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更換工作單位社保卡需要轉嗎
如果換了工作,無論是不是同城社保都可以不轉,只要在退休前合並轉來就行。轉移社保關系時,在各地的參保繳費年限就可以合並計算,個人賬戶儲存額也將累計計算。
一、當你離職時,沒有辦理社保關系轉移,當地社保局就把你的社保賬戶封存起來了,最後都會積累一起計算。繳費憑證最好是申請辦理時再去列印,特別是涉及省外參保地,因為參保地地址可能會變動,會給後期聯絡造成不便。
二、養老金領取地不是在戶籍所在地就是在養老保險累計繳滿10年的工作地。因此,我們是可以「人為」的選擇養老金領取地,換工作的時候要想好自己以後要在哪個城市領養老金,然後換工作的時候可以選擇把社保關系留在某一個城市,繼續在理想中的養老金領取地交社保。
三、社保關系轉移只能轉移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般只轉移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要看新工作地是否接受才可轉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九條: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
第三十二條: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醫療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第五十二條:職工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失業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1)社保卡要給單位擴展閱讀:
社保轉移流程:
1、參保人員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
2、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並提供相關信息;對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向申請單位或參保人員作出書面說明。
3、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好轉移接續的各項手續。
4、新參保地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轉移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確認情況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
5、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累計計算的,中間允許有空檔,可補可不補。
㈡ 單位為員工辦理社保卡需要什麼資料
公司為員工辦理社保需要哪些材料
一、 需填報的表格及附報資料:
1、 社會保險登記表及在職職工增減異動明細表(一式兩份)並在所管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領取。
相關證件如下:
(1) 企業營業執照(副本)或其他核准執業或成立證件;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
(3) 地稅登記證;
(4) 私營企業如相關證件無法清楚地認定其單位性質,應補報能證明其私營性質的相關資料(如:工商部門的證明、國稅登記證、驗資報告等)。
(5) 事業單位應附有關事業單位成立的文件批復。
(6) 駐漢辦事處應附總公司或總機構的授權書。
附報資料:新參保職工身分證復印件(戶口不在本市的職工還需提供戶口或者暫住證復印件)
以上證件同時需要原件及復印件,到所在社保經辦機構辦理。
二、 表格填報說明:
1、 社會保險登記表
「稅號」:稅務登記證中「稅字如420103748300492號」欄號碼。
「工商登記執照信息」:需經工商登記、領取工商執照的單位(如各類企業)填寫此欄,不填「批准成立信息」欄。
「批准成立信息」:不經工商登記設立的單位(如:機關、事業、社會團體等)填寫此欄,不填「工商登記執照信息」欄。
「繳費單位專管員」:填寫參加社會保險單位具體負責該項工作的聯系人,其所在部門及聯系電話。
「單位類型」、「隸屬關系」:根據參保單位的單位類型及隸屬關系,對照表下方「說明」中所對應的代碼填報。
「開戶銀行」:須填報開戶銀行清算行號。
2、 在職職工增減異動明細表:
「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個人帳戶(身份證號)」:均要嚴格按身份證中信息填寫。
「個人編號」 :「續保」、「轉入」人員需提供其原參保的個人編號,填報此欄。「新增」人員在申報時暫不填報此欄,其個人編號待錄入微機產生。
(1)「新增」 :原未參保人員,屬新增類型,已參保人員不可按新增辦理
㈢ 單位讓我去辦社保卡,就是單位要幫我交保險,但是我原來已經有社保卡了還需要辦嗎
不需要啊,況且你辦過了也辦不了啊,不用管,因為你不管在那個單位,社保卡都是這一張,只不過是誰往裡交錢的問題。 等單位幫你交了保險,你去葯店刷一筆,上面會顯示公司信息,你看一下是哪個公司幫你交的。
㈣ 公司為員工領取社保卡需要帶什麼材料
公司為員工領取社保卡需要帶的材料:
1、《社會保障卡個人信息確認及申領表》 原件;
2、《參保單位統一申領本單位職工社會保障卡憑證》原件;
3、《用人單位社保卡申領匯總表》原件;
4、《未返回人員匯總表》。
(4)社保卡要給單位擴展閱讀:
一、社保卡辦理程序:
第一步:
核對個人基本信息。其中,用人單位可通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上申報系統或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窗口核對個人基本信息;非在職人員持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到本轄區街道(鄉鎮)核對個人基本信息。
第二步:
領取社會保障卡。在職人員可通過單位統一領取;非在職人員可到本轄區街道(鄉鎮)領取。
第三步:
開通社會保障卡。參保人領取社會保障卡後,本人須持社會保障卡、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到對應銀行窗口開通社會保障卡,未成年人需由監護人持社會保障卡、監護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戶口薄原件辦理。
二、社保繳費:
從2016年5月1日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省(區、市),將單位繳費比例降至20%;單位繳費比例為20%且2015年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高於9個月的省(區、市),可以階段性將單位繳費比例降低至19%,降低費率的期限暫按兩年執行。
具體方案由各省(區、市)確定。從2016年5月1日起,失業保險總費率在2015年已降低1個百分點基礎上可以階段性降至1%至1.5%,其中個人費率不超過0.5%,降低費率的期限暫按兩年執行。具體方案由各省(區、市)確定。
社保繳費額=社保繳費基數*社保繳費率
保險基數通常按照職工上年度全年工資的月平均值來確定。
中新網 關於社保,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了
網路社保
㈤ 單位交了社保,但是社保卡要自己去弄,請問怎麼弄需要什麼資料
有兩種方式;一是公司代辦,二是個人自辦,具體可詢問公司是否可以代為統一辦理,若需要個人前往辦理流程如下:
1、社會保障卡申領流程
符合申領條件的人員可以通過電話向申領網點預約或直接前往街道(鎮)社會保障卡申領服務網點申請辦理社會保障卡(包括學籍卡)。申領時需攜帶身份證、戶口簿、申領表(集體戶口市民需要攜帶戶籍所在地警署或派出所開具的戶籍證明)等相關資料 。
2、社會保障卡領卡流程
申請人(或申請單位的經辦人員)須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單位領卡還須攜帶單位公章或委託書)到申請制卡的服務網點領卡。委託他人領卡的,須同時出示委託人和受委託人證件。
(5)社保卡要給單位擴展閱讀:
自2011年9月起,多地社會保障卡載入金融功能,社保卡更換了金融晶元,新社保卡成為持卡人享有社會保障和公共就業服務權益的電子憑證,具有信息記錄、信息查詢、業務辦理等社會保障卡基本功能的同時可作為銀行卡使用,具有現金存取、轉賬、消費等金融功能。
截至2016年底,我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9.72億人,2017年,社保卡還將基本實現全國一卡通。
截至2018年6月底,全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到11.5億人。
金融社保卡在全國范圍內鋪開,包括廣東、湖北、內蒙、黑龍江、山西、山東、寧夏、河北、貴州、新疆、重慶等地都開始發行金融社保卡。
㈥ 公司給辦了五險一金,社保卡需要自己去領嗎
原則上是可以直接從單位領取的。但是,單位給你了領卡證明,讓你自己領取的,也沒有違法法律規定。
公司是必須要給員工上社保的
社保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自己繳納的進入個人帳戶)。
醫療保險:單位8%,個人2%(自己繳納的進入個人帳戶)。
失業保險:單位2%,個人1%。
工傷保險:單位0.2-2%,個人不繳納。
生育保險:單位0.6-1%,個人不繳納。
擴展:
社會保障卡作用十分廣泛。持卡人不僅可以憑卡就醫進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實時結算,還可以辦理養老保險事務;辦理求職登記和失業登記手續;申領失業保險金;申請參加就業培訓;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和申領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在網上辦理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等。
社會保障卡採用全國統一標准,社會保障號碼按照《社會保險法》的有關規定,採用公民身份號碼。
截至2016年底,我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9.72億人,2017年,社保卡還將基本實現全國一卡通。
㈦ 拿單位發的社保卡去醫院看病怎麼報銷。
1、首先參保人去看病時,拿社保人看完病後,都會開一張葯方繳費。
2、參保人拿掛號單去就診科室看病,醫生給參保卡去掛號處掛號。
3、參保人拿葯方到醫院結算窗口計價後,直接刷社保卡支付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醫療費用即可。
4、如果葯方中有些葯品不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則需要參保人自付現金。
(7)社保卡要給單位擴展閱讀:
作用
1.個人社會保障相關信息記錄、電子憑證和信息查詢等;
2.記錄參保人員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年月、性別、民族、戶籍所在地等基本信息;
3.查詢本人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繳納情況;
4.可持卡到醫院就醫,進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結算,到葯店買葯;
5.辦理醫療、失業、養老、工傷和生育等社保事務;
6.查詢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累計總額等信息;
7.辦理領取養老金等社保事務,進行求職、失業登記,申領失業保險金,申請參加職業培訓等。
8.用於身份證明。
辦理條件
符合申領條件的人員可以通過電話向申領網點預約或直接前往街道(鎮)社會保障卡申領服務網點申請辦理社會保障卡(包括學籍卡)。申領時需攜帶身份證、戶口簿、申領表(集體戶口市民需要攜帶戶籍所在地警署或派出所開具的戶籍證明)等相關資料 。
開展情況
現狀
自2011年9月起,多地社會保障卡載入金融功能,社保卡更換了金融晶元,新社保卡成為持卡人享有社會保障和公共就業服務權益的電子憑證,具有信息記錄、信息查詢、業務辦理等社會保障卡基本功能的同時可作為銀行卡使用,具有現金存取、轉賬、消費等金融功能。
截至2016年底,我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9.72億人,2017年,社保卡還將基本實現全國一卡通。
截至2018年6月底,全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到11.5億人。
范圍
金融社保卡在全國范圍內鋪開,包括廣東、湖北、內蒙、黑龍江、山西、山東、寧夏、河北、貴州、新疆、重慶等地都開始發行金融社保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