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個人繳納社保和單位繳納社保哪個劃算
僅就養老保險而言,個人繳費與單位繳費只要繳費基數相同,繳費時間相同,那個人賬戶也版應當一致,對應的說,養權老保險待遇也相同,但單位繳費養老保險是基數的28%,個人是基數的20%,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是定額140元/月,單位繳費是基數的11%。顯然單位繳費多一點。如果你不是特別在意失業、工傷、生育的話,完全可以自己以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而非單位繳費。
具體地說:單位繳費比例是養老20%+8%,醫療9%+2%,生育0.8%,工傷0.5-0.8%(看風險類別),失業1.5%+0.5%,大約是42.3%,大病10元。按最低繳費基數2200元計算,每月是940.6元,個人繳納養老+醫療580元每月。
② 靈活就業人員自己繳納社保,哪個檔次最劃算
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來說,沒有正式的單位就業,所以他們自己的社會保障金是由個人承擔的。此時,被保險人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的等級繳納社會保障。
如果是全額支付,也就是平均工資的100%,那麼基礎將是5000元。個人每月需要支付1000元,一年大約12000元。
這是個人選擇成本的差異。我國養老金的原則是支付更多,支付更多,即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的時間越長,支付的越多,退休後的退休金越高,這是高投入和高產出的形象。
因此,靈活就業是不值得付出社會保障的。只有根據個人的經濟狀況來支付,因為養老金是要付出更多,得到更多;付出更少,得到更少。
③ 社保是交個人還是公司的合適,靈活就業人員。
如果沒有工作單位的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是交個人的合適。
④ 個人交社保和單位交社保,哪個更合算
自己交社保劃算嗎?
第一、如果你是單位職工,只交個人8%部分的這類情回況的,這樣就非常答劃算,這種情況能夠多交就多交,充分享受國家、單位的福利政策。
第二、如果你是靈活就業人員,須交20%這類情況的,你就需要慎重點了,因為你交的錢,只有40%是進入個人帳戶,剩餘的60%是進入統籌帳戶里,也就是給現在的退休職工發工資。如果身故,退還的是個人帳戶的余額+利息,活得不夠長是會虧錢的
投社保,也算是強制自己儲蓄。等年齡越大,疾病、意外的風險系數就越高,有了醫療保險,平日看病就都可以進行報銷
⑤ 現在按「企業」還是按"靈活就業人員"交社保劃算
都是自己的錢,為什麼要按最高基數繳呢?不合算!計算養老金時,繳費基版數高於100%的部權分是要分一點給他人的;相反,繳費基數低於100%,以後計算養老金時會佔一點他人的,這就是「統籌」。
按「企業」還是按"靈活就業人員"交社保劃算?各有優缺點。
按企業繳,好處是可以在稅前列支,少繳所得稅;缺點是除了養老保險繳費比例高外還要繳工傷、失業保險,支出多。
按靈活就業人員繳,費用要少得多。
如果繳費基數相同,按「企業」和按"靈活就業人員"的待遇是一樣的。
⑥ 個人交社保和單位交社保,哪個更合算
有單位繳納社保當然是單位劃算,因為個人交社保的話也要繳納單位部分的費用。
⑦ 靈活就業人員交社保劃算嗎
交費基數不同導致個人帳戶余額不同,退休後領取方式是一樣的,
另外,統籌帳戶里的錢是給ZF的,這部分個人享受不到(用來拉平均工資的高低去了)
那麼職工就是交費少,靈活就業人員就是交費高。
享受同樣待遇的情況下,靈活就業人員比職工多交一部分給ZF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⑧ 靈活就業交社保和掛著單位也都是自己交社保那個更劃算呢
以單位名義繳納社保合算。
靈活就業人員只繳納養老、醫療兩項保險;企業職工還要繳納工傷、失業、生育保險,且單位與個人共同繳納,數額大於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額度;
二者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上有差別,比如靈活就業養老繳費比例為20%,企業職工養老繳費比例為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