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急急急~~~社保和公積金占工資的多少
規定的比例大約是:
養老:單位20%,個人8%。
失業:單位2%,個人內1%。容
醫療:單位6-4%,個人2-4%。
工傷:單位1%,個人0%。
生育:單位1%,個人0%。
各地可能略有變動。
公積金大約是8-12%.
可以,不過公積金貌似只多繳這一點也沒有用的。
恩,養老是20+8%,按3000算下來就840元。
B. 月薪是稅後4萬,社保和公積金公司應交多少
1,公積金基數跟社保復基數應一致。制比如社保8k,公積金也應該是8k標准
2,稅前。實發工資是應發先減去社保公積金,再減起征點,再減專項附加扣除的順序。所以按照應發工資去算基數很合理。
3,末尾的問題因為數據全部由企業來申報,而企業賬上別管社保個稅啥的,總數全是工資薪金列支的,所以以企業角度的工資薪金值為標准。
C. 單位社保和住房公積金分別要交多少年
如果單位沒有注銷,需要一直給員工繳納社保到員工退休(在員工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的前提下)。
公積金不是國家強制要求的,企業可以選擇不給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
根據《社會保險法》法律依據:在職按社保規定享有醫保待遇、工傷待遇、生育待遇,失業享有失業金。繳費年限滿15年,達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享領退休工資和享有退休醫保。
(3)公積金公司和社保工資是多少擴展閱讀:
辦理
1、社保、公積金開戶:
企業需要在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內去社保局及公積金中心辦理社保、公積金開戶。社保開戶後會拿到《社保登記證》,公積金開戶後會取得單位公積金登記號。
2、增減員:
單位每月都必須把企業新增的員工添加進單位的五險一金賬戶中,並把已經離職的員工從賬戶中刪除。社保、公積金賬戶為兩個獨立的賬戶,增減員工的操作在兩個賬戶中都必須進行。
3、確認繳費基數:
單位每月需要為員工申報正確的五險一金繳費基數,以確保五險一金的正常繳納。五險一金的繳費基數以員工上年度平均工資或入職首月工資為准。
4、五險一金繳費:
如果企業、銀行、社保/公積金管理機構三方簽訂了銀行代繳協議,則五險一金費用將在每月固定時間從企業銀行賬戶中直接扣除。當然企業也可以選擇通過現金或者支票的形式前往五險一金管理機構現場繳費。
D. 社保及公積金個人和公司繳納比例分別是多少
每個城市的基數都不一樣,把基數帶入計算即可 。上海社保費繳納單位按35%的比例:養老21%、醫療11%、失業1.5%、生育1%、工傷0.5%。 個人按10.5%的比例:養老8%、醫療2%、失業0.5%、生育0、工傷0。 住房公積金單位、個人各按7%繳納。
(4)公積金公司和社保工資是多少擴展閱讀:
五險一金下調 對員工來說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個人和公司分別按照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8%和20%繳納,必須繳滿15年,退休後才能按月領取養老金。如果工作及參保的地方在戶籍所在地,則在戶籍所在地領取養老金,如果工作的地方不在戶籍所在地,並且在該地繳納10年以上養老保險,則在工作的地方領取養老金,如果在多個地方工作並且累計均不滿10年,則回戶籍所在地領取養老金。
退休後養老金的領取金額與四個因素有關:1、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個人工作歷年來的指數化月平均工資;3、繳費年限;4、退休時個人賬戶余額。
並不是說你繳的越多就領的越多,還要看你繳費時間長短、全省平均工資水平等。實際上養老金有一個「劫富濟貧」的效果,也就是工資高於省平均工資的人要補貼給工資低於省平均工資的人,小編的工資雖然不高,但怎麼著也要高於省平均工資啊,辛辛苦苦繳了那麼多年還要給別人補貼,小編表示不服。此外延遲退休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如果65歲之後才開始領,要到八九十歲才能領完,如果還沒領完人就掛了,只有個人賬戶中的錢可以繼承,公司繳的那部分都要上繳給社保基金,
E. 社保公積金公司交多少
我們一般所說的工資水平指的是稅前工資,但是扣完社保、公積金和個稅之後,拿到手的現金就少了很多。每個月單位發完工資之後你有沒有好好查看一下自己的工資單?知不知道那些錢都分別扣到哪個地方了?
一、社保(五險)
相信很多人都對自己的工資單不是很了解,甚至有些人並不關心。但實際上搞清楚這些很重要,公司給你多繳了還是少繳了關乎個人的利益,如果發現異常要及時反應或維權。
分析師以北京地區為例,看看社保、公積金及個稅分別是怎麼扣的。
注意:
1、在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2%是基本醫療保險部分,每年報銷上限為10萬元,如果每個月多繳3元錢的大病統籌險,則每年報銷上限為30萬元。
2、在失業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如果是城鎮戶口,繳費比例是0.2%,如果是農村戶口則不用繳。
有人不太懂繳費基數的上限和下限,這里要解釋一下,2014年北京市職工平均月工資水平為6463元,如果你的月工資低於6463×40%=2585.2元,則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的繳費基數按照2585.2元計算,如果你的月工資高於6463×3=19092元,則繳費基數按照19092元計算,如果你的月工資在兩者之間,按照個人工資計算。
二、住房公積金
根據北京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的文件,2015住房公積金年度(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為12%。
2015年公積金的月繳存上限為4654元,職工和單位月繳存額上限均為2327元,也就是說,即使你的月薪為3萬元,單位和個人最多隻能分別繳2327元。
2015年公積金的月繳存基數下限為北京市最低工資標准1720元,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月工資是1500元,則公積金繳存基數為1720元。
此外,單位申請降低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的下限原則上不低於8%。也就是說,如果單位因經營不佳、盈利下降,是可以申請將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由12%下調至8%的。
三、公司把繳費基數降低,對個人有何影響?
有些經營不太正規的公司,為了降低負擔或是避稅,通常會把個人繳費基數算的很低,比如按照最低標准來繳費,這樣會不會損害員工的利益?
分析師告訴大家,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在社保方面主要影響的是退休後養老金的領取,繳費越低,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少;
其次,公積金少繳了,會直接影響購房貸款限額,而且個人和單位繳存部分都上繳到住房公積金賬戶中,這裡面的錢其實都歸員工所有,單位少繳多少你就虧損多少;
第三,個稅少繳了按理來說對員工是好事,不過有些地區要求有納稅經驗或是個稅達到一定起點才享受某些服務或政策優惠,比如子女上學、限購城市買房買車等,所以不繳或少繳未必是好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F. 社保及公積金個人和公司繳納比例分別是多少
一、社保繳費比例如下:
養老保險:用人單位20%,員工個人8%
基本醫療保險:用人單位6%,員工個人2%。
失業保險:用人單位2%,員工個人1%。
工傷保險:用人單位0.4%-2.4%(共六檔),員工個人不繳費。
生育保險:用人單位0.8%,員工個人不繳費。
二、公積金繳費比例:
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G. 社保繳納個人和企業的比例是多少
企業和個人保險繳費比例,對於不同的參保者來說,單位和個人保險繳費的比例是不同的,而且,由於不同城市的經濟水平不一樣,社保繳費比例也是不一樣的。下面為一般繳費標准:
1、養老保險:單位繳納比例20%,個人繳納比例8%。
2、醫療保險:單位繳納比例9%+1%,個人繳納比例2%+3。
3、失業保險:單位繳納比例1%,個人繳納比例0.2%(農業戶口個人不需繳納)。
4、生育保險:單位繳納比例0.8%,個人不繳費。
5、工傷保險:單位繳納比例0.8%,個人不繳費。
(7)公積金公司和社保工資是多少擴展閱讀:
社保繳費企業基數:
1、養老保險、失業保險
上限: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下限: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
2、工傷、生育、醫療保險
上限: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下限: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保繳費比例
H. 社保公司和個人各承擔的比例是多少
社保分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具體社保費繳費比例分別為:
1、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0%、8%;
2、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12%、2%;
3、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1%;
4、生育保險單位繳納0.60%,個人不繳;
5、工傷保險單位繳納2%,個人不繳。
社保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由於養老、工傷、醫療、生育、失業等社保5大險種的繳費基數與待遇補償基數均與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相掛鉤,因此,平均工資水平的提高,會帶來各社保險種的調整。
(8)公積金公司和社保工資是多少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繳費數據
1、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
2、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將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此前的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賬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