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東建築大學土木工程考研復試科目
2011年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招生學科專業目錄
學院、專業、研究方向及代碼 研究生指導教師 擬招生數 初試科目及代碼
(每單元任選1門) 復試科目(任選1門);同等學力加試科目(任選2門);初試、復試、加試選考科目不得重復
土木工程學院 (聯系電話:0531-86361617;聯系人:呂老師;辦公地點:土木學院辦公樓218)
081401岩土工程 6 第一單元:101政治理論
第二單元:201英語一
第三單元:301數學一
第四單元:912結構力學A 復試科目: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①混凝土結構
②鋼結構
01工程岩土體穩定性與支護工程 孔軍、陳啟輝、蔣洪勝、薛守義、鍾岱輝、張慎河;
孫劍平、魏煥衛
02地下工程與地基基礎
081402結構工程※※ 30 復試科目:
①混凝土結構
②土力學與地基基礎
③鋼結構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①混凝土結構
②土力學
③鋼結構
01混凝土結構與砌體結構基本理論及其應用 傅傳國、張鑫、傅日榮、柳峰、逄魯峰、孫劍平、王新平、張曉傑、趙考重、趙玉星、范夕森、賈留東、賈強、焦紅、李安起、李秀領、李志明、林彥、王敦強、王示、王松岩、張愛社、徐茂波、董毓利;
鹿曉陽、周學軍、郭兵、席豐、孔軍、陳啟輝、蔣洪勝、薛守義、鍾岱輝、劉之春、王欣
02鋼結構基本理論及空間鋼結構
03基礎工程
04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
05計算結構力學與計算機輔助設計
081405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8 復試科目:
①混凝土結構
②土力學與地基基礎
③鋼結構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①混凝土結構
②土力學與地基基礎
③鋼結構
01工程抗震與隔震、減震 周學軍、席豐、劉之春、邵廣彪;
傅傳國、張鑫、柳峰、王新平、趙考重、賈留東、董毓利、夏風敏
02工程結構健康檢測與評估改造
03結構火災行為及性能化設計
081406橋梁與隧道工程 6 復試科目:
①橋梁工程
②土力學與地基基礎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①混凝土結構
②土力學與地基基礎
③鋼結構
01橋梁結構理論與應用 范偉、亓興軍;
陳啟輝、蔣洪勝
02地下工程設計理論與應用
082301道路與鐵道工程 10 第一單元:101政治理論
第二單元:201英語一
第三單元:301數學一
第四單元:911道路建築材料A 復試科目:
①路基路面工程
②道路勘測設計
③交通工程學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①路基路面工程
②道路勘測設計
③交通工程學
01道路路基與路面工程 任瑞波、王林、唐勇、范正金、畢玉峰、史同廣、孟飛
02瀝青與瀝青混合料
03道路CAD與「3S」技術
04城市綜合交通規劃 傅白白、宋傳增 第一單元:101政治理論
第二單元:201英語一
第三單元:301數學一
第四單元:954交通工程學 復試科目:
①交通規劃原理與方法
②道路勘測設計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①交通規劃原理與方法
②道路勘測設計
③交通系統分析
Ⅱ 山東建築大學的學術
截至2014年,學校擁有12個省部設置(所、中心、實驗室),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1個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個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 可再生能源建築利用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省部重點實驗室(4個) 結構工程實驗室
智能建築技術重點實驗室
建築結構鑒定加固與改造重點實驗室
建築節能技術重點實驗室 省級工程中心(5個) 山東省土木結構診斷改造與抗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省數字城市及智能建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省城市污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省綠色建築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省城市規劃與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十一五」省級強化建設重點實驗室(1個) 結構工程實驗室 「十二五」期間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 山東建築大學「十二五」期間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序號 省級重點學科、實驗室 類 別 審批部門 審批時間 審批文號 1 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 省級高校強化建設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教育廳 2011年06月 魯教科字〔2011〕8號 2 道路與交通工程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教育廳 2011年06月 魯教科字〔2011〕8號 3 機械工程創新技術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教育廳 2011年06月 魯教科字〔2011〕8號 4 給水排水綜合 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教育廳 2011年06月 魯教科字〔2011〕8號 2009年年末由刁乃仁、方肇洪、於明志和曲雲霞等四位教授參與完成、校長王崇傑教授主持的「太陽能和淺層地熱能在建築中利用的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榮獲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學校的鹿曉陽教授多年來致力於計算結構力學及計算機輔助設計領域的研究,由他主持完成的「等壁厚彎管塑性成型理論及工藝工裝設備」研究項目,應用塑性力學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具有理論依據的工藝參數設計新方法,並研製了相應的工藝參數CAD軟體系統。該成果先後在吉林化建公司、大連全州石化管件廠等單位推廣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獲得200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張鑫教授領導的課題組長期致力於「建築物整體平移」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先後完成了國內最大建築物平移、建築物原地旋轉平移、古建築保護平移等工程項目。特別是「臨沂市國家安全局辦公樓整體平移」工程更是創造了國內三個第一,即「高度(35米)最高、路徑(171米)最長、速度(3米/小時)最快」。方肇洪教授在地熱換熱器傳熱理論方面的創新成果,發表在《國際傳熱傳質》、《國際暖通空調製冷》和《國際熱科學》雜志;2001年在國內率先建成了「豎直埋管地源熱泵空調系統」;研究開發的地熱換熱器設計軟體、地源熱泵系統管件和配件。學校節能研究所與加拿大國際可持續發展中心合作,建成了國內第一座太陽能綜合利用學生公寓,2005年被建設部確定為「建築節能科技示範工程」。學校累計承擔國家級(含教育部)科研項目56項、省部級科研項目98項,獲國家級(含教育部)科技獎勵7項,省部級科技獎勵49項,有22項成果獲國家專利(其中6項為國家發明專利),335篇學術論文被SCI、EI收錄,還先後出版專著、教材327部,年均科研經費達到了3177.59萬元。
自2009-2014年,學校擁有主持省部級以上教學改革項目18項。獲得省部級教學成果獎20項,省級優秀實驗教學成果及實驗技術獎19項,並有在校學生的科技發明獲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學校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20餘項,科研經費總額達到3億余元。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8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教師發表學術論文7000餘篇,被SCI、EI、ISTP檢索收錄635篇,出版專著教材540部,獲得國家專利180項。(數據截止到2013年12月底)
截至2014年,學校有教職工2870人,其中專任教師1323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666人,兼職博士生導師26人,碩士生導師314人。擁有雙聘院士5人,國家新世紀人才工程人員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6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3人, 「泰山學者」特聘教授4人,海外「泰山學者」特聘專家9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5人,山東省級教學名師8人,山東省優秀教師13人,2個山東省「泰山學者」崗位,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
雙聘院士高潔、孫鐵珩、李佩成、江億、吳志強 國家級教學名師崔艷秋 泰山學者特聘教授楊洪興、張傑、李國強、王崇傑 截止2013年12月,資料來源官網 截至2014年,學校設有9個省級重點學科,擁有57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文學、農學、法學、管理學、藝術學七大學科門類22個一級學科;擁有建築學、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1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有53個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並具有工程碩士、藝術碩士專業學位和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 有2個山東省「泰山學者」設崗學科,其中城市規劃與設計和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2個學科被省委省政府批准設立「泰山學者」崗位,並被確定為「十一五」省級強化建設重點學科。 「十二五」期間省級重點學科 山東建築大學「十二五」期間省級重點學科一覽表序號 省級重點學科 類 別 審批部門 審批時間 審批文號 1 城鄉規劃學 省級重點學科特色重點學科 山東省教育廳 2011年06月 魯教研字〔2011〕4號 2 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 省級重點學科特色重點學科 山東省教育廳 2011年06月 魯教研字〔2011〕4號 3 結構工程 省級重點學科 山東省教育廳 2011年06月 魯教研字〔2011〕4號 4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省級重點學科 山東省教育廳 2011年06月 魯教研字〔2011〕4號 5 材料加工工程 省級重點學科 山東省教育廳 2011年06月 魯教研字〔2011〕4號 6 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省級重點學科 山東省教育廳 2011年06月 魯教研字〔2011〕4號 7 機械電子工程 省級重點學科 山東省教育廳 2011年06月 魯教研字〔2011〕4號 8 管理科學與工程(建設領域) 省級重點學科 山東省教育廳 2011年06月 魯教研字〔2011〕4號 9 設計藝術學 省級重點學科 山東省教育廳
山東省文化廳 2011年06月
2011年11月 魯教研字〔2011〕4號
魯文教〔2011〕12號 博士點:建築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 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
管理工程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
熱能工程學院: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土木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建築與土木工程(暖通工程方向)、動力工程
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建築城規學院: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
藝術學院:風景園林學、林學、美術學、設計學
機電工程學院:力學、機械工程。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
商學院:工商管理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理學院:物理學
法政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
交通工程學院: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
工程力學研究所: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截至2014年,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精品課程22門、省級教改試點課程3門、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1門,6個土建類專業全部通過國家專業評估。學校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實施高校。
自2009-2014年,學生在「挑戰杯」、數模、電子設計等競賽中,獲省級以上獎勵340餘項。在電子設計、數學建模、「挑戰杯」等全國大學生競賽中,獲國家級獎勵9項。在由各專業學會舉辦的建築設計、城市規劃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競賽中,獲國家級金獎4項。 國家級精品課程序號年度院部課程名稱負責人1 2006建築城規學院公共建築設計原理與設計劉 甦 2 2007建築城規學院房屋建築學崔艷秋 3 2009藝術學院環境藝術綜合設計周長積 省級精品課程序號年度院部課程名稱負責人備注 12004 熱能工程學院傳熱學方肈洪2004年校級22004 理學院高等數學李秀珍2004年校級32005 機電工程學院機械原理張明勤2004年校級42005 土木工程學院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傅日榮2004年校級52007 管理工程學院工程估價陳起俊2005年校級62008 熱能工程學院空氣調節曲雲霞2005年校級72008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電子技術基礎王樹昆2005年校級82009 土木工程學院鋼結構原理周學軍2009年校級92009 管理工程學院工程項目管理徐友全2009年校級102011 土木工程學院基礎工程設計原理孔 軍2011年校級 土力學與地基基礎聯合程112011 土木工程學院土力學孔 軍2010年校級 122011 土木工程學院土力學與地基基礎田洪水2011年校級 132011 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地質學陳啟輝2011年校級 142011 管理工程學院工程造價管理邢莉燕2011年校級 工程造價與管理類聯合程152011 管理工程學院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李永福2011年校級 162011 管理工程學院管理信息系統鄧曉紅2005年校級 172011 建築城規學院城市設計張建華2007年校級 建築設計及技術聯合課程182011 建築城規學院建築技術設計理論與方法崔艷秋2011年校級 192011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礎許 斌2007年校級,2010年省級籌建 202012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建築供配電張桂青2012年校級建築電氣技術聯合課程 212012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建築設備自動化段培永2012年校級222012 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照明工程謝秀穎2009年校級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序號年度院部課程名稱負責人備注1 2010商學院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姜陣劍首批山東省雙語教學示範課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序號年度院部課程名稱負責人備注1 2012建築城規學院房屋建築學崔艷秋第二批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2 2013建築城規學院公共建築設計原理與設計仝 暉第三批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3 2013藝術學院環境藝術綜合設計陳華新第三批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 省級教改試點課程(3門) 《工程估價》、《公共建築設計原理與設計》、《環境藝術綜合設計》 省級教改試點專業(1門) 土木工程專業 社會評價 截至2014年,學校先後12次被中宣部、團中央和全國學聯授予「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稱號。2003年全省首次就業工作評估作為全省示範性單位被評為優秀。2012年學校成為首批山東特色名校工程(共10所)高校。 為左側穿桿,按尺寸分為1號(2.88米×1.92米)、2號(2.4米×1.6米)、3號(1.9米×1.2米)、4號(1.2米×0.96米)、5號(0.96米×0.64米)。
校旗配色方案及元素分布參照右圖 「厚德」,猶言大德,高尚的道德。語出《易·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唐·孔穎達疏:「君子用此地之厚德容載萬物。」後用以指道德高尚的人能夠承擔重大任務。「博學」意為擁有廣博的知識;「築基建業」取自建築工程施工中只有打好基礎,建築物才能穩定堅固的因果關系,借喻人才培養也要打好基礎,注重人文知識、專業技能的培養和鍛煉,才有利於學生走向社會後建功立業。「厚德博學」就是「築基」,有了「厚德博學」,才能「建業」。此條校訓是對廣大建大學子為學、為人、立世、創業的鞭策和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