登記的資料時,提供相應資料;
2、應各區(縣級市)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3、屬於地稅部門登記的資料發生變更時,到地稅部門辦理。
社會保險變更登記
一:申請條件:參保單位的單位名稱、住所或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單位類型、組織機構統一代碼、主管部門、隸屬關系、開戶銀行帳號、社保專管員和聯系電話等社會保險登記事項之一發生變更時,應及時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變更登記。
二:需提交的資料
1、變更社會保險登記申請書;
2、社會保險登記變更登記表(一式兩份);
3、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變更登記表和工商執照、有關部門單位批準的變更證明;
4、社會保險登記證。
三:辦事流程
1、參保單位辦理社會保險變更手續時,填寫《社會保險登記變更登記表》,並提供社會保險變更的相關資料。
2、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需要變更的事項進行審核。
3、審核無誤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給予辦理社會保險變更登記。
4、社會保險變更登記的內容涉及社會保險登記證件上的相關信息需做更改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回原社會保險登記證,並按更改後的內容,重新核發社會保險登記證。
5. 社保業務經辦流程
社會保險辦理流程:
各類企業(含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專、股屬份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企業化管理(職工工資及退休待遇按企業標准執行)的事業單位,均應按屬地管理的原則,到納稅地(非納稅單位按單位地址區域);
所管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社會養老保險登記手續。新成立的單位應在單位批准成立之日起1個月內輸登記手續。參保單位必須為與其發生事實勞動關系的所有人員(聘用的退休人員除外)辦理社會保險手續。
辦理社會保險需填報的表格及附報資料:
社會保險登記表及在職職工增減異動明細表(一式兩份)並在所管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領取;
企業營業執照(副本)或其他核准執業或成立證件(企業代理法人身份證復印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
地稅登記證;
私營企業如相關證件無法清楚地認定其單位性質,應補報能證明其私營性質的社保卡相關資料(如:工商部門的證明、國稅登記證、驗資報告等);
事業單位應附有關事業單位成立的文件批復;
駐漢辦事處應附總公司或總機構的授權書;
附報資料:新參保職工身份證復印件(戶口不在本市的職工還需提供戶口或者暫住證復印件)。
6. 什麼是社保經辦
你說的應該是:社保經辦機構。
是指法律、法規授權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所屬的專內門辦理養老保險、醫容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事務工作機構。
我國社會保險管理體制確定為行政管理和業務管理兩大系統。社會保險或養老保險「經辦機構」一般是指業務管理機構,屬事業單位性質,主要職責是收繳和調劑運用保險基金。我國的最高經辦機構應是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隸屬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其在各地的系統分支機構一般稱為「社會保險基金中心」,具體工作內容包括:
(1) 收繳基本養老保險費;
(2) 基本養老保險檔案的建立與管理(如個人帳戶);
(3) 養老保險關系的建立與轉移;
(4) 基本養老保險政策咨詢;
(5) 離退休人員管理與服務;
(6) 離退休待遇給付;
(7) 基本養老保險現收現付與積累基金的管理;
(8) 本統籌區域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付計劃的制定。
7. 公司如何解除與離職員工的社保關系 網上辦理停交就行 還是需要公司去社保局辦理呢
離職時員工的五險一金和檔案的處理如下,具體的全國各地的實際情況大同小異,但應該以當地為准,因此,當事人應該去當地咨詢一下:
1、養老保險轉移手續
《關於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規定養老保險採用 「雙轉移」模式,轉移手續如下:
一是攜帶包括參保人員居民身份證、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居民戶口簿等相關證明材料,到目前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列印《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
二是帶齊這些手續,填寫《轉移接續申請表》,向轉移地的社保機構提出轉入申請。此後,就不需要再操心其他事宜,新舊參保地兩地社會部門將處理轉移事項。只要審核通過,參保者將在45個工作日後接收到社保部門完成轉移的通知。
2、醫保賬戶可隨人劃轉。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出台的《流動就業人員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從2010年7月1日開始,流動人員跨省就業時可以轉移自己的醫保關系,個人賬戶可以跟隨轉移劃轉。
而根據《暫行辦法》的規定,當勞動者離職之後到新城市就業,即可加入當地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就業地社保經辦機構將通知原就業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轉移手續,勞動者不再享受原就業地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原就業地在中止參保手續的同時出具參保憑證備查。同時,個人賬戶余額通過保險經辦機構轉移。這意味著,只要你在新就業地參保醫療保險時提供足夠真實的參保信息,那麼所有醫療保險關系轉移的事情你都不用再費心了。
3、工傷及生育保險
這兩種保險屬於「當期交納當期享受」的險種,並不存在轉移的問題。
4、失業保險轉移
《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成建制跨統籌地區轉移,失業人員跨統籌地區流動的,失業保險關系隨之轉遷。如需辦理手續,在職職工在本省內或向外省遷移,應到受理其原單位失業保險業務的經辦機構辦理失業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由經辦機構出具職工參保及繳費情況證明,職工憑此證明到遷入地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接續失業保險關系,不需轉移資金。
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在本省內跨統籌地區轉移的,由遷出地經辦機構出具證明,失業人員憑證明和《職工失業保險手冊》到遷入地經辦機構接續失業保險關系,並按遷入地標准領取失業保險金,不需劃轉資金。失業人員跨省遷移的,由遷出地經辦機構出具證明,並劃轉所需資金,失業人員憑證明和資金劃轉手續到遷入地經辦機構接續失業保險關系。
4、公積金異地購房只能一次性提取
按規定,個人到外地工作,如果他在外地的工作單位已為其建立了住房公積金賬戶,那麼他就可以將在原來住地的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全部金額,轉移到外地的住房公積金賬戶內。辦理時,該員工需要提供調入單位接收證明、在調入地建立住房公積金的證明、轉入銀行賬號、開戶行名稱、職工本人身份證復印件等相關材料給在原居住地的原單位,通過原單位的住房公積金經辦人到開戶管理部申請辦理。
而員工個人檔案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要在十五天內辦理社保和檔案轉移。而如果當事人一時沒有新單位,可以暫時掛靠原單位。
因地區差異,各個省市會有所不同,具體請咨詢當地社保局和公積金管理中心,以官方回答為准。
8. 公司社保經辦機構是什麼
需要你以前的公司開個轉保證明,你去以前公司所在地社保局填寫申請辦理轉移到自貢,一般公司會由人事代理辦社保繳納,而管理社保的機構就是社會保險局
9. 社保經辦機構怎麼選擇
可以自己直接到地稅按照靈活就業人員自行繳納社保和醫保,不一定要找機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