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社保個人交的多,公司交的少怎麼辦
按照社會保險的規定,養老保險繳納標准為:個人繳納8%,單位繳納20%。很顯然,單位繳納專額度應該比個人繳納要屬多。你單位正好相反,個人繳納比單位繳納的多,顯然是不合法的,你可以向單位提出交涉,若單位不改正,可以向當地勞動部門投訴,或者直接申請勞動仲裁。
『貳』 公司給交的社保太少,自己可以額外多交嗎
信用卡是與你的信用為依據的,你沒有工作,有其他穩定收入證明,就可以辦信用卡。如果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又沒有房產,那是辦不了信用卡的。
『叄』 社保升了,為何只是個人繳費多了,公司反而少繳費了
因為降低了工傷保險、失業保險費率,本來工傷保險個人不繳納,失業保險個版人繳納很有限,而且還是降低企權業繳納部分,醫療保險同樣降低企業部分,因此企業繳納明顯少了,個人覺不出。 降低的最終目的是減輕企業負擔,如果能讓你感覺減少了,就影響到你將來退休養老金了。
『肆』 請教懂勞動法的朋友,單位在為員工交社保時,交多交少有什麼區別,對員工來說應該是選擇哪個比較好啊
1、按勞動法來說,社保繳納的基數應為應發工資,也就是說如果你一個月工資為3000,那麼要按3000來交,而不是按1500最低標准來交,不按應發工資交是屬於違法行為,可以去勞動局反映要求企業依法交。勞動法中有規定,員工入職當月企業應依法、足額、及時為員工購買社保。
2、比例不同,當然享受的權利等就不相同。比如說養老保險,按1500交,你個人出120,企業一般是10%,也就是150,合計270,98%計入你個養老帳戶。如果按3000交,你個人出240,企業出300,計入養老為540,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你拿退休金時一個多一個少。當然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你同在交多了,雖然是退休後拿的多,但是誰知道退休後是什麼情形,還不如現在多拿點錢把生活過得好點
3、再一點就是工傷了,如果你按1500買工傷,那麼如果出了工傷事故有殘疾或死亡,那麼社保局所賠的錢是按1500來賠的,而不是按3000,把所有費用算下來一般會差3~10萬左右。當然這種情形不是沒辦法解決,一般都是社保局支付1500標準的那一部份, 企業承擔3000-1500=1500那部份,因為企業違法交工傷,所以社保局不會承擔差額,會讓你讓企業承擔,企業不承擔可以要仲裁
4、再就是住房公積金,養老等保險不能退,住房可以退,比例從5%~20%的基數,企業和員工同樣的標准,1500標准一個月你出75,企業出75,後面可以退150給個人,3000就是300,差距很大,住房公積金越多,商業貸款買房個人支出部份就越少
其實有好有壞了,看你個人怎麼看,如果企業所有的人都默認按最低標准買你一個人要求全額支付,那麼企業會對你的印象不好,難有發展,實在不行可以先接受最低標准,離職後要求企業補齊差額,不過到時再補是按前12個月平均工資來作為基數的。
『伍』 為什麼每月社保基數不變 公司繳納部分有時多有時少有時沒交 自己繳納部分卻始終一樣
2020年,因YQ影響,國家對社會保險費實施了減免政策,即對單位繳費部分有不同程度的減收或免收。所以會出現你說的這種情況。
『陸』 請問:企業每月代職工繳社保時多扣工資卻實際少繳社保應屬什麼罪
用人單襲位逾期未繳納社會保險的處罰:
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查詢其存款賬戶;
並可以申請縣級以上有關行政部門作出劃撥社會保險費的決定,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劃撥社會保險費;
用人單位賬戶余額少於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要求該用人單位提供擔保,簽訂延期繳費協議;
用人單位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且未提供擔保的,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財產,以拍賣所得抵繳社會保險費。
『柒』 公司社保過年的時候比平時交的少很多怎麼回事
可以根據如下情況,自行選擇查詢方式。
1. 社保中心查詢
如果對自己的社保帳號不版清楚,權可以攜帶身份證到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查詢。
2.上網查詢
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或社會保險業務網站,點擊「個人社保信息查詢」窗口,輸入本人身份證和密碼(密碼是你的社保證編號或者身份證出生年月),即可查詢本人參保、退休信息。
『捌』 為什麼廠里買的社保自己交的部分時多時少
首先,簽了勞動合同不給交社保是可以舉報的,100%成功,但是成功後單位給你回補了,答以後還讓不讓你干,自己掂量一下。第二,社保卡確實是可以自己辦的,但前提是你得有社保才能辦。第三,社保是公司交一部分,個人交一部分,個人那部分公司代扣代繳,有的公司直接包了,有的公司在員工工資里扣。第四,社保不可能就幾十塊錢,如果真是幾十塊錢,可以確定那不是社保。
『玖』 為什麼公司交社保個人扣費比規定少
社保是與工資相掛鉤的,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一般是: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醫療保險(單位10%,個人2%),失業保險(單位1%,個人0.2%),生育保險(0.8%全由單位承擔),工傷保險(單位0.5%-1.6%全由單位承擔)。因為各地平均人均收入不同,各省市地區承擔的比例有所不同。
社保基數
社保繳納基數一般是指當月的工資,社保繳費基數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繳納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元--3000元。
發展狀況
步入2015年,全國已有天津、重慶、福建、江西等地執行新的社保繳費基數標准。與2014年相比,用人單位和職工需要繳納的社保費用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
各地普遍以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社保繳費基數,工資平均數不到下限的按照下限算,超過上限的按照上限計算。由於歷史和現實原因,社會平均工資存在虛高成分,並不能完全反映出社會群體平均收入的真實情況」。因此,社保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聯動機制本身就值得商榷。此外,社保繳費基數上浮勢必加大企業和低收入群體的繳費負擔,如何平衡好參保對象的權利和義務,還需要統籌考量,拿出相應的配套措施。
其一,降低社保繳費率。眼下,我國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5項社保的繳費比例,企業為36.6%,個人為11%左右,合計超過個人工資的40%,在國際上屬於偏高水平。在社保繳費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再來大幅提高社保繳費基數,無疑將進一步加重繳費負擔,影響參保熱情。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適時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
其二,加大公共財政投入。數據顯示,目前社會保障支出占我國財政支出12%,遠低於西方國家30%—50%的比例,即使是一些中等收入國家比例也在20%以上。從根本上解決養老金可能存在的缺口,必須調整我國的財政開支結構。各地不能只盯著公眾的社保繳費基數,更應承擔起政府責任,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共同做大做強保障體系。
其三,提高保障水平。社保繳費基數上浮後,勞動者最關心的就是,交的錢多了,享受的收益有沒有同步增加,2012年廣州曾打算提高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准,但根據方案,廣州居民繳納的醫保費用提高50%—108%,居民醫保報銷待遇卻只增加5%。這引發公眾強烈質疑,調整方案隨即被叫停。如今,一些地方只是公布社保繳費基數上浮多少,對養老金替代率等社保待遇的提高語焉不詳,自然難以贏得公眾的理解和支持。
其四,實現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在提高社保繳費基數的同時,有關部門還需開動腦筋,通過多元化投資實現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防止公眾的養老錢、救命錢白白縮水。
應該看到,社會保險不是社會福利,參保人必須先履行繳費義務,再享受待遇。無論從社保制度良性發展,還是從提升保障水平來說,適當調高繳費標准或是大勢所趨。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制定一攬子方案,多項措施齊頭並進,讓公眾繳得明白、繳得放心。
『拾』 公司去年交的社保多今年為什麼交這么少
繳費 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先說繳費基數:社保繳費基數一般以上一年度專本人工資收入為繳屬費基數。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