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五大傷害」是指哪些安全事故
「五大傷害」分別為:高處墜落、坍塌、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據不完全統計,以上五大傷害占據所有事故的95%以上。
1、高處墜落
人員從墜落高度≥兩米以上的臨邊、洞口(包括樓梯口、電梯口、預留洞口、通道口;溝、坑、槽和深基礎周邊;樓梯側邊;平台或陽台邊;屋面周邊)墜落及腳手架、吊籃、塔吊、電梯、施工電梯等高處墜落致人傷亡的事故。
2、坍塌
坍塌傷害是指建築物、構築物、堆置物、土石方、搭設的腳手架體等,由於底部支承強度不能抵禦上部荷重,失穩垮塌造成的安全事故。
3、物體打擊
物體打擊傷害是指失控物體的慣性力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簡單的講,就是高處墜落物體致人傷亡的事故。
4、機械傷害
機械傷害是指機械設備運動(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擠壓、碰撞、沖擊、剪切、捲入、絞繞、甩出、切割、切斷、刺扎等傷害。不包括車輛、起重機械引起的傷害。
5、觸電傷害
觸電傷害是由於人體直接接觸電源(導致電體或漏電體),受到一定量的電流通過人體致使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致人傷亡的事故。
(1)建築施工安全事故觸電擴展閱讀
事故原因
1、違反安全操作規程
2、沒有使用或正確使用安全「三寶」
3、工人缺乏應有的安全常識和安全意識
4、現場安全檢查不到位,安全隱患未及時發現和整改,安全防護措施不力
5、法律意識不強,工人在進入施工現場前,對施工安全環境有知情權;在安全6、隱患沒有排除前,有權拒絕施工
案例
某建築工地內有一條10kV架空線路經東西方向穿過,高壓線距地面高度約7米左右,當完成土方回填後,架空線路距離地面凈空只剩5.6米了,在此期間施工單位曾多次要求建設單位盡快遷移,但始終未得以解決,而施工單位就一直違章在高壓架空線下方不採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冒險施工。
事故發生當時,現場管理人員違章指揮12名民工,將6米長的鋼筋籠放人樁孔時,由於頂部鋼筋距高壓線過近而產生電弧,11名民工被擊倒在地,造成3人死亡,3人受傷的重大事故。
B. 發生觸電事故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觸電事來故的主要原因有:源
(1)使用有缺陷的電氣設備,觸及帶電的破舊電線,觸及未接地的電氣設備及裸露線、開關、保險等;
(2)無保護性的地線或地線質量不良;
(3)非電氣工作人員進行電器維修;
(4)不按規定使用安全電壓的攜帶型燈具;
(5)缺少電氣危險警告標志。
預防觸電的方法:
(1)建立安全用電保證體系,實行全面安全管理 ,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組織機構落實;制度嚴明,責任與人掛鉤並與經濟掛鉤, 供電與用電暢通,事事有人監督,有人管理,具體內容詳見有關內容。
(2)提高電氣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並使技術水平與個人收入掛鉤,真正體現技術的價值.在電氣工程安裝中引人監理制度及項目經理負責制,保證電氣工程的質量。在維護運行中,加強巡視檢查及周期檢修,保證安全運行,做到把事故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3)提高國民技術素質,普及電氣安全常識,是避免觸電的重要措施。
(4)建立建全用電安全操作規程,並向用電人員及電氣工作人員進行宣傳和教育,使人人遵守 安全操作規程。
(5)杜絕假冒偽劣電器產品進人電氣工程及家庭用電,
C. 施工中發生觸電死亡事故
首先小工觸抄電肯定和圖紙襲不會有關聯至少沒直接關聯,關聯也是現場管理和防護措施不到位。其二作為工地項目負責人,工地上出現安全事故,不管是處於什麼原因,你都負有推卸不掉的責任。作為項目負責人,首先要建立健全項目安全責任制,明確現場個管理人員的安全責任和管理任務。開工前還要對施工班組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培訓合格才能上崗作業。現場施工用電必須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相關規范進行施工作業,配備通過考試合格持有電工操作證的電工。
你作為項目負責人負有現場安全檢查和管理的責任,對發現的問題必須立即整改。
工地上出了這種安全事故你將是第一責任人。
D. 工程師安全生產: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1、斷開電源。
2、急救。
3、報告事故。
4、保護現場。
E. 群眾觸電事故算不算供電局安全生產事故
您好!群眾觸電事故如果發生在家庭內部,不屬於國家電網公司的安全生產事故;如果發生回在國家答電網公司的室外高壓線、變電所、變壓器等社備設施的,就屬於國家電網公司的安全生產事故。(註:供電局這個機構在政府機構改革的時候早已撤銷。現在負責供電的是國家電網公司在各地的分公司。)謝謝閱讀!
F. 發生觸電事故有哪些屬於人的不安全行為
發生觸電的原因很多,
1. 確乏安全用電知識
由於不知道哪些地方帶電,什麼東西能傳電,誤用濕布抹布泡或擦抹帶電的家用電器,或隨意擺弄燈頭,開關,電線,一知半解玩弄電氣等,因而造成觸電。
2. 用電設備安裝不合格
如果電風扇、電飯煲、洗衣機、電冰箱等沒有將金屬外殼接地,一旦漏電,人碰觸設備的外殼,就會發生觸電。有的家庭因為一時材料不全,將就使用已經老化或破損的舊電線,舊開關,這種錯誤的做法,很容易引起人身觸電。
3. 用電設備沒有及時檢查修理
如果開關,插座,燈頭等日久失修,外殼破裂,電線脫皮,家用電器或電動機受潮,塑料老化漏電等,也容易引起觸電。
在農村和小城鎮中,從觸電事故的原因來看,大致有如下幾種類型:
⑴一知半解玩弄電氣。安裝,修理屋內電燈,電線時,似懂非懂,私拉亂接,造成觸電。
⑵私設低壓電網,用電捕魚和捉老鼠,造成觸電。
⑶ 用「一線一地」安裝電燈,極易造成觸電事故。因為「一線一地」制的電流是一相電源通過電燈後直接入地形成迴路,當開燈時有人拔起接地極就會引起觸電,觸電時全部電流就會流經人身入地。這種觸電的人十有八九會死亡。
⑷用電設備外殼不接地,臻使漏電電流入地無門,人碰著就『會發'生觸電。
⑸誤拾斷落電線觸電,同伴用手去拉觸電者,造成多人受傷或死亡,稱為群傷或群死。
⑹電燈安裝的位置過低,碰撞打碎燈泡時,人手觸及燈絲而引起觸電。
⑺用濕布擦抹燈泡,開關,插座以及家用電器,因為濕布導電而引起觸電。
⑻在供電線路底下或變壓器台旁邊盲目施工,因碰撞電線電器而引起觸電。
⑼跨步電壓觸電。當一相電線斷落地面時,電壓總是沿著地面成階梯狀下降,電流也從地面向大地深處逐步擴散,當人的雙腳或耕畜的前後腳之間同時踩在帶有不同電位的地表面兩點時,會引起跨電壓觸電。
⑽廣播線由於與電力線相碰而導電,人手接觸廣播線而引起觸電。
⑾使用非標準的圓柱形三線插頭插座時,由於插頭各級在任何角度,任何方向都可以插進插座內,所以當把插頭的接地極誤插入插座的火線孔內,家用電器的外殼便會帶電,人體接觸外殼便會導致觸電死亡。
⑿跨河電線架設位置偏低,民用木船通過時,由於潮水上漲,上漲船高,濕水的撐篙碰到電線,造成觸電傷人。
⒀兒童在電線或電器附近追逐玩耍,誤觸電線電器而釀成大禍。
G. 是意外觸電死亡事故還是安全生產事故
除了停業時間內,死亡人員主動觸電造成死亡的情況之外,全部都屬於安全生產事故。
H. 防止焊接觸電事故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防止焊接觸電事故的安全措施如下所示:
1、工作前應認真檢查工具、設備是否完好,焊機的外殼是否可靠地接地。焊機的修理應由電氣保養人員進行,其他人員不得拆修。
2、工作前應認真檢查工作環境,確認為正常方可開始工作,施工前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戴好安全帽。高空作業要戴好安全帶。敲焊渣、磨砂輪戴好平光眼鏡。
3、接拆電焊機電源線或電焊機發生故障,應會同電工一起進行修理,嚴防觸電事故。
4、接地線要牢靠安全,不準用腳手架,鋼絲纜繩、機床等作接地線。
5、在靠近易燃地方焊接,要有嚴格的防火措施,必要時須經安全員同意方可工作。焊接完畢應認真檢查確無火源,才能離開工作場地。
6、焊接密封容器、管子應先開好放氣孔。修補已裝過油的容器,應清洗干凈,打開人孔蓋或放氣孔,才能進行焊接。
7、在已使用過的罐體上進行焊接作業時,必須查明是否有易燃、易爆氣體或物料,嚴禁在未查明之前動火焊接。焊鉗、電焊線應經常檢查、保養,發現有損壞應及時修好或更換,焊接過程發現短路現象應先關好焊機,再尋找短路原因,防止焊機燒壞。
8、焊接吊碼、加強腳手架和重要結構應有足夠的強度,並敲去焊渣認真檢查是否安全、可靠。
9、在容器內焊接,應注意通風,把有害煙塵排出,以防中毒。在狹小容器內焊接應有2人,以防觸電等事故。10、容器內油漆未乾,有可燃體散發不準施焊。
11、工作完畢,必須斷掉龍頭線接頭,檢查現場,滅絕火種,切斷電源。
I. 為什麼工地容易出現觸電
施工觸電事故的種類和特點
(1)施工觸電事故的發生多數是由於人直接碰到了帶電體或者接觸到因絕緣損壞而漏電的設備,站在接地故障點的周圍,也可能造成觸電事故。施工臨時觸電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
1)人直接與帶電體接觸觸電事故:
按照人體觸及帶電體的方式和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此類事故可分為單相觸電和兩相觸電。單相觸電是指人體在地面或者其他接地導體上,人體某一部分觸及一相帶電體而發生的事故。兩相觸電是指人體兩處同時觸及兩帶電體而發生的事故,其危險性較大。此類事故約佔全部觸電事故的40%以上。
2)與絕緣損壞電氣設備接觸的觸電事故:
正常情況下,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是不帶電的,當絕緣損壞而漏電時,觸及到這些外殼,就會發生觸電事故,觸電情況和接觸帶電體一樣。此類事故占工地觸電事故的50%以上。
(2)由於觸電事故的突發性,並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造成嚴重後果,死亡率較高。根據對觸電事故的統計分析,其規律可概括以下幾點:
1)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夏季高溫是觸電事故的多發季節,這是由於這段時間多雨、潮濕,電氣設備絕緣性能降低,同時由於天氣炎熱,人身衣單而多汗,增加了觸電的可能性。
2)中青年和非電工觸電事故多,這些人電氣安全知識缺乏,膽子大,技術不成熟,宜發生觸電事故。
3)攜帶型和移動式設備觸電事故多,這是因為該類設備需要經常移動,工作條件較差,容易發生故障。
3.防止觸電的措施
根據觸電原因不同,對觸電所採取的防護措施也分為:直接接觸保護和間接接觸保護。
(1)絕緣、屏護和安全間距是最為常見的直接接觸保護安全措施。絕緣:即用不導電的絕緣材料把帶電體封閉起來,這是防止直接觸電的基本保護措施。屏護:即採用遮攔、護罩、護蓋、箱閘等把帶電體同外界隔離開來。安全間距: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其間距的大小與電壓高低、設備類型、安裝方式等因素有關。
(2)間接接觸保護一般採用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採取安全電壓、漏電保護器、合理使用防護用具等措施。
1)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是防止間接觸電的基本技術措施。保護接地:其原理是通過接地把漏電設備的對地電壓限制在安全范圍內,防止觸電事故。保護接零:其原理是在設備漏電時,電流經過設備的外殼和零線形單相短路,短路電流燒斷保險絲或使自動開關跳閘,從而切斷電源,消除觸電危險。
重復接地的作用:①降低漏電設備對地電壓;②降低三相不平衡時零線上出現的電壓;③當零線發生斷線時,減輕事故的危害性;④縮短漏電事故時間;⑤改善線路的防雷性能。
重復接地的要求:每一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體應用2根以上的角鋼、鋼管或圓鋼,不得用鋁導體或螺紋鋼。兩接地體間的水平距離以5m為宜,接地體以2.5m長較好,接地極坦深以頂端距地≥0.6m為宜。
2)採用安全電壓:
根據生產和作業場所的特點,採用相應等級的安全電壓,是防止發生觸電傷亡事故的根本性措施。我國安全電壓額定值的等級為42V、36V、24V、12V和6V,施工現場照明作業應使用36V以下安全電壓。
3)漏電保護器:
漏電保護器是一種電氣安全裝置。她主要是提供間接接觸保護,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作直接接觸的補充保護,對可能致命的觸電事故進行保護。將漏保安裝在施工電路中,當發生漏電和觸電時,且達到保護器所限定的動作電流值時,就立即在限定的時間內動作自動斷開電源進行保護。施工用電應實行三級配電、三級保護。臨時用電規范規定施工現場採用兩級漏電保護:即設置總配電箱或室內總配電櫃、分配電箱、開關箱三級配電裝置,這樣可以實現分級分段的漏電保護,又能大大提高用電的安全性,還能快速檢測出漏電的部位。漏電保護器的選擇:①在開關箱(末級)內的漏電保護器,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應大於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不應大於0.1s,使用於潮濕場所時,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不大於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不應大於0.1s。②總配電箱內的漏電保護器,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大於30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大於0.1s。但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I)與額定漏電動作時間(t)的乘積不應大30MA.S(I.T≤30MA.s)。
4)合理使用防護用具:
在施工作業中,合理匹配和使用絕緣防護用具,對防止觸電事故,保障操作人員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健康具有重要意義。絕緣防護用具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基本安全防護用具,如絕緣棒、絕緣鉗、高壓驗電筆等;另一類是輔助安全防護用具,如絕緣手套、絕緣(靴)鞋、橡皮墊、絕緣台等。
5)分級配電分級保護的原則
因為低壓供配電一般都採用分級配電。所以電箱也應該按分級設置,即在總配電箱下,設分配電箱,分配電箱以下設開關箱,開關箱以下就是用電設備。配電箱是配電系統中,電源與用電設備之間送電和配電的中樞環節,是專門用作分配電力的電氣裝置,各級配電都是經過配電箱進行的。總配電箱控制整個系統的配電,分配電箱控制每一個支路的配電。開關箱是配電系統的最末端,再往下就是用電設備,每台用電設備由自己專用的開關箱控制,實行一機一閘。分級保護時,各級選用保護范圍應相互配合,保證在末端發生漏電故障或人身觸電事故時,漏電保護器不越級動作;同時要求當下級保護器發生故障時,上級保護器動作,補救下級失靈的意外情況。實行分級保護,對低壓電網所有線路末端的用電設備創造了安全運行條件和提供人身安全的直接接觸與間接接觸的多重防護,對提高安全用電水平和減低觸電事故、保障作業安全由著積極作用。
為了保障施工現場用電的安全,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要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要求,採用TN-S接零保護系統,實行三級配電三級保護,做到「一機、一閘、一漏、一箱」。項目經理作為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要配備和使用經過安全用電基本知識培訓,具有上崗資格的電氣技術人員,要建立完整的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資料,建立定期檢查制度,做好電氣設備日常維護、電阻測試、電工維修記錄。平時加強對施工用電的管理,勤檢查、勤維護,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切實保證施工用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