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保局和社保局有什麼區別 各管什麼事
農保局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事業管理局,主要負責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事業的管理。
社保局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要負責擬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政策等。
二者均有保障養老保險事業的職能,但農保局側重農村養老保險事務,社保局職能范圍更廣泛,包括人力資源相關事務。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指為了保障農村勞動者年老時的基本生活,由政府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和管理,農村經濟組織、集體事業單位和各行業勞動者共同承擔養老保險費繳納義務。
勞動者在年老時按照養老保險費繳納狀況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要職能(節選):
1.擬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政策,起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2.統籌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
3.除此之外還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1)九三社保局榮軍擴展閱讀
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對象:
1.非城鎮戶口、不由國家供應商品糧的農村人口,一般以村為單位確認(包括村辦企業職工、私營企業、個體戶、外出人員等);
2.鄉鎮企業職工、民辦教師、鄉鎮招聘幹部、職工等,可以由鄉鎮企業或事業單位確認,組織投保;
3.交納保險年齡一般為20周歲至60周歲,領取養老金的年齡一般為60周歲。
B. 黑龍江省嫩江縣九三社保局企業退休人員漲工資了嗎具體漲多少
關於2013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黑人社發〔2013〕33號
各市(地)、縣(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保局,省農墾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保局,省森工總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社保局,綏芬河市、撫遠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保局,中直行業、煤炭、軍工和基本養老保險省直接管理的有關單位:
人社部、財政部《關於2013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13〕3號)下發後,省委、省政府對今年全省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非常重視,態度鮮明地指出要把逐步解決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偏低問題作為逐步增加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真加以研究。目前我省確實存在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基礎偏低、贍養率高、基金支付壓力大等實際困難,養老保險制度相關政策還存在制約因素。因此,這次調整在國家政策范圍內,結合我省實際,盡最大努力提高調整幅度,同時在普惠原則的基礎上按國家規定兼顧各個困難群體的實際情況。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現就2013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調整范圍及時間
2012年12月31日前按規定已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退休、退職人員以及其他參保人員(「五七工」、「家屬工」等人員),從2013年1月1日起增加基本養老金。
二、調整辦法及標准
(一)普遍調整
1、2012年12月31日前按規定已辦理退休手續人員,增加142元/月;
2、2012年12月31日前退職及其他參保人員,增加112元/月;
3、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每滿1年,再增加2.5元/月,其他人員繳費年限按15年計算,其中按城鎮個體勞動者辦法繳費超過15年的,按實際繳費年限計算。
(二)特殊調整
1、符合勞人險〔1983〕3號文件規定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退休的老工人,1945年9月2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再增加50元/月;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期間參加革命工作的,再增加40元/月。
2、1953年12月31日前參加革命工作的(不含建國前老工人),在普調基礎上,再增加30元/月。
3、經普遍調整和符合70周歲以上人員、艱苦邊遠地區傾斜後,正高職和副高職基本養老金分別以4615元/月和3530元/月為上限,低於上述標準的,正高最高再調整450元/月,副高最高再調整350元/月。
以上三項中符合兩個及兩個以上特殊調整條件的,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執行標准最高的特殊調整政策。
4、在設立機關事業單位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地方的企業退休人員、退職以及其他人員,在普遍調整和特殊調整的基礎上再增加25元/月。
5、2012年12月31日前年滿70-79周歲的退休、退職人員以及其他參保人員,再增加60元/月;年滿80周歲以上退休、退職人員以及其他參保人員,再增加80元/月。
6、軍隊轉業幹部按上述規定調整後其基本養老金低於全省企業退休人員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的,調整到全省企業退休人員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
三、資金列支渠道
已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人員,增加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由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列支。
四、幾點要求
(一)2013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繼續實行網上調整。省社保局接到調整文件後,按文件規定標准和范圍,向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提出業務需求,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根據需求在網上進行操作。省社保局或市(地)社保經辦機構按文件規定標准對調整後的信息進行審核,審核無異議後進行確認起動並按規定予以發放。
(二)沒有進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信息平台的大慶油田社保中心、省農墾總局社保局和省森工總局社保局,參保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應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和省社保局的監督指導下自行調整。
(三)基本養老金網上調整完成後,省社保局及時將全省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情況在7月25日前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養老保險處(見附件)。
(四)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各地要加強領導,精心安排,搞好協作,確保調待增加的基本養老金及時補發到位。要嚴格把握政策界限,特別要對各類享受傾斜政策人員進行認真核對,確保准確無誤。同時各市(地)、縣(市)要成立調整基本養老金工作領導小組,全權負責此項工作,認真研究宣講政策,確保此項工作順利完成。
附件:2013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情況匯總表
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黑龍江省財政廳
2013年6月19日
C. 黑龍江省九三分局社保局補辦醫卡通截止日期是什麼時候
醫保卡掛失補辦:
1、參保人持單位介紹信、本人有效身份證復印件或戶口本復印件一份,到醫保中心賬戶管理科辦理掛失補辦手續,並於下個月15-20日持取卡單領取新卡。
2、 個人賬戶轉移、銷戶程序參保人調轉,須持本人身份證、調轉介紹信及 卡到醫保中心賬戶管理科辦理轉移、銷戶沖賬手續。參保人死亡後,本單位專管員或家屬持死亡人身份證、 卡和代理人身份證、死亡證明到醫保中心賬戶管理科辦理繼承、銷戶沖賬手續。
3、 每月新增人員須單位專管員持錄用、調轉證明及人員變更表於每月15-20日到醫保中心賬戶管理科領取新增人員醫保卡。
4、 已批准退休的人員由單位專管員持卡到醫保中心賬戶管理科辦理退休改卡手續。
5、 定點醫療機構及定點葯店門診醫葯費審核結算:每月日與醫院、葯店進行門診數據核對,在核對無誤後,6-10日對門診數據逐一上傳審核,保證每條記錄准確無誤後,對各個醫院、葯店的個人賬戶資金進行結算,定期核查各葯店外配處方是否完備准確。
6、個人賬戶資金不足時現金墊付的醫療費,憑《門診醫療費結算單》到醫保中心賬戶管理科現金沖賬,對出差、異地就醫人員發生的醫療費,憑發票進行現金沖賬。
7、失業人員憑醫保中心開具的辦理卡收據,到醫保中心賬戶管理科領取醫保卡。
D. 社保局查退休檔案為啥只看到九三年
社保局的檔案,是按照你給社保局繳納社保費用開始。你是從93年開始繳納回社保的,所以社保局答里從93年開始有你的記錄。如果和你實際的情況不符合,你只能找工作單位看出現了什麼問題。最大的可能是用人單位沒有給你繳納社保,因為不知道你的實際情況。也不能亂講,你自己去問詢。
E. 九三年參加工作,九三年開始交社保,九九下崗,今年達到退休年齡,怎樣辦理養老金
九三年開始繳納養老保險金至今已經超過繳費15年以上,下崗期間個人自己繳納,如果自己沒有拖欠,按正常程序辦理退休手續。如果中間中斷繳費年限累計15年照樣正常辦理,不夠十五年自己補足後辦理退休手續。
F. 黑龍江農墾總局九三分局榮軍的具體地理位置在哪裡
榮軍分局的位置是九三的正南方,坐車不到10鍾。
G. 九三是什麼意思
「九三」,是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命名的,它所屬的12個國營農場的名字都是有由來的,這里匯聚了五湖四海的人們開創了北大荒精神以及北大荒文化。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大都在5%到8%之間,有的地區高達10%以上。這里有豐富的水利資源,地表江河縱橫,地下儲量可觀,大氣降水充盈,極為適宜農業發展;
有珍貴的礦產資源,煤、鐵、銅、金、石油一應俱全;還有極為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山林中有虎、熊、獐、鹿,沼澤區有丹頂鶴、天鵝,河湖中的鰉魚、鱘魚、大馬哈魚、白魚,俱是水產珍品,人參、猴頭、木耳、蘑菇也都是名貴山珍……難怪歷朝歷代的人們不懼凶險、不畏艱難,競相踏上那條幾乎沒有歸途的開拓之路,為後代遺下了可以憑吊的印跡。
(7)九三社保局榮軍擴展閱讀
1949年,為了增加生產,支援前線,示範農民,積累經驗,北大荒於當年建立起了「鶴山」「八一五」「伊拉哈」三個農場。1953年,三個農場最後合並在一起,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和保持榮軍建設「北大荒」的光榮傳統,定名為「國營九三榮軍機械農場」。
後隨著農墾事業的不斷發展壯大和形勢的變化,這個農場先後歷經了九三地區辦事處、九三人民公社、黑龍江農墾廳九三農場局、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黑龍江省九三國營農場管理局和黑龍江省農墾總局九三管理局等六次比較大的機構改革。九三集團就是從黑龍江省農墾總局九三管理局建設、發展,並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企業。
H. 退伍軍人社會養老保險在嗎里辦 是社會保險局還是社會保障局。辦理流程是什麼樣的
退伍軍人怎樣辦理養老保險:
(一)材料領取:軍隊退役人員到縣勞動保障局所屬縣社會勞動保險管理處(以下簡稱縣社保處)二樓業務股領取《軍隊退役人員參加企業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審批表》《一式三份,縣民政局安置辦、縣社保處、本人參保檔案各一份》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一式二份,縣社保處、本人參保檔案各一份》並如實填寫(使用碳素筆)。
(二)資格審核:申請人將填寫好的《軍隊退役人員參加企業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審批表》及服役證明材料交縣安置辦(縣民政局四樓)審核,安置辦審核並填寫其服役情況後,經辦人簽章並加蓋公章。
(三)參保登記:參保人持縣民政局安置辦審核蓋章的《軍隊退役人員參加企業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審批表》和填寫好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及部隊服役證明材料復印件到縣社保處四樓副主任室復核簽字並加蓋印章,到三樓財務股領取養老保險手冊。然後到二樓業務股辦理參保登記及核定繳費手續,到地稅征繳處(在縣社保處業務股隔壁)繳納社會養老保險費,縣社保處業務股為參保人員錄入參保信息並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退伍軍人養老保險補助標准:
1、基礎養老金:按復員退伍軍人領取養老金當年的統一標准發給。
2、個人帳戶養老金:以復員退伍軍人領取養老金待遇當年繳費檔次的平均額加上政府繳費補貼為基數,乘以其軍齡(不滿1年按1年算)計算帳戶化額度,該額度計入個人帳戶儲存額。個人帳戶養老金的計發辦法與其他參保人相同。
3、繳費年限養老金:復員退伍軍人的繳費年限為軍齡與其個人實際繳費年限之和。其繳費年限養老金的計發辦法與其他參保人相同。
4、優待養老金:養老金是對退伍軍人晚年生活的經濟保障,具有國家政策支持。
退伍軍人有什麼待遇:
一、士官退役費
1、基本復員費
按月工資基數(軍銜工資、軍齡工資、邊遠艱苦地區津貼、地區附加津貼和高山海島津貼之和,下同)計發,不滿10周年的,軍齡每滿1年發給1.5個月,不滿15周年的,軍齡每滿1年發給2.5個月,不滿20周年的,軍齡每滿1年發給3個月,滿20周年以上的,軍齡每滿1年發給4個月。其中,軍齡不滿1周年的部分,按年標準的一半計發。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2、安家補助費
按月工資基數計發,復員到大中城市的,10周年以內的,每年發給0.5個月,10周年以上的,從第11年起,每年發給1.5個月;復員到縣市以下地區的,相應增發0.5個月。其中,軍齡不滿1周年的按年標准計發。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3、回鄉生產補助費
復員回農村的士官按月工資基數計發,軍齡每滿1年發給1.5個月。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4、醫葯生活補助費
對患有慢性病的復員士官,視病情輕重,經軍以上機關批准,發給醫葯生活補助費,最高5000元,最低1200元。
5、獎勵工資
當年符合發放獎勵工資條件的,按基本工資標准發放。
6、住房補貼和公積金
退役騰退軍產住房後,按照個人住房補貼和住房公積金賬戶累計金額發放。服役期滿後,住房補貼和公積金總數,下士約為1.6萬元,中士約為2.7萬元,上士約為4.3萬元,四級軍士長約為6萬元。具體金額因個人軍銜工資檔次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7、傷亡保險金
未領取過傷亡保險金的,將個人賬戶中繳存的傷亡保險費本息退還給個人,領取過傷亡保險金的,傷亡保險費不再退還。
8、退役醫療保險金
退役後參加醫療保險的,由財務部門將個人賬戶保險金轉至安置地社會保險機構,不參加醫療保險的,將保險金退還給個人。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二、義務兵退役費
1、退伍補助費
每人2000元。其中,服役1年(含)以下的,按一半發給,1年以上的,全額發給。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2、離隊下月津貼
按照當月標准發放。
3、當月剩餘伙食費和離隊下月伙食費
根據實際天數和塬享受標准發放。
4、離隊差旅費
根據實際返鄉地點發放。
5、退役醫療保險金
按照每服役1年給付420元的標准,將用於軍地醫療保險接續的保險金轉至安置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或支付給個人。其中,軍齡不滿半年的,按年標準的一半計發,超過半年(含)不滿一年的,按年標准計發。對於患有慢性病的義務兵,經團以上單位衛生部門批准,發放醫療補助費,標准為50—200元不等。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的《退役士兵安置條例》,從2011年11月起,對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按服役年限由部隊發給一次性退役金,2011年的退役金標准為4500元。以服役10年的士官為例,如果選擇自主就業,即可在正常計發的退役費之外,領取4.5萬元的一次性退役金。服役期間如果獲得榮譽稱號或立功,按一定比例增發。具體以當年標准為准。
退休費
退休費是指用於軍官、文職幹部、士官退休後發給個人費用的統稱。除按退休前基本工資、地區津貼等為基數按月標准汁發的退休生活費外,還根據不同情況發給生活補貼費、安家補助費、傢具費、一次性生活補助費等。
轉業費
轉業費是對軍官、文職幹部、士官經批准退出現役轉業到地方工作而發給個人的各種費用的統稱。轉業費包括轉業安家補助費、轉業生活補助費和轉業回鄉差旅費等。
①轉業安家補助費。按幹部轉業時的職務、等級發放。對正師職(正局級、專業技術6級)以下軍官和文職幹部,服現役11周年以下的,發給4個月的本人原工資;超過14周年的,從第15年起,服現役每滿1年再增發0.5個月的本人原工資;服現役時間按周年計算後,剩餘月份可按滿周年的標准計發。
②轉業生活補助費。正師職、專業技術6級、正局級以下軍官、文職幹部連續軍齡在8-9周年的,發給3個月的本人原工資;9周年以上的,每滿1年增發1個月的本人原工資,但最高不得超過16個月的本人原工資。
③連續軍齡不滿8年的幹部和執行地方工資標準的幹部,轉業時只發給安家補助費,不發給生活補助費。計發轉業費的軍齡時間,從批准參軍之日起,至下達轉業命令時止。推薦關註:微信查找「戰友之窗」。。二次入伍的幹部,第一次入伍的軍齡不計發轉業費。原在地方工作的時間,不得按軍齡計發轉業費。士官的轉業費,報領證,由財務部門將轉業費直接發給個人。
復員費
復員費是對軍官、文職幹部經批准退出現役作復員安置時而發給個人的各種費用的統稱。它包括安家補助費、回鄉生產補助費、醫葯生活補助費等。
①復員費:凡自願復員的幹部,按軍齡長短計發:軍齡不滿l0周年的,軍齡每滿1年,發給1.5個月的本人原工資;軍齡不滿15周年的,軍齡每滿1年,發給2.5個月的本人原工資;軍齡不滿20周年的,軍齡每滿1年,發給3個月的本人原工資;軍齡20周年以上的,軍齡每滿1年,發給4個月的本人原工資。對判過刑批准復員的,按上述標准每滿1年各減0.5個月的本人原工資。軍齡不滿1周年的部分,按年標準的1/2計發。
②安家補助費:按軍齡長短計發,復員到大中城市的幹部,軍齡在10周年以內的,每年發給0.5個月的本人原工資(不滿1年的按0.5個月發給);軍齡在20周年以上的,從第11年起,每年發給1.5個月的本人原工資(不滿1年的按1個半月發給)。對復員到縣(市)以下地區的幹部,在上述標准基礎上,軍齡每滿1年,再增發0.5個月的本人原工資。
③回鄉生產補助費:對復員回農村的幹部,軍齡每滿1年發給1個半月的本人原工資。
④醫葯生活補助費:對患有慢性病的復員幹部,視病情輕重經軍以上機關批准,發給醫葯生活補助費。醫葯補助費和生活補助費按病情各劃分5個等級發給。
退伍費
退伍費是對義務兵服現役期滿經批准退出現役時發給個人的費用的統稱。包括退伍補助費、醫療補助費和退伍差旅費等。
①退伍補助費:按義務兵服現役年限,分服役不滿年限、或滿年限不同標准發給。退伍補助費由財務部門根據軍務部門的通知和現行標准編制領報證,由財務部門直接發給本人。
②醫療補助費:對患有嚴重慢性疾病的義務兵退出現役時,經團以上的衛生部門證明,分一、二、三等酌情發給醫療補助費。
離休幹部異地安置安家補助費
軍隊離休幹部就地安置的,由原單位管理;跨省、跨市、跨縣異地安置的,由接收單位管理,並由原單位一次發給相當本人2個月原工資額的安家補助費;回農村安置的,由縣市人民武裝部管理,並由原單位一次發給相當本人4個月原工資額的安家補助費。(計發幹部轉業費、復員費的基數)計發轉業費、復員費的基數是:軍官、文職幹部職務(等級)工資、軍銜(級別)工資、基礎工資、軍齡工資和護教齡津貼及地區津貼(邊遠地區津貼,地區附加津貼和艱苦地區補助)之和。
退伍軍人養老金
一、基礎養老金。按復員退伍軍人領取養老金當年的統一標准發給。
二、個人帳戶養老金。復員退伍軍人軍齡可按一定的標准帳戶化。具體為:以復員退伍軍人領取養老金待遇當年繳費檔次的平均額加上政府繳費補貼為基數,乘以其軍齡(不滿1年按1年算)計算帳戶化額度,該額度計入個人帳戶儲存額。個人帳戶養老金的計發辦法與其他參保人相同。
三、繳費年限養老金。復員退伍軍人的繳費年限為軍齡與其個人實際繳費年限之和。其繳費年限養老金的計發辦法與其他參保人相同。
四、優待養老金。
養老金是對退伍軍人晚年生活的經濟保障,具有國家政策支持
I. 黑龍江省農墾九三管理局的歷史沿革
黑龍江省農墾九三管理局始建於年3月。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為紀念抗戰勝利,故得名「九三」。九三管理局先後隸屬於東北行政委員會、中共中央東北局、農墾部、嫩江地委、黑龍江農墾廳、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省國營農場總局、黑龍江省農墾總局。
國營九三機械農場的創建:
1949年4月,齊齊哈爾市榮軍學校政治部主任郝光濃(革命殘廢軍人)挑選自願參加、思想進步的26名榮軍(革命殘廢軍人),前往鎮賚縣東屏區試辦榮軍農場。隸屬黑龍江省民政廳榮軍管理處。同年10月,根據榮軍工作委員會關於組織榮軍擴大生產和發展機械農場的決定精神,經省民政廳榮管處批准,將東屏農場交當地政府經營,人員遷至土地條件較好的嫩江縣伊拉哈區向陽堡東溝,由財政撥款重建機械農場,場部設在馬家窩棚(今奶牛一場)。因農場西靠伊拉哈站,易名為「黑龍江省伊拉哈榮軍農場」,同年12月20日舉行建場典禮。
1949年3月至12月,在嫩江縣境內相繼創建了鶴山、八一五、伊拉哈榮軍三個國營農場,1953年2月1日三場最後合並,定名為國營九三榮軍機械農場。下設5個作業區,20個生產隊。
1956年,改稱九三榮軍農場。1956年5月,建立了國營大西江和紅五月兩個農場。
黑龍江省嫩江縣九三人民公社時期:
黑龍江省農墾廳九三農墾局:
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時期:
1968年6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和中央文革小組共同發出《關於建立沈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指示》。9月21日,在黑龍江省農墾廳九三農墾局的基礎上,成立兵團五師,下轄14個團和一個獨立營。
九三國營農場管理局成立:
1976年3月24日,兵團五師撤銷,黑龍江省九三國營農場管理局成立,原兵團的各團改稱國營農場。九三國營農場管理局下轄13個國營農場牧場。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九三分局:
20世紀九十年代,改為此名。
黑龍江省農墾九三管理局:
2011年1月1日起,根據新施行的《黑龍江省墾區條例》,改為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