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和長春建築大學哪個好
沒有長春工程大學這學校,只有長春工程學院,是原來幾所專科合並的。吉林建築大學就是原來的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已經有五十多年校史,論專業論硬體論就業都是吉林建築大學完勝。
②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是幾本啊
二本,但是有些專業的招生分數線已經超一本很多,如建築學!!但是有些新開的專業分數就相對比較低的。
③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分幾個系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位於長春市紅旗街27號。
吉林建工學院是一所具有地方特色的土建類本科院校,隸屬吉林省。她創建於1956年,當時隸屬國家城市建設部,校名為長春市城市建設學校,1958年8月改為吉林省建築工程學校。1960年6月,根據國民經濟發展需要,吉林省建築工程學校升格為吉林建築工程學院,開始招收工業與民用建築等專業4年制本科生。1962年國家建設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學院又改為吉林省建築工程學校。1978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恢復吉林建築工程學院。
學院恢復後,師資力量逐年增強,教學設施和實驗手段日臻完善,專業逐漸配套,辦學規模不斷拓寬。現在學校設有建築工程、建築學、城市建設、建築管理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5個系,13個專業,下設35個教研室、25個實驗室、4個研究室,還設有幹部繼續教育中心和成人教育部、夜大學、函授部。現設置專業有:工業與民用建築、建築學、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建築管理工程、建築施工與管理、公司與城市道路工程、城市規劃、城鎮建設、建築電氣工程、基本建設財務會計、房地產管理、工民建師資等。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1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74名,高級工程師、建築師、實驗師等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2名,講師138名,工程師及其他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70名。基本形成了一支專業配套、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一批中青年專家在各自專業領域嶄露頭角,成為專業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幾年來,有多名中青年教師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學院現有本、專科在校生1636人,連同大專層次成人在校學員共2267人。恢復學院以來,已為國家輸送了3273名本專科畢業生,部分分配到北京和全國各地,絕大多數分配到吉林省城鄉建設系統和各個行業的設計、科研、施工生產和教學第一線,充實加強了基本建設戰線專業技術隊伍,成為振興吉林省建築業一支朝氣蓬勃的骨幹力量。
近幾年,學院積極推進以教學為中心的各項改革,學科建設有了新的發展,科研水平不斷提高。高等數學、污水處理等學科已被評為省級首批優秀課程;學院各專業先後承擔省部級等計劃科研項目60餘項,企業委託項目和實施較大的技術服務27項次,完成並通過技術鑒定的研究成果50項,其中技術水平為國家先進、國內首創的19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其他級別獎28項;出版全國通用專業教材和專編著28部,在國際、國內各種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4篇,編寫其他教材、教學參考書、指導書、習題集65種。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校園佔地面積12.8公頃,各種用房建築總面積近8方平方米。恢復學院十餘年來,新建了圖書館、綜合實驗樓、大型結構實驗廠房、體育館等教學設施,擴建了學生宿舍、職工住宅和部分教學用房,基本保證了教學、科研的需要,師生員工生活條件均有了較大改善。
進入90年代以後,為適應改革開放形勢的需要,學院明確提出了「上質量、上水平、上台階、上特色」,努力把學院辦成吉林省培養又紅義專建築類高級專門人才的教育中心和科學研究重要基地的奮斗目標和任務。現在學院進一步加大了改革開放的力度和步伐,發揮高校優勢,大力興辦產業,積極加強與國外的交流與合作。學院興辦的高新技術和實體產業有吉林建築工程學院設計院、長春四新空間結構新技術公司、熱力設備技術開發公司、工程建設監理公司、建築承包公司、建築裝潢公司、暉春經貿公司、電腦紙製品廠和建材燈具商店等。學院已與美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建立了聯系或合作關系,有的開設了窗口,有的正在籌建中外合資企業,吉林建築工程學院正以矯健的步伐,向著新的目標開拓、邁進!專科專業設置:工業與民用建築、工業與民用建築(師資)、城鎮建設、、建築裝飾技術城市規劃、基本建設財務會計、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建築電氣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建築施工與管理。本科專業設置:電氣技術、建築學、城市規劃、建築工程、交通土建工程、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給水排水工程、管理工程。
④ 河北建築工程學院與吉林建築工程大學那一個好
河北建築工程學院好,,該校在河北以及全國的排名均比吉林建築工程大學,,,,,好像現在改名叫河北工程大學。。。。。。。。。。。。。。。
⑤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是省重點嗎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位於吉林省省會長春市,是吉林省重點建設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你可以再到校內官網證實一下。的確是省重點
⑥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和吉林大學的土木工程相比如何,有何區別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已經改名了,
叫吉林建築大學,全國排名433名,
吉林大學全國排名9名,
你是在開玩笑嗎?
怎麼比?根本沒有可比性的!!
吉大好多了!!!
⑦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是幾本的它的口碑怎麼樣啊求助
二本,但是有些專業的招生分數線已經超一本很多,如建築學!!但是有些新開的專業分數就相對比較低的。
我是建工在校生,學土木工程。
學校的名字:
學校的辦學歷史網路即可,在此不多說。至於它叫學院,從1956年建校至今一直叫學院,很多不怎麼樣的學校都更名為大學。其實大學和學院只是辦學規模的問題,像美國麻省理工還叫學院呢。並且這幾年學校正在努力爭取更名為「吉林建築大學」,但是我們很多學生都覺得更不更無所謂,因為好的專業,好的老師,好的教學,就在那裡,本來「大學」泛濫,還不如保持叫學院。
學校專業:
建工是典型的工科類學校,要是來讀工科,例如土木工程等,是不錯的選擇。但是讀文科,例如英語社工等,就別來了。所以適合理科生選擇,文科生慎重。
學校主打專業是建築學,土木工程(房建方向和交通方向),給排水等。建築學在吉林本省招重本線學生,在外省也是招高分考生,甚至沒有指標。建工除了其建築學,其它專業都是在各個省份招收二本批次學生。但是建工是二本院校中的好學校,不少專業都是二本上游分數段學生的選擇,例如土木工程基本在各個省招的是在重本線附近的學生。
更多專業詳情可以去其官網查詢。
建工學生畢業就業率:
就業率很高,特別是學工科類的男生。例如學土木的男生80%都會被中鐵中建簽走,幾乎畢業就等於就業。除一些拿不到學位證的,或者想進設計院而繼續讀研的學生。當然女生不建議讀土木,雖然我也是女生,但是就多數女生來說。因此,學校男多女少,比例嚴重失衡。
校園環境:
學校因為是從老校區搬到新校區沒幾年,所以有些樓房等設施還在不斷的建設與完善之中。概括地說:綠化欠缺,校園建築很不錯。
師資力量:
這個還真得上學校網站了解。我在此只能從我的專業出發。
因為大一以基礎課為主,專業課的老師沒怎麼接觸。基礎課老師都是挺負責任的,講課什麼的都挺好,當然教授之類的沒法和名牌大學相比,這是很多普本學校的現實。但是我不覺得老師愚昧還是怎樣的,所以不要有老師不好的想法。唯一接觸的專業基礎課是工程圖學,上得很好,該課程是吉林省還是國家級的精品課程。專業課老師也不錯,當然這是必須的,因為土木。
校園生活:
其實坦白地說,校園生活不怎麼豐富,雖然也有很多的社團,但是因為場地等原因還是限制了各個社團的發展。我自己還是不怎麼滿意的,學校舉辦的活動不多。
生活其它:
出行:因為在郊區,去市裡還是要花點時間,計程車輕軌公交之類的也挺方便的。
伙食:非本校承包的食堂,物美價廉要打折扣,但是還是能吃的。等合約到期了,伙食會好些。可以去旁邊的農大改善伙食。
周圍店鋪很少,但是解決個人問題最近可以在農大附近解決。
還有其他方面的問題可以繼續追問.
⑧ 長春工程大學與吉林建築大學哪個好
吉林建築大學更好。
一、長春工程大學
1、該學校主要是建築方面在圈內有名,就業率高,別的方面知名度=0。宿舍建築老舊,硬體設施不好,8人間和4人間(不一定能申請上),一人一箱,有公共洗衣機,甩干機。
2、工程管理基本就業,男生比女生會好找工作一些,大三會分方向校園環境,剛進校門很失望,離開學校很嚮往桂林路附近,環境地帶,逛街購物很好不知道樓上的是不是本校學生,不了解的不要說話但是學工程的,剛開始待遇不會太高,只是未來的發展目前看還是很不錯的。
二、吉林建築大學
1、主要是一批年輕有活力(40+,50+)的博士為主的教授在教授專業知識年輕是它的優點,目前沈陽建築大學建築學通過A級評估,僅次於老八校排名第9。
2、建築大學的這個專業很好,女生就業率也很高考研的話都是很熱門難度很大的專業畢業後一般在建築企業或房地產公司做工程驗收和監理工作,比較輕松,主要是圖紙校對和力學分析等方面,確保施工及建築質量安全加油吧!
吉林建築大學優點:
學校前身是1956年國家城市建設部創建的長春城市建設工程學校,是吉林省第一所土建類中等專業學校,也是新中國首批建立的十所建築類專門學校之一。
1960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吉林建築工程學院,成為吉林省第一所土建類本科高等學校。2013年,學校正式更名為吉林建築大學。
⑨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和長春工程學院哪個更好一些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的建築學要比長春工程的好,不知道你想學什麼專回業,建工學院各答個專業就業情況都還不錯,省內還是比較認可,外面也還可以,長春工程不了解,不過2006年建工的建築學專業最低分580,而長春工程563,怎麼能看出長春工程好一些呢?建工的建築學還是很不錯的,其他專業不太了解.
⑩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都有什麼好專業
這位同學你好,我就是建工的學生建工的專業很多好的,只要不是跟文科有關的都挺不錯的現在就業也比較好,尤其看重我們學校的土木,給水排水,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土木的分數較高,其他的你都可以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