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企業交社保有交的高的,有交的低的,將來對退休金的影響有多大
繳費高多領養老金,繳費少的少領取養老老金沒有別的影響了
⑵ 企業社保有幾個檔次
參保人員社會保險月繳費標准分為四個檔次:
最低檔(40%):養老繳費由養老、基本醫療+大病內互助(8.5%+1%)、生育險共容同組成,月繳費金額共548.57元;
一檔(60%):月繳費金額為692.37元;
二檔(80%):月繳費金額為835.97元;
三檔(100%):月繳費金額為979.77元。
社保繳納基數申報方法:
每年2月-5月,參保單位須到辦理參保登記的市社會保險費征繳管理中心或區社會保險所(以下統稱社保經辦機構)申報下一結算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參保單位申報的繳費基數,須經參保職工本人簽名或採用公示的方法確認。
繳費單位不按規定申報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暫按其上一年月繳費基數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確定。
⑶ 社保交得越多就越高保額嗎
是的,社保繳納越多就享受越多保額
⑷ 有單位的社保要交多少錢一個月工資
1、首先要明確一點,社保每月需繳納多少錢,是根據你參保繳納的基數多少專來確定的。繳費基數假設屬是3000元,單位承擔繳納養老保險20%(600元),個人承擔繳納養老保險8%(240元)。
2、各地的繳納基數一般有多種檔次,有一個下限和最高的上限,根據實際狀況選擇基數繳納。同樣,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都是按選擇的繳費基數然後按不同險種的比例扣繳,方法同上。
3、個人需要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而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由單位全部承擔。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⑸ 單位交社保都是一個擋的為什麼交的錢有高底
單位給員工繳納社保遵循《社會保險法》,社保繳納的比例是根據社保局的統一規定計算的,專社保繳納屬的基數是國家根據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算出來的,會出一個上限和下限,單位給員工繳納社保的基數即員工工資,但是當員工工資低於下限的時候,都按照下限來繳納社保,高於上限的全都按照上限繳納社保,員工工資在上限和下限之間的,就按照實際的工資數繳納,因為社保繳納的基數有所不同,所以扣的錢有高有低。
以上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⑹ 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有上限嗎
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社會保險,以職工的月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當職工的工資高於社會平均工資的300%時,就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因此,社會平均工資的300%,就是最高的繳費上限,不能超過。
(6)有的單位社保繳得很高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有上下限的規定,最低不能低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私營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僱工和非本市城鎮戶口職工不得低於50%,私營企業法人、股東、個體工商戶業主不得低於100%);最高不能高於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本市職工平均工資每年由市統計局公布。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計算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納社保費和職工社會保險待遇的重要依據,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體數額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而定。
繳費基數上限是指,職工工資收入超過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300%以上的部份不計入繳費基數;本市職工平均工資每年由市統計局公布。
繳費基數下限是指,職工工資收入低於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60%的(私營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僱工和非本市城鎮戶口職工不得低於50%,私營企業法人、股東、個體工商戶業主不得低於100%),以上一年省、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算術平均數的60%為繳費基數。
繳費基數在同一繳費年度內一年一定,中途不作變更。每年4-6月,用人單位應根據所在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通知,申報本單位職工新一年度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
職工工資收入總額應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性收入等。
⑺ 單位交的社保,有什麼好處,在那些方面體現
1、能,社保交夠15年,到退休年齡可以享受養老退休金;
2、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以及《關於提取住房公積金有關問題的通知(穗公積金管委全[2003]1號》的規定,非本市戶口職工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戶口遷出本市,並與所在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職工,均可提取本人賬戶內的住房公積金。
本地城鎮戶口、本地農業戶口職工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其賬戶內的住房公積金。本城城鎮戶口、本地農業戶口職工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其賬戶可在原單位封存,或轉移到集中封存戶,滿足其他提取條件的,提供提供相關材料可辦理提取業務。
(7)有的單位社保繳得很高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費的徵集方式:比例保險費制。
這種方式是以被保險人的工資收入為准,規定一定的百分率,從而計收保險費。採用比例制,原來社會保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補償被保險人遭遇風險事故期間所喪失的收入。
以維持其最低的生活,因此必須參照其平時賴以為生的收入,一方面作為衡量給付的標准,另一方面又作為保費計算的根據。
以工作為基準的比例保險費制最大的缺陷是社會保險的負擔直接與工資相聯系,不管是僱主雇員雙方負擔社會保險費還是其中一方負擔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的負擔都表現為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其結果會導致資本排擠勞動,從而引起失業增加。
⑻ 有單位繳納社保怎麼辦
1、兩者定義不同:
(1)我們通常所說的單位職工社保一般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簡稱五險。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的繳費義務由用人單位與職工共同承擔,具體繳費比例每個省份都不一樣,而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繳費義務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
(2)靈活就業人員(個人)社保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了最基礎的社會保障,主要是起到促進勞動力合理流動和城鎮化具有一舉多得的效用,切實保障靈活就業人員這一特殊勞動群體的社會保障權益。
2、兩者參加險種不同:
(1)單位職工社保一般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簡稱五險。
(2)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只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部分地區可以參加失業保險。險種比較單一。
3、兩者繳費基數不同:
(1)單位繳納社保的繳費基數為:職工上年度平均工資(高月社平的300%的,按照300%繳納;低於社平60%的,按60%繳納)。也就是說跟員工本人的平均工資掛鉤。
(2)個人繳納社保的繳費基數固定為高、中、低三檔,供個人選擇,三個檔次的繳費基數在社平的60%-300%之間,選擇具有靈活性。
4、兩者繳費金額不同:
(1)單位繳納社保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單位佔大頭,個人佔小頭。另外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均由單位繳納。
(2)個人繳納社保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所有費用均由本人承擔,繳費金額較多。
5、兩者有戶籍限制:
(1)單位繳納社保不分本地或者外地,只要全日制上班均可以繳納。
(2)個人繳納社保須為本地人,外地只能參加職工社保,有一定的地域戶口限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⑼ 個人繳社保和單位繳社保那個激得高
如果公司購買社保的,那麼每年3800元以上,但以公司方面購買社保的,那麼一個月最低700多元,而且大頭由公司承擔繳納。
⑽ 自己交費的社保和單位交的社保有什麼不一樣,它們以後誰要拿得高一些
個人交社保和抄單位交襲社保是沒有區別的,只是在繳納金額上有所不同。
按照職工工資,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一般是:
養老保險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
醫療保險單位承擔8%,個人2%;
失業保險單位承擔2%,個人1%;
生育保險0.7%全由單位承擔;
工傷保險0.5到1.6%也是全由單位承擔。
注意:職工個人不承擔生育和工傷保險。各省市地區承擔比例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