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我是自由職業者,自己交社保好還是靠掛公司自己交好哪個退休了來的錢多
是自由職業者,自己交社保好肯定沒有靠掛公司繳納劃算;
自己繳納沒有失業金,沒有工傷保險,如果是即將生育的女性,沒有生育險等等;
另外個人繳納的比例高,掛靠公司繳納的低。
B. 職工社保已經交了六年,請問以後是掛靠公司還是轉成自由職業者交比較劃算
掛靠公司更合適,因為公司繳納可以繳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只能繳納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
C. 以自由職業者買社保與掛靠公司買社保有什麼區別
一、繳費項目不同。
以自由職業者身份買社保,很多地方只能買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不能買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但也有個別城市要求五項保險全買。
掛靠單位繳費,必須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二、繳費工資基數不同。
以自由職業者身份繳納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一般是按照當地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由當地人社部門劃定繳費基數比例的上下限,比如按照當地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300%來劃定繳費基數的上下限,由個人自行選擇繳費基數比例。
三、繳費費率不同。
以筆者所在統籌區為例。 以自由職業者身份繳納社保,個人選擇確定繳費工資基數後,養老保險繳費費率是繳費工資基數的20%,其中12%進入統籌賬戶,8%進入個人賬戶。醫療保險是按上年度全省社會平均工資的100%確定基數,按6%的費率繳納,全部進入統籌賬戶,不建個人賬戶。
(3)買社保自由職業者是掛公司好擴展閱讀:
對自由職業者來說,由於沒有社會保險,所面臨的生老病死等意外風險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參加社會保險是當務之急,之後還可以根據自身經濟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購買適當數量的醫療保險、意外險和養老保險等。
先辦社會保險是上策——自由職業者應該優先考慮辦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自由職業者如果沒有社會保險,所面臨的生老病死等意外風險就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所以不應以「沒時間」、「沒有用」等借口忽視了社保的意義和功用。
優先考慮重疾險,意外險是必需品
然後補充商業保險。由於社會保險「保而不包」和「廣覆蓋、低保障」的性質,所以當私營企業主、自由職業者家庭中某一成員,尤其是家庭經濟支柱遭受重大風險時,是無法真正滿足減緩或減輕風險來臨時的經濟壓力的,所以必須用商業保險來作補充。
並且投保保額要切合實際。一般一個家庭要從被保險人去世帶來的財務沖擊中恢復過來,必須在頭10年維持原家庭收入水平,簡單的說就是被保險人目前年收入的10倍。同時,還應該加上貸(借)款總額的保額,以解決因意外發生不測給家人帶來的債務壓力。
參考資料:網路——個人社保
D. 自由職業者交社保是自己交好還是掛靠單位交好
各有利弊。
自己交社保,上交的金額數相對較少但到退休年齡後,所得的退休金會相內對較少;掛靠在單位所容交的金額數更多,同樣,退休後所得退休金也相對較多。
E. 自由職業者想交社保,是掛靠企業好還是個人繳納好
打個比方,無錫這邊,企業按照最低繳費基數1583,自己承擔一個月要687元。而自由職業者,最低專檔2000多的屬繳費基數,每個月641還是650多(忘記了),如果按照退休後政策,肯定是基數越高,退休金越高。而且基數高,我們每年打到社保卡上的醫療金也會多個幾百元錢的。從基數上比較,自由職業者占著較大的好處。
從另一點上說,企業現在一般交5金,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而自由職業者呢,才交2金,就養老和醫療。這樣一比較,明顯企業劃算。還有要生孩子什麼,肯定是掛靠企業算的來,產檢費生孩子都有的報,還有產假工資。不生孩子的話,失業金么用處不大(失業的話,一找到新單位,就要交社保了,失業金那時候就不能領了),要是工傷吧,公司是不可能幫你申請的,代繳納社保之前一般都會讓你簽寫和公司無關的協議之類。
所以最後你自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