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社保局為何劃為公益一類而不是行政類
2012年4月16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我國計劃專在5年內完成事業單位屬分類改革。社保局為何被劃分到公益類涉及因素復雜,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結果,以下簡單說下。
第一,控制行政編制數量,這個不用細說。
第二,從歷史上來看,原社保所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下屬機構,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屬公益性質。
第三,社保局承擔著社會保險相關事項的管理和服務,雖然也有部分行政性質的職權,但總的來說還是服務性質,劃到公益類更合適。
第四,去行政化,對包括社保局在內的其他公益類單位都會逐漸剝離行政性質的職權,逐漸成為獨立的公益團體。
㈡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後,已參公的社保經辦機構能轉為公務員嗎
參公單位根本就不納入事業單位改革,單位參公後就跟著機關走了。
㈢ 我們鄉鎮機構改革,勞保站劃為事業單位,改名為社會保障服務中心,不知我們的工作職責又是什麼呢
那現在就是事業工資,全額事業待遇
工作職責無謂就是班裡社保的一些事
㈣ 重慶市鄉鎮社保所在事業單位改革中怎樣改,要改參公單位嗎
我也是今年選派到兩翼地區社保的,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去呢?
㈤ 事業單位改革,社保所(財政全額撥款)是不是劃到公益一類的
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屬公益性質。社保所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下屬機構,屬事業編制。隨著事改的深入,不少社保所變成了參公事業單位。
㈥ 鄉鎮社會保障服務中心事業單位改革的趨勢是什麼
這個崗位很重要,改革之後會得到鞏固和加強的
㈦ 鄉鎮社保所在事業單位改革中處於什麼位置,是行政、公益要是公益,有屬於一類還是二類~~
多看看有關農村的政策、文件啥的就可以啦~
其他的話,如果參加過公考,完全不是問題
㈧ 社保局事業單位改革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人社局下屬很多事業單位。參公是指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公益類是指根據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事業單位分為行政類、公益一類、二類、三類、生產經營類等,兩者不是一個層面的概念。參公單位由公務員侍鏈管理部門核定,公益類屬於機構編制部門分類。
置於你說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單位,各地情況都不腔純一樣,一般是衛計委或人社局下屬全供事業單位,非參公,但是根據新的社保改革方案,原醫保中心、社保局、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處和新農合要整合為統一的老圓孫社保機構,為參公單位!
㈨ 社保局以後會改革成純粹的事業單位嗎
按照國家現在的機構精簡方案,會改為事業單位
㈩ 事業單位改革 鄉鎮社保所劃為哪一類會不會參公
目前鄉鎮除了垂直管理單位,鎮屬事業單位均不在參公范圍之列。
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和工作部門所屬事業單位,鄉鎮社保所不屬於事業單位。
中央垂直管理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實行參照管理的,由中央垂直管理部門統一向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申報;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實行參照管理的,由省垂直管理部門統一向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申報。
公務員主管部門在審核或審批事業單位參照管理過程中,應就該單位是否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和是否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分別徵求機構編制、財政部門意見。
(10)事業單位改革鄉鎮社保中心擴展閱讀
改革背景
有統計稱,我國有126萬個事業單位,共計3000多萬正式職工,另有900萬離退休人員,總數超過4000萬人。
來自高層的判斷認為,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國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一些事業單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機制不活。公益服務供給總量不足,供給方式單一,資源配置不合理,質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務的政策措施還不夠完善,監督管理薄弱。
有的事業單位對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追求,偏離了公共服務這個公共機構的基本價值取向。此外,已經形成的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結構在改革中很難被打破,成為事業單位改革的最大阻力。這些問題影響了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迫切需要通過分類改革加以解決。
「事業單位改革的實質性推進,與『十二五』時期切實解決與百姓利益直接相關的醫療、衛生、教育等民生難題,以及『民富』戰略相吻合、相呼應。」汪玉凱說。
國家行政學院宋世明教授說,改革後的事業單位,即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成為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組織支撐,成為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主力軍,以實現政府公共服務的核心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