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設計 > 如何學習建築設計

如何學習建築設計

發布時間:2020-12-26 11:23:55

❶ 如何學習建築施工圖紙

建築制圖是一門學問,自成系統。建築識圖自然有法可依,有規律可循,可以參照《土木工程制圖》學習。要學習看建築施工圖,首先要先學習工程制圖,從平面,立面、剖面三個基本圖形對應練習。然後再看工程圖,從地面看到地上,從結構看到建築。一般是按如下順序進行:

1、首先仔細閱讀設計說明,了解建築物的概況、位置、標高、材料要求、質量標准、施工注意事項以及一些特殊的技術要求,在思想上形成一個初步印象;

2、接著要看平面圖,了解房屋的平面形狀、開間、進深、柱網尺寸,各種房間的安排和交通布置,以及門窗位置,對建築物形成一個平面概念,為看立面圖、剖面圖打好基礎;

3、看立面圖,以了解建築物的朝向、層數和層高的變化,以及門窗、外裝飾的要求等;

4、看剖面圖,以大體了解剖面部分的各部位標高變化和室內情況;

5、最後看結構圖,以了解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等建築圖與結構圖之間的關系,加深對整個工程的理解;

6、另外,還必須根據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等中的索引符號,詳細閱讀所指的大樣圖或節點圖,做到粗細結合,大小交圈。

只有循序漸進,才能理解設計意圖,看懂設計圖紙,也就是說一般應做到「先看說明後看圖;順序最好為平、立、剖;查對節點和大樣;建築結構對照讀」,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看建築施工圖就是理清幾條線,再把線串起來,一定要深入、細致,才能領會設計意圖。

(1)如何學習建築設計擴展閱讀

建築施工圖圖紙分類

一、建築施工

簡稱建施,主要表示房屋總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等。

二、結構施工

簡稱結施,主要表示房屋承重結構的布置、構件類型、數量、大小及做法等。它包括結構布置圖和構件詳圖。

三、設備施工

簡稱設施,主要表示各種設備、管道和線路的布置、走向以及安裝施工要求等。設備施工圖又分為給水排水施工圖(水施)、供暖施工圖(暖施)、通風與空調施工圖(通施)、電氣施工圖(電施)等。設備施工圖一般包括平面布置圖、系統圖和詳圖。

❷ 想學建築設計

我是一名在職建築師,已經工作10年,可以給你一些簡單建議。
其實建築師是一門很講究實際經驗的工作,但除此之外,你還是可以為這個工作做些准備的。
首先,美感很重要。雖然說美或不美是一個相對主觀的判斷,但建築設計中的美是基於大眾的口味,也就是說,大家都覺得還可以的,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你需要進修藝術類的相關知識,了解比例、顏色搭配、幾何組合的基本原理。
其次,在建築設計中,設計內容如何合理的展現與表達給非專業人士是很重要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建築專業的平、立面圖。所以,你需要去進修素描,學會如何通過光影對比以及形體的描繪去正確表達你所設計的內容。基本上,素描或速寫也是在設計中幫助思考推敲的重要手段。
第三,真的有心可以開始去了解建築的歷史與流派。推薦閱讀」外國建築歷史圖說「及」中國古代建築歷史圖說「,了解不同建築風格的由來、演變與特點。
以上基本上是為了成為建築師,對應你的年齡階段可以做的基本准備,有什麼新的問題或者不清楚的地方,我們可以進一步交流,希望能夠幫到你:)

PS.看了你對文理科方面的追問,可以回答你。
第一.正規大學的建築學專業,基本是面向理科招生的。
第二.除正常考試外,好的建築學院可能會加試「素描」,或者要求你寄送素描作品

❸ 新手如何學習建築設計知識

建築規劃和建築設計還是有點區別的!
建築規劃側重於建築群體組合、建築之間的布局關系;建築設計則更側重於建築內部空間的布局關系。
如果學建築規劃,最後往往傾向於城市設計,但城市設計又要以城市規劃作為基礎,在土地利用和空間布局確定的基礎上,進而實現城市的整體三維空間設計,所以,你要練習的是建築群體的造型能力;而如果學建築設計,則更注重單體建築的內部空間組織和外部形體的設計,這個資料太多啦,從古到今,西方東方,古典的、現代的,自然的、機械的,神秘的、宜人的,建議你多看這些大師的作品,不同流派,不同風格,掌握他們使用的設計手法、材料特點、建築結構等等。
當然,如果你想兩者都學也未嘗不可,只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最好能先精通一樣!

❹ 新手如何有效學習建築結構設計。

給你的建議就是多多建築結構設計方面的書籍,了解建築結構設計的整個流程,然後根據每專一步去實際屬操作一遍,看看哪裡還沒有掌握,再補充不足之處。也可以關注古建中國網上的設計師作品,其次多跟上面的其它知名設計師多多溝通、交流、學習,包括自己設計院的同事。

❺ 學建築設計如何入門 需要看什麼方面的書

我現在上大四,回首過去的幾年裡,雖然上大學用來玩的時間佔了大部分,但自認為對建築學的學習還是頗有一番心得的。
首先說建築學不同於其他很多學科,它既不是純理科也不是純文科。建築本身是融合了技術性與文化性的復雜綜合體,這就使建築學的教學不像其他學科的關注點那麼集中,它往往要涉獵很多方面的知識,因此想要編建築學教程是很難的,我想這就是為什麼關於建築理論的書籍很稀少的原因。
那麼我認為建築學的同學應該讀那些書呢?
從我讀過(不一定通讀)並深有感觸的書中推薦一些吧:
對建築學原理闡述比較清晰的書《建築空間組合論》,這本書對於建築初學者肯定很有幫助,對於我們學過幾年的來講也會從中得到很多啟發,相當於完善和鞏固你所學知識的比較概括性的書籍吧!
《建築:形式、空間和秩序》這本書主要是圖例很多,也屬於淺顯易懂的,很直觀。闡釋角度比較獨特。可選讀,飯前便後翻一翻,有可能給你帶來靈感。
對建築設計作業,也就是每學期做的大作業有最高效幫助的中國的《建築設計資料集》10本的和日本建築學會的《建築設計資料集成》,10本那個比較全,但是圖例之類的比較老舊,日本的介紹了更多的國際著名建築的範例,而且日本人對設計人性化更加的關注。這兩本書可定不可能通讀,只是用到什麼查什麼,與實際結合得更緊密,屬於工具書。
《阿爾托全集》和《勒 柯布西耶全集》也屬於必讀范圍,這兩套全集是比較全面地介紹兩位大師
的建築和其風格發展歷程的佳作,且都有中文譯本。關鍵是要「讀」他們的設計思路,面對每一幅圖都要問問為什麼,從圖中抽象出他們要表達的思想或解決的問題,這只有等你把從之前一些書中積累的知識消化以後才能領悟。如果有條件買進口的《路易斯 康》全集當然更好,那裡全是康的草圖,非常珍貴,也很有學習的價值。但盜版的不推薦,有些頁印不全很渣滓!
關於中國古建築個人認為能看進去的書非常少,也許是我們對自己文化的認知程度不深的原因吧,那些關於中國古建的書非常枯燥乏味,讓想學習它們的人望而卻步(至少我是這樣,我不屬於愛學習的那種~~)但在我讀過的中國古建書中,有一本要算絕對與眾不同的書了,那就是《華夏意匠》。怎麼說呢,這本書總是以最淺顯易懂的語言去表達最高深的中國建築哲學。作者將中國傳統建築劃分成幾方面,每一部分分開闡釋,並且是結合文化的深刻的闡釋。他犀利的角度和觀點絕對會讓你對中國古建築有全新的認識!
最後我推薦赫茨伯格的《建築學教程》共兩本。雖然標題很普通,但如果真能把這本書吃透,你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從建築系畢業了。這本書不再拘泥於技術啊,造型啊這些摸得著的東西,我想它著重於對建築帶給我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建築所形成的場域的研究!這是很難以言傳的東西。我們建築師要最終解決的不就是使人以何種姿態生活在世界上么?這個問題是建築師一生都致力研究的。
我的某位老師說過,讀書不要抱有明確的目的,讀書所積累的知識,需要消化和沉澱以後才能為己所用。希望以上這些能對你有幫助!

❻ 如何學習建築設計

專業課本重頭學 包括手繪,這個很重要,不過你學動畫多少應該還是有點基礎的吧
沒有什麼事實可以速成的
多上ABBS看看
給你些資料哦

一、這是我們學校建築系的課本,新開的專業好像還沒有大五,具體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大四

"
小區規劃設計◇2節/周(01-09)◇
"
建築設計Ⅲ◇2節/周(09-16)◇
"
城市設計原理◇2節/周(01-07)◇
建築設計Ⅲ◇2節/周(09-16)◇
"
結構選型◇2節/周(01-07)◇
建築設備◇2節/周(12-19)◇
"
室內設計原理◇2節/周(01-18)◇
"
場地設計◇2節/周(03-09)◇
"
建築設備◇2節/周(12-19)◇
"
建築物理Ⅰ◇2節/周(12-19)◇

大三

"
建築設計Ⅰ◇2節/周(01-10,13-15)◇
"
計算機建築表現◇2節/周(05-09)◇
"
建築設計原理(居住)◇2節/周(16-19)◇
"
建築結構◇2節/周(01-10,13-19)◇
"
現代建築流派◇2節/周(13-18)◇
"
外國建築史◇2節/周(01-18)◇
"
科技外語Ⅰ◇2節/周(03-09)◇

大二
"
建築力學◇2節/周(01-09)◇
"
中國建築史◇2節/周(01-08)◇
"
設計基礎Ⅱ◇2節/周(01-04)◇

建築設計基礎Ⅰ◇2節/周(05-09,12-17)◇
"
建築繪畫Ⅲ◇2節/周(12-17)◇

大一
"
設計初步Ⅰ◇2節/周(05-19)◇
"
建築繪畫Ⅰ◇2節/周(05-11)◇
"
畫法幾何B◇2節/周(12-17)◇
"
建築概論◇2節/周(04-08)◇

你擇優錄取著看吧,東西比較多,我跨專業考建設,覺得基礎還是打扎實的好,不過你為什麼不問設計院的同事們呢,他們會更有經驗的啊

二、 這是一位建築老師給同學的建議,我以前在論壇上看見覺得挺好就自己留了下來

你好!

其實你的情況具有很普遍的特點。多數同學都會遇到類似的苦惱。不要緊張和煩惱啊,因為這正是建築學專業的特點之一。

第一:建築學不是可以線性學習成功的。重要的是最終的結果。

建築學的學習,和我們以前在高中所學課程,甚至與大學其它的工程類專業都有很大的差異。多數工程類學科是完全可以線性學習得到階段性成果,最終基本掌握的,因此可以十分重視每個年級的成績。而建築學專業則多數的成功法則都在「悟」,因此需要大量的練習、思考以至焦慮、苦惱。

比如最簡單的繪畫和字體訓練。如果沒有大量的數量的積累,很難取得」悟出道理「的結果。由於大一的學生有著很強的高中學習方法的慣性,總是認為完成老師的作業是天下第一,認為如果完成了就應該達到某種程度的水平了。而每一個課程作業或訓練一般都是以任務書或老師的口頭表述為主導,其周期及強度都有很強的誤導作用。比如老師安排畫3張,學生很少完成30張,因為學生」以為「只要畫出3張就算完成作業了。比如某一個作業周期是4周,則學生理所當然地認為在這個周期內完成即可,卻很少有自覺地完成高強度的訓練的。那麼試想:如果平面構成的作業是4周,難道僅僅4周就真的懂了?!其實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實是往往很多學生畢業時也未見得真的懂,因為他們認為當時」我已經完成作業了「!

所以說大一時很多同學不應該過於追求設計成績,而應該踏踏實實地進行基本功訓練才是啊。

第二:建築學的設計作品往往與設計者的見識、悟性、修養有直接關系。

這樣就導致了大一的學生很難被老師表揚的情況。尤其是從小城鎮來的同學或一直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兩眼不見景中情「的學生,很難從以前的理性思維進入到建築學的」理性與感性的有機統一「中來。

試想:字練的不多、畫畫的不多、看看的不多、記記的不多,只是靠瀏覽資料就能在大一讓老師滿意,豈不是開玩笑么?呵呵。

所以在大學的初期,往往總是有美術功底的同學、字寫得好的同學、家裡有設計師家長的同學、有與老師進行有成效的溝通的能力的同學,容易得高分。

第三:建築學的設計學習其實與書法、音樂、美術的學習很相似,只是多數人沒有意識到而已。

必須經歷」看、臨、思、練、創「的過程。即大量地看、大量地臨摹(抄!)、大量地思考、大量地練習,而最終達到創造的水平。

尤其在大一直至大三,老師鼓勵你臨摹、模仿是正確的。只是往往被學生理解為」抄「了而已。試想一個人每天都是瀏覽書法名家的字帖或者聆聽音樂名家的音帶,然後就想」創造「出自己的書法風格或」譜寫「出自己的音樂作品,豈不是開玩笑?!

所以要正確認識」抄「、」思「、」創「、」超「的關系。

第四:大學老師的特點和學生的觀念上的差異必須重視。

大學老師都是經歷過學生時代的人。因此他告訴你的必然有一定道理。只是由於學生正處於血氣方剛的年齡,很多老師說的話不容易聽得進去。

比如老師說你必須重視繪畫基本功的訓練,學生心裡則在想:」我們是畫畫的嗎?我們更需要思考!「呵呵。

如果老師說應該注意構圖的和諧、完整,學生心裡會說:」難道構圖就必須象你說的那樣古板?「呵呵。

如果老師看了圖以後對你不十分關心,卻對別的同學情有獨鍾,你會很容易產生反感,卻不知道你的圖根本沒法看,或者一看就知道基本功很差,很少練習,」不可教也!「

當年有一個老師在大二的時候對我們說:」你們不要過分地研究什麼理念的創造,你們的閱歷太淺「,結果我都能聽見幾乎所有同學的心聲:」算啦吧您!你笨以為我們也笨?!「呵呵,這就是差異。現在畢業十年了,我還是在每天思考建築的內涵,而且往往感到力不從心呢。

反過來,大學老師也不容易理解學生的心態。

由於傳統的命令式的高中教育,導致大學的學生大多數不敢與老師交流,而老師又不好」腆著臉「和學生交流。結果課堂上往往氣氛沉悶。其實老師也不舒服。有的老師就說過:」現在帶設計怎麼跟監考似的?「

由於多數老師都是很勤奮地走到了今天,而且以為是天經地義的。所以學生不努力練畫、練字、看書,不提出大量問題,老師也會覺得很難辦:又不能逼著你練啊,到底這里是大學呢。

第五:建議

1、建議每天至少畫一張速寫,而且風雨無阻。簡煩無所謂,風格找你認為好學的入手。保證你3個月後見效果。那時你就可以練色彩速寫了。等你已經習慣了畫畫的時候(半年左右),你會自然發現自己對建築有點感覺了。千萬別相信某些高年級老大哥所說的」以後都是電腦,手畫沒用「的胡說八道。

2、建議先入為主地認為帶你設計的老師都是好老師而且很有水平。以這種心態去尊重老師,大量地提問題,即使是很幼稚的問題,解決與老師的交流的問題。千萬記住。要搶老師,不要等老師。要事先准備問題清單。

3、建議保證圖面的整潔及構圖、字體,以引起老師的好感。記住:大學老師不是高中老師。

4、三年級開始以前不要著急學電腦。我曾經試驗過,培訓畫建築效果圖,即使是AUTOCAD、3DSMAX、PHOTOSHOP全部與效果圖有關的技術,15天內也能保證不懂英語不懂電腦的人屆時成功做出很有質量的效果圖,30天則連施工圖、LIGHTSCAPE、室內效果圖、漫遊動畫、動畫後期合成都搞定。可惜多數人停留在傳統思維上不相信而已。

5、課程作業周期如果是6周,不論多累也要在第一周就拿出3-5個」臨摹方案「,第二周再拿出修改過的3-5個」臨摹方案「,目的是熟悉項目及涉及事項。第四周無論如何定方案,第五周進行上板演習,第六周正式上板!平時練習與本項目有關的彩色效果圖、配景臨摹。

第六:建築學方案設計人才的培養成功率很低。

由於種種原因,多數畢業生在長期的實踐中放棄了方案設計,而是以施工圖為主或以行政工作為主。因此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將來必然是方案設計與投標的高手。那將造成畢業後初期的另一次沉重打擊。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大學時代沒有充分地勤奮。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現在開始什麼都不晚。怕的是不自信!

希望共勉!

三、http://hi..com/suxi51/blog/item/dca8b97bb3c77cf20bd18770.html 這個看看,也是老師的建議,清華的

我找的這些東西都是考研需要的,但都是學本事的,看這些總是有好處沒壞處啊,呵呵,資源共享,不為分只為大家可以一起進步,呵呵~~~~

要知道,找個有共同目標的研友,太難了````

❼ 怎樣學好建築設計

多看,多思考。各抄地都走襲走,體驗一下,敞開身心,手繪是天生的,後天的手繪和天生的手繪不是一個層級的,多練練線條就行,正確表達出你想要的狀態就足夠了。主要就是多看,這是個積累的過程,隨著年齡增長人生閱歷的增加會讓你的設計有一個質的飛躍。還有就是明確你的人生目的,是走官場,是走設計院,是走科研,是開公司,是面向教育與知名度,是面向實際項目,往一方面努力,都是成功。

❽ 出國學習建築設計怎麼樣

現如今,建築設計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並且對建築方面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大,正因為如此,建築設計專業成為了藝術留學的熱門專業。今天,美行思遠小編為大家推薦幾所國外建築設計大學。

❾ 如何從零開始學習建築結構設計

強大的施工圖繪制軟體,結構探索者(TSSD)+天正建築+天正結構+Express(圖層管理器外掛)多年前專我的一位搞軟體研屬發的同學曾經講過,軟體20%的功能是給80%的人用的,80%的功能是給20%的人用的,但真正把這20%用好的人卻不到5%。

❿ 如何學習建築

怎樣學好建築學,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以及對剛畢業的學生的見習指導,針對
建築學專業的學生,在建築設計實踐過程中對建築設計的基本學習方法作了一些有益的探
索。
一、現狀分析
1.在近幾年剛畢業的學生的見習指導過程中,發現有的學生拿到一個項目不知道從何
下手,沒有掌握作方案的基本方法;還有的學生在作方案時缺乏空間概念,畫的方案草圖根
本就讀不懂;像這樣的情況怎麼搞得好設計呢?
於是我專門到幾所大學對建築學專業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有60%被調查的大學一
二年級的學生不知道所學專業是干什麼的,對所學知之甚少;有20%被調查的學生到了大
學對不同專業多少有了一些了解後,就希望能夠轉專業去學別的專業。在很多學校都存在
這樣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嚴峻的現實問題,除了在招生方面需要大力改革外,還需要其他各
方面的努力,不過,這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
2.建築學專業有別於其他專業,綜合性強是其最大的特點,他涉及到建築材料、建築結
構、建築施工、設備等多個專業的密切配合,同時還需要具備建築歷史、建築藝術等各方面的
修養。所有這些都需要在理論學習的同時通過綜合實踐加以提高,因此,它又是一門實踐性
很強的學科。
當今社會已進人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我們的教育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專業的概念
逐漸淡化,不論是建築學專業還是別的什麼專業畢業的學生,選擇職業和將來再就業都將存
在著多種可能性,比如建築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就可以選擇到設計、房地產開發、監理等單
位去工作,或者從事理論研究、建築行業的行政管理等等。因此,建築學必須以培養學生多
方面能力特別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為出發點,樹立以學生個性發展為主、使之具有扎實的理論
基礎、廣闊的知識面和較強的綜合能力為目標。同時,加強專業課程的學習和訓練,增強學
生多方面就業的後勁。
3.作為初學者必須掌握建築學專業課程的學習方法,從最基本的技能訓練開始,逐步培
養空間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牢固樹立全局的觀念,把握建築空間尺度的概念,在
各種基本技能訓練和工程實踐中必須始終堅持貫徹這種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夠真實的感
受到什麼是建築,才能夠感受到設計的真實意義,才能夠真實的理解和掌握建築設計的原理
和方法。
二、牢固樹立全局的觀念
1.事實上,我們作任何事情都應當具有全局的思想。比如:我們建築學專業的學生都要
學美術課,大家知道不論畫什麼類型的畫,都要經過從總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總體的過程,
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全局觀念的訓練。同樣,我們學習建築學首先也應當樹立全局的觀念。
2.從建設項目全過程的高度來認識建築設計
我們知道,一般建設工程項目從提出到建成需要經歷三個階段:投資決策階段、建設實
施階段、交付使用階段。
投資決策階段:包括項目建議書階段,要向國家提出建設一個項目的建議性文件,論述
擬建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獲利獲益的可能性,向國家推薦建設項目,供國家選擇確定是否
進行下一步工作;可行性研究階段是通過調查研究分析與項目有關的工程技術經濟等方面
的條件和情況,對可能的多種方案進行比較分析論證,同時對建成後的經濟效益進行預測和
評價的一種投資決策分析方法,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是項目的最終決策文件。經有關部
門審查通過,擬建項目正式立項。
建設實施階段:包括設計階段、施工准備階段、施工安裝階段、生產准備階段、竣工驗收
階段。
交付使用階段:有建設單位組織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有關單位參加竣工驗收,驗收
合格後即可交付使用。
不論是誰,只要是從事建築工程項目有關工作的人,都應當認識到這一點,知道我們在
作什麼工作,在做那一步工作。站在建設項目全過程的高度來認識建築設計任務和要求,理
解建築設計的依據,對工程進行系統的研究,拿出具體的實施方案,滿足投資控制和質量等
各方面的要求,通過多方案的比較選擇做出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設計方案。
3.設計階段的全局思想
設計是對擬建工程項目經過多方案比較選擇最佳方案、在技術上和經濟上進行全面安
排的創造性活動,是工程建設項目的具體化,是組織施工實施的主要依據。
一般工程進行兩階段設計,也就是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為了解決初步設計中的重大
技術問題,比如工藝流程、結構技術、設備選型等等,根據初步設計和有關設計資料還須進行
技術設計。在這個階段我們要掌握工程設計的主要依據,比如:有關工程設計的法律法規,
工程設計的有關規范要求,城市規劃要求等。重視工程建設項目初步方案的設計。
4.初步方案設計的全局思想
建築方案設計離不開建築單體所處的總體環境,而且建築環境對建築單體設計布局往
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學好建築學,就必須通過這種訓練,學會從建築單體所處
的總體環境出發,掌握從總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總體的思考方法;這就是建築設計階段的
全局思想,同時還應掌握按比例徒手畫方案草圖的技能。
建築設計方案不是一毗而就的事情,必須認識到這一點,學會打開思路、多方案比較、反
復修改的思考方法,學會綜合分析平面、立面、剖面關系,最終滿足建築實用性、藝術性和經
濟性的要求,為人們創造良好的室內外建築空間環境,實現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逐步建立空間尺度的概念
1.認識建築,樹立正確的建築觀
要學好建築,必須對建築和建築設計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全面的了解,通過學習和理解
建築的空間組成和構件組成,理解和掌握建築構造、構成原理,逐步建立空間尺度概念,從而
樹立正確的建築觀和建築設計思想,為建築設計和方案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建築的認識,雖然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形成了很多流派。但是,作為初學者應當從建
築的目的出發,去了解建築發生發展的基本規律,理解建築在人們生活包括物質生活和精神
生活中的作用,樹立正確的建築觀。
大家知道,我們人類最基本的需要是衣、食、住、行,要解決住的問題就需要建造圍合一
定的空間,這就產生了建築,這也是建築最基本的目的。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不滿足
一定的空間環境,還需要這個空間環境給人美的感受、精神上的愉悅。
所以,建築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滿足人們實現不同的生產生活和
物質文化等社會過程的需要,而創造的有機的建築室內外空間環境。
既然建築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建築具有物質特性和精神特
性。從物質特性來講,建築首先是物質資料的生產,它是物質產品,是由各種物質材料、構配
件等通過物質生產過程而建造起來的。
從精神特性來講,建築是人們按照美的規律加工而成的產品,滿足人們精神上的愉悅,
必然具有特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人類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的精
神風貌。
2.空間尺度的概念
建築是由各種物質材料構成的空間,那麼這個空間多大合適呢?很顯然,不同的建築有
不同的空間要求。這就需要我們建立正確的空間尺度概念,創造滿足人們不同需要的建築
室內外空間環境。作為初學者,必須通過多看、多想、多實踐來建立空間尺度概念。
空間尺度是衡量建築空間及其構成要素大小的某種主觀標准,它涉及了空間形象給人
的視覺感受是否符合其實際尺寸的問題。比如:一個一般的卧室,層高作2. 2米就會感到很
壓抑,如果作3. 5米就顯得太高了不親切,作2. 6-2. 9米感覺就比較正常。
又比如:聖索菲亞大教堂,東西長77. 0米,南北長71. 7米,它的彎頂中心高55米,空
間層次由外向內逐步擴大,引起人們對空間漫無邊際的幻覺。
3.空間尺度概念建立的前提條件
我們知道任何一幢建築總是有不同使用要求的空間組成,這些空間一般都是由室內主
要使用空間、輔助空間、交通空間和室外使用空間(比如:看台、庭院、陽台等)組成的,作為初
學者一定要學會這種空間分析方法,搞懂建築的空間組成,這是空間尺度概念建立的前提條
件。
4.空間尺度概念建立的途徑
建立正確的空間尺度概念一般有這樣三種途徑:從書本中學習,從生活中學習,從實踐
中學習。從書本中學習:重視《建築設計初步》等啟蒙課程的學習,同時,結合《建築制圖》、
((建築構造》等課程,把這些內容相互聯系起來,從建築構成基礎訓練到圖示分析訓練,通過
認真觀察、分析、思考、理解,逐步建立空間尺度概念,培養空間想像能力、圖示表達能力和
創造能力。
從生活中學習:建築物按照用途一般可分為生產性建築、居住建築和公共建築。在我們
的生活當中隨處可見各種類型的建築,要學會把所學和所看到的建築聯系起來,去分析現實
有的特性和表現力進行材料特性的造型語言設計,如何將材料文化完美地表達在設計產品
中。不同地材料促使產品造型形成不同的風格。如以椅子的造型為例,大理石椅子厚重;木
椅子特有的美麗木質紋路使其形態純朴、輕快、柔和;金屬椅子線條簡潔流暢,體現了鋼的強
度與彈性的結合;工程塑料椅子簡潔優美、適應性強,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要求。
四、結束語
材料與加工工藝課程是工業設計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任何設計都應有與之相適應的材
料體現出來,以及合適的加工方法生產出來。完美的設計在材料中體現,材料也體現了設計
者的風格。一個優秀的設計師只有熟悉各類材料的特性、規格和加工方法,才能很好地、合
理地選擇材料,並較好的發揮材料在工業產品造型設計中的作用,把選材、用材和產品造型
設計有機的結合起來。設計師對材料有理性的認識,而更多的是感性認識,這就要求我們利
用和完善演示教學,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直觀,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材料與加工工藝
這門課,為成為一名優秀的設計師打下扎實地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樹輝,草愛萍.教學演示是建築材料課程的主要教學模式[J].廣西高教研究,2001(2)55^-56
2陳平.走向工業設計一中國首屆工業設計國際研討文論集〔C].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109-r 113
3張森,宗緒鋒.多媒體CAI課件基本原理與製作技術.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2000
(上接第38頁)
生活中建築的空間組成,去領悟現實生活中建築的特點和空間尺度。
比如:辦公樓層高為3米,你的感覺是什麼?它和3. 9米高的計算機房在空間感覺上又
有什麼不同?1. 05米高的欄桿和。. 15米高的踏步究竟是多高?把它和你的空間尺度感覺
聯系起來思考,等等。
從實踐中學習:正如前面我們所講到的建築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學科,所以必須堅持實
踐、實踐、再實踐。
通過實際項目的全過程訓練,掌握設計調查、規劃分析、環境研究方法,掌握從不同的地
區環境及文化歷史的角度進行建築總體規劃和方案設計研究的思考方法,直到具體的建築
構造方法、材料的選用、細部的處理等施工圖設計全過程的訓練,建立起清晰的空間尺度概
念,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和方案能力。因此,建議大家利用寒暑假到相關單位去實習。不管是
設計單位還是施工單位,只要和建築沾邊的部門都可以去鍛煉。
四、重視相關專業課的學習
建築本身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涉及的知識面廣、相關專業課程多,因此,要學好
建築學還必須重視相關專業課的學習,比如材料、結構、設備等技術課程的學習,建築經濟管
理等課程的學習,認真學習美術包括素描、水彩畫、水粉畫等有助於提高藝術修養的課程。
另外,還應當學習和了解國內外建築歷史文化,這是建築的根,如果缺乏這方面的修
養,就很難理解建築發生、發展的基本規律,很難在建築創作領域取得什麼藝術成就。
綜上所述,要學好建築學,必須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多學科相聯系。通過刻苦鑽研、
深刻領悟、反復實踐,牢固樹立全局的思想,逐步建立起空間尺度概念,重視相關專業課程的
學習,提高建築理論水平和藝術修養,將來成為一名出色的建築師。

閱讀全文

與如何學習建築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