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談談你對建築工程事故分析與處理的認識,以及如何學習本課程
建築工程事故分析與處理學習總結 在學習了一個學期的《工程事故分析與處理》之後,我覺得這是一門非常實用、非常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課程。從這門課程中,我對建築結構事故的類別、原因、處理的一般程序等有了大概的了解。 按照《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准》建築結構必須滿足以下各項功能的要求: (1)能承受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時可能出現的各種作用; (2)在正常使用時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3)在正常維護條件下具有足夠的耐久性; (4)在偶然作用(如地震作用、爆炸作用、撞擊作用等)發生時及發生後,結構仍能保持必要的整體穩定性。 當建築結構因工程質量低下而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統稱為質量事故。當事故發生時,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從已有事故分析,其主要原因有管理不善;勘測失誤;地基處理不當;設計失誤;施工質量差、不達標;使用、改建不當等如果是惡性重大事故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素綜合在一起而引起的。 當事故發生後,尤其是重大事故,我們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盡量把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降到最低,並及時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事故調查必須按正確、公正的原則進行,一般按下列步驟進行:初步調查(基本情況調查);初步分析事故最可能發生的原因,並決定進一步調查及必要的測試項目;進一步深入調查及檢測;根據調查及測試結構進行計算分析、邀請專家會商,同時聽取與事故有關單位的陳述或申辯,最後寫出事故調查報告,送主管部門及報告有關單位。調查時要根據事故情況和工程特點確定重點調查項目。如對砌體結構應重點查看砌築質量。對混凝土結構則應重點檢查混凝土的質量,鋼筋配置的數量及位置,對構建缺陷應作為重點調查項目。對鋼結構應側重檢查連接處,如焊接質量,螺栓質量及桿件加工的平直度等。事故的調查必須真實地反映事故的全部情況,要以事實為根據,以規范、規程為准繩,以科學分析為基礎,以實事求是和公正無私的態度寫好調查報告。報告一定要准確可靠,重點突出,抓住要害,讓各方面專家信服。 在建築主體結構篇中,我們主要學習了砌體結構、鋼結構、混凝土結構和其他類型結構工程事故的分析與處理。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的住宅、辦公樓、學校、醫院等單層或多層建築大多採用磚、石或砌塊牆體和鋼筋混凝土樓蓋組成的混合結構體系。因此對砌體結構發生的工程事故格外具有現實指導意義,有助於我們提高質量意識和安全施工意識。 砌體結構發生工程事故主要有兩大方面原因,一是設計方面,主要包括設計馬虎,不夠細心;整體方案欠佳,尤其是未注意空曠房屋承載力的降低因素;有的設計人員注意了牆體總的承載力的計算,但忽視了牆體高厚比和局部承壓的計算以及未注意構造要求。二是施工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砌築質量差;在牆體上任意開洞,或拆了腳手架,腳手眼未及時填好或填補不實,過多地削弱了斷面;有的牆體比較高,橫牆間距又大,在其未封頂時,未形成整體結構,處於長懸臂狀態和對材料質量把關不嚴。 在這篇的學習過程中,我對書本上由於砌體強度不足引起的事故(書上例題2—1)有比較深刻的印象。在該車間發生的工程事故主要是因為托牆梁與吊車基本在同一高度,如設計成整體,則屋面荷載、屋架及上段牆體重可通過托牆梁傳
給帶壁柱的牆體。但設計者將托牆梁與吊車梁分開,中間空有70mm間隙,這樣屋面傳來的荷載與上段牆體只壓在240mm300mm的磚垛上,形成局部承壓。設計人員疏忽了,並未進行局部承壓驗算。經復核,這部分局部承壓強度嚴重不足,這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在我看來,這本是可以避免的事情,但是由於疏忽,釀成了悲劇。以後的我不管是做施工員,還是進入了設計院,我都要時刻牢記細心的重要性。做事要細心,事後要反復復核,不讓小錯釀成大禍,造成人員的傷亡或國家財產的損失。每一次血的教訓都提醒著我們細節決定成敗。 在學習地基與基礎篇中,我對地基處理質量決定建築工程質量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造成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的原因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場地工程地質情況缺乏全面、正確的了解。主要包括工程勘察工作不符合要求;建築場地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非常復雜;沒有按規定進行工程勘察工作。 二、設計方案不合理或設計計算錯誤。 三、施工質量造成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比如說不按設計施工圖施工或不按技術操作規程施工。 四、環境條件改變或其他原因造成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 對於地基與基礎工程不滿足建築物對它的要求時,我們可以對地基與基礎進行處理,使地基與基礎符合建築物的要求,確保建築物的安全可靠。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置換法、排水固結法、灌入固化物法、振密、擠密法、加筋法等等,每一種方法雖然都沒有明確的分類標准,但其適用范圍各有不同。以後我想做施工員,就得掌握每一種方法的處理原理和適用范圍,針對具體的工程問題正確選擇適用的方法,確保施工質量的安全可靠。 地基失穩造成的工程事故是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的主要類型。地基一旦失穩,往往會引起建(構)築物的倒塌、破壞,後果十分嚴重,必須引起施工過程的重視。在荷載的作用下,當地基承載力不能滿足要求時,地基可能產生整體剪切破壞、局部剪切破壞和沖切剪切破壞等破壞形式。而地基破壞形式與地基土層分布、土體性質、基礎形狀、埋深、加荷速率等因素有關。這就要求我們在對地基進行施工時必須注意施工的規范性,確保地基的穩定性。因為地基一旦造成工程事故補救比較困難,容易造成人員傷亡,對周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且建築物倒塌破壞後往往需要重新建造,損失非常大,故對地基失穩造成工程事故重在預防。預防就需要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擁有過硬工程技術。作為一名工程人員,不論身居何職都不能為了減小成本而偷工減料,質量第一的原則永遠不能丟。我覺得預防可以從人的意識和具體的工程上加強。比如加強對工人的培訓和除在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各方面做好工作外,進行必要的監測也是重要的。若發現沉降速率或不均勻沉降較大時,應及時採取措施,進行地基基礎加固或卸載,以確保安全。在進行地基基礎加固時,應注意某些加固施工過程中可能產生附加沉降的不良影響。 造成地基與基礎事故的原因中,我覺得人的因素是主要的,也就是說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與人們的認識水平有很大的關系,絕大部分的地基與基礎工程事故是可以預防的,精於設計、精心施工可以預防工程事故中的絕大部分。現在的我還是大學生,掌握扎實的基本工程知識是我的使命,出來社會工作後就必須得掌握熟練的施工技術和具備強烈的責任感,保證工程質量的可靠性,時刻把質量第一放在心上。 在學習火災與燃爆篇中,我首先想起了「911」恐怖襲擊事件。世茂雙塔倒
塌的主因是在大火悶燒的情況下,內部鋼樑上的防火物質被破壞,失去了支撐的力量,結果大樓受到自身重量的壓迫才會倒塌。火災的破壞力是巨大的,因此我們必須對建築構件和建築材料認真篩選和進行防火設計。不同的建築材料有著不同的耐火性能,對於建築構件,我們可以盡量選擇非燃燒構件或難燃燒構件。此外,我們還必須根據具體情況對建築物進行防雷設計,特別是在南方雷暴區。 通過學習《建築工程事故分析與處理》這門課程,我基本上掌握了事故處理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因設計和施工的失誤或者管理不善而引起的事故,是工程技術人員經常遇到的。如何正確處理事故,對事故原因分析、殘余承載力的判斷及修復加固的措施等問題,這與設計和建造新建築有較大的不同,而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術是非常必要的。我們應從工程事故中吸取教訓,以改進設計、施工和管理工作,從而防止同類事故的發生。道路與橋梁作為國家的基本建設項目,在為人們出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們學土木專業的學生,以後出來很可能是做土木工程相關的工作,不管是在施工員還是在監理員或其他的工作崗位上,我們都肩負著很大的責任。扎實的基礎知識,細心的品質、強烈的質量責任意識都是我們工程人員所應該具有的。
B. 建築工程質量事故的分級標准
建築工程質量事故的分級標准
按事故造成損失程度分級
1、特別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3、較大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
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2)建築工程質量事故的分析與處理擴展閱讀
工程質量事故發生後如何處理?
1、工程質量事故發生後,總監理工程師應簽發《工程暫停令》;
2、施工單位進行質量事故調查、分析質量事故產生的原因,並提交質量事故調查報告,監理工程師在事故調查組展開工作後,客觀地提供相應證據;
3、根據施工單位的質量調查報告或質量事故調查組提出的處理意見,項目監理機構要求相關單位完成技術處理方案;
4、技術處理方案經相關各方簽認後,項目監理機構應要求施工單位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
5、質量事故處理完畢後,具備工程復工條件時,施工單位提出復工申請,符合要求後,總監理工程簽署審核意見,報建設單位批准後,簽發工程復工令;
6、項目監理機構應及時向建設單位提交質量事故書面報告,並應將完整的質量事故處理記錄整理歸檔。
C. 建築工程事故分析與處理
1號圖。。。 存在問題 :梯步側面裝修拉裂
產生原因 :地基沉降
問題危害 :影響外觀質量及使用功能
預防方法 :基底夯實,檢測合格後進入下一道工序
解決措施:如果地基已沉降相對穩定,用新材料修補即可。如還將繼續沉降,重做,處理完後再做。
D. 建築工程對質量事故處理的程序是什麼
質量事故處理的程序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的一般程序如圖 1所示。2.1事故調查事故調查包括事故情況與性質;涉及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各部門;並與使用條件和周邊環境等各個方面有關。一般可分為初步調查,詳細調查和補充調查。初步調查主要針對工程事故情況、設計文件、施工內業資料、使用情況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根據初步調查結果,判別事故的危害程度,確定是否需採取臨時支護措施,以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並對事故處理提出初步處理意見。詳細調查是在初步調查的基礎上,認為有必要時,進一步對設計文件進行計算復核與審查,對施工進行檢測確定是否符合設計文件要求,以及對建築物進行專項觀測與測量。 緊急搶救 事故上報 保護現場 控制相關人員 調查事故 善後工作
E. 建築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報告怎麼寫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做好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質量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工作的通知》(建質【2010】111號)按事故造成的損失程度分為4個等級:事故等級死亡重傷經濟損失(萬元)一般事故1-21-9100以上-1000以下較大事故3-910-491000以上-5000以下重大事故10-2950-995000以上-1億以下特別重大事故30以上100以上1億以上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F. 工程質量事故處理依據有哪些內容
一般建築工程質量問題的分類:安全性能:地基沉降:主要表現為房子的四內周牆體出現45度裂縫,容陽台懸挑梁、懸挑板因鋼筋設計不合理或表面鋼筋下沉; 建築工程電氣系統不合格,電線接觸不良引起火災,接地不良好存在安全隱患;高層排水管未安裝防火圈,一旦樓下起火存在安全隱患。欄桿安裝不合格,欄桿玻璃、窗戶玻璃質量不合格使用功能:電器不能正常使用,如設計不合理,材料不合格,安裝不規范。給水管水壓不足,排水不暢通,給排水管滲水、漏水。屋面、窗戶、衛生間、廚房、外牆滲水、漏水。房間大面積空鼓開裂,門窗開啟不靈活。外觀質量:陰陽角不順直,牆面不平整,地面不平整、起沙,垂直度偏差,牆地面細微裂縫。開關插座排列不整齊,給排水管未橫平豎直。衛生清理不幹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