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業繳納社保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保險有什麼區別
交的險種個數不同,繳費比例不同,用途不一樣。
② 以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與以單位名義繳納社保有何區別
個人繳費以參保人月應稅工資、薪金收入為基數。參保人月應稅工資、薪金高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300% 的,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參保人月應稅工資、薪金收入低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 , 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參保人所在市(地級以上市,下同)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低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且本人月應稅工資、薪金低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可按不低於所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 60% 為繳費基數 , 以後逐步過渡到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 , 原則上以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所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低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也可從所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起步,逐步過渡到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原則上按20%執行。所在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單位與個人繳費費率之和高於20%的,按20%執行;所在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單位和個人繳費費率之和低於20%的,按單位和個人繳費費率之和執行。
( 指廣東省的)
③ 自由職業的社保和職工社保有什麼區別嗎
實際上,企業掛靠社保屬於違法違規的行為。企業繳納社保只能為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繳納,相應的費用還應當是職工和用人單位共同承擔。
按照《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都規定,職工和用人單位必須參加社會保險,共同承擔社會保險費。
平時我們找企業掛靠社保,都是我們給用人單位所有的社會保險費,包含企業和職工個人部分。由企業給代繳,而且有的企業甚至收取一定的服務費。這樣的做法,實際上直接否認了企業和勞動者的關系。
在社保部門看來,企業辦理參保手續時,需要提供一系列的證明材料。企業代繳社保的這種行為,實際上是一種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社會保險參保資格,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以後獲取社保待遇。由於參保資格不正確,這種行為就成了騙取社保待遇了,非常危險。
按照《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違規參加社會保險違規辦理社會保險業務超過20人次或者從中牟利,超過2萬元的,需要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如果是騙取社保待遇的依據《社會保險法》第88條,需要責令退回待遇,並處以2~5倍的罰款。
如果單純計較養老金待遇的計算方面,實際上相同繳費基數的情況下,退休待遇是完全一樣的。由於參加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低,相同繳費基數情況下更省錢,自然是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更劃算。
所以,自由職業參加社保和掛靠單位區別很大,如果追求養老待遇劃算的話,當然是參加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劃算。
④ 靈活就業自己繳納社保和有單位繳納社保有什麼區別
單位繳納的社保由檔案開的工資比我們自己繳納的要多一些。其實兩者相差是不大的。
如果有疑問,可以撥打12333進行咨詢。這個電話是社保服務熱線。
⑤ 按照留靈活就業交的社保和在單位交的社保一樣嗎
1、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社保費用和項目少於在職職工。 2、靈活就業人員只繳納養老、醫療兩項保險,企業職工還要繳納工傷、失業、生育保險,且單位與個人共同繳納,數額大於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額度。 3、二者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上有差別,比如靈活就業養老繳費比例為20%,企業職工養老繳費比例為28%,繳費基數也因地而異,但是繳納情況可就不同了,企業職工的保險單位一般會承擔單位部分的金額,而靈活就業很少有僱主給繳納保險的單位部分。 4、其次退休時間有所不同,男的都是60歲,女的靈活就業一律55歲,企業職工城鎮戶口50就可退休,當然還有一些特殊工種類的提前退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