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簡稱是什麼是不是叫人勞局
人力社保部
❷ 人事勞動局什麼時間改為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人事局和勞動局在2008年合並的。
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軍官轉業安置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事務部;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醫療保障局。
通過改革以減少機構重疊、職能交叉與脫節現象,增強政府的協調能力與對社會經濟的宏觀管理能力的社會期盼越來越強烈。在這種情況下,本屆政府決定不再保留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組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同時成立國家公務員局、保留國家外國專家局,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管理。
人社保障部門將承擔起擬訂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政策、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勞動收入分配製度、組織實施勞動監察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職責;承擔起公務員隊伍建設、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設和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職責。
(2)勞人社保局擴展閱讀:
2008年3月31日,第十一屆國務院成立的第13天,在原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基礎上新組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掛牌。
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2008.03.11)「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審議通過組建,同時組建國家公務員局,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管理。不再保留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8年3月31日正式掛牌,而其官方網站也於同日開始運行。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組建,旨在更好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同時統籌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人員管理;完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整合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
作為肩負公共管理職能的部門,將在兩大領域發揮政府的調控服務功能:一是以促進就業、維護勞動關系穩定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為核心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二是以機關事業單位公職人員管理為核心的公共人事管理職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❸ 去勞動人事局、社保中心,給老人辦理補交養老保險,需要的工資憑證到底是什麼樣的
不是工資條,就是會計計帳的憑證,每個月都有一本,你找會計要,很厚的,裡面有員工工資記錄單
❹ 社保參保人死亡,去社保處停保,需要去社保局和勞動局,需要帶什麼資料詳細如何辦理。
[所需資料]
1.《個人帳戶一次性支付審批表》(一式三份);
2.《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
3.司法機關、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或《火化證》等有效死亡證明(原件);
4.《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員增減變化匯總表》(一式二份)
[辦理程序]
1.單位將死亡人員以上所需資料報省社會保險局審核;
2.經審合格的,省社會保險局為其辦理在職死亡支付個人帳戶手續,並將《個人帳戶一次性支付審批表》、《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死亡證明》各一份留存;
3.省社會保險局按規定終止該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❺ 去人社局申請了勞動仲裁,但是人社說不管要去社保局解決
補繳社保不屬於勞動仲裁受理范圍,可以去勞動監察大隊投訴
❻ 什麼是勞人局什麼是社保局兩者什麼關系
勞動人事局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人事局與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合並後的新機構。
社會保障局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制定的各項社會保險法律、法規和政策;直接辦理膠嶺轄區內單位(包括中央、省、市駐香蕉單位)的社會保險登記;
2.審核社會保險繳費申報;辦理社會保險的設立、中斷、轉移、延續和終止。
3.是關系;審核各種社會保險待遇;由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統一組織,負責本縣社會保險資料的收集、統計、分析和管理;負責本轄區單位社會保險繳費記錄、檔案和個人賬戶的管理;
4.編制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統一組織的縣社會保險基金年度、季度、月度財務報告;執行社會保險基金財務會計制度和社會保險基金審計工作;
5.受國家統計局委託。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制定社會保險基金統籌調整的具體辦法;負責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保管和撥付;
6.承擔社會保險的社會化管理和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服務;
7.按照上級的統一規定,負責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工作人員的資格、崗位標准、業務培訓規劃、考核標准和內部自律。
8.是在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統一組織下,參與社會保險宣傳工作,制定社會保險宣傳專項計劃;在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統一管理下,開展對外技術合作、技術交流和業務培訓.
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屬於國家的社會勞動和社會保障機構。這種保護人民利益的機構的性質是相似的。
(6)勞人社保局擴展閱讀:
具體職責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對全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進行管理指導、監督檢查、協調服務。
(二)編制全區人事人才、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逐步建立科學、規范的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管理制度;指導全區機關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
(三)綜合管理全區人才資源規劃和開發工作;負責農村鄉土人才開發工作;負責全區智力引進工作。
(四)負責全區公務員的管理和培訓工作,指導機構改革中人員的定崗分流工作。
(五)綜合管理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區內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技術職稱的評定、晉升推薦工作。
社保局(一)擬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政策,起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擬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流動政策,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
(三)負責促進就業工作,擬訂統籌城鄉的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擬訂就業援助制度,完善職業資格制度,統籌建立面向城鄉勞動者的職業培訓制度,牽頭擬訂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會同有關部門擬訂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和激勵政策。
❼ 勞動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人事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保局是一個嗎,現在統稱叫什麼
統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OHRSS) 是統籌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管理和統籌城鄉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的中國國家權力機構。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2008.03.11)「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審議通過組建,同時組建國家公務員局,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管理。不再保留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8年3月31日正式掛牌,而其官方網站也於同日開始運行。
(7)勞人社保局擴展閱讀
(一)、劃入的職責。
將原人事部、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職責整合,劃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二)、取消的職責。
1、已由國務院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
2、制定技工學校年度指導性招生計劃。
3、綜合協調外商投資企業勞動工資政策。
4、制定企業懲處職工的基本准則。
(二)、劃出移交的職責。
1、將制定中國公民出境就業管理政策,境外就業職業介紹機構資格認定、審批和監督檢查等職責劃給商務部。
2、將國際職員服務性工作交給事業單位。
3、將技工學校評估認定工作交給社會中介組織。
(三)、加強的職責。
1、加強統籌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管理職責,完善勞動收入分配製度,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
2、加強統籌城鄉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職責,建立健全從就業到養老的服務和保障體系。
3、加強統籌人才市場與勞動力市場整合職責,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
4、加強統籌機關企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職責,逐步提高基金統籌層次,推進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5、加強促進就業職責,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立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促進社會就業更加充分。
6、加強組織實施勞動監察和協調農民工工作職責,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軍官轉業安置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事務部;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醫療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