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勞動法關於社保的規定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國家鼓勵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
國家提倡勞動者個人進行儲蓄性保險。
國家發展社會福利事業,興建公共福利設施,為勞動者休息、休養和療養提供條件。
用人單位應當創造條件,改善集體福利,提高勞動者的福利待遇。
《勞動法》第九章明確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從這項規定中可以看出,建立養老基金對於切實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改革,發展經濟,穩定社會具有重大意義。市場經濟最本質的特徵是競爭。它既有激勵人們去獲取勝利和成功的作用,也有因之被陷入困境的風險。
為了克服市場經濟這種弊端,世界上不少國家都建立了體現效率與公平兼顧原則的一套失衡機制, 如稅收調節機制、企業破產機制、社會保險機制等,以分散國家和社會的負擔,其中尤以社會保險是最為完整的社會穩定器,是市場經濟體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而社會保險中又以養老保險涉及的人最多,花費的金額最大,影響最深,關繫到幾代人。由此可見,從一定意義上講,養老保險更是重中之重了。
但是,目前我國養老保險的水平很低,其主要表現是現有離退休職工已達2600多萬人的龐大隊伍(而且這支隊伍每年還以較大比例日益增加),卻沒有養老基金積累,完全採取現收現付的辦法勉強予以維持。
而實際上,當前不少企業由於種種原因,其職工離退休費用已經處於難以為繼的境地,這種現象,顯然是與市場經濟的發展很不相適應的。
為把《勞動法》規定的建立社會保險基金的精神落到實處,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1)單位社保賠償原則擴展閱讀:
當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正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根據《勞動合同法》、《勞動法》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時,可以採取以下列途徑尋求救濟,維護自己的權益。
一、協商和解。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此途徑有利於勞動關系的穩定和諧。
二、勞動爭議調解。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到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或者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有關組織申請調解。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
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後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三、行政舉報。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本法的行為都有權舉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及時核實,處理違法事實。勞動者就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行為向勞動行政部門進行舉報,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受理並立案查處。
一經查實,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用人單位依法對勞動者給予賠償。
四、勞動爭議仲裁。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五、申請支付令。對支付拖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事項達成調解協議,用人單位在協議約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勞動者可以持調解協議書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用人單位拖欠或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還可以直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六、訴訟。提請仲裁後對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 ,勞動者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㈡ 單位拒絕繳納社保嗯需要給職工兩倍的賠償嗯嗯出自哪個法條
沒有這樣的法律規定,你可以看一下《社會保險法》、《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㈢ 工傷社保是賠償給職工還是用人單位
工傷社保這一塊,原則上是賠償給職工本人。
但實際上,個人辦理工傷這一塊的手續很麻煩,一般都是用人單位負責人事的到相關部門辦理(特別是醫葯費用這一塊,原來由單位墊付,單位辦理要方便一點,)單位辦理好以後,該由傷者本人享受的由單位付給傷者。
如果單位辦理好以後不付給傷者,傷者可以直接到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起申請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謝謝!
㈣ 工傷賠償是單位賠還是社保賠
工傷經傷殘定級後,有三筆大的補助金。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由工傷基金支付。離職後,工傷基金支付一次性醫療補助金,由單位支付一次性就業補助金。
㈤ 職業病賠償是社保賠還是單位賠
《工傷抄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故職業病應屬於工傷,應由工傷保險基金賠償
縱橫法律網-北京市國韜律師事務所-盧志紅律師
㈥ 單位未繳納社保如何賠償
現在每年繳納社保是九千多,單位應該交一部分,大概是七千多,個人應該繳納二千多,讓單位給你補交就可以。
㈦ 兩年公司交社保等得到多少賠償金
1,用人單位繳納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的,可到社保投訴。 2,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如果單位未給員工交納社會保險,員工要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單位要給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滿六個月按一年計算,每年賠償一個月工資。還有要為員工補繳各項保險,這二項權利會得到保護。
㈧ 社保賠償問題
你主張你舉證
證明你與該廠是勞動合同關系,而不是勞務關系,證明工資的證據.....
㈨ 單位漏交社保如何賠償
由單位補交同等年份時間的社保,如果因為單位漏交影響醫保記錄歸零作廢的話,還要單位一次性補齊補足。至於賠償是有前提條件的,一定要產生了具體損失才可以申請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