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勞模主要事跡怎麼寫
他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傾其所有奉獻自己的愛專心,想方設法幫助屬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十幾年如一日。他不光積極奉獻自己的愛心,還多方呼籲和社會各界人士加入到慈善事業中來,共同回報社會,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援助之手。
楊光菊不僅僅助學,關心公益事業,還長期的照顧身邊的老人。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敬老愛幼的公益事業中,身體力行,為敬老公益事業捐款、捐物。此外,他還積極組織社會各界人士,通過多種渠道募集善款,救助貧困老人。
他無私奉獻、不圖名不圖利的大愛情懷、十幾年如一日堅持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的先進事跡感染了很多人,她常說大愛無邊。讓我用自己的一絲微薄之力,為社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她不光是一個助人為樂的模範,也是一個孝敬的人。不光對自己的母親還是對自己身邊的人,都能盡到自己的一份孝心。她是黨員的表率,社會的雷鋒,是婦女中的佼佼者。
⑵ 土建施工員優秀新人主要事跡怎麼寫
-
×××同志先進材料
×××,男,1986年1月參加工作,199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技術員、工程隊副隊長、隊長、水利工程公司經理、×××副處長,現任×××副處長。 15年來,他的人生軌跡始終與水利施工隊伍的壯大緊緊地地聯系在一起。自從上水利中專的第一天起,他就與水利工程結下了不解之緣。在秦漢渠,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在短短的四五年的時間里,處水利工程公司由小到大一躍而成為水利系統赫赫有名的三級施工企業,擁有資產500多萬元,年創利逾百萬元,使得施工建築業成為管理處綜合經營的拳頭項目和支柱產業。他工作15年來,經手完成的大大小小各類工程120多項,完成產值6000多萬元,創利稅800多萬元,為秦漢渠的雙文明建設以及行業脫貧、職工緻富做出了突出貢獻。憑著過硬的素質和一往無前的勇氣,他為管理處贏得了榮譽,同時,他也多次獲得各級各類多次表彰獎勵。自參加工作以來,他年年是管理處的先進工作者,多次獲得優秀黨員稱號;1988年被評為水利廳優秀團員,1988、1989年連續兩年獲得自治區團委「本稿版權屬於517878秘書網優秀團支部書記」稱號,同年被區團委、經委、總工會評為「雙增雙節先進個人」;1989年被區團委授予「五四精英」稱號;1992年被吳忠市評為建築施工先進工作者;1994年被水利廳評為「十大傑出青年」;1995年被水利廳評為優秀黨員;1996年被水利廳評為優秀施工員,同年被評為全國防洪抗旱勞動模範,獲得2000元獎金;當年還獲得了自治區「新長征突擊手」的光榮稱號。
由於他的突出表現,得到了上級組織與群眾的充分肯定和信任,也引起了新聞媒體的關注。1990年4月15日《寧夏日報》2版登載了題為《管渠的小秀才——記共青團員、區「五四精英」榮譽稱號獲得者劉文秀二三事》的文章;1996年10月23日《青年生活導報》頭版登載了題為《劉文秀:工程質量的堅守者》的文章。1997年11月23日《中國青年報》頭版頭條刊登了人物通訊《銅幫鐵底劉文秀》。由此,他聲名鵲起,當然也是實至名歸。但他依然保持著朴實無華的本色,兢兢業業地為水利事業默默地奉獻者熱血、青春。
×××同志的事跡突出地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抓自身建設,思想堅定,作風扎實。
打鐵須得自身硬,他始終將自己擺在一個學習者的位置上,堅持學習,嚴於律己,在實踐中磨練、提高自己。他不滿足於上水校中專時所學,為了系統掌握水利工程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他除了自學,參加各種形式的業務培訓外,百忙之餘,報名參加了寧夏農學院工程專業的自學考試,並以刻苦的精神和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為了提高自己理論水平和經營管理能力,他又參加了中央黨校本科班的函授學習。他深知,現代化的企事業單位需要有現代化意識的人來管理,掌握和運用計算機是大勢所趨。在他的呼籲下,管理處逐年擠出資金,培訓人才,購置設備。幾年來,處機關共購買計算機12台,培訓計算機操作人員達30多人次。他本人積極帶頭參加學習和實踐,初步掌握了計算機操作技能。為了學習和掌握更多的工程施工和管理知識,他自費訂閱了《建築技術》、《工程施工與管理》等專業雜志,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他並且能夠做到學以致用,結合實踐寫出了論文《河冬灌區渠道滑坡治理措施芻議》,發表在《寧夏水利》1999年第二期上。作為管理處思想政治研討會的理事,他思想活躍,發言積極,每年都能提交論文。對於下屬,他言傳身教,促其進步。
二、抓工程建設,把質量當生命,公而忘私。
正如他的那句口頭禪所說:工程是百年大計,要「銅幫鐵底」。他正是這樣身體力行的。十幾年在工地上的摸爬滾打,使他練就了一副過硬的識假打劣的本領。經他施工的大大小小120多項工程沒有一項不合格,其中:獲得處優良工程的不下20項;馬蓮渠改道工程、漢渠南干溝涵洞工程、貢碑溝涵洞工程、秦渠紀家湖涵洞工程、農場渠砌護工程、水利廳院落改造及道橋工程等獲得了水利廳優良工程;1995年的管理處培訓大樓工程被評為自治區優良工程;在1998年的紅三乾渠12標段工程施工中,由於他加強管理,狠抓質量,使該段被評為優質工程,受到了扶貧揚黃灌溉工程指揮部的嘉獎。多年來,他總結摸索出了一套「四早五定三把關」的施工經驗,即早安排、早勘測、早設計、早施工,堅持定方案、定任務、定人員、定資金、定時間,嚴把設計、審核、驗收關。嚴格實行工程建設法人制和項目責任制,積極配合實施監理制。他注重規范管理,每項工程都要求簽訂安全合同,層層把關,按章操作,嚴格施工。他堅持原則,鐵面無私。他的只看質量不看人情的嚴厲態度,使許多施工人員不寒而慄。他不分晝夜,堅守工地,為管理處贏得了安全保障和信譽。
三、抓制度建設,科學管理,因材用人。
1、建章立制,規范管理。他接手工程隊以後,打破舊框框,建立了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成立公司後,又制定章程,完善用工合同,制訂了詳盡的《工程施工規范》等,並帶頭嚴格執行。
2、獎優罰劣,獎勤罰懶,打破喝「大鍋水」的平均主義分配方式,無論在工程公司當經理,還是在任副處長後主管財務、綜合經營、工程時,他都制訂了明確的獎罰細則,兌現起來也決不手軟。
3、抓後備隊伍建設,著力培養、使用年輕人,放手使用,給他們以鍛煉機會。他提出每年抽調一批大、中專學生和各所的技術員上大工地實踐鍛煉,為全處培養了一批懂業務、會管理、能吃苦的技術人才。
四、抓經營管理,大膽改革,大刀闊斧上馬新項目。
劉文秀同志在任工程隊長期間,就曾順應形勢,提出了試行公司制的構想。經處研究後完成了改制,他又動腦筋、想辦法,積極對外承攬工程,增收節支。他提出,發展我處水利經濟,必須以建築施工業為龍頭,以其雄厚的實力,支持、發展農牧業,發展沿渠經濟,以工保農,以農養牧,促進良性循環。經過管理處的反復研究、確定,最終採納了這一建設性的建議。開發渠堤保護范圍內的土地,利用水土資源優勢,在東乾渠兩側進行農業綜合開發,已開發農田2000畝,養豬500頭,養牛100頭,初步形成了規模。另外,他摸准了市場脈搏,上馬、擴建了水泥預制廠,也取得了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
五、抓植樹造林,固渠護堤,造福一方。
雖然是施工的「行伍」出身,但他始終認為,工程投資大,壽命短,遠遠比不上樹木的護渠效力。因此,他大力提倡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並舉的方針,經過多年的摸索,他積累了一套植樹的經驗,比如說:植樹要嚴把選苗、挖坑、栽植、灌水、養護的「五關」,尤其強調要喬灌結合,科學搭配,合理布局,選苗要選擇臭椿、白蠟等抗天牛性較強的樹種。在他擔任秦漢渠管理處副處長期間,每年投資近30萬元,大搞植樹造林。每逢植樹季節,他就成了大忙人,風里來,雨里去。他的執著精神和近乎苛刻的要求令人感動,栽一遍不滿意,就親自上去拔掉讓重栽,兩遍不行就三遍,直至滿意。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幾條乾渠的第二代林網已初步形成,為管理處取得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⑶ 關於勞模主要事跡怎麼寫
公司xx車間成立於1999年,從那時起,xxx就挑起了這個車間的大梁.在擔任車間主任的6年時間里,他兢兢業業、版盡權心盡力,把勤奮工作當作自己最大的樂趣,把建設一個文明向上的車間作為自己最大的追求.從安全運行「零」起點到如今安全運行2668天;從一個新生的車間成長為現在湖北「五一勞動獎狀」獲得者……成功與榮譽的背後凝聚著他辛勤的汗水和無私的奉獻!身為車間主任,他始終用自己特有的「堅韌不拔」精神感染著身邊的每一位職工,帶領著他們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邁進.
⑷ 建築行業人物事跡範本
建築集團董事長參選「十大慈善人物」事跡材料
**,男,1953年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建築工程師,研究生學歷,現系甘肅天慶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曾先後榮獲「中國光彩事業獎章」「全國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貢獻先進個人」「全國優秀社會主義建設者」「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甘肅省非公經濟優秀企業家」「甘肅省十大公益之星」「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首屆)」「甘肅省勞動模範」「蘭州改革開放30年十大傑出貢獻人物」等榮譽,並受到賈慶林、王兆國、劉延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2009年10月,作為中央統戰部在全國邀請的30位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甘肅省唯一非公經濟界的代表,參加了祖國誕辰60周年國慶閱兵儀式。目前擔任的社會職務主要有:甘肅省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政協甘肅省委員會委員、蘭州市人大代表、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理事、甘肅省工商聯房地產業商會執行會長、甘肅省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甘肅省晉商商會執行會長、甘肅省慈善總會副會長、甘肅省消費者協會副會長、甘肅省社會組織促進會副會長、甘肅太陽能風能協會副會長等。
**董事長作為甘肅天慶集團的創始人和核心領導人物,十年來,帶領天慶集團高度秉承「誠信、創新、高效、和諧」的企業精神和「發展企業經濟,回饋社會民眾」的經營理念,立足本土,守法經營、科學發展,長期以來積極支持和主動參與社會各類慈善公益事業,先後參與社會公益慈善事業達8500多萬元,為推進全省社會慈善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獲得了國家、省、市各級政府部門的首肯和廣大市民的廣泛贊譽。尤其是近三年來,累計捐助社會慈善現金達760.4萬元,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和良好的社會評價。以下是**同志參選「甘肅省十大慈善人物」具體事跡材料:
一、慷慨助困,矢志不渝。2008年對於全國人民來說,是個多事之秋的年份,冰雪、地震災難接二連三地考驗著全國人民,房市調控更是讓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低迷。面對年初全國大范圍冰雪自然災害給全省大部分地區農牧業生產造成嚴重損失時,**董事長不等不靠,克服企業種種困難,安排專人主動聯系省慈善總會,在第一時間內向省內災區群眾捐贈10萬元人民幣,用於幫助災區盡量減少損失,早日實現生產自救。在「5.12」汶川大地震的噩耗傳來時,**董事長更是不顧個人身體原因,拖著病體,在結束全國工商聯於江西南昌舉辦的全國省級工商聯副主席培訓班學習後,以最快的速度在5月14日晚上趕回蘭州,並連夜組織召開了公司高層領導會議,商討震後救災事宜,並於第二天上午將106萬援助款通過省光彩會送達災區,用於救助災區同胞。然而,針對震災救援工作,仍遠未結束,**董事長在2008年的下半年,帶領天慶集團及全體員工通過自發組織捐款活動、主動參與政府及慈善機構捐款活動、在「六一」節派專人赴災區慰問受災學校兒童、交納特殊黨費等形式共計向震災人民捐款捐物達48.7萬元,以表達天慶集團對災區人民的深切關懷。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對於最近三年來全國自然災害頻發現狀的描述,可能不是一個很貼切的詞語,但是作為一家多年來始終站在全省房地產行業發展最前沿的大型本土化民營企業的領導者,**董事長在接二連三發生的重大自然災害面前,始終沒有辜負各級政府和社會上廣大人民的期望,在2009年5月20日,蘭州市城關區九州開發區地質滑坡災害時,**董事長一次性拿出救災專項款12萬元,用於救助災區群眾;在2010年4月,青海玉樹再次發生強烈地震,給當地民眾造成了嚴重損失,**董事長帶領天慶集團再次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在第一時間內通過甘肅省慈善總會向地震災區同胞捐款30萬元,用於賑災救援。幾乎與此同時,祖國西南出現大面積旱災,為支援旱區災民度過難關,**董事長通過甘肅省光彩會、甘肅省慈善總會向旱區人民捐款20萬元,用於援助。
在雪災、地震、旱災等重大自然災害救助方面,**董事長正如他所說的那樣「希望有責任、有良知的企業家積極行動起來救助我們的同胞」,以實際行動完完全全地兌現了他,一個充滿責任、充滿良知、充滿感情和慷慨回報社會的優秀企業家的感人承諾。
二、關注教育,奉獻不止。教育乃為國民素質提升之本。**董事長幾乎將一生的精力全部傾注於他所熱愛的建築行業,由於長年作為企業的核心領導者,他深知員工技能和員工素質對於發展企業的重要性,更深知知識對於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性。十年來,**董事長帶領天慶集團在參與諸多領域的公益慈善項目中,一直將全省教育事業的支持和幫扶工作作為首要幫扶目標來支持。截止目前,針對教育方面的投資及捐助就高達6700多萬元。近三年內用於支持全省各類教育事業發展方面的捐贈現金就高達293萬元。如:2008年4月,**董事長為繼續關注以往公司在全省各地所捐建的五所「天慶慈愛小學」之一——甘肅岷縣禾馱鄉天慶慈愛小學的後續教育狀況,通過省慈善總會向再次捐款5萬元,用於購置課桌、板凳和硬化學校操場,進一步提高教育設施水平; 2008年8月、2009年8月通過蘭州市總工會、省光彩會、市慈善總會繼續開展第二、三屆「送天慶助學情圓莘莘學子夢」助學活動(本次活動是天慶集團與市總工會在2007年簽訂的120萬元救助全市百名單親母親大學生幫扶項目),向百名單親大學生發放了60萬元救助款項,第四屆救助活動計劃將於今年8月份舉行; 2009年5月,「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際,為關注災區兒童教育事業發展,**董事長向甘肅甘南卓尼縣一受災小學捐贈了價值2萬元的桌椅板凳,用於支持受災地區教育事業發展;2010年4月,**董事長通過甘肅省光彩會、甘肅省慈善總會向全省災區、孤殘、貧困兒童捐款20萬元,用於全省各類兒童教育事業發展;2010年5月底,在「六一」節前夕,為幫扶全省孤寡兒童教育事業,向甘肅甘南州夏河縣麻當鄉化旦尖措(僧人)孤兒學校捐贈了價值6萬余元的教學、學習和生活物品。2010年6月,再次拿出200萬元用於支持甘肅省公安民警英烈及特困民警子女50名大學生四年大學費用和全市困難職工子女100名大學生四年大學費用的幫扶……
支持教育,奉獻不止的精神,受到政府的大力肯定和廣大市民群眾的衷心愛戴,**董事長也於2008-2009年度也分別被中華慈善總會、甘肅省人民政府、甘肅省慈善總會授予「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 「甘肅省非公經濟優秀企業家」「甘肅省十大公益之星」等諸多榮譽稱號。
三、愛老助殘,力促和諧。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董事長作為「全國優秀社會主義建設者」和「甘肅省勞動模範」,十年來,他始終堅持通過支持和幫扶社會老年人事業和社會孤殘群體這一公益途徑來力推社會和諧建設。2009年4月,通過省光彩會向甘肅公安民警英烈基金會捐助10萬元人民幣,用於支持全省因公傷殘的民警和英烈家屬的救助工作;2009年10月通過省慈善總會在「大愛重陽?尊老愛老為貧困老人獻愛心」活動中,拿出20萬元,用於全省老年人事業發展;在2009年12月,為支持西北地區第一家虛擬養老院——蘭州市城關區虛擬養老院正式啟動時,拿出5萬元現金,用於表達關切之情;同時,在2009年12月份,向由中央文明辦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的「百萬空巢老人關愛志願服務行動」中,拿出10萬元現金,為全國的老年人朋友們送去天慶的一份愛心。另外,為幫助全省公安英烈及特困民警家庭子女就學,在2010年6月,拿出60萬元專項教育款,同省公安民警英烈基金會簽署了50名英烈及特困子女四年大學援助的計劃(本計劃將從今年8月予以實施)。
近三年來,**董事長帶領天慶集團大力支持全省困難民警及家屬和全省老年人事業發展的投入達72萬元之多,為社會弱勢群體的健康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並被甘肅省公安廳授予「支持公安系統優撫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四、為政府解憂,深受民眾愛戴。在全省范圍內,只要了解天慶集團的人,幾乎無人不知**董事長為社會公益事業所做出的大量的慈善事跡,但熟悉**董事長的人,又幾乎無人不在關心他每況愈下的身體狀況。自天慶公司成立後的這些年來,終日高強度的工作使**董事長的身體狀況日漸下滑,尤其是近些年來,身體病痛更是不斷加重,在2004年又被檢查出腎癌,加上糖尿病、高血壓並發症,使他終日倍受折磨,但他很少對外界提及自己的身體病痛,仍然一如繼往地堅持工作,堅持企業的不斷發展,堅持為政府分憂,做好屬於他自己的那份獨特的社會慈善事業。對於他日趨下滑的身體狀況,社會上不斷有好心人勸導他「如今您名利實歸,掙的錢也夠花了,再這樣拚命工作身體會被累垮的」。他何嘗不知道身體對於事業的重要性,但他更認為「社會還需要他不斷工作,他還能堅持」。就這樣,在**同志的積極努力和堅持下,天慶集團前後十年間,累計參與社會公益慈善事業8500多萬元,直接捐助現金1900多萬元,援助項目涉及文化、體育、醫療、教育、扶貧、市政、助殘、公益等諸多方面,為全市乃至全省社會經濟發展和社會的和諧共建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在他一年又一年的苦苦堅持下,來自身體的病痛越來越嚴重!而「天慶」這個他一手創建的大家庭則越來越好!他的社會公益事業更是越走越寬廣!以上是**同志參評「甘肅省十大慈善人物」具體事跡材料,請評委會予以審核!
⑸ 勞動模範先進事跡 怎麼寫
-**, 現任**礦運輸區主管區長。33年情傾煤海,百煉成鋼,讓他從一名熱血青年成長為礦山運輸安全「守護神」。
超前管理務求事半功倍(文案中國,原創代寫各類公文材料)。面對礦井運輸線路長、系統復雜,管理難度非常大等難題,**狠抓超前管理,嚴格剛性制度落實,突出抓好崗前禮儀「十步曲」和每周一的安全點評會,講形勢,明任務,提升職工安全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超前預判,超前防範管控到位,嚴格崗位責任制落實,將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工作能力強、責任心到位的提拔到班長崗位上,將安全、質量、效益與崗位績效掛鉤考核,有效激活班組細胞活力。積極開展崗位練兵和傳幫帶活動,以老帶新,傳承經驗,打造能力強、素質高的運輸安全隊伍,為實行礦井運輸安全提供保障。
現場把關實現步步精細化。作為運輸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每天上班他總是第一個到達現場,認真查看運輸系統軌道質量(文案中國,原創代寫各類公文材料)、現場安全環境和職工的操作行為,真正做到了問題處理不隔夜。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小絞車「六全一專」、「五人聯簽」檢查驗收簽字等制度,嚴格斜巷提升「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及大巷會車制度,對機電運輸設備、安全防護設施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維護,嚴格執行「手指口述」、「三三整理」安全操作法,提升礦車、人車、機車完好率,做到防護裝置聲光、信號齊全完善,靈敏可靠,確保運輸線路暢通無阻。
實干興礦彰顯勞模風采(文案中國,原創代寫各類公文材料)。運輸安全容不得一絲馬虎大意,**用自身的實際行動為大家做出了表率。**年初,運輸區將原1T礦車改造升級為新型2.6T自卸式礦車期間,他緊盯現場,指導車輛加工編組施工,改造完成後,礦井原煤拉運產量大幅度提升。**年10月,礦井一次采全高大型綜采設備搬家倒面,為了保障綜采設備、支架等設備材料安全運輸到位,他始終緊盯現場,合力調配運力保障物資運輸,為礦井生產接續的安全高效完成提供了可靠保證,以務實的行動彰顯出煤礦工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動人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