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國社保系統都是垂直管理嗎
不是。有的是縣管,有的是市管,有的是省管。
Ⅱ 社會保險會中央垂直管理嗎
《社會保險法》
第六十四條第三款: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回,其他社會答保險基金逐步實行省級統籌,具體時間、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所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其他四項社保基金實行省級統籌統籌,這是法律已明確的方向。
Ⅲ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和工商局哪個好點
從工資收入方面比較,工商是垂直管理部門,工資和津貼高於人社局;
從發展前景方面比較,專人社局比工商屬好,垂直管理部門的人員流動難,特別是向外流動難,而且內部競爭大;
從工作性質方面比較的話,工商主要是行政執法,而人社局更綜合,涵蓋的業務也比較多。
用我自己的感受回答的,不知樓主是否滿意。
PS:如果是我,就選擇人社局,因為我正想從某個垂直管理部門出去呢。
Ⅳ 洛陽市社保局是不是垂直管理系統
不是,社會保障系統隸屬於地方政府系統,是地方政府社會保障的相關部門,不是垂直單位。
Ⅳ 人社局跟社保局是不是一個單位
根據國家體制,國家設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工作,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管理,各個省市,設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下屬有社會保險事業管理處(局)。
因此,人社局是社保局的主管部門,社保局歸屬人社局管轄。
(5)社保局垂直管理擴展閱讀:
社保局主要工作職責:
寬甸滿族自治縣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隸屬於丹東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受市社保局和縣委、縣政府的領導,是我縣社會保險業務的經辦機構,承辦全縣社會保險業務。
局機關內設11個科室:登記稽核科、徵收科、賬戶科、信息科、事業科、退審科、支付科、退管科、農保辦、辦公室、財務科。人員編制數為29人,其中行政編制24人,工勤編制5人。主要經辦以下工作:
一、企業職工及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部分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企業職工工傷保險以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金征繳和擴面工作;
二、承辦全縣企業、參保事業單位社會保險登記、變更、注銷,職工養老保險關系轉移,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續保工作;
三、負責參保人員個人賬戶的建立,社保數據、信息的處理和管理工作;
四、審核參保人員待遇享受條件,計算其待遇;
五、負責全縣企業、參保事業單位退休職工及靈活就業人員和城鄉居民的養老金發放工作;
六、負責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Ⅵ 事業單位改革 鄉鎮社保所劃為哪一類會不會參公
目前鄉鎮除了垂直管理單位,鎮屬事業單位均不在參公范圍之列。
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和工作部門所屬事業單位,鄉鎮社保所不屬於事業單位。
中央垂直管理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實行參照管理的,由中央垂直管理部門統一向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申報;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實行參照管理的,由省垂直管理部門統一向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申報。
公務員主管部門在審核或審批事業單位參照管理過程中,應就該單位是否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和是否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分別徵求機構編制、財政部門意見。
(6)社保局垂直管理擴展閱讀
改革背景
有統計稱,我國有126萬個事業單位,共計3000多萬正式職工,另有900萬離退休人員,總數超過4000萬人。
來自高層的判斷認為,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國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一些事業單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機制不活。公益服務供給總量不足,供給方式單一,資源配置不合理,質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務的政策措施還不夠完善,監督管理薄弱。
有的事業單位對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追求,偏離了公共服務這個公共機構的基本價值取向。此外,已經形成的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結構在改革中很難被打破,成為事業單位改革的最大阻力。這些問題影響了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迫切需要通過分類改革加以解決。
「事業單位改革的實質性推進,與『十二五』時期切實解決與百姓利益直接相關的醫療、衛生、教育等民生難題,以及『民富』戰略相吻合、相呼應。」汪玉凱說。
國家行政學院宋世明教授說,改革後的事業單位,即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成為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組織支撐,成為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主力軍,以實現政府公共服務的核心職能。
Ⅶ 哪些省份的社保局是垂直管理的
所有省份的社保局都是政府垂直管理的。一般每個區一個。
其餘那些人力機構或者街邊的社保辦理,都是中介或者代理,如果不想跑,網上也有類似的平台,如歡雀小保之類的,搜索微信公眾號即可。
Ⅷ 省直機關和垂直管理系統有什麼區別
省直機關是指經省級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設立的各省直行政事業單位,主要分為黨委、政府、人大、政協、民主黨派、群眾團體、檢察院、法院等幾類。
黨委:黨委辦公廳、紀檢委、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政法委、政策研究室、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省直機關工委、老幹部局、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台辦、黨校、黨史研究室、省委機關報、社會主義學院、檔案局、專用通信局、社科聯等。
政府:政府辦公廳、發改委、國資委、工業信息化廳、教育廳、科技廳、監察廳、民政廳、司法廳、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農業廳、商務廳、衛生廳、文化廳、人口和計生委、審計廳、外辦、地稅局、工商局、質監局、廣電局、新聞出版局、體育局、安監局、統計局、林業局、糧食局、旅遊局、民委、法制辦、金融辦、物價局、社保局、國稅局、葯監局、人防辦、信訪局、無線電管委會辦公室、供銷社、招商局、研究室、參事室、出版社、文史館、農科院、社科院、招標局、機關事務局等。
群眾團體:總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文聯、工商聯、殘聯、紅十字會、貿促會、對外友協、黃埔同學會等。
垂直管理是政府管理中的一大特色行政管理方式。在行政體制改革中作為中央對地方進行調控的重要手段且有不斷被強化的趨勢。行使於比較重要的政府職能部門,主要包括履行經濟管理和市場監管職能的部門,具體如海關、工商、稅務、煙草、交通、鹽業等中央或省級以下機關。垂直管理和分級管理是相對而言的。與垂直管理相對應的是屬地化管理,採用這類管理機制的政府職能部門通常實行地方政府和上級部門的「雙重領導」。上級主管部門負責管理業務「事權」,地方政府負責管理「人、財、物」,且納入同級紀檢部門和人大監督。
垂直管理的如人大、法院、檢察院、紀檢委等。
Ⅸ 社保局屬於什麼部門管,它的上級部門是什麼部門
以深圳社保局為例,深圳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為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下屬行政事務機構,負責全市社會保險基金的徵收和管理。
機構職能:
一、制定全市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少兒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企業職工住房公積金、機關事業單位職工補助基金及家屬統籌醫療工作計劃和年度計劃,經批准後組織實施。
二、組織實施企業年金、補充醫療保險的政策、參保方案。
三、負責上述各險種基金的徵收、待遇審核、支付、服務工作;負責推進社會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
四、負責工傷認定工作,並監督用人單位對其非參保工傷員工按規定償付工傷待遇;負責參保員工的工傷救治和傷殘康復管理。
五、負責因病、因(公)工受傷人員勞動能力和傷殘等級評定的管理。
六、依據合同的約定對定點醫療機構和葯店進行管理。
七、負責企業職工住房公積金的徵收、支付和管理工作。
八、負責社會保險基金的管理和運營,確保基金安全和有效增值。
九、負責社會保險信息的採集、統計、分析及其具體管理工作;負責管理全市職工社會保險個人帳戶和社會保險檔案等。內設14個處室和直屬單位,下設7個分局和19個社保站。全市社保系統實行垂直管理。
(9)社保局垂直管理擴展閱讀
根據《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深圳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深發[2009]9號),設立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簡稱市人力資源保障局),為市政府工作部門。
主要職責
(一) 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起草有關地方性法規、規章和政策,經批准後組織實施;擬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
(二) 承擔綜合管理人力資源及其市場的責任,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
(三) 負責促進就業工作,建立就業援助制度,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負責就業、失業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實施預防、調節和控制。
(四) 負責職業能力建設工作,統籌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管理許可權,綜合管理公職人員培訓和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監督管理技工學校、職業技能培訓和考核鑒定機構。
(五) 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監督實施企業職工工時、工休制度和女工、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工作;組織實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監察、爭議仲裁工作,協調勞動者維權,依法查處重大案件。
(六) 會同有關部門開展農民工管理服務工作,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負責開展區域勞務合作。
(七) 負責軍隊轉業幹部和隨軍家屬安置,指導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幹部管理服務工作。
(八) 負責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工作,承擔博士後管理工作,承擔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規劃、培養工作,深化職稱制度改革。
(九) 按照管理許可權,負責行政機關及事業單位職位管理和公務員、職員、雇員管理;綜合管理政府獎勵。
(十) 建立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按照管理許可權,綜合管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福利、退休、退職工作。
(十一) 負責國(境)外專家和其他國(境)外人員、留學人員來深就業創業以及外國(地區)企業代表機構中方雇員的管理和服務工作;統籌管理引進海外智力、出國(境)培訓、有關國際交流工作。
(十二) 承擔統籌管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險各項基金的責任。
(十三) 承辦市政府和上級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深圳市社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