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轉載]五十歲後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50歲時做晚年生涯規劃,主要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確定退休後的二三十年內,准備干點什麼事情,然後根據目標,制定行動方案;
二是學習退休後的工作技能,最好是在退休前三年開始著手學習;
三是了解退休後再就業的有關政策。
松原泰道在65歲那年發表了《般若心經入門》一書,因說法精妙,一舉成名。從此他一發不可收拾,四方講學,開專欄,年年推出新作,迄今著述超過一百三十部,成為日本佛學界的一個奇跡。
問到他此生的成就與作為,他說:「我的人生是從50歲開始的。以我的經驗來說,五六十歲是人生的折返點,由此人生可分為兩個階段:50歲前,是打基礎階段,在這個階段里,我們往往為立足社會、養家糊口而疲於奔命,基本上是為別人活著;50歲以後,經濟基礎已經墊定,職責也已完成,這才到了實現自我、創造自我最有價值的階段。」
松原泰道的長壽得益於他的精神養生法。他是精神養生法的第一個倡導者和實踐者,也是第一個成功者。
他的精神養生法有個「三不」原則,那就是:不勉強、不浪費、不懶惰。不勉強,指的是不好高騖遠,做脫離常規的事;不浪費,指的是珍惜時間、珍惜身邊的事物、珍惜他人的善意;不懶惰,指的是自己的事不能讓別人去做,不管年齡多大,都要鼓足熱情繼續學習。
松原泰道目前在寫最後一本書《學習死亡》。他說死亡就像不停地行走的鍾,每一秒都存在,也許這是一本寫不完的書。寫不完又有什麼關系呢?人生總是半途終結的,我們只需盡力做好每一天,力所不及的事,就交給蒼天吧。他的座右銘是:終生學習,至死方休!
松原泰道倡導「一日一生」的人生哲學。不要以為人生很長,要有今天可能就是人生最後一天的緊迫感,不懈奮斗。現在,只有現在,現在逝去就不會再來,要將每一天當一輩子來過,要在今天這一天里,展現自己一生的光華。
《五十至一百的人生規劃》,此書從佛學的角度暢述人生的後半輩子應該如何規劃,我們沒有研究過佛學,但我們也能看懂,因為松原泰道平生所求就是「說別人聽得懂的話,寫別人看得懂的字」。
② 人到了三十五歲,是不是就要很好的去規劃人生了!
三十五才規劃是不是晚了,不過有計劃比沒計劃要好,加油
③ 三十五歲才找到人生方向算不算晚
當然不算晚!
35歲還是很年輕的狀態,大有可為!
這個時候確定了人生方向,將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去實現理想,最終取得成功。
④ 三十五歲過後,人生想要過的順心應該學會哪些事情
在我們成長的路上,三十歲是一個門檻,跨過去了,從此之後,人生便會迎來不一樣的景象。
而當,匆匆迎來三十五歲的時候,能否善良的待人、成熟的處世,將會決定著,我們的一生,能夠走多遠、飛多高。
曾幾何時,許多人心懷夢想,一路上遭遇波折和挑戰,才逐漸在職場上站穩腳跟,在生活中找到定位,方才結婚生子,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
當站在三十五歲,這個人生分水嶺的時候,朋友們有了足夠的閱歷,也具備聰慧的頭腦,若想讓日子過得更加順心一些,便要學會拋棄一些“包袱”,才能在追求夢想的路上,保持輕松上陣的狀態。
做喜歡的事情,和志同道合的人相處,學會扔掉過多的“包袱”,這樣的日子,才會更加順心,也是一種不會後悔的活法。
人生的煩惱,之所以會多,其實,許多時候恰恰是因為,我們渴求的多。
一旦,內心變得平靜了,那麼智慧也就油然而生了。
過了人生三十五歲,一個聰慧的人,會逐漸學會扔掉“包袱”,心無掛礙、輕松上陣,人生也會變得順心起來。
遠離缺乏真誠的人,避開沒有感情的人,讓那些離你遠去的人,從此消失在心田,減少毫無意義的飯局,當身上的包袱減輕了,我們才能活出一份灑脫和智慧。
⑤ 我三十五歲,還一無所有,我該怎麼辦去規劃我的人生。
首先你先讓自己去一門手藝,人要有一技之長才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再或者你去學一門外語,用此來充實自己的人生。
⑥ 女人三十五歲,真是人生的分水嶺嗎
分水嶺,是的,但是要看是什麼樣的分水嶺。女人,首先是人,所謂三十回而立,講的是安答身立命,女人三十五歲,正是邁向成熟穩重的時候,這時候褪去了青春時的浮躁,不再孩子氣,明白人生的理想,擁有宏遠而務實的目標,並在朝著目標的路上堅定的走著。三十五歲,是一個你擁有了一切可能性,可以做一切事情,掌握自己人生命運的年紀。
⑦ 人生中三十五歲代表什麼
人生七十古來稀,三十五歲,人生走到這里是有許許多多的感慨,所以,面對今後的路,今後的生活,應當更要好好把握和奮進,不枉自己的拼搏和努力。活來自我和豐采。笑對人生,再過三十五年後,不會為後三十五年的無為而後悔。滿意請採納。謝謝。
⑧ 三十五歲離婚了以後該如何定位人生
男人還是女人?呵來呵
如果是男人自說明是福氣,你可能找到更年輕的。
如果是女人你最好沉住氣,有可能有更好的在等著你。
男人最需要女人的時候是18-25歲和55-死,前一個階段是有慾望,後一個階段是需要照顧。所以要把握住這兩個時間點,確保生活幸福。如果盲目出手可能對象不會太理想
先聲明,我是男人,不在那兩個階段
⑨ 做了幾次生意都是失敗告終,欠了五六十萬,三十五歲了,人生跌倒低谷
東山再起
⑩ 人生各個年齡段,用古語是怎麼說的
1、赤子(0歲)
初生嬰兒的皮膚微微泛紅,古人將這時候的孩子稱之為「赤子」。
2、孩提(2-3歲)
「提」,是指大人抓住孩子的兩腋將他抱起來的動作,而「孩」也不是孩子,而是「咳」的古字。
3、垂髫(3-9歲)& 總角(9歲-13歲)
古人會以頭發命名年紀。孩子在9歲之前不扎辮子,頭發自然垂下,叫「垂髫」。9歲之後,才把頭發分兩邊各扎一個結,像兩個羊角,叫「總角」。
4、豆蔻年華(女子13-14歲)
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古代的女孩從12歲開始便可以戴發飾,裝扮自己。
5、及笄&束發(15歲)
到了15歲,古時的少男少女要將頭上的兩個「總角」解散,男孩紮成一束髻,表示成童。女孩則到了可以婚嫁的年齡,要用笄子盤起頭發,開始學習各種生活技藝。
6、破瓜年華、碧玉年華(女16歲)
女子16歲稱為「破瓜」「及瓜」。「瓜」字可以分剖成兩個「八」字,「破瓜」就是把瓜字拆開,二八一十六,故稱。女子十六歲還可稱「碧玉年」。
7、弱冠(男子20歲)
行冠禮,是古代最隆重的儀式之一。在家族的見證下,年滿20歲的男子在宗廟里由指定的貴賓加冠,以示成年。由於這個年齡的男子體猶未壯,所以又稱「弱冠」。
8、而立(30歲)
而立的意思是可以自立於世。
9、不惑之年(40歲)
不惑,是「不迷惑、不糊塗」之意。
10、知天命(50歲)
意思是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規律。
11、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60歲)
古時用干支紀年為六甲子。因為它以天干與地支依次循環搭配,六十周而復始,所以也稱「花甲子」、或「花甲」。
12、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歲)
13、耄耋之年(80——90歲)
耄耋(mào dié)80~90歲稱耄和耋,也用作對老年人的泛稱。尢以九十歲稱謂多。
14、期頤、人瑞(100歲)
100歲「期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