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築業,建築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表和財務狀況表中各個項目間有什麼關系希望詳細點非常感謝
問題太籠統了。
比如財務報表怎麼編制等等的問題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應收工程款一般和主營業務收入有關,但是往往需要更多的賬務信息才能分析。
Ⅱ 淺談統計分析如何更好為建築企業生產經營服務
統計分析是繼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之後的一個重要工作階段,是在前幾個工作階段的基礎上形成的統計工作的最終成果。在建築行業中,從工程投標的預算到施工生產過程的監測控制以及生產成果的核算,建築企業的一切活動,都是統計分析主要內容,而有效的分析成果則是企業管理和決策的重要依據。本文試對建築企業如何開展統計分析工作,為建築企業生產經營服務進行探討。
一、統計分析在企業統計中地位和作用的理解
企業統計從屬於政府統計,這使不少建築企業認為企業統計工作僅是為滿足上述部門的要求,忽視了統計為企業自身服務的需要。客觀上講,建築企業要發展,更要求統計工作必須全面、多層次、多角度地服務於企業,使企業統計工作由單純的「統計報表型」向「經營管理型」轉變,而利用基礎數據做好企業統計分析是實現這個轉變的有效途徑。統計分析不僅僅是統計工作的一個環節和最終成果,統計數據背後的「情況」是通過統計分析功能來揭示的,發揮統計職能作用,重點在統計分析。當統計分析工作為企業管理層的管理和決策提供優質的服務後,企業統計地位才能提升,企業統計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二、做好統計分析為企業管理和決策服務應具備的條件
1、搞好統計基礎規范性建設是做好統計分析的基礎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統計分析以是統計數據為依託的,而統計數據的真實、可靠又建立在企業的統計基礎規范性建設上。建築企業統計數據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國家統計部門和主管統計部門的統計報表中數據;二是企業生產經營中方方面面的基礎性數據。要做好這兩方面的數據統計工作,必須從統計原始記錄、統計台帳、統計歷史資料、統計數據採集、審核、報送、保管、交接等環節加以制度化和規范化,並在這些基礎上建立數據質量審核評估制度,保證建築企業統計工作中數據源的質量,從而進一步為做好高質量的統計分析打好基礎。
2、具有高素質的統計人員是做好統計分析的前提
當企業統計服務的首要對象是企業自身時,統計工作在建築企業的管理和決策中應起的是參謀作用。為了適應這一變化,企業的統計人員就不是簡單的匯總數據或是摘抄數據的工作人員。作為一個建築企業綜合統計人員不僅應掌握統計理論與分析方法,還應熟知建築企業業務流程和專業知識如成本核算方面、工程預算、工程結算、建築施工等多方面的內容。只有這樣,面對大量的、復雜的統計經濟指標,統計人員才能以專業知識與工作實踐進行有機結合,利用基礎數據開展分析工作,充分發揮統計事前預測、事中監測和事後反映的功能,為企業決策和管理服務,企業統計才能真正地融入建築企業生產經營管理。
3、搜集、積累有關信息是做好統計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
統計分析質量的高低,還依賴於統計人員掌握信息量的多少和對信息的加工能力,所以統計人員在平時就要注意搜集和積累各種信息資料。首先是在統計分析的過程中要搜集與本單位生產經營相關的各種經濟信息,如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建築市場變化和發展、本企業在行業中份額和地位、同行業代表企業的信息等。其次,將本企業從統計、會計及各專業渠道獲得的基礎資料進行加工分析,從中吸取精華。搜集、積累信息的目的在於利用這些信息進行綜合和加工,分析它們的變化對本企業產生的影響,為做好統計分析打好基礎。
三、統計分析參與企業管理和決策的內容
建築企業統計分析是以提高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目的,利用相關統計報表的指標體系和其它信息資料為依據,對企業整個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的分析活動。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參與建築企業年度計劃的制定
全年目標制定是建築企業發展的根基和依據。在新的年度前,企業管理部門在制定年度總體目標時,統計部門提供的數據和分析是制定年度總體目標的重要參考內容。作為統計部門而言,收集各專業部門(如合同、施工、技術、機械設備、安全、質量、勞資等部門)的統計資料、歷史資料和統計台帳,及時、准確地提供編制計劃的各種數字,並在此基礎上開展統計分析工作,從而制定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企業經營目標和管理目標,為企業管理和決策服務。
2、為建築企業的經營投標工作服務
當前,建築市場實行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制度。建築企業在報價時不能僅靠國家現行行業、地方定額和報價人員的經驗來報價,而應以反映企業自身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企業定額為依據。而目前多數企業沒有符合本企業實際施工能力的企業定額,這樣對統計人員提出了較高要求。統計人員必須對施工過的不同種類的工程以分項工程為單位,按合同數量、實際施工數量等建立工程量檔案,對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等材料采購情況、機械裝備狀況及其效率、人員構成情況、施工生產能力、資金的籌集與運用情況等分門別類地建立資料庫,並在此基礎上開展統計分析工作,揭示出企業在經營生產方面的利弊;同時進行縱橫向比較分析,把企業的實際施工實力充分體現出來,為提高中標率服務。
3、對生產經營的具體內容進行指導和控制
對建築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各個層次開展統計分析工作是建築企業實現目標管理的重要手段。具體包括:(1)施工生產分析。施工生產活動是建築企業最基本的經濟活動,對其的分析要從產量、質量和工期等三方面進行分析,如分析產值、產量、質量的完成情況,工程項目竣工投產、竣工率升降、工程合同履約、重點工程進度和施工均衡性等內容等。(2)生產要素分析。建築企業的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材料和機械三個組成部分。通過勞動生產率、勞動和工資基金使用情況,物資技術供應和機械設備使用情況的分析,來達到協調各要素之間的比例關系,充分合理使用各種資源的目的。(3)工程成本分析。工程成本分析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成果的反映,在進行工程成本分析時,應以預算成本為依據,對照實際成本分析成本項目中價和量的差異,將月度成本分析、單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與技術經濟分析結合起來。作者:董益健 單位:上海浦東公路養護建設有限公司
Ⅲ 建築產業現代化中的開發環節指的是什麼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築業進入了一個鼎盛發展時期,2013年完成總產值高達15.9萬億元,增加值在全國GDP總量中所佔比例接近7%,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但是,建築業總體上仍然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面對黨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良性互動、協同發展的戰略任務和挑戰,建築業如何轉變發展方式,選擇什麼樣的發展路徑,確立什麼樣的目標?
建築業要走綠色發展之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肖緒文認為,「建築產業現代化」的提法非常好,具有深刻的內涵,有很深刻的意義。
衛德住工科技認為,推進建築產業現代化,一是要把構配件生產工廠化、施工現場裝配化放在重要位置。二是要用建築施工過程信息化來降低管理成本和生產成本。三是要實現建造過程的綠色化,要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在建築材料的更新換代和建造方式上下功夫,廣泛引入節能核心技術,堅持材料升級換代,降低建築能耗,提高能源效益,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要通過深入開展新技術應用示範工程和綠色施工示範工程,促進建築設計標准系列化、構配件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裝配化、建築施工過程信息化。四是要實現資源配置的科學化。
在推進綠色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的積極性很高。目前,施工企業綠色施工理念已普遍建立,綠色施工在施工行業得到廣泛認同。但在政策配套方面,指導綠色施工實施和評價綠色施工的標准編制工作相對滯後。推進建築產業現代化,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形成激勵機制,完善標准體系,明確推動建築產業現代化的標准、政策法規。推動建築產業現代化應該要形成良好的機制,需要整個社會沿著整個產業鏈,沿著建築建造過程,明確各方主體的責任。要從頂層設計著手,形成一種完整的體系,使各方能夠在其中有位置,充分發揮作用。
Ⅳ 建築業包括幾個環節自己理解是中標、設計、施工、材料,求專業人士詳解,謝謝!
1、項目建抄議書——2、項目可行性襲研究——3、規劃設計招投標——4、規劃設計——5、施工招投標——6、建築施工——7、工程驗收——8、交付使用
中間各個過程均穿插預算、決算、采購、質量監督管理、各種關於政府手續辦理等
項目建議書——就是從多方面的收集點資料來說明建這個工程的必要性、經濟性、前瞻性等等大話。然後拿個相關領導批復。作為工程開始運行的開始。
項目可行性研究 和前者差不多,基本都是說點大話,吹捧的。也是找點資料,本地的、外地類同項目參考,寫一個項目建設的可行性所應具備的各種條件,證明上面那個建議書能夠實現,可行。
設計方案過程中3個階段,方案設計——初步施工圖設計——施工圖設計。對於建設方主要控制設計總投資問題。
取得各種施工必備文件後么,就是施工內部的 幾大管理控制了:工程質量控制、進度控制、成本控制 安全管理等類容。
工程驗收么就是一堆人(設計的、施工的、出錢蓋的、質量監督部門的、監理的等)工地逛逛了,吃飯喝酒找樂子的事情。
Ⅳ 如何做好建築企業生產管理工作
計劃是公司戰略的分解和具體任務,是公司戰略規劃目標是否得以實現的回重要措施,對上計劃答服從於公司戰略,對下計劃是員工的工作指南,對管理者更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礎。因為有了正確完善的工作計劃,才能明確目標,才能有對人員和時間的...
Ⅵ 建築施工企業生產經營的特點
建築施工企業生產經營的特點主要由建築產品的特點所決定。和其他工業產版品相比較權,建築產品具有體積龐大、復雜多樣、整體難分、不易移動等特點,從而使建築施工除了一般工業生產的基本特性外,還具有下述主要特點:
①生產的流動性。一是施工機構隨著建築物或構築物坐落位置變化而整個地轉移生產地點;二是在一個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和各種機械、電氣設備隨著施工部位的不同而沿著施工對象上下左右流動,不斷轉移操作場所。
②產品的形式多樣。建築物因其所處的自然條件和用途的不同,工程的結構、造型和材料亦不同,施工方法必將隨之變化,很難實現標准化。
③施工技術復雜。建築施工常需要根據建築結構情況進行多工種配合作業,多單位(土石方、土建、吊裝、安裝、運輸等)交叉配合施工,所用的物資和設備種類繁多,因而施工組織和施工技術管理的要求較高。
④露天和高處作業多。建築產品的體形龐大、生產周期長,施工多在露天和高處進行,常常受到自然氣候條件的影響。
⑤機械化程度低。目前我國建築施工機械化程度還很低,仍要依靠大量的手工操作。參考資料:糊泥巴建築資料庫
Ⅶ 確保建築施工企業生產經營及經收益的舉措和措施
施工企業生產經營及收益的措施就是節能減排
Ⅷ 建築企業經營方式如何填
建築企業的經營方式有:自營、承發包、商品化和聯合指揮部方式。
1、自營方式 。
這種方式是指建設工程項目由業主自己組織力量完成的經營方式。包括建設工程的計劃編制、設計委託、地點選擇、土地徵用到施工組織,都由業主自行完成。這種方式的優點是:有利於業主對工程全過程的集中統一管理,可以調動業主完成工程任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缺點是組織機構不穩定,技術力量弱、管理水平低、經濟效益差。
2、承發包方式 。
這種方式是指業主(建設單位稱甲方)將建設工程項目發包給建築承包企業(稱乙方),並由承包企業按期優質全面完成建設施工人任務的經營方式坦扒。它是我國目前普遍採用的一種經營方式。在經濟關繫上承包企業直接對業主負責,業主對國家或董事會負責。為了明確雙方的經濟關系,業主與承包企業通過簽訂承包合同或協議書,以分清責任、分工協作、互相制約、互相促進、共同努力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工程合同一旦簽訂就型廳具有法律效力,雙方必須嚴格履行合同條款。
這種承發包經營方式,由於企業自身和外部條件的不同,分為以下幾種具體的經營方式:
(1) 總、分包方式。這種方式是指有一個建築承包企業作為總包,並與業主直接簽訂工程合同,然後根據企業滋生與外部環境等條件,將部分工程分包給二包企業完成,通過分包合同的形式明確雙方的經濟責任。及分包對總包負責,總包對業主全面負責。
(2) 聯合承包方式。這種方式是指有兩家或者兩家以上的建築承包企業向業主承包共同完成工程施工任務,並按各自的資金投入、人力份額或人物劃分分享利潤與承擔風險。
(3) 設計—施工聯和承包方式。這種方式是指有設計院所和建築施工企業聯和承包,共同負責完成工程項目的設計和施卜信隱工任務。由於設計和施工一體化,可以減少中間合同的簽訂與變更,能提前開工日期,加快工程進度,經濟效益較好,因而國內採用面日益增大,美日等國的建築企業也都在採用這種經營方式。
3、商品化方式。
這種方式又稱一攬子承包、交鑰匙方式,屬於開發式經營,也稱一體化經營方式,盡管名稱不同,都是指由地區建委或主管部門將建設項目發包給一個建築企業(如開發公司),由他負責全部建設工作,包括從計劃、設計、施工到交鑰匙供用戶使用,實行一體化經營。這種方式在民用建築商廣泛應用,其優點是加強了建築企業的自主權和責任心,減輕了業主負擔,減少了單位間的矛盾,節省了人力物力,有利於加快建設速度,提高經濟效益。
4、聯合指揮部方式。
這種方式一般是在一些大的、工藝復雜的重要工業建設項目中採用,由項目主管部門、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建築安裝企業等共同派人組成聯合(現場)指揮部,並全面負責該工程的建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