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築行業重大危險源有那些
一般情況下建築的重大危險源主要有: 基礎工程深基坑、豎井、大型管溝的施工,大回型機械設備(塔吊答、人貨電梯等)的安裝、拆卸、使用過程中及各種起重吊裝工程中違反操作規程,造成機械設備傾覆、結構坍塌、人亡等意外;腳手架和模板支撐在搭、拆過程不規范、違章指揮作業;高處作業不規范、違章指揮、作業;施工用電不規范;房屋拆除、爆破工程違反規定作業等。
拓展資料:
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量等於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單元是指一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或同屬一個工廠的且邊緣距離小於500m的幾個(套)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
參考資料:
搜狗網路-重大危險源
2. 建築施工的常見職業病有哪些
職業病就是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引起的疾病。導致職業病的有害因素可分為化學、物理、生物因素及其他職業有害因素。
我國有115種法定職業病。最常見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
① 各種塵肺病因素;
② 導致化學品中毒的各種化學物質,比如:苯(天拿水)、甲苯、正己烷、汽油、三氯乙烯、二氯乙烷甲醛、丙烯醯胺、鉛、汞、鎘、錳等
③ 高溫、振動竺物理因素導致的職業病;
④ 化學品灼傷、紫外線等導致的職業病眼病;
⑤ 噪音導致的聽力損傷;
⑥ 石棉、聯苯胺、苯、氯甲醚砷、氯乙烯等導致的職業性腫瘤。
下面我們談談各行各業常見的職業病有哪些。
1、鞋廠容易出現的職業病
正己烷、苯多存在於用作粘合劑的膠水中,工人長期接觸極可能會引起正己烷中毒和苯中毒。
2、玩具廠容易出現的職業病
玩具廠用到的一些油漆中含苯、鉛,容易引起苯中毒、鉛中毒。用三氯乙烯、正己烷、天拿水(含苯)作為清洗劑,易引起三氯乙烯中毒、正己烷中毒和苯中毒。用含有二氯乙烷的膠水作粘合劑則引起二氯乙烷中毒。 玩具製造多有噪音, 易損傷聽力。
3、寶石加工廠容易出現的職業病
切割、雕刻、拋光、打磨等工序接觸粉塵,易引起塵肺病中的矽肺。
4、電子廠容易出現哪些職業病
焊錫工人易患鉛中毒,清洗電路板用到白電油(含正己烷)、三氯乙烯、或天拿水,易引起正己烷中毒、三氯乙烯中毒和苯中毒。一些電子產品中含鉛、汞、鎘等金屬,可能會引起鉛中毒、汞中毒、鎘中毒。
5、皮具、皮件廠容易出現的職業病
有些皮具廠用含苯、正己烷、二氯乙烷的粘合劑,容易引起苯中毒、正己烷中毒、二氯乙烷中毒。
6、印刷廠容易出現的職業病
用白電油、汽油、天拿水作清洗劑,清洗印刷機器的油墨和印刷品,引起正己烷中毒、 汽油中毒、 苯中毒。
7、五金廠常出現的職業病
打磨、拋光產生的粉塵引起塵肺。使用三氯乙烯、天拿水、白電油清洗產品,引起三氯乙烯中毒、苯中毒、正己烷中毒。
8、玻璃廠常出現的職業病
製造玻璃要用到二氧化硅(沙子) 作為原料, 吸入粉塵會引起矽肺。
9、陶瓷廠常出現的職業病
陶瓷廠以陶土為原料,長期吸入這些粉塵極易引起陶工塵肺。燒制陶瓷溫度很高,夏天易引起中暑。
10、紙箱廠常出現哪些職業病
紙箱廠通常用到膠水作粘合劑,這些膠水中含苯,有臭味,並且易引起苯中毒。
11、集裝箱廠常出現的職業病
電焊、噴漆工人易患電焊工塵肺,焊條含鉛、錳,還會引起鉛中毒、錳中毒。噴漆含苯,很容易引起苯中毒、苯所致白血病(職業病腫瘤)。噴砂、打砂還會引起塵肺中的矽肺。
集裝箱所用鐵板要經過打磨、沖壓,在此過程中產生很大的噪音,使聽力下降,導致職業性聽力損傷。
12、紡織行業易出現的職業病
高溫高濕環境危害;用眼緊張導致視力減退;使用可致癌的苯胺染布、印花,在乾燥和蒸化過程中也會接觸苯胺類染料。長期吸入粉塵使工人易患慢性鼻炎、咽炎,接觸棉、麻粉塵的疾病有紗廠熱、織布工咳、急性呼吸道病和棉塵症。
此外,制衣行業在生產工藝中經常使用以苯為主要成分的去污劑,珠寶首飾、電鍍行業中使用的提取液和電鍍液中含有氰化物,易導致相關化學品中毒。
3. 目前我國建築業傷亡事故的主要類型是( )
A
都是安全的問題
如參見一級建造師07版的。P223。可知: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版電、權坍塌事故,為建築業最常見的五種事故,近幾年來已佔到事故總數的80%-90%。
建築業傷亡事故率僅次於礦山行業。
4. 建築業常發生的重大傷害是什麼
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機械傷害、坍塌事故。
5. 建築行業中的「六大傷害」具體是指什麼
一、現階段全國建築施工傷亡事故類別主要是:
1.高處墜落
2.坍塌
3.物體打擊
4.機械傷害
5.起重事故
6.觸電
這六大類,常簡稱為「六大傷害」。
二、六大傷害預防措施
(一)預防高處墜落事故的措施
1、對高處作業的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體檢,並定期檢查。 2、遇有六級以上強風、濃霧時,不得進行高處作業:雨天和雪天必須採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凍措施。凡水、冰、霜、雪、應及時清除。
3、對施工人員進行加強自我保護教育,自覺遵守施工規范。 4、危險地段或坑井邊,陡坎處增設警示、警燈、維護欄桿,夜間增加施工照明亮度。
5、購進符合規范的「三寶」、圍護桿、柵欄、架桿、扣件、梯材等,並按規定安裝和使用。
6、洞口、臨邊、交叉作業、攀登作業懸空作業,必須按規范使用安全帽、安全網、安全帶,並嚴格加強防護措施。
7、提升機具要經常維修保養、檢查,禁止超載和違章作業。
(二)預防坍塌事故的措施
1、按照建築施工安全技術標准、規范編制施工方案,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2、基坑開挖前必須做好降(排)水工作,並採取保護措施。 3、基坑(槽)、邊坡和基礎樁孔邊堆置各類建築材料的,應按規定距離堆置。
4、為保證模板的穩定性,除按照規定加設立柱外,還應沿立柱的縱向及橫向加設水平支撐和剪刀撐。
5、拆除作業現場周圍應設禁區圍欄、警戒標志,派專人監護,禁止非拆除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拆除建築物應該自上而下依次進行,禁止數層同時拆除,禁止掏挖。
6、各類施工機械距基坑(槽)、邊坡和基礎樁孔的距離,應根據設備重量、基坑(槽)、邊坡和基礎樁的支護、土質情況確定,並不得小於1.5m.
7、雨季和冬季解凍期施工時,施工現場要進行全面檢查和維護,保證排水暢通和無異常情況後方可施工。
8、機械開挖土方時,作業人員不得進入機械作業范圍內進行清理和找坡作業。
(三)預防物體打擊的措施
1、拆除工程應有施工方案,並按要求搭設防護隔離棚和護欄,設置警示標志和搭設圍網。
2、安全防護用品要保證質量,及時調換、更新。
3、經常檢查地錨埋設的牢固程度和攬風繩的使用情況。 4、嚴格按照吊裝技術操作規程作業。
5、改正不良作業習慣,嚴禁往下或向上拋擲建築材料、雜物、垃圾和工具。
6、清理腳手架上堆放的材料,做到不超重、不超高、不亂堆亂放。
(四)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措施
1、機械設備要安裝固定牢靠。
2、增設機械安全防護裝置和斷電保護裝置。
3、對機械設備要定期保養、維修,保持良好運行狀態
4、經常進行安全檢查和調試,消除機械設備的不安因素。
5、操作人員要按規定操作,嚴禁違章作業。
(五)預防起重事故的措施
1、起重機選型合理,道路平坦堅實,不得在斜坡上工作。
2、 起重機要做到「十不弔」: 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負荷不弔、指揮信號不明不弔、違章指揮不弔、吊物捆綁不牢不弔、吊物上有人不弔、起重機安全裝置不靈不弔、吊物被埋在地下不弔、作業場所光線陰暗或視線不清不弔、斜拉吊物不弔、有稜角的吊物沒有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不弔。並禁止在六級及六級以上強風的情況下進行吊裝作業。
3、避免帶載行走,短距離帶載行走載荷≯允許起重量的70%,構件離地面≯1250px。
4、雙機抬吊合理負荷分配,統一指揮,密切配合。
5、吊索需經計算,綁扎方法可靠。起重工具定期檢查。
6、吊點應與重物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線上,吊點應在重心之上。
7、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與起重機司機密切配合。
8、嚴禁起吊重物長時間懸掛在空中。
9、吊鉤吊環檢查,吊鉤吊環嚴禁補焊。
(六)預防觸電事故的措施
1、加強勞動保護用品的使用管理和用電知識的宣傳教育。
2、建築物或腳手架與戶外高壓線距離太近的,應按規范增設保護網。
3、在潮濕、粉塵或有爆炸危險氣體的施工現場要分別使用密閉式和防爆型電氣設備。
4、經常開展電氣安全檢查工作,對電線老化或絕緣降低的機電設備進行更換和維修。
5、電箱門要裝鎖,保持內部線路整齊,按規定配置保險絲,嚴格一機一箱一閘一漏配置。
6、根據不同的施工環境正確選擇和使用安全電壓。
7、電動機械設備按規定接地接零。
8、手持電動工具應增設漏電保護裝置。
9、施工現場應按規范要求高度搭建機械設備,並安裝相應的防雷裝置。
6. 建築施工企業主要的傷亡事故類型有哪些
建築
施工行業傷亡事故類型主要有以下5類:
(1)高處墜落。
(2)物體打擊。
(3)觸電事故。
(4)機械傷害。
(5)坍塌。
7. 建築施工重大危險源包括有哪些
一般情況下建築的重大危險源主要有:
基礎工程深基坑、豎井、大型管溝的施工,大型機械設備(塔吊、人貨電梯等)的安裝、拆卸、使用過程中及各種起重吊裝工程中違反操作規程,造成機械設備傾覆、結構坍塌、人亡等意外;腳手架和模板支撐在搭、拆過程不規范、違章指揮作業;高處作業不規范、違章指揮、作業;施工用電不規范;房屋拆除、爆破工程違反規定作業等。
施工現場的周圍要設置圍欄,屏障等,並設置標志或懸掛標牌,夜間要設置紅燈,防止有人誤入。
施工現場的「一管」,「二定」,「三檢查」,「四不放過」的具體內容:
一管,即要設專職安全員管安全。二定,即制定安全生產制度,制定安全技術措施。三檢查,即定期檢查安全措施執行情況;檢查違章作業;檢查冬,雨季施工安全生產設施。四不放過,即麻痹思想不放過;事故苗頭不放過;違章作業不放過;安全漏洞不放過。
(7)建築業重大傷害有哪些類型擴展閱讀:
在施工生產中,為了及時發現安全事故隱患,排除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糾正違章作業,監督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堵塞漏洞,防患於未然,必須對安全生產中易發生事故的主要環節、部位,由專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進行全過程的動態監督檢查,不斷改善勞動條件,防止工傷事故發生。
1、在進行每種安全檢查之前都應有明確的檢查項目和檢查目的,內容及檢查標准、重點、關鍵部位。
2、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檢查出來的安全隱患及時進行處理。
3、必須登記在安全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安全隱患,作為整改的備查依據,提供安全動態分析,根據隱患記錄和安全動態分析,指導安全管理的決策。
4、要認真地、全面地進行系統、定性、定量分析,進行詳細地安全評價。
5、針對大范圍、全面性的安全檢查,應明確檢查內容、檢查標准及檢查要求。並根據檢查要求配備力量,要明確檢查負責人,抽調專業人員參加檢查,並進行明確分工。
6、針對整改部位整改完成後要及時通知有關部門,派員進行復查,經復查整改合格後,方可進行銷案。
7、要認真、詳細地填寫檢查記錄,特別要具體的記錄安全隱患的部位、危險的程度。
安全生產工作是一項系統的復雜的管理工作,它涉及到建築行業的各個方面,我們隨時都綳緊了這根弦,消除了各類安全隱患,就消除了各類事故。
8. 工程施工建築業常發生的重大傷害是什麼
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機械傷害、坍塌事故
9. 建築業五大傷害指那些
高處墜落、觸電事故、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坍塌事故等五種,為建築業最常發生的事故,占事故總數的85%以上,稱為「五大傷害」。
1、高處墜落:建築安全上有個術語,把在兩米以上高處墜落發生的傷亡事故叫做「高處墜落」。
2、觸電事故:這個不必多做解釋,建築工程肯定離不開電,於是觸電事故多發。
3、物體打擊:指失控物體的慣性力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如落物、滾石、錘擊、碎裂、崩塊等。
4、機械傷害:是指機械做出強大的功能作用於人體的傷害。
5、坍塌事故:是指物體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過自身的強度極限或因結構穩定性破壞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溝時的土石塌方、腳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建築物坍塌等。
了建築業生產上的特點:
1,生產的流動性: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生產人員和機具,甚至整個施工機構,都要隨施工對象坐落位置的變化而遷徙流動,轉移區域或地點;二是在一個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施工人員和機具又要隨施工部位的不同而沿著施工對象上、下、左、右流動,不斷地變換操作場所。
2,生產的單件性。由於建築物或構築物的功能要求不同,所處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各異,每個工程都各有獨特的工程設計和施工組織設計,產品價格也必須個別確定並單獨進行成本核算。
3,生產周期長。較大工程的工期常以年計,施工准備也需要較長時間。因此,在生產中往往要長期佔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不可能在短期內提供有用的產品。
4,露天和高空作業多,受自然氣候條件的影響大,質量和安全問題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