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建築設計師
你好,我是天大建築系的,有過很多朋友問過我這個問題了應該看些基礎知識比如說建築歷史什麼的,一邊看可以一邊了解大師的作品風格,比如說柯布西耶白色派,密斯的極簡主意等等。然後如果你英文好的話可以看一些英文書籍,還有就是雜志如WA EL等等,這些網上都可以買到電子版會比較便宜。我這里有很多,不過太大好多G呢,當然如果你想從我這買我是沒有意見啦,不過傳給你可費勁了~另外就是軟體的學習我想你應該知道一些,AI CAD PS VARY SKETCH這些都是最基本的,不過一般都是夠用的。
這是從學習的角度,其實工作中用不了你干什麼,尤其是大設計院一上來你就是給人家打雜的,比如人家設計小區你給設計會所但是很有意思,也有的時候你只能用cad幫著畫施工圖。
PS是用來畫圖的,我們用來畫表現圖
我這可都是自己親身經歷啊!一定給我分哦!
Ⅱ 怎樣做好建築設計
一、有一定的建築學基礎 二、要有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特別是樓梯,還有降標高的地方 三、多看前輩畫的圖 四、熟悉規范,注意規范強條 五、會看一些簡單的結構圖 六、多像別人請教,多跟其他專業設計人員溝通 七、加幾個建築設計專業群,有些網友還是很熱心的 總之,要多看多學多記
Ⅲ 建築設計一草怎麼做
首先,這是一部分老總工的習慣說法,現在這么說的少了。
一草,是草圖。內容是構思的聚像,給自己看得。
二草,是初步設計。內容是構思的圖紙話,要有基本尺度空間,給自己看得。
三草,是擴初設計。尺寸推敲的要足夠正確了,規范的地方也要考慮了,是給甲方看得了。
Ⅳ 如何自學建築設計
最首要的,是一定需要想一想,你為什麼學建築設計?
如果是一個建築愛好者,可以只需了解建築學知識及其設計,他不需要學會如何去設計。如果是為了入行掙錢,那也不需要了解太多,僅需掌握建築圖紙是如何表達所設計的建築、掌握繪圖的基本要領,然後學會一些軟體,然後進入一家設計院實習一年即可。這事很簡單,免費上設計院實習一年,你至少會畫很多東西。與此同時,單位的項目會讓你得以大幅提升,一年後將令你覺得洗心革面。你將經歷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如果是為了興趣、理想及創造,那就需要審視內心,保持自我,開始真正的學習。建議如下:
第一階段——綜合性地了解建築與建築學
主觀地讓自己貼近你天天都在視而不見和經常都在使用的各種房子。要知道,他們就是建築,沒那麼神秘。看到他們要比以前多想想,他是不是讓你覺得舒服,為什麼?他的室內空間是否讓你覺得用起來別扭,為什麼?因為你現在已經開始學習建築了,對吧。這種先入為主非常重要,甚至不可或缺。這個階段需要你變得非常包容,需要你了解什麼呢?了解這個學科,這個行業,了解建築的意義,了解建築史,了解人,社會,生活,自然和萬物,觀察和質疑各種建築。
這一階段的東西很虛很大,需要你什麼都看看,同時需要思考。書籍,大腦與眼睛,是這個階段的主要工具。你需要閱讀。人文類的書籍是這階段最好的。需要多閱讀介紹建築學的、非常初級的書籍,比如建築初步、世界名建築100(200,300,500。。。)古建築20講等等之類,這類書籍完全是為了讓你大概地、先入為主了解建築。你會有很多的疑問,正如一個空有激情但彷彿白紙的建築系大一新生。但你的目的不一樣了,你的思考和疑問往往都會相對集中地圍繞建築而展開。總有人問我,什麼是建築學?關於建築、人、建築與人的思考和疑問,形成一定體系之後,就是建築學。聽起來是不是很簡單?沒錯,建築學本就不復雜。當然了,倘若你不是天才,那麼你一定會困惑,會糾纏,會在自己知識提升的同時得到更多的興奮、喜悅,同時你會矛盾重重,因為你還暫時不知道,為什麼建築的初衷那麼單一,而如今會有如此多的令人不解、令人費解甚至令人無法理解、令人驚嘆的建築?這是因為,有人。在人還是人猿、很簡單的時候,建築是簡單的。人豐富了復雜了,建築自然就五光十色了。
你需要做的,就是帶著疑問,去看去學習,包括人,包括為人所用的建築。之所以說要有這么一個綜合性的階段,是通過你本人的學習了解與思考,質疑,讓自己保留本心,留住情懷,提升對生活、對周遭社會的敏感與熱愛。
不會有一個優秀的建築師,不會思考與熱愛,也不會有一個優秀的建築師,不會以種種方式堅持自我。我始終相信,情懷,對於建築設計是至關重要的。當然,對其他學科也一樣。什麼是情懷?我是70後,是背著老師家長在破爛錄像廳里,糾集小夥伴們傻傻滴看著港片武俠片長大的一代。長熟後,我深以為,對於江湖和武俠,金庸古龍有情懷,徐克也很有情懷。他們創造的人們,都敢愛敢恨,恩怨分明。有人說,情懷,就是你一直堅持某種情感,而不管這個世界變得如何。我深以為然。而擁有這一點,可能並不會使得你在初學時就判若兩人,但卻將會在很多年以後熠熠生輝,讓你在混沌的世界中有自己的見解。也許有一天,這內心深處的東西將令你自己都無比驚訝,如果你實在不想淪為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空想者、或是一個必須為了錢,任意時刻任意場合都可舍棄建築情懷的建築師。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作為未來的建築師,為了生活你可以忍,為了小康甚至可能的富裕,你仍然可以忍,但並不是沒有條件。如果是那樣,寧可去做一位同樣可以受人尊敬的商人。
上述第一階段並不需要單獨存在,完全可以與接下來你需要做的並駕齊驅。
第二階段——了解建築設計本身
在把自己慢慢送上一條不那麼市儈而是相對比較飽滿、充實、心懷善意的路,之後,或者是同時,你需要了解建築設計本身。因為你要學的不是建築,而是建築設計。這時候,你需要逐漸去搞明白,建築設計不是文,也不是理,不是寫文章抒發情感,也不是做算術式,更不是像行為藝術那般一定要驚世駭俗。當然,他有可能會包括這些東西,甚至包括分析、邏輯和詩意,還可能會加上你逐漸形成的屬於你自己的情懷。這個階段,建築的實際作用、建築制圖、建築設計的畫法、建築設計的基本表達模式,就需要你實實在在地買些建築學科的書籍來看。你想你總得知道什麼是總圖、平立剖和透視圖、效果圖吧?一個房子,他要被人畫出來,才能讓人知道這是一個房子的設計,才能在不久以後變為現實,就像你想親自做一個茶杯,但是你又不想按照你所見的所有茶杯那樣去做,那你就需要先在紙上或是電腦上,把你所設想的這個茶杯勾畫出來,表達出來,這很簡單,對吧。至於怎麼畫,畫什麼,畫到啥樣就好,畫到啥樣算很好,這就需要潛心學習,多看,還要練。本科教育里這一塊你不用操心,課程安排會讓你痛不欲生。但你是在自學,那麼,練習是很有必要的,某個空間三維形象的逐步建立和如何在紙上表達它完善它,是這個時期的關鍵。
如果你是一個天才,在你了解了什麼是三視圖透視圖的基本前提下,你看到室外的任何一個房子都能迅速精準地在腦海里想像出他的所有建築圖,或者你昨晚設想了一個房子的大致模樣而一早起來你就可以毫無猶豫地在腦海里翻來覆去地將它看了個遍,恭喜你,你很可能是下一屆的建築獎獲得者。
如果並非如此——大多數學習建築的人一開始也並非如此,那麼,多看,多想,多練習是最好的途徑。你必須逐漸學會,如何用三視圖的方式解析和表達一個立體的形象,反之亦然。由簡至繁。這件事,不管是技術層面還是更深的層面,都不得不做,因為這是建築師一生的必備武器。在遇到困難時,不要覺得自己不適合學習它。初學建築的人中,絕大多數需要學習,而幾乎生來便精於此道,根本不需要學習就可以完成這一過程的人,我的同學中有,但極少。我並不奢望你是,你也不需要。
上述兩個階段往往是交織的,沒必要分開,也不太可能分開,否則你學習的就不是建築設計。相信我,上述兩個階段已經足夠花去你的時間了,而且一直會貫穿你整個學習的始終,其實這樣的學習只有開始,不會有終。任何一個建築師,只要不改行,都會一生與其交織。這是可喜的,或者是可悲的。看你如何去把持自我了。
好了,從程序上將,我已經說了兩個階段了,很大的兩個階段對吧。那接下來,就是實踐。實踐包括兩大方面,認知感知,具體操作。
同樣的,這個階段也不需要也沒必要與上述兩個階段截然分開。它們很多時候都是交融互通的。我把他們分列出來,只是為了大家看得更明白一些罷了。
第三階段——建築實踐
1、認知感知。前面提到過,這就是看房子,觀察房子,揣摩甚至揣測房子。只要不是像以前那樣視而不見,你去幫自己的朋友閨蜜看新買的房子也算,因為你可以觀察這個小區的綠化是否令人愜意,人和車的道路設計是否便利,建築質感是否讓你覺著舒服,建築的形象是否有點怪異,房子的室內空間(就是不同作用的房間)是否讓你覺得居住在這里會很方便省心,樓前的游泳池是否讓你有立馬脫掉衣服按下去泡一泡的沖動,所有你眼見的這些,就是設計。
建築不是靜物,不是雕塑,如果沒有人類的居住或使用,他就不能叫建築。你所在的辦公樓你很熟悉,但你觀察過他嗎,你覺得他怎麼樣?為什麼?如果理解到這一點,建築的好與壞,都可以由最最普通的、非專業的使用者乃至大眾來評定。當然,某些時候大眾的說法會不足以採信,比如他們很少能進去、甚至無權進入的某幾類房子,以及對建築審美的世俗化。但是,除開上述兩種可能,我從業的經驗告訴我,大眾對一個房子的第一眼的印象,至少在外型上,在很多時候,是話糙理不糙的,是極有道理的,大多數時候,他們對房子的總體評價簡直精確無比。這需要馬上要成為建築師的你去思考,而不是蔑視之。人類對於美的感受彷彿與生俱來,如果100個人中有至少70人對你所設計的房子第一印象不爽,那麼在這種時候,你更多的是需要發現自己設計的問題,而不是固執地認為大眾的美學觀有待提高。大眾當然不會設計,但他們有眼睛,他們對你設計的房子並不像你那麼感興趣,但他們可以評論,而且往往一針見血。他們只是沒有你分析美學、創造建築空間的能力。而你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當做他們中的一份子,同時用上你逐漸專業的腦袋和能力,去做一個能讓你覺得好,大家也覺得還不錯的房子。
讓我們說回正題,隨時隨地地觀察感受建築,這樣的實踐不僅使你心懷人本情懷,也會令你放低自己所設想的高度,平和地看待建築,也不會讓你在若干年後變得藐視大眾。任何一個優秀的建築師都首先是生活家和包容者,他可能會為自己是建築師而自豪,但不會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一定不要以為,學了點建築就在某些方面超於常人,建築師其實很多時候也是很苦逼的,勞動人民嘛,不是嗎。我相信,你會覺得這樣的實踐簡直無處不在,你在上下班路上、走親訪友的同時,就可以完成很多,沒錯,的確如此。
但這還遠遠不夠。正如我提到的,你現在是一個建築人了對吧,你在學習建築設計了,這將很不一樣。所以,在一定的時候,你需要背著包出門去,不要沒事總宅在自己的居住空間里。讀萬卷書,還得行萬里路。你要去看看那些你還沒真正見到過的、外區的、外省的、外地的甚至外國的房子,你不能總把自己局促在一個范圍里,這樣是沒辦法學習建築的,如果你確實不是天才的話。也就是說,你必須游歷。
所謂游歷,說通俗點就是出去遊山玩水,只不過,需要帶著你的大腦和眼睛。不要單純滴認為露營就算游歷,在城市裡游盪、在一條小街上泡吧也算,因為你還是可以觀察思考你所在的空間組成和空間氛圍,對嗎。你還需要多看看不同地域不同時間不同民族的人民所修建的房子,古時的,近代的,現代的,語言跟你不太通的人修的房子。你會驚訝地發現,盡管全球化日益席捲,但人們依然在不同的土地上修出總是有別於其他區域的房子。如果你恰好是一個經常出門或者經常出差的人,那是不可多得的機會。如果你不是,那麼你需要利用你自己的不多的假期做做這件事,這件事做得越多,你的心胸會越開闊,見識會越廣,同時,你的建築審美與素養也會隨之提升,更別說情調了。那些很難做出好房子的建築師,包括我,都是走得地方實在太少了。正如我們提到的,既然不是天才,那就得勤快點兒了,不是嗎。努力讓自己貼近各地、各時期、各種類型的建築,別只是遠遠的觀看她。你需要走進去,哪怕是花一點門票錢,走進去,哪怕是保安要盤問你,走進一家你認為很帥的很美的餐館,哪怕是什麼都不吃,你告訴服務員你等個人總是可以,你也得試圖感受她,如果你確實對她有興趣的話。其實只要你有一顆喜愛建築的心,那麼這一切對你來說,根本沒有我喋喋不休的訴說的這樣復雜,因為你在很多時刻都可以做,而且,加上你前兩個階段獲取的常識、知識、素養、理論與本領,這個過程簡直就是令人愜意的。你會發現名人的話是對的,生活中並非缺少美,而只是缺少發現。
2、具體操作。以上屬於認知感知,這還是不夠的。你還需要學會整個建築設計的具體操作。關於這一點,樓上太多兄弟已經反復提到,我相信我不需要贅述。最好最直接的辦法是加入設計團隊,他可以是設計院,設計所,也可以是一個江湖上快意恩仇的設計團隊,只要有實際項目,學會操作都沒有問題。你要通過學習,能夠自行設計一棟有業主在背後對你可能會指指點點說三道四的房子。在這個過程中,你當然不會有上一個認感階段那麼愜意,很多時候你是矛盾的,但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必須知道你在做什麼,你怎麼去做好房子本身。不管什麼時候,你都需要對你設計的房子有一點責任心和憐愛之感,正如你對自己的孩子。除非你沒有生下他。很多時候,會有很多因素令你嫌棄、討厭、甚至大罵乃至放棄自己的房子,那都是正常的。但最終你還是要做你自己。盡管不是每一棟房子都需要你傾注所有精力,但你依然要知道,給自己創造一切條件去創造,去做一棟對使用者有益的房子,甚至可能對社會對大眾有益、有意義的房子,同時傾注你自己長久以來的情懷,是你做回自己,做一個至少讓自己問心無愧的建築師的,最好方式。
我能講的就是這些了,希望大家不嫌我啰嗦。如果真的能對一個初學者有益,我會很高興。
近日根據好心人提醒,略微修改了些,非常感謝@沈小毛不說話@袁牧 的意見。
再附上幾枚自己求學時所作的鋼筆畫,它們與我的學習同步,算彼時學習邊上的記錄,也算我對我自己的建築學習的一個小小堅持,它們一直陪我到所有學業結束。把它們貼在這里,本想對示贊的人們一個答謝,但還是覺得有些虛偽又無用。真實情況是,有虛榮顯擺之意,同時,也是為告訴所有志在自學建築設計的人們,盡管學院里有很多的氛圍、指引和幫助,但某些感悟和堅持,終究無外是自學。
這才不是假話。
Ⅳ 如何自學建築設計
建築學是一門涉及廣泛的學科,跟純粹的理科,比如數學、物理等不同,又和純粹的藝術不同,有著硬性的規范、材料、結構和功能的要求。所以,自學建築學其實是很困難的一種行為,和所有的技藝一樣,最好要有師傅帶入門。如果實在找不到師傅,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能有所收獲:
1.最重要的一點,要學會看建築學圖紙。各種符號代表的意思,平、立、剖、分析圖等等。建築學是一個空間表達的學科,但是信息傳遞方式卻是二維的,因此,要入門,首先要學會閱讀,這根學習外語,你首先要會查外語字典一樣。關於繪圖,可以參考建築制圖規范。
2.學會看圖以後,最好還能試著學會建築學建模基本軟體-sketchup。學會這個軟體的目的是代替手工模型,可以快速的將二維圖紙還原成三維建築模型。建築只有變成三維以後,才能幫助你理解建築空間及尺度感。
3.學會前面兩樣後,就可以開始進行建築學習了。和其他所有知識相似,建築學的學習過程也是多看-多記-多做,從復原到模仿再到創新,因此,在能閱讀建築學基本二維信息和掌握三維建模還原能力後,就可以選擇一名建築師的作品進行研究入門。初學者推薦現代主義運動中的旗手柯布西耶早期和中期的作品。購買相應柯布西耶的作品,從小體量的住宅圖紙開始閱讀和復原建模開始。抄繪、建模、思考大概小半年左右,就會大概有一點建築學的概念了。然後就可以看看同樣以幾何體進行組合的幾位現代主義建築師作品,比如密斯,安藤忠雄,邁耶等等。
4.當然,在抄繪圖紙,作品建模還原的同時,可以購買本科建築的相關教材,比如說《房屋建築學》,《建築構造》,《中國建築史》,《西方古代建築史》,《西方近現代建築史》等等進行輔助閱讀學習。除此以外,就是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建築資料集,可以在網上下載到電子版,彭一剛教授的《建築空間組合論》。雖然有很多建築學的學生對這本書表示很復古,不適用,但是對於新手盡快的了解建築,掌握建築設計的基本方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5.經過一年多的自學後,就可以出去旅遊,當然是建議去外國旅遊,參觀各種經典建築,體驗建築的空間、體量感和尺度。然後就是上面那些大神說的,去設計院或者事務所工作和實習,這樣對於更快的理解建築灰常有幫助。
不過總的說來,自學建築學是一個很長,很艱難的過程,最好還是能夠到相關學校進行相關訓練。原來就遇到一個學地理的,到學院來旁聽,想轉規劃,然後前前後後來了一兩年,最後還是覺得他在門外轉,聽了很多理論,但是基本上無法做設計。所以最好還是想好是否要來建築學,這個裡面大師灰常少,多的是加班、加班、加班和年復一年的快速生產。俗話說的好,年少不努力,老大做建築;垂死病中驚坐起,那人還在加班畫圖中。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Ⅵ 怎麼做一個建築設計師
為一名設計人員,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設計師,首先他(她)需要具備幾種專業和學科的知識。第一是設計理念,什麼是設計,家裝設計是為什麼而設計,有了設計思路,才能保證設計的到位。談到設計,最終目標是使生理(身體)得到舒適,心理(精神)得到愉悅。做到這兩點,並不是很難,加強知識的積累,對溝通技巧的學習和鍛煉可以形成設計思路和理念,達到更好的為客戶服務。
第二是人體工程學,他(她)要知道裝修居室的具體使用人的情況,包括人的高、矮、胖、瘦,工作和學習的情況。了解之後對設計尺寸、功能分區定位,這樣達到人性化裝飾。
第四是色彩學,要想使三維空間的色彩融為一體,具備一定色彩學的知識是設計人員必修的課程,色彩的的顏色和深淺,直接影響裝修的最終效果。黑、白、灰三色和紅、黃、蘭三原色派生出千般色彩,取其中一點,就能使裝飾空間蓬蓽生輝。色彩合理搭配,使觀感得到滿足,產生放鬆的感覺,使家成為休息、休養的靜地,得到溫暖。
設計專業屬於藝術學的一類,它與藝術學內的各專業有密切聯系,書畫和工藝美術與設計專業聯系最密切。書畫作品的運用,書畫的寫作手法和意境,使室內設計增添了藝術的內容和文化的氣息。工藝美術作品的運用是室內設計在藝術上表現的又一形式,工藝美術中地毯、壁掛、雕塑、工業造型、室內配飾等是室內設計必不可少的修飾手法,為設計的一部分,體現設計的水平和效果,與設計相融一體,共同為人類服務。
作為設計師,在實踐工作中成為優秀的設計師,還需要幾種專業和學科的知識,其中心理學在與人溝通的時候應用最多,中醫理論有望、聞、問、切,運用心理學在與人溝通時有察言觀色,只有了解客戶的心裡活動和生活需要,才能切實的為客戶服務到位,分析心理活動,需要豐富的知識,心理學不是孤立存在,它的熟練運用是各學科知識的集體運用,學好心理學,同時也需要對其它學科的學習。
民族學在與客戶溝通時也發揮一些作用,特別是少數民族的客戶,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里,五十六個民族就象兄弟姐妹一樣相融一體,構成了中華民族,五十六個民族各有特徵,通過對不同的文化、社會生活、服飾、生活習慣、民俗等方面的分析,能夠得到客戶的實際需要和要求,達到服務的目標。
美學在社會生活中的體現無處不在,世間萬物各具有靈性,山、水被古代文人賦予美的化身,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都各有美的一面。美學是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逐漸總結出來的思想,人類做為社會中的一員,極具智慧,集天下之美於一身。美學在人類中發揮著微妙的作用,人能感覺到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的蹤跡。
哲學在設計中的體現是物法自然,與自然相融是設計的最終目標,自然相融是人性化的標志,設計為人類服務,要以人為本,人生活在地球上,又要維持生態平衡,設計最終不能以破壞生態平衡為代價來為人類服務,哲學是客觀規律形成文字的一種思想,符合客觀規律的發展,使人類社會良性發展。
設計專業中與文學的關系也很密切,設計中的最後意境是體現什麼思路,它的風格形成與文學的抒情意境藕斷絲連,文學的意境和筆法直接借鑒到設計專業中,會使設計效果增添光彩。文學寫作中的大寫意和小推敲用到設計專業中,體現為設計的最後效果和精點裝飾,點與面的關系使事物達到美感和實用,文學寫作用到的借景、比喻等手法更能使設計增添亮點。設計與文學的互補作用,使設計在實用和美觀方面更上層樓。
設計與眾專業和學科的融合使設計最終的效果趨向完美,達到物我交融的境界。設計在社會生活中,對人類的影響是巨大的,從人類基本的居室設計、服飾設計、飲食設計,到社會中車、船、飛機等行的設計,再到輕工業、重工業、製造業中的設計。
Ⅶ 如何成為建築設計師
學美術,土木工程,建築設計專業就行,別的門路慢
Ⅷ 做建築設計需要怎麼成長起來
不用來擔心,我周圍有好幾自個搞建築的都是學結構出身的,只是學好建築要花很多時間,建築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可以說涉及的內容相當多,所以急不得。一開始老闆肯定不敢把方案交給你做,畢竟人家都是學了5年建築畢業出來的,而你剛剛開始。做做畫圖員有好處,打好基礎,順便看看這個圖,別人為什麼這么做。學建築關鍵是多看多想多畫。看,包括看書,看別人的方案,看已建成的優秀建築;想,就是思考自己有哪些不足,自己畫的東西和別人比起來差在哪裡;畫,不用多說了,不管是電腦作圖還是手繪,都需要多練,畢竟是「設計」,有很多藝術的成分。建築這條路是漫長而艱苦的道路,40歲也才被稱為「青年建築師」,LZ剛畢業千萬不能浮躁,要靜下心來,現在既然是畫圖員,就要做好他,業余時間多看看書,動動筆,有條件的去學校聽聽建築類專業課,建築設計、建築構造、建築歷史什麼的,辛苦碼字,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