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年9月10月11月公司已經扣了社保費用但支付保顯示社保正常應繳又顯示未到賬這個什麼意思
關系的有可能系統還沒有更新嘛,既然公司交了就是交了,不用你擔心的。
2. 2020年社保三月到九月養老險和失業險不用繳費嗎
2020年由於特殊的原因,國家對微小企業社保實行免交,但僅對單位出的那一部分免,個人出的部分還是要扣的。
如果是以個人身份繳社保,依然是交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全部。
3. 1996年1月1日社保繳費到2020年九月共交了多少年
96年1月1日到2020年1月1日是24年整。
到2020年9月1日,就是24年09個月。
4. 為什麼我2020年9月的社保公司繳的養老那塊查不到
兩種可能。第一種公司暫時還沒有給你繳納社保,第二種已經繳納了,但是信息延遲所以暫時查看不到。
5. 小規模新公司2020年7月31號成立,於2020年9月需要報上月的個稅和社保嗎
第一點、增值稅及附加稅:
1、小規模納稅人如是雙定的,就不用申報的,每個月會從你的帳戶自動扣繳稅費的。
2、小規模納稅人如是查帳徵收的,那就是按季度申報,每年的3、6、9、12月申報,時間是在:4、7、10、來年的1月對應申報季報資料。
第二點、你問的個人所得稅:那是每個月都要申報的,申報的做法:
第一、現在工資薪金申報個人所得稅是執行:累計預扣法,是按照1月份至當前月份累計收入,減去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5000×月數)、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作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對應稅率計算累計應預扣稅額,減去以前月份累計已預繳稅額。
第二、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相關的專項附加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第三、舉例子:
假設某員工1月份工資薪金收入為16000元,2月份工資薪金收入為21000元,如該員工有住房貸款利息和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每月定額扣除3000元,該員工每月三險一金為1000元,則1月份和2月份工資應預扣預繳的個人所得稅計算過程如下:
1、1月份工資應預扣預繳稅為: (16000-5000-1000-3000)×3%=210元
2、1-2月份累計工資應預繳稅為: (16000+21000-5000×2-1000×2-3000×2)×3%=570元
3、扣除1月份工資已預扣預繳稅款,2月份工資應預扣預繳的稅款為:570-210=360元。
第四、從上你可以看出:兩個月合並申報工資,並不會造成多繳或者少繳。
第五、稅率表:
第六、相關政策
國家稅務總局2018.12.20發布《關於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征管銜接問題的公告》。對於工薪階層最關注的工資、薪金所得繳稅問題,未來仍將實施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預扣稅款,並按月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
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將從明年1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昨天,國家稅務總局就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後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進行了公告。其中明確,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日常採取累計預扣法進行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人所得稅,採取基本平移現行規定的做法預扣預繳。
國家稅務總局
關於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征管銜接問題的公告
為貫徹落實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新個人所得稅法」),現就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後扣繳義務人對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對非居民個人上述四項所得扣繳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公告如下:
一、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法
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按以下方法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並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見附件1)。年度預扣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的,由居民個人於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
(一)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並按月辦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上述公式中,計算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稅額的預扣率、速算扣除數,按《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見附件2)執行。
(二)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具體預扣預繳方法如下: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減除費用: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額累進預扣率(見附件2《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預扣率。
勞務報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
二、非居民個人扣繳方法
扣繳義務人向非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時,應當按以下方法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按月換算後的非居民個人月度稅率表(見附件2《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三》)計算應納稅額。其中,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非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本公告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第三點:社保:那是當月扣的是上月的社保,就是說現在是9月就扣8月的社保,但這前題是要你在8月的規定增員時限前增加好交社保的員工才行的。
6. 補交社保從2019年10月到2020年9月一共需要多少錢
看什麼情況下不交,現在一般補交不了這么長時間
如果要做,通過第三專方機構,做企業補交。怎麼屬收費就看他了,一般正常情況下,一個月代繳的話,150額外的收費。
一般機構都是按最低來給你做。
今年疫情一個月投下來500-600左右。去年的話一個月1000左右。
你數據加減,自己合計合計。
這是以成都的標准為例估算,我不知道你是哪個城市,以當地城市來。
個人補交一般也補不了那麼長。
7. 2020年9月份社保繳費更新了嗎
更新了,2020年1月1日起新增參保人員(含斷保再次繳費人員),不在本次繳費基數申報范圍,其個人繳費基數按起薪工資額確定。繳費單位應如實填報職工個人月平均工資收入,同一繳費年度內,個人繳費基數一經申報確認後,原則上不予變更。
2020年度繳費基數上下限,待統計部門公布全省2019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後,將由社保信息系統自動調整。繳費單位以本單位全部參保人員繳費基數之和作為2020年度的社會保險單位繳費基數。
未按時申報繳費基數的繳費單位,根據國務院《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和《安徽省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規定》,本期繳費基數暫按該單位上期繳費基數的110%確定。
(7)公司社保交2020年1月至9月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結算年度進行了調整,根據相關規定,社會保險結算年度由原來的當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改為自然年度即1月1日至12月31日,繳費年度如需調整(繳費單位基數及繳費人員基數執行時段調整)另行通知。
社會保險費征繳范圍為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各繳費單位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2020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申報。
繳費單位通過合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下載申報相關資料。填制後的《2020 年度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申報花名冊》於2020年5月28日至6月24日期間通過合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申報。
8. 公司原因2020年6月份保險沒有急時交,9月份給我補交了為什麼現在顯示欠費
如果是你已經補交過了的保險系統沒有顯示那就是是系統沒有更新,你可以跑到人設局,讓他給你刷新一下。
補繳條件
補繳社保,一般是針對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進行參保(補繳);在男60以下。女:50歲以下,社保滿15年。可不必補繳;
社保斷繳,是否必須補繳?
不一定。
解讀:社保法
對於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社保是算累計的,只要在退休前累計繳納相應的年限,就不需要再進行補繳了,
但是在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購房、買車搖號、子女上學等待遇需要外來居民的社保連續繳納一定時間的記錄,其中有的待遇在計算社保連續繳納時間時,補繳的月份是算作連續的,所以如果中途出現斷繳,可以找代理公司補繳來實現社保的連續繳納。
補繳時效
根據《社會保險法》[1]第五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第六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
一般情況下,補繳保險的期間根據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視企業情況而定。
所需材料
社保補繳所需的材料
(1)各地區政策不同,要求的材料不同;
(2)補繳的時間不同,要求的材料也不同。一般來說,補繳的月份越早,所需要的材料越多。
具體所需材料,建議登陸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查看,或撥打12333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電話咨詢。
以北京市朝陽區為例:
1.《北京市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申辦單》一式兩份。
補繳2011年7月(含)以後超過近三個月的需持相關材料先到社保中心業務核查科進行核查,憑簽章後的該表辦理補繳。所需材料為:①申請補繳人員戶口本首頁及本人頁復印件;②補繳期間相應工資收入明細復印件;③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復印件;④《個人納稅信息查詢》結果(另附登錄北京市地方稅務局個人納稅信息查詢系統的申請補繳人員個人查詢密碼);⑤《北京市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申辦單》(一式三份)。
2.《北京市社會保險費補繳明細表》(表四)一式兩份。
3.《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補繳情況表》(表十)一式兩份。
4.補繳2011年7月以前或跨此期間社會保險的需同時提供經由朝陽區行政事務受理中心審批的《朝陽區補繳養老保險審核表》及《補繳通知書》。
5.企業版子系統(五險合一)軟體生成個人補繳信息報盤文件。
9. 2020年9月辦的養老保險,和一月份有什麼區別
因為企業單位基本上都是按月交費,因為單位的員工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比方說他如回果給自己的員答工交納了一年的社保待遇,但是員工只幹了兩個月就走了,所以說對於企業單位來說是有一定的風險的,所以按月繳納社保對於企業單位是最合適的,假設這個員工下個月要離職了,那麼根據他離職的日期決定下個月的社保參保還是不參保,對於企業單位來說有一定的主動權。
所以說企業在職職工,基本上絕大多數都是按月來正常交納自己的社保費用的,並且每個月都會從自己個人工資當中扣除個人應當承擔的社保費用,然後發放給員工。那麼什麼樣的人是按年來交納社保待遇呢?一般情況下按年交納社保待遇的人群,主要是按照靈活就業的形式來參保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