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的房屋建築總平面圖怎麼設計哦
小學的房屋建築、總平面圖的設計:
1、學制與規模
國內小學的學制與規模:小學以12~24班為宜,小學六年。
2、參考指標:
2.1、學校的服務半徑:小學≤ 500m。
2.2、用地指標17.6~21.8㎡/小學生.人 。
2.3、每班學生:45人/班.小學
2.4、建築面積:5.6~8.0 ㎡/小學生.人
3、小學校教室使用面積參考指標:
教室軸線尺寸下限:6.6×8.1㎡ ,課桌選用1100×400mm。
上限:8.1×8.4㎡ ,課桌選用1200×400mm。
4、校址選擇:
4.1、符合當地規劃要求,考慮學校的服務半徑及學校的分布情況。
4.2、根據當地人口密度及人口發展趨勢和學齡兒童比例,選定校址。
4.3、地面應易於排水,能充分利用地形,避免大量填挖土方。山區應注意排洪,要有具備設置運動場的平坦地段。
4.4、有足夠的水源、電源和排除污水的可能。
4.5、學校布點應注意學生上下學安全,避免學生穿行主要幹道和鐵路。
4.6、學校應有安靜及衛生環境。
5、用地分區
5.1、用地類型
5.1.1、建築用地:包括教學用房及教學輔助用房、校園(含校前區)、道路和環境綠化等。
5.1.2、運動場地:包括課間操、球類、田徑、器械用地。
5.1.3、綠化及室外科學園地:包括成片綠地、種植、飼養、天文、氣象觀測等用地。
5.1.4、其他用地:包括總務庫、校辦工廠等。
5.2、決定校園基地規模地因素
5.2.1、學校規模
5.2.2、學校所在位置,設在不同地點,所需面積有所不同。
5.2.3、學校的等級,是指中心學校、重點學校或是一般學校。
5.2.4、學校的管理方式,是由市、區的不同級別、幹部的配備以及由於學校的改革影響的教育方法來確定。
5.2.5建築層數及容積率,建築層數可根據建築規劃和使用要求而變動,但容積率不能超過《規范》要求。建築容積率≤ 0.8
6、設計要求
6.1、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指標,規范和標准。首先做好整體規劃一次建成或分期建設。
6.2、平面布置功能分區明確,布局合理,聯系方便,互不幹擾,滿足教學與教學衛生的要求。
6.3、很好的解決朝向、採光、通風、隔聲等問題。日照要求教學用房冬至日底層滿窗日照不少於2小時。教室長邊相對和教室與運動場的間距,受雜訊影響,不少於25米。
6.4、學校主要出入口不宜開向城鎮幹道,如必需開向幹道,則門前應留出適當的緩行地帶。
6.5、主要教學用房的外牆面與鐵路的距離不應小於300米,與機動車流量超過每小時270輛的道路同側路邊的距離不應小於80米。當不足時,應採取有效隔聲措施。(如南理工大附中和孝陵衛小學由於道路擴建,吡鄰馬路,所以採用了隔聲反射措施)6、運動場地
6.5.1、課間操:2.3m2/小學一人, 2.8m2/中學一人
6.5.2、籃、排球場最小6個班級一個,足球場可根據條件,也可設小足球場。
6.5.3、有條件時,小學高、低年級分設活動場地。
6.5.4、田徑場,根據條件設200-400米環行跑道。當城市用地緊張時,至少應考慮設置小學60米,中學100米的直線跑道。
6.5.5、球場、田徑場長軸以南北向為宜,球場和跑道皆不宜採用非彈性材料地面。
7、平面組合原則
7.1、教學用房大部分要有合適的朝向和良好的通風條件,朝向以南和東南為主,為了採光通風,教學樓以單內廊或外廊為主。避免中內廊。
7.2、各類不同性質的用房應分區設置,做到分區合理,又要互相聯系方便。
7.3、應以教學年級班為單位,設計平面及布置層次.
7.4、組織好人流疏散的各個單位。
7.5、處理好學生廁所與飲水位置,避免交通擁擠,氣味外溢。
8、單體設計要求
8.1、門廳:為教學樓主要交通樞紐,既要合理集散人流,又要美化建築的內外檐處理,美化內外部空間環境。注意空間協調並考慮布告欄和照身鏡的牆面。
8.2、學生休息廳:是供學生課余樓內休息和活動的場所,位置應考慮學生活動及游戲方便。其數目和面積依據要求而定。其種類有:
8.2.1、寬走道式:適用於單面走廊式。走道寬一般在2.5~3.0m之間。
8.2.2、大廳式:一般布置在底層或頂層。
8.2.3、隔離式:即以一間教室闢作休息廳,必要時可作機動教室使用。
8.3、樓梯:樓梯寬度及間距參照防火規范設計。每段踏步不得大於18步,也不得小於3步,樓梯間應直接採光,梯井大於200mm時,應採取安全防護措施。樓梯不得採用螺旋形或扇形踏步。每個踏步高:140~160mm,踏面寬280~300mm
8.4、走道:教學用房寬度不小於1800m,行政及教師辦公用房不小於1500mm,外廊高度不應低於1100mm 。
8.5、廁所:不得設在人流密集處,如主要樓梯旁等。應組織通風,避免氣味溢入走道及室內,其方式有:
8.5.1、設於教學樓的盡端,使兩側開窗,創造通風條件,並於走道設一道門隔開。
8.5.2、設於教學樓的盡端,從陽台連接廁所入口。
8.5.3、設於兩排教學樓的中間部位自成體系,從陽台入口,較為理想。
8.6、教室布置
8.6.1、排距:小學校不宜小於850mm,中學900mm,縱向走道的寬度不宜小於550mm,課桌的端部與牆面的內壁柱及管道的凈距≥ 120mm,前排邊座的學生與黑板遠端形成的水平夾角≥ 30° 。
8.6.2、教室第一排課桌前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不宜小於2000mm,教室最後一排課桌後沿與黑板的水平距離,小學不宜大於8000mm,中學不宜大於8500mm,教室後部應設置不小於600mm的橫向走道。
8.6.3、教室應設置黑板、講台、清潔櫃、窗簾桿、銀幕掛鉤、廣播喇叭箱、閉路電視、學習園地欄、掛衣鉤、雨具存放處,前後各設一組電源插座。
8.6.4、黑板的高度≥ 1000mm,寬度,小學不宜小於3600mm,中學4000mm,黑板下沿與講台的垂直距離,小學宜800~900mm,中學1000~1100mm,講台兩端與黑板邊緣的水平距離≥ 200mm,寬度650mm,高度宜為200mm。
教室平面多為矩形,跨度在6~7米左右較為經濟,因此,教室的形狀、尺寸即可確定。
8.6.5、教室的平面擺放:南外廊,黑板在東端。
9、圖紙要求:
9.1、總平面一張 1:500
9.2單體:
9.2.1、18班教學樓各層平面圖 1:200(只示意門窗位置、等比例大小,但不具體標注其尺寸,只標注開間及進深的軸線尺寸和總尺寸。)
9.2.2、主要剖面圖一張 1:100(標注同平面)
9.2.3、教室放大平面圖一張 1:50(桌椅的擺放、尺寸大小與門窗走道的位置關系等。)
② 建築師在設計與建設一座小學時會考慮哪些問題
1,平面布置功能分區明確,布局合理,聯系方便,互不幹擾。
2,滿足朝向、採光、通風、隔聲的功能要求。
3,主要出入口不宜開向城市幹道。
4,運動場地:2.3m²/生;籃球場、排球場最少6班設一個;田徑場地:200m環行跑道。
5,教室尺度合理、配置齊全。普通教室、自然教室、生化物理教室、音樂教室、舞蹈教室、美術教室、語音教室等
③ 建築設計:小學
1.要看建築規范,一切要符合規定。2.看小學所在的城市發展狀況,建築風格,還有小學的性質.例如是少數民族學校。3.到建築網站下載小學建築設計圖。學習一下。但是不要讓別的圖紙把自己的想法擋住。借鑒別人的方法,做出自己的風格。
④ 建築設計指導叢書:中小學建築設計 電子版本
你要像這一百最初的標題,你想有一個報價,我這樣做對建築理論課或一本雜志書
⑤ 中小學建築設計的內容簡介
這些內容對中小來學校的新建自、改擴建提供了有益的幫助。全書主要內容有校址選擇,總平面設計,各類教室設計,辦公及輔助用房、交通空間、教學樓組合等設計,體育活動設施,學校建築形象及其造型設計等。書中補進了許多新的實例,並介紹了普通中小學的課程設置及各類用房面積等。《中小學建築設計》可作為建築學、城市規劃及相關專業設計課教材、教學參考書及培訓教材,對建築設計、規劃設計工作人員、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工程建設決策者、房地產開發和物業管理人員均有參考價值。
⑥ 求小學校建築設計任務書
中南大學的
建築設計課程作業安排
小學校設計 建築06級 教師 *** *** *** ***
教學階段:二年級,第二學期
教學目的:
1. 樹立功能與空間,結構與空間整體與局部的空間意識。強調單元設計與組團布局、有特殊要求的教學空間設計與組合。
2. 培養調查研究、立論思考,探索多方案的綜合設計能力。
3. 運用工作模型幫助設計的能力
4 掌握學校建築設計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設計方法。
設計內容:
根據市區內一小學實際建設基地地形圖,擬建一18班完全小學。建築規模為11000m2。
一 總平面設計
功能分區 功能要求
總平面設計
1:1000 1教學及辦公樓:6500 m2 三-四層;
2小禮堂:1200 m2 一層
3食堂與宿舍:3000 m2 四-五層;(應有較好朝向,遠離教學區)
4室外設計200米跑道運動場;100米直跑道;(長軸為南北向)。沙坑等游戲場地。
5傳達室: 50 m2 一層(位於學校大門側)
各項技術指標詳總平面圖
2、3、4、5項僅作總圖布置
室外場地 •綠化:(>1.5㎡/每生)含花圃、動物角(兩種以上)和小品等。
•每班室外課間操活動場地:(>2.4㎡/每生)每班面積≥108㎡,一般以硬地面為主。設砂坑<8㎡(30㎝深)。
•室外球類活動地:籃球場18x30、排球場9x18各不少於 1個。羽毛球場12.1x19.4;( 排球場、羽毛球場可與課間操活動場地共用)乒乓球台若干,7x14
•200米跑道運動場;100米直跑道,(可包括跑道)。運動場及各種球場方位長軸為南北向
•場地位置應避免大量人流穿行。
二 教學及辦公樓
功能分區 功能要求
普通教室 每班學生定員45人,普通教室18間,70平方米/間;並有存放衛生用具、衣物、雨具等設施。須作視線分析。
畫1:100詳圖。凈高不低於3.4米,窗地比不小於1:6。
專用教室 1勞動課教室二間;主要考慮手工勞動課,置4人(500x1000)或6人(1500x1000)合用的勞作桌,應附設准備室。140平方米/間;
2 計算機課教室二間;座位應垂直於採光窗,應附設准備室、軟體資料室。(計算機桌800x900 或800x1200) 140平方米/間;
3自然科學課教室二間;置4或6人合用的實驗桌,(400-450x1200或 2400)應附設准備室。140平方米/間
4音樂課教室二間;平面宜近似方型,並防止聲音聚焦,附設准備室。
140平方米/間
5語音教室教室二間;雙人桌(550x1500),需設錄音、准備室及觀察窗。
140平方米/間;
6美術教室教室二間;需有穩定的自然光,主採光宜北光或北頂光。應附設准備室140平方米/間;准備室可合用
專用教室凈高不低於3.9米,窗地比不小於1:6。
公共教學用房 1學生閱覽室70平方米;
2教師閱覽室70平方米;
3視聽合班教室200平方米,裝備有放映(如投影、幻燈)和播出(錄像、電視等)圖像及擴聲功能並安裝有多種視聽媒體的公用教室。
兩個班以上或全年級的學生上大班課的大教室,它還可兼做視聽教室、集會等多種用途。合理計算座席升高。前3~5排可做平地面,後部可按每二排升高一階,每階可升高80~100mm;
前後排的間距:900~950mm 。走道的寬度保證兩股人流通過,最小為1100。疏散門不少於兩個,門洞寬度不應小於1500mm。
合班教室第一排座位與黑板的距離不應小於2.5m。最後排座位與黑板的距離不宜大於15m。
要考慮電教器械及其它教學設施的布置,可將電視機懸掛在頂棚上;
良好的聲環境和視覺環境。
教室凈高為4m左右 ,教室須作視線分析。窗地比不小於1:6。
三 辦公及輔助用房
辦公用房 校長、教務、行政、醫務室各一間30平方米;
教師辦公室 18間;20平方米/間;
行政辦公室宜設在下層,教學辦公室設在上層。
教師廁所:男女各一間;20平方米/間
輔助用房 廁所: 男女各一-二間;共120平方米 男女各半,男蹲位40人/ 位
女蹲位20人/ 位 小便池:40人/米;洗手盆 90人/個 或0.6m
飲水設備: 按每班一個設置 共180平方米 房間可與其它設施共用
交通空間 教學樓的交通體系包括出入口、門廳、以及與之相聯系的水平交通道一走廊,垂直交通道——樓梯。
內廊凈寬不小於2100mm;外廊凈寬不小於 1800mm;行政及教師辦公用房走道凈寬度不小於1500mm。
房間位於兩個樓梯間之間時,兩房間門距離小於等於65米;如房間位於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時距離小於等於20米。
共2400平方米
備注
•總建築面積控制在6500㎡左右,上下浮動不超過5%。
•視聽合班教室需考慮防火疏散要求,門洞寬≥1.50米,門扇對外開啟。
•服務用房凈高不低於2.5米,窗地比不小於1:8。
•門廳、過道設計應便於展示學生作品。
•建築層數不得超過四層,建築細部尺寸和傢具尺寸需符合中小學建築設計規范。
四、課程進程及學習安排
階段 周次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教學要求
布置 10 布置課程作業講解作業要求(多媒體教室授課) (1) 一草圖紙要求:
總圖(1/1000),首層及標准層平面(1/300),軸測圖1個,尺規繪制
(2) 交調研報告
一草
階段 11 觀看基地,進行小學校調研(多媒體教室授課)
12 多媒體教室授課
二草
階段 13 專業教室課堂輔導 模型製作 二草圖紙要求:
總圖(1/1000),首層及標准層平面立面2個(1/300),剖面1個(1/300);單元放大1個,(1:100);軸測圖1個;鉛筆尺規繪制,模型1個(1:300)
14、15 專業教室課堂輔導模型製作
繪圖
評圖
階段 16 工草 最終圖紙要求:
•總圖(1:1000)
•平面(1/300,一層包含場地設計)
•立面2個,(1/300),剖面1-2個(1/300),
•普通教室布置(1/100)
•設計分析圖若干(功能,流線,空間)
•設計說明及規劃設計指標。
•表現方法:彩色軸測圖或透視,圖幅550×800,共兩張。
17、18 繪制最終圖紙
18 年級評圖
參考書:
1. 彭一剛《建築空間組合論》第三章<空間與結構>一、二、四節文字部分及附圖p.113-136,重點學習最基本的結構組成形式及原理。
2. 《建築設計資料集》第1冊樓梯部分,重點學習樓梯的基本結構形式和設計要求。
3. 建築設計資料集第8冊,樓梯部分,重點為p.94-98,樓梯基本結構形式。
4. 建築構造資料集(上),樓梯部分,重點學習不同形式樓梯的結構支撐方式。
5. 《中小學校建築設計》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6. 《城市中小學校設計規范》
⑦ 中小學設計的建築面積和類型
如果是正規項目,規劃會給出設計條件書,一般有容積率、綠化率、建築高度、建築密度、日照間距等幾個指標,你如果沒有設計條件,那隻能按照 學校的要求去確定,或按照一般教室的尺寸確定了。
⑧ 中小學建築設計的目錄
第一章概述
第一節我國中小學基本情況
一、學刺
二、學校規模與班級人數
三、學校概況統計
第二節學校建築設計在建築學專業
教學計劃中的地位與作用
第三節中小學校建築設計的程序與要點
一、一般建設項目的基本建設程序
二、建築設計工作的步驟和程序
三、中小學校建築設計的方法與步驟
四、中小學校規劃設計要點
第四節中小學建築發展過程
一、工業革命前教育歷程的變革——三次革命
二、現代小學教育空間發展歷程
三、我國中小學建築發展過程
第二章普通中小學校址選擇與總平面設計
第一節普通中小學校址選擇的一般要求
第二節學校用地及校園內部環境
第三節校園的外部環境
一、安全環境
二、適於教育的環境
三、良好的衛生環境
四、良好的就學環境
五、安靜環境
第四節普通中小學校園總平面設計要點
第五節學校用地組成與用地面積
一、學校各種用地標准
二、學校建築用地
三、學校體育活動場地
四、學校綠化用地
第六節學校教學用房的建築朝向與間距
一、學校教學用房的良好朝向
二、學校建築間距
第七節校內交通流線與出人口設計
一、校內的交通流線
二、學校內部道路
三、學校出入口的設計
第八節學校總平面的功能分區和基本布置方式
第九節學校總平面實例及分析
第三章普通教室設計
第一節普通教室設計的一般要求
第二節普通教室的平面設計
一、決定教室平面的主要因素
二、普通教室形狀、尺寸及結構布置
三、普通教室平面布置實例
第三節教室室內凈高的確定
第四節教室內部設施與裝修
一、教室內部設施
二、教室內部裝修
第五節普通教室的革新
一、革新背景
二、新教育方法對教學空間的要求
三、班級規模
四、座位編排方式研究
五、普通教室的設計趨勢
第四章專用教室設計
第一節實驗室
一、化學實驗室設計
二、物理實驗室設計
三、生物實驗室設計
四、演示實驗室、分組實驗室設計
第二節語言教室
一、語言教室的布置
二、語言教室內部環境設計
三、語言教室的輔助用房設計
第三節計算機教室
一、計算機教室及輔助用房設計
二、計算機教室室內環境及裝修
第四節自然教室
一、自然教室建築設計
……
第五章公共教學用房設計
第六章辦公、輔助用房及交通空間設計
第七章教學樓的組合設計
第八章體育活動敲詐
第九章學校建築空間與造型設計
第十章學校建築的發展及其動向
第十一章實例
附錄一普通中小學的課程設置
附錄二普通中小學各類用房面積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