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陝西省社保繳納政策
辦理流程
1參保人抄員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
2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並提供相關信息;對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向申請單位或參保人員作出書面說明。
3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好轉移接續的各項手續。
4新參保地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轉移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確認情況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
2. 隸屬陝西省的已享受「4050」社保補貼滿三年者,按政策規定可一次性延期一年者」的相關問題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靈活就業「4050」人員社保補貼政策
(一)補貼對象暫不作調整
包括以下對象:即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國有企業關閉破產需要安置的人員,城鎮集體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城鎮「低保戶家庭」和「零就業家庭」中的失業人員。
(二)政策調整情況
1、取消審批時間限制
原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政策規定城鎮下崗失業人員達到符合「4050」年齡條件的審核時限為2007年底。
新政策取消了年齡審核的時間限制,符合條件對象隨時達到「4050」年齡條件,隨時可以申請享受補貼政策。
2、延長補貼享受期限
原社會保險補貼政策規定社會保險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新政策對補貼享受期限進行延長:一是對2009年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期滿、仍未能實現穩定就業的靈活就業人員,一次性延長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1年。這一條是由於金融危機而臨時增加的一個優惠政策。舉例,如2009年6月到期的,享受時間就延長到2010年6月。二是從國發〔2008〕5號文件發文之日(即2008年2月3日)起,對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期限未滿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期限從2009年起延長至退休。這里有兩成意思:一是2008年2月3日以前到期的,即使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也不再享受補貼;二是即2008年2月3日以後到期的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社會保險補貼時間是從2009年起開始補貼,舉個例,比如有個人是是08年6月到期且符合條件的,08年餘下的月份我們是不補的,而是從09年起再補貼。
(三)兩個問題
1、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如何認定:對靈活就業人員,由本人將其檔案交社保所,由社保所統一報社保局認定;用人單位吸納的,由用人單位統一將符合條件人員的檔案交社保局認定。
2、新增人員申報補貼日期:
對因取消審批時間限制而新增的人員,比如08年和09年才滿「4050」,請告知這部分人員在明年1月份到各社保所申報。(由於這部分人可累計享受三年,因此,建議各社保所說服他們只申報09年下半年的補貼,而不去補09年上半年的;當然,如果他們強烈要求要補09年上半年的,我們也可以接收)
如果你的檔案在西安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存放,並且屬於就業困難的「4050」人員,可按相關規定申請社保補貼。在申請辦理社保補貼時,要先看清自己的檔案編號在規定時間內辦理,以免多跑冤枉路。
首次申請需7種資料
(1)《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申請表》(原件,一式兩份);
(2)《西安市4050人員靈活就業證明》(一張原件,一張復印件);
(3)申請人戶口本原件(供查驗)及復印件(戶口本復印件包括戶口本首頁、申請人所在頁,一式兩份);
(4)申請人第二代身份證原件(供查驗)及復印件(復印正、背兩面,一式三份)。
(5)2012年度社會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繳費票據原件及復印件,其中預繳2012年度醫療保險人員提供預繳款票據復印件(一式兩份);
(6)申請人《檔案託管合同書》復印件(一式兩份);(7)《陝西省就業失業登記證》原件(供查驗)及復印件(復印件包括前兩頁及失業登記欄一頁,一式兩份)。
非首次申請人員需提供的資料除了提供上述(1)、(2)、(4)、(5)、
(7)所規定的資料外,對2012年內辦理退休且符合首次申請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申請時還需提供退休證原件(供查驗)及退休證復印件(一式兩份)。
女40歲男50歲可申請
據了解,今年符合「4050」社保補貼政策的人員,社保補貼金額為申請人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金額的2/3。社保補貼對象是在西安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託管人事檔案、就業困難的「4050」人員(截至2012年12月31日,女滿40周歲,男滿50周歲)。持《陝西省就業失業登記證》且靈活就業後,及時申報就業,並由個人按規定及時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申請社保補貼。
領申請表有四種途徑
首次申請和非首次申請人員均需填寫《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申請表》和開具《西安市4050人員靈活就業證明》。
戶口所在地社區登記蓋章
申請人填寫《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申請表》和《西安市4050人員靈活就業證明》後,在戶口所在地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登記,並由社區工作站對《西安市4050人員靈活就業證明》審核蓋章。
首次申請人員持《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申請表》、《西安市4050人員靈活就業證明》、《陝西省就業失業登記證》及本人身份證、戶口本等相關材料到所屬街道(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所審核蓋章。
非首次申請人員向街道(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所遞交《西安市4050人員靈活就業證明》備案。
3. 陝西省2020年社保可以交了嗎
如果身份證號碼和名稱輸入錯誤,將戶籍證明原件及復印件,id戶籍證版明,戶籍的嘴顯示權醫療窗口可以改變,如果工資基數是錯誤的,醫療版每年調整基數,可以調整的年度基數調整的時候。
2020年農村合作醫療支付期限從2019年9月10日起至2019年12月中下旬。但是,各地的付款周期通常都在這個周期內。但是,在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之間可能會有一些差異。
已繳納2020年醫療保險。如未付款,應及時付款。一般來說,居民醫療保險的繳費期,包括農村合作醫療的繳費期,是每年10月初到11月底。
(3)陝西社保局最新通知擴展閱讀:
失業期間可以參加職工醫療保險,保險費由失業保險基金支付。
失業保險異地轉移,醫療保險可以伴隨轉移。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1年7月發布了一份通知,詳細規定,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可以參與員工醫療保險期間的失業,以及保險費將由失業保險基金支付,個人不繳納保險費。
失業保險在異地轉移時,其職工醫療保險也隨之轉移。
根據《社會保險法》的有關規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發布了失業人員參加醫療保險的具體規定。
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按規定在失業地參加職工醫療保險,保險費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個人不必繳費。
4. 陝西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新方案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陝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陝西省財政廳關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陝人社發〔2017〕30號
各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財政局,省級各部門,中央駐陝有關單位: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30號)精神,經省人民政府批准並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同意,決定對2016年12月31日前按規定辦理了退休手續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含退職人員,不含新中國成立前參加革命工作享受本人原工資100%退休金待遇的老工人,下同)的基本養老金(含退職生活費,下同)水平進行調整,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6元。
二、退休人員15年及以內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部分,每滿1年每人每月增加2元;超過15年的繳費年限部分,每滿1年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按整年計算後,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
三、以退休人員本人2016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1%。增加金額計算到元,不足1元的部分按1元增加。
四、1936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1937年1月1日至1941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1942年1月1日至1946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10元。
五、2017年調整後,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基本養老金低於所在市(原行業統籌企業退休軍轉幹部按全省)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後平均水平的,予以補足。
六、本次調整所需資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未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由原渠道解決。
七、對2014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間到達退休年齡並辦理了退休手續、基本養老金尚未核發到位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暫按預發待遇調整,待核定基本養老金後重新計算,多退少補。
八、本通知從2017年1月1日起執行。
陝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陝西省財政廳
2017年7月5日
5. 陝西省社保開始時間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省社會保障局:029-85537518
陝西省社會保障局前身為省退休費用統籌管理委員會辦公室。1999年,為適應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需要,按照國家要求,經省委、省政府批准,我省成立了副廳級建制的省社會保障局,目前主要負責全省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經辦工作。
省社保局成立以來,堅決貫徹國家社會保險法規和政策規定,勇於創新實踐,在全國率先實現了規范的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形成了以「五大統一」(統一政策規定、統一調劑使用基金、統一編制和實施基金預算、統一計算機應用和業務標准化管理、全省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統一實行省級垂直管理)為顯著特色的陝西社保模式,為維護穩定、促進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截止2009年底,全省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總人數454萬,其中在職人員325萬,離退休人員130萬;全年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220億元,發放基本養老金201億元。
1999年,全省養老保險經辦機構開始由省社保局實行垂直管理。目前,省、市、縣(區)共設有經辦機構120個,工作人員1666名。省級統籌和垂直管理以來,我省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取得了全面快速發展。2000年,在全國率先實現了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確保發放」和「社會化發放」兩個百分之百,受到了國務院和原勞動保障部的表揚。從2001年開始,我省確保發放工作連續9年兌現了「不漏一人,不欠一分,不拖一天」的承諾,為維護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據統計,從2000年至2009年,全省城鎮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總人數從295萬增加到454萬,保障范圍不斷擴大;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從445元增加到1060元,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基金收入從35.7億增加到220億,保障能力逐漸增強。目前,養老保險經辦業務已全部實現計算機管理,數據省級大集中,部、省、市、縣(區)連網運行。2006年開始,我省開始探索養老保險經辦服務標准化建設。2007年,省社保局系統被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列為全國首家社會保險標准化建設試點單位。經過多年努力,標准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受到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高度重視,今年11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社保中心在寶雞市召開了全國社會保險標准化現場會。
作為中國西部一個欠發達省份,經過全省社保幹部職工的艱苦努力,陝西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省級統籌,我省的社保工作無論在管理體制、確保發放和經辦能力建設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受到了國務院領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充分肯定。陝西省社保局和全省各級經辦機構先後獲得了全國勞動保障系統先進單位、一等功單位、優質服務窗口等榮譽,全省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經辦機構被當地政府評為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