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公司那麼積極的買社保,是否有貓膩
很明顯,如果你們每月扣的社保錢,超過300元以上,包括公司在內要繳納的全部由你們員工繳納了回,這是不合理的,違背社答保原則的,你們員工可以到社保繳費中心投訴,把不應你們員工繳納的錢,歸還給你們員工,還員工一個公道,
如果參加了社保,就有社保手冊和醫保卡等,(供你參考)
② 事業單位在編職工養老保險金問題
你屬於在編的人員,那是不參加社保的,將來拿的是退休金,根據你的檔案工資和工齡核定,比社保的養老金多很多呢
別去操心買了
③ 我們公司的員工社保都是自已承擔的,有什麼貓膩嗎
因為降低崗位工資交費的做法也是違法的,嚴格來說必須按照實際工資為基數交費的版,可能你權們的工資其實很低,並沒有達到當地最低交費基數(社平工資的60%),那麼公司這樣做了,實際就是省錢了,低於最低交費基數必須按照最低交費基數交的
如果不是的話,我沒看出來公司能有什麼好處,明顯違法的行為
④ 養老保險,公司之前交340現在交144有什麼貓膩
今年因為疫情國家減免了社保企業應交部分,很多企業都不給職工交社保的企業部分,只交職工的個人部分。
⑤ 事業單位考試,有貓膩沒
作為一個還在考試路上的人,我認為事業單位考試還是比較正規的,
首先,在筆專試上,一般流屬傳的通俗的說法,是即使要走關系,也要先自己過了筆試的關卡,也的確看到過幾個原本似乎是蘿卜坑的位置,結果蘿卜筆試太差沒進,反而讓別人進了的例子,
其次,在面試上,其實上面的說法有一定誤差,事業單位面試的考官,現在一般都是輪的,就是一個大省里,隨機抽取幾個人,電話詢問是否有空閑時間,有,那就來當考官,沒有就不去,這種情況下很難在通過簡單的關系去搞貓膩的,而且大多數情況下你的競爭對手和你也差不多的,所以還是靠自己的努力。
綜上總結,貓膩可能有,但越是大的城市,越是大的地方,這種現象越少,因為把關越嚴,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成功上岸。
⑥ 事業單位社會保險
1.在上海復應該是不能補交的,小城鎮是制打折的社保,所以不能視同工齡的
2.29年和30年沒有太大區別的,30年是100%的退休金,29年應該少幾個百分點,影響是比較小的
3.如果你能找到一些其他渠道補交了社保,那麼肯定要算工齡的
4.最低標准,上海社平工資的60%,交費比例30%,很貴的,真不是很劃算補交的
⑦ 各種保險都有什麼貓膩
我來說說年金險 ,簡直坑啊
目前各家保險公司開門紅炒的沸沸揚揚,各家公司的產品都是宇宙第一,收益最高,當消費者看花了眼的時候卻不知道選擇怎樣的產品。年金險有的分紅,有的不分紅。1、不分紅的:根據所繳納的保費每年固定返還一部分錢,這部分錢可以取出來用,也可以不取出來進入萬能賬戶,根據每年公司的盈利水平按一定利率進行日計息月付利的財富增長,但是通常有一個寫進合同的保底利率(保底一般1.75%~3.5%),保底利率公司可以保證,但是比保底利率更高的利率就要看公司經營狀況,並不確定,所以保險公司計劃書上打出來的數字只是一個預計,並不能保證!2、分紅的:分紅的產品也有固定的返還跟不分紅的一樣,可以選擇取出來,也可以選擇進入萬能賬戶進行增值。但是分紅這部分是不確定的,很多代理人都宣稱公司會拿出70%的利潤進行分紅,對此,我只想說一個字:「滾蛋」!保監會有規定,公司必須拿出可分配盈餘不少於70%給客戶分紅,看清楚,是可!分!配!盈!余!,並不是利潤,這不是一個概念好嗎!!舉個栗子:比如某公司掙了1億,扣除日常成本3000萬還有7000萬,然後股東分紅可以是5000萬,也可能是6000萬,剩下的70%給客戶分紅,但是股東分紅也可能是7000萬,一分錢不給客戶分理論上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大家不要被計劃書迷了雙眼,沉浸在「只要交了錢,睡到起坐等保險公司分紅」這種觀念裡面。另外代理人通常對產品宣傳的時候都會說「避債避稅」、「欠錢不還」等等,這里我要大聲告訴各位「年金險的分紅和萬能賬戶收益跟避債避稅並沒有什麼關系」,欠錢不還?你讓那個業務員去借100萬去買年金險,你看別人要不要他還!!
點評:目前銀行處於低息階段,選擇年金險讓財富保額增值,至少不縮水,這是個很好的選擇,但是選擇產品時,建議注重看重保底利率,然後再了解各家公司往年的利率再做決定。另外,悄悄告訴你:其實我覺得那些所謂的大公司,收益並不高啊!
「保險」本是規避風險的一種工具,也是家庭理財的一部分,「保險」並不坑人,坑人的是部分專業以及素質並不高的銷售人員,發達地區人們保險意識高也有賴於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夠給他們解決問題,而在中國人們更需要「保險」,但由於以前傳統粗放式的發展讓不少人「上當受騙」導致行業名聲不好,在此,懇請廣大從業者請從客戶需求出發,用你的專業為家庭送去保障,也提醒各位,在面對保險推銷時多留個心眼,多對比,找一個靠譜的從業人員為你分析解讀,避免「入坑」!
⑧ 很多公司都通過工資保密來瞞報社保和虛報個稅進行偷漏稅,為什麼國家卻不知道這其中的貓膩
工資信息本身就屬於個人隱私。至於瞞報社保和虛報個稅,查處難度比較大,但不是不查,每年都有一定的公司會被抽查。這么看來,國家怎麼會不知道其中的貓膩呢?
⑨ 社保繳費基數和實際工資金額不同 裡面是什麼貓膩
職工社保的繳費基數是當事人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結合當地本年度繳費基數上下限確定的,回本身就答不是當前月工資,這一點沒有什麼可說的
但如果繳費基數並不是你上一年度月均收入結合當地本年度繳費基數上下限確定,那就有問題的,可以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大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