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教,社保五險個人扣款部分怎麼計算
上保險的基數乘以不同險種的不同比例:養老個人8%,失業0.2%,工傷0.5%,生育0.8%,醫療2%+3。
到我要社保網網站查看回答詳情>>
Ⅱ 公司交社保是怎麼扣除的
1、按規定,員工的社保費用是用人單位在工資發放時代扣代繳的;
回2、至於社保每答月需繳納多少錢,是根據你參保繳納的基數多少來確定的。繳費基數假設是3000元,單位承擔繳納養老保險20%(600元),個人承擔繳納養老保險8%(240元)。
3、各地的繳納基數一般有多種檔次,有一個下限和最高的上限,根據實際狀況選擇基數繳納。同樣,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都是按選擇的繳費基數然後按不同險種的比例扣繳,方法同上。
Ⅲ 社保個人繳納部分如何計算!
社保分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具體社保費繳費比例分別為: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0%、8%;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12%、2%;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1%;生育保險單位繳納0.60%,個人不繳;工傷保險單位繳納2%,個人不繳。
社保繳費基數的計算:社保繳納應以職工的稅前工資為基礎,但工資職工的工資水平有低有高,低的只能到法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水平,高的可以達到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幾十上百倍。
為了減小差異,因此規定了以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納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高於所在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低於所在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60%的,以所在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3000元。
在通常情況下,職工繳費工資的確定並不採用當月實發工資額,而是採用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額。以北京為例,每年4月1日前,單位人力部門會確認上一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月平均工資,並在此基礎上確定當年4月到次年3月的社保繳費基數。
勞動者的以下勞動收入不屬於工資范圍:(1)單位支付給勞動者個人的社會保險福利費用;(2)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如工作服、解毒劑、取暖、清涼飲料費用等;(3)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收入。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Ⅳ 請問一下單位繳納社保部分,什麼時候扣款,
社會保險繳費由單位代扣代繳,繳納時個人繳費部分和單位繳費部分按要求一並繳回納,不答能只繳納其中一方的。
社保規定扣款的日期是每個月的23號--25號,如果需要查詢個人明細最好是在月底的時候查詢。
社會保險的扣款:
社會保險繳費由單位代扣代繳。
繳納時個人繳費部分和單位繳費部分按要求一並繳納,不能只繳納其中一方的。
以養老保險為例:個人繳納8%每月,在單位向社保交費時,計算方式為單位繳費基數*28%。不存在只繳納其中一方的說法。
社保機構將在下月劃款時一並劃轉。如果連續三個月未能劃款成功,將停止繳費人的社會保險繳費業務。若要結算所欠社保費,應到所屬街道社保管理站個人繳費窗口重新申請劃扣。
Ⅳ 社保公司扣款從哪個月份扣
要分2種情況:
1、公司8月中旬給你辦理社保,當月可能時間已過(各地社保結算截止日期不同),沒有繳上,而要到下月開始繳納。這種情況肯定要到發你9月份工資的時候扣款了;
2、公司8月中旬給你辦理社保,當月就繳上了,這種情況肯定在發你8月份工資的時候就要扣款了;
單位扣款,一般都是銀行托收的,社保應在月初扣款,有休息日順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Ⅵ 社保怎麼計算個人扣除部分
工資-(不征稅所得、免徵稅所得)-3500元=X,X再按照個稅規定的公式計算,得版到的最後數值就是所要繳權納的個稅。不征稅所得、免徵稅所得一般是指定扣除標准,「五險一金」:1、養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21%,你自己繳納8%;2、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9%,你自己繳納2%外加10塊錢的大病統籌(大病統籌主要管住院這塊);3、失業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2%,你自己繳納1%;4、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5%,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5、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0.8%,你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繳;6、住房公積金:單位每個月為你繳納8%,你自己繳納8%你自己每個月為你繳納的「五險一金」比例應該是8%+2%+10塊+1%+8%=19%+10塊2011年9月1日起調整後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元)不超過1500元3%0超過1500元至4500元10%105超過4500元至9000元20%555超過9000元至35000元25%100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30%2755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35%5505
Ⅶ 個人交社保的,每月的扣費金額是怎麼算出來的
社保繳費為:繳費工資*繳費率。
繳費比例
社保分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具體社保費繳費比例分別為:
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0%、8%;
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12%、2%;
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1%;
生育保險單位繳納0.60%,個人不繳;
工傷保險單位繳納2%,個人不繳。
各地普遍以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社保繳費基數,工資平均數不到下限的按照下限算,超過上限的按照上限計算。由於歷史和現實原因,社會平均工資存在虛高成分,並不能完全反映出社會群體平均收入的真實情況」。
因此,社保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聯動機制本身就值得商榷。此外,社保繳費基數上浮勢必加大企業和低收入群體的繳費負擔,如何平衡好參保對象的權利和義務,還需要統籌考量,拿出相應的配套措施。
其一,降低社保繳費率。眼下,我國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5項社保的繳費比例,企業為36.6%,個人為11%左右,合計超過個人工資的40%,在國際上屬於偏高水平。在社保繳費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再來大幅提高社保繳費基數,無疑將進一步加重繳費負擔,影響參保熱情。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
其二,加大公共財政投入。數據顯示,社會保障支出占我國財政支出12%,遠低於西方國家30%—50%的比例,即使是一些中等收入國家比例也在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