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司拖欠社保 可以要求經濟補償嗎
可以要求經濟補償。
公司不繳納社保可以去勞動仲裁委員會進行投訴,因為國家有相關法律規定:
《社會保險法》規定的用人單位的義務主要有兩項:
一、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用人單位應當在成立時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二、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其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的繳費義務由用人單位與職工共同承擔,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繳費義務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職工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用人單位還應當按月將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明細情況告知本人。
第十三條 繳費單位未按規定繳納和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保險行政部 門或者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不繳納的,除補繳欠繳數額外,從欠繳之日 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滯納金。滯納金並入社會保險基金。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行政處罰辦法》(1994/12/26)
第十七條 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應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除責令其補交所欠款額外,可以按每日加收所欠款額千分之二的滯納金。滯納金收入並入社會保險基金。
去勞動仲裁委員會進行投訴辦理程序:
1、勞動保障當事人提出仲裁的,應當從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2、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訴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決定。受理的,應當由作出決定之日起五日內,將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並組成仲裁庭,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書面作出不予受理通知,說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日內提交答辯書及相關證據。被訴人沒有按時提交或不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案件審理。
3、仲裁庭應當於開庭五日前,將開庭時間、地點的書面通知送達當事人。當事人收到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對申請人按撤訴處理,被申請人可以缺席裁決。
4、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案,案情復雜確需延期的,經報仲裁委員會批准,可以適當延期,但不得超過十五日。
5、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先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根據協議內容製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6、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
7、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和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收費標准:不需要收費.
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條明確規定「勞動爭議仲裁不收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經費由財政予以保障。」
㈡ 離職後,公司要求索賠社保問題
以你的情況來看,現在你是想離開這家公司了,那工資的多少就無所版謂了,可以先向公司權提出補交社保,因為國家有法律明文規定,公司必須給所有在職員工交社保,不得以任何理由不交.公司會以你們當初協商不交來拒絕你的要求,此時你再以公司拒絕給你交社保而提出辭職,並要求公司給你補交社保並賠償你一個月的稅前工資,因為是公司明顯違反了有關規定,而新勞動合同法又有相關的條款,當公司方違反相關法律時,員工可以隨時提出辭職並要求公司做出相關賠償.這裡面有一個先後的程序.要先向公司要求,然後辭職,此時你就可以按合同法要求賠償.如果你是要先辭職的話,你得不到任何的賠償金.當然,最初公司是不會理你那麼多的,在你向公司提出補交要求被拒絕而提出辭職再要求補交加賠償金被拒後,應該向當地的勞動局去投訴,讓勞動局介入協調.
㈢ 公司怎樣賠償社保醫保 具體多少錢
社會保險制度是社會的「穩定器」、「減壓閥」,是維系社會和諧的一條重要紐帶。然而,湖北隨州鐵樹紡織印染公司1554名退休老人因為公司沒有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企業破產後退休職工養老金銳減,不得不經歷一連串的集體上訪,最終走上民告官之路。
當前,一些地方在發展中將效率優先原則絕對化,造成社會公平缺位,加上勞動保障部門缺少剛性手段,以及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職工對未來權益顧及不到等因素,職工社保權益被架空的現象比較普遍。
「隨州社保第一案」敲響警鍾
湖北鐵樹公司曾是隨州市最大的國有企業,2002年12月宣告破產。令全廠一千餘名退休和內退職工沒想到的是,從2003年元月開始,他們的退休金突然減少了109元到156.56元不等,人均減少127元。
鐵樹公司早在1988年就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企業破產,退休金何以銳減?退休職工們四處走訪才了解到,在企業破產前,鐵樹公司並不是按照法律規定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而是瞞報、少報了繳費基數,其「差額」部分由企業自己支付。企業一破產,就無人支付這部分「差額」了。
每月100多元的退休金對這些老人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從2003年1月開始,1000多名退休職工不斷到相關部門上訪。長時間上訪沒有任何結果,這些老人卻熟悉了社保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便開始了漫長的「依法維權」之路。
2005年6月21日,隨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責令隨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履行依法審定1554名退休人員自1996年至2002年間社會保險費的繳費基數,履行責令鐵樹公司破產清算組補繳相關欠繳社會保險費的行政職責。
這起歷時兩年多、涉案人數1500餘人的官司似乎已經一錘定音。然而,記者采訪時發現,官司雖已終審,問題卻遠未解決。退休職工代表說,二審判決已經半年多了,執行卻不見動靜。
令人更加擔憂的是,鐵樹公司職工社保權益被架空在全國並非個別現象。基層社保工作者說,社會保險政策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以前有許多企業是協議繳費,並沒有依法足額繳納。
資本與民生孰先孰後
記者在調查中看到,企業少報、漏報、欠繳社保費用的現象非常普遍。湖北省有關部門對天門、荊門、荊州、咸寧、孝感五市的市直企業參保情況進行抽樣調查,養老保險參保戶數占當地工商登記戶數的比例不到10%,最低的只有2%;占稅務登記納稅戶數的比例不到30%,最低的只有5%。另一方面,伴隨國企改組改制力度不斷加大,欠繳社會保險費的問題暴露得越來越多,全省僅養老保險欠繳保費就有45億元。
雖然許多地方反復強調社會保險的重要性和基金征繳的緊迫性,但同時又強調社會保險費的征繳要考慮一個地方的實際情況,面對實際問題時往往犧牲社會保險,強調企業發展。有的地方以為外來投資企業、民營企業創造「安靜日」為由,為部分企業逃避繳納保險費創造「避風港」,有的地方甚至把不參加社會保險作為招商引資的一項優惠條件。另一方面,「老闆」即資本所有者是社保擴面的阻力之一,由於資本追逐利潤最大化的本性,「老闆」們往往把繳納社保費當作企業的成本能省則省。
針對以損害職工社保利益為代價來發展經濟的現象,一些基層社保幹部提出,在當前體制下,應該將基金征繳作為政府的硬指標,增強考核的剛性。孝感市孝南區勞動保障局副局長唐道文說:「建立和諧社會應該將社會保險作為評價政府政績的核心指標。」
「圍桶戰術」凸顯法治尷尬
我國的法律法規對於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早有強制性規定:1993年勞動部發布《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管理規定》,對單位和職工不繳、少繳、拒繳基本養老保險費,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1999年國務院發布的《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及勞動保障部制定的《社會保險費申報繳納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對繳費基數與強制性作出規定,並明確了勞動保障部門的徵收、監督、管理職責。
盡管法律對社會保障早有剛性規定,但是這種剛性還十分脆弱,勞動保障部門對此深感無奈。隨州市勞動保障局副局長孔祥迎說:「接到法院的判決,我們覺得十分委屈,說我們不作為是不可能的,勞動保障部門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來擴大征繳面,提高基金征繳率,但是我們沒有強制手段,法律法規與實際運作不能對接。」
事實上,各級勞動保障部門為加強社會保險的征繳採取了很多措施。唐道文用「圍桶戰術」來形容他們的工作:通過輿論和典型案件曝光,通過與企業主開聯席會議尋求互動平台,通過與相關部門聯動,公正、公平、公開地處理投訴、舉報案件等等,不斷給企業施加影響,促使其參保繳費。像孝南區一樣,中部地區的基層勞動保障部門普遍都是靠「跑斷腿、磨破嘴」的方式來加強征繳。但是,談到法律剛性,他們都說,不可能剛性執行,也不能剛性執行,只能循序漸進。
因為職能部門的征繳手段過於弱化,造成社保基金缺口不斷擴大,基金壓力越來越大,這已經成為當前社會保險面臨的首要難題。據了解,去年湖北省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缺口達20億元左右。基層社保幹部呼籲,完善社保體制關鍵是要完善社保立法與執法體系,以法治精神實現社保體制的剛性。
「飯碗」大於保障的無奈
社保權益得不到真正落實,也有職工自身的原因。一方面,面對目前我國勞動力供大於求的基本格局,社會保險的需求往往讓位於就業崗位的需要。本來,企業主不給辦社保,職工可以向勞動部門提請監察,甚至可以請求法律援助,但是他們卻往往保持「沉默」,特別是在新興的私營企業里。對此,許多職工給記者的回答是:能夠找到「飯碗」已屬不易,誰還有勇氣為今後的保障跟老闆「翻臉」呢?
另一方面,與社會保險相比,職工對當前收入的要求更為迫切。目前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女工生育五項保險的費用合計佔到了工資總額的40%左右,全部繳納許多企業難以承受,對職工當前的收入預期也影響很大。
采訪中,隨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工作人員講了一件事情:一個招商引資的新企業,社保部門已經做通了老闆的思想工作,准備參保了,卻遭到全廠60多名職工的反對,他們不願意參加社保,因為他們寧肯領到更多現時的工資。唐道文對記者說,盡管各級政府以開會等形式反復強調參加社保的重要性,但這些工作並沒有發揮太大作用,職工參保的積極性還是不高。
綜上所述,盡管職工社保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存在各種困難或阻力,但這項制度必須往前推,因為它是一種保障,事關職工切身利益及社會的穩定與和諧。(記者 皮曙初 袁志國)
㈣ 離職後可以要求公司賠償未繳納月數的社保嗎
用人單位不交保險的: 根據勞動合同法和社會保險法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和回勞動者從用工之日起答建立勞動關系,一個月訂立勞動合同並繳納社保,這是勞動者的權利,用人單位的義務。 用人單位未簽訂勞動合同,未參加養老保險的,違反了勞動合同法和社會保險法的規定。 你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和第四十六、四十七條規定解除勞動關系,並要求向單位主張: 1,支付每滿一年給予一個月的經濟補償。 2,補交存在勞動關系期間的社保。 3,如果為未簽勞動合同,應支付最多12月的雙倍工資。(一年的時效)
㈤ 個人要求公司賠償社保費最多幾年
這個要看你的個人合同合同什麼時候簽訂的?按照勞動法從合同簽訂之日起就需要交社保,如果沒有簽合同那就需要你自己拿出合法勞動收入的證據。
㈥ 不能補繳社會保險,如何要求公司賠償
一、《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三、失業險繳費一年給三個月,最多可以領二年。可以申請九個月的賠償,賠償金額根據繳納基數定。各地有所不同,請咨詢當地失業保險局。
(6)要求公司賠償社保費用嗎擴展閱讀: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
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故應當是應發工資
勞動者的以下勞動收入不列入經濟補償金基數的范圍:
(1)勞動保護費用,如工作服、解毒劑、清涼飲料費用等;
(2)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收入,如創造發明獎、國家星火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中華技能大獎等,以及稿費、講課費、翻譯費等。
㈦ 有了社保補償金還可以在仲裁時要求賠付社保費用嗎
我也是在上個月辦理一起社保返現但最終補繳的投訴事宜。大體情況和樓主一樣。員內工在第一次和公司容協商未果後到稽查投訴,第二天又到公司協商,協商的結果是公司將社保費用按其要求進行單位承擔費用的返現,同時在協商協議中強調了一點「公司以現金形式返還應由公司繳納的社保費用,若員工再因社保事宜到稽查投訴,員工將返現費用補還公司,公司將按照正常手續給予補繳。」在我們打算第二天支付該筆費用時,迎來了稽查的調查人員,一樣也是說我們的協議是無效的,即便我們返現了,也必須給員工做補繳。於是我們在提報了稽查所需調查的資料後,又做了補繳,將補繳的明細遞交到稽查後,方才無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㈧ 這個社保問題我還能要求公司進行賠償嗎
如果公司沒有給員工繳納社保,是可以去勞動仲裁委員會進行投訴的。可以給員工經濟內補償。
根據容《社會保險法》
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證明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處理。
第八十六條 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㈨ 單位沒有給繳納社保,現在要求公司經濟補償可以嗎
你可以向單位申請經濟補償,工作一年,按一個月工資標准計算,依次累推。
肯定回是違規了.
看得出答用人單位極不負責任.
你不用擔心,可以使用法律來保護自己,根據《勞動法》的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必須跟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並購買保險,因此購買社保是必須的,屬於強制保險。
因此你可以跟用工單位協商解決,無果的情況下,申請勞動仲裁或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反映並投訴,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等,是可以得到有效解決的。
其證據就是證明跟單位有勞動關系,比如工資條,工牌等。
一般需要補交所欠的月份.
單位方式參保,以實際工資作為交納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