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建築施工初期在基坑裡面挖的那些坑有什麼用
猜「在基坑裡面挖的那些坑」,「那些坑」說明許多而不是一個把,答案就應該排除電梯基坑、集水井坑等。費力猜,可能是問的大坑裡挖到人工挖孔樁的樁孔。那就是做一根根灌注樁,做樁基礎的了。
2. 建築基礎施工順序
一般順序:平整場地——放線——打樁——開挖——截樁或補樁——墊層——放線——基礎防水——基礎鋼筋——基礎模板——基礎砼澆築。
3. 基坑開挖後,在基礎工程施工以前需進行哪些工作
邊坡支護很重要,如果水位高於設計標高還要進行降水工程;深基坑一般都是樁基,那麼施工前還要進行樁的各項試驗。制定各項安全施工方案等等吧
4. 基坑開挖時與相鄰建築基礎相鄰如何開挖及防護措施措施
1、基坑開挖時與相鄰建築基礎相鄰的開挖方法:
(1)、兩基礎均為J-7獨立基礎,採用間隔分段施工法,並加圍護樁支護。
(2)、為了減少對鄰近建築的影響,採取(4000×2400)基坑土方分成4次開挖,3次澆築,分段施工、圍護樁支護。
(3)、尺寸為4000×2400,為了減少施工時對建築物基礎影響,先用木樁或椎108鋼管樁(4米長,一頭作尖)齊排壓入土中,入土深度約3.5m,壓入土中的豎向排樁中心間距為300mm,長6000mm,將一排豎向工字鋼用20槽鋼橫向水平連接保持整體性,連接方式採用焊接或螺栓連接。
(4)、兩側施工完後,再用20工字鋼做水平橫(對)撐,連接方式採用焊接,橫(對)撐水平間距1200mm,圍護支撐施工完後,開始挖土。
2、基坑開挖時與相鄰建築基礎相鄰的防治措施:
(1)、壓密灌漿加固方法:
壓密灌漿的加固方法主要就是利用濃漿置換和壓密土這一方法。
先採用注漿法加固土體,待到土體容重增大後,孔隙比減小後,就會發現土體抗剪強度、壓縮模量和無側限抗壓強度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比原先增加幾倍到十幾倍。
採取此種措施後,建築物在很短時間內即有所回升,不均勻沉降相對減小,而且房屋原有的斜拉張裂縫和承重牆頂部的橫張裂縫均有不同程度的彌合,滿足了用戶的要求。
一般而言採取的措施順序如下:
a、加固部位:根據經驗,降水影響范圍為60m,開挖影響范圍約為48m,並且當建築物的基礎在垂直於基坑開挖邊緣這一方向上的剛度較弱時,建築物的水平拉伸將成為建築物損壞的主要原因,故靠基坑一側出現多處裂縫,加固土層為雜填土層。
b、加固順序:從外圍開始給雜填土層注漿,深度接近基坑開挖深度。
c、注漿材料: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注漿壓力:淺部注漿終壓為500一l000kPa,深部終壓為1600-2000kPa。
d、擴散半徑尺值可根據理論公式計算,有效影響半徑工程依據現場灌漿試驗結合工程經驗確定。
e、注漿孔的布置:注漿孔分兩排,第一排垂直孔,第二排傾斜孔,斜孔緊貼建築物基礎施工。
首先施工垂直孔,注入漿液在地層中形成一道垂直幕牆,以阻止地基土土體的側向變形及斜孔漿液外側滲流,再通過傾斜注漿孔向地基下層注入漿液,以改善地基土力學性能指標。
f、注漿量及水灰比:根據現場試驗,水灰比定為l:l,滲入適量水玻璃(3%);注漿量可由公式推算:Q=1000 。
其中Q是注漿量(L),V是土體積(m3)是土的孔隙率,K是經驗系數(0.3-0.5)取0.5,施工中確保每米注入水泥量不小於80kg。
(2)、採取防護措施。
加固固然重要,但是在實施過程中的採取一些減少地表沉降的措施更有現實性。
根據實踐經驗,採取分層分段開挖,地下連續結構等效果比較明顯。值得注意的是基坑施工時間不宜過長,整體施工粗精得力,工程才能夠順利完工。
(3)、確定降水井數量。
降水量的多少勢必會對深坑基坑產生分裂等影響,要及時根據各個地層的情況,實施有效的降水方法,以及建立可行的降水井,保證深基坑的穩定性。
(4)、其他預防措施:
正因為影響深基坑的因素各種各樣,造成基坑的變形以至於建築物塌陷,以及周邊建築物開裂等情況,在採取以上三種措施的時候,還要注意採取一些應急措施。
當發現基坑變形的時候,或者出現一些危險情形比如說當時的環境局限性時,就要果斷處理,以底板分塊施工或者是增加斜支撐等方式來解決這樣的矛盾。
即使周邊環境不出現過多問題,在深基坑開挖時也要注意及時將主動的土壓力降低,可以採取牆後卸土的方式。
一旦周邊環境有局限性時,就要用草袋等壓在坑內底角的被動區。如果在深基坑開挖的時候。,遇上流砂嚴重的情況,就要不斷地往坑裡面填水,以保證安全性。
a、基坑的開挖與土地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若要保證土體的形狀以及保證土體的穩定性,就必需要進行適宜的基坑支護設計。
b、基坑周邊建築物沉降實測數據收集是很重要的工作,它為合理的基坑支護設計及准確的預測分析周邊建築沉降提供了數值依據。
c、影響基坑周邊建築沉降的原因多種多樣,如支護樁布置情況、距基坑距離、時間效應、壓密注漿等,基坑支護設計中一定要合理把握,以期達到更好的支護效果。
(4)建築基礎施工前要進行基坑復線擴展閱讀:
基坑開挖是設置管井井點降水,以利開挖人員和機械作業及土體裝卸運輸。
頂層6.0m以內用長臂挖掘機開挖,開挖過程中坑內用小型裝載機配合,將遠離挖機的土方推至挖機的工作范圍內。
基坑開挖包括接觸網支柱坑、鋼柱基礎坑、拉線坑開挖等,根據開挖方式可以分為人工開挖和機械開挖。
開挖方法
基坑開挖方法因基坑土質不同而不同,根據經驗,按路基土質類型,基坑開挖方法有以下幾種:
1、硬土類包括土夾石、硬土、砂岩、風化石等,這類土質密實,自結合力強,可採用坑的辦法開挖基坑,非雨季人工開挖不會塌方,不需坑壁支撐防護。
2、碎石類包括石夾土、碎石、填方土等,這類土質自結合力不均勻,穩同性較差,適應於挖小坑、局部支撐的方法。
3、流沙、高水位土質類宜採用鋼筋混凝土防護圈進行施丁,類似沉井法,採用此法可節省木材,經濟、可靠,便於施工。
4、堅石、次堅石類採用控制爆破法。當採用法蘭盤支柱時,只需按要求鑽孔灌注錨栓。
5、機械開挖基坑是使用機械化操作、利用旋轉鑽頭來開挖基坑,相對於上述傳統的人工開挖基坑,機械開挖速度快,規格統一,對路基密實度影響小。機械開挖在土壤中有較大石塊或施工機械不便到達時,使用受限。
參考資料
網路-基坑開挖
5. 建築工程基坑開挖前期需准備什麼工作
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方案,對下列達到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編制專項施工方案,並附具安全驗算結果,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後實施,由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督:
(一)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
(二)土方開挖工程;
(三)模板工程;
(四)起重吊裝工程;
(五)腳手架工程;
(六)拆除、爆破工程;
(七)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規定的其他危險性較大的工程。
對前款所列工程中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施工單位還應當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審查。
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現場入口處、施工起重機械、臨時用電設施、腳手架、出入通道口、樓梯口、電梯井口、孔洞口、橋梁口、隧道口、基坑邊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險氣體和液體存放處等危險部位,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安全警示標志必須符合國家標准。
施工單位應當根據不同施工階段和周圍環境及季節、氣候的變化,在施工現場採取相應的安全施工措施。施工現場暫時停止施工的,施工單位應當做好現場防護,所需費用由責任方承擔,或者按照合同約定執行。
施工單位對因建設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損害的毗鄰建築物、構築物和地下管線等,應當採取專項防護措施。
施工單位應當遵守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在施工現場採取措施,防止或者減少粉塵、廢氣、廢水、固體廢物、雜訊、振動和施工照明對人和環境的危害和污染。
在城市市區內的建設工程,施工單位應當對施工現場實行封閉圍擋。
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現場建立消防安全責任制度,確定消防安全責任人,制定用火、用電、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設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備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並在施工現場入口處設置明顯標志。
6. 基坑有什麼要求基坑開挖後,在基礎工程施工以前需要進行哪些工作
基坑必須清楚復放坡范制圍,邊坡的坡度,並應留出足夠的基坑底部操作空間,所以在基坑開挖前必須知道放坡坡度,基礎外皮跨度,工作面寬度,基坑深度。基礎施工以前首先要定位,定位之後進行放線,之後就是支模綁筋打砼了。
7. 建築學問題:1.建築施工是不是一定要先挖基坑還是只有建地下室的房子才需要挖基坑2.基坑到
1 建築施工來不一定必須自挖基坑,有些建築是大放腳基礎,只要挖基槽就可以了。
2 沒有地下室的房子也有可能需要挖基坑。
3 基坑是在基礎設計位置按基底標高和基礎平面尺寸所開挖的土坑。設計需要基坑才挖基坑。
8. 基坑施工時,對坑邊荷載有何規定
一般要求坑邊荷載的高度不超過 1.5 米,距離大於 1.2 米。
坑邊荷載:
1、基坑邊堆土、料具堆放的數量和距基坑邊距離等應符合有關規定和施工方案的要求。
2、機械設備施工與基坑(槽)邊距離不符合有關要求時,應根據施工方案對機械施工作業范圍內的基坑壁支護、地面等採取有效措施。
基坑土方開挖的施工工藝一般有兩種:放坡開挖和在支護體系保護下開挖。
前者既簡單又經濟,但需具備放坡開挖的條件,即基坑不太深而且基坑平面之外有足夠的空間供放坡這用。因此,在空曠地區或周圍環境允許放坡而又能保證邊坡穩定條件下應優先選用。
(8)建築基礎施工前要進行基坑復線擴展閱讀:
放坡開挖的基坑,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1、坡頂或坡邊不宜堆土或堆載,遇有不可避免的附加荷載時,穩定性驗算應計入附加荷載的影響;
2、基坑邊坡必須經過驗算,保證邊坡穩定;
3、土方開挖應在降水達到要求後,採用分層開挖的方法施工,分層厚度不宜超過2.5m;
4、土質較差且施工期較長的基坑,邊坡宜採用鋼絲網水泥或其他材料進行護坡;
5、放坡開挖應採取有效措施降低坑內水位和排除地表水,嚴禁地表水或基坑排出的水倒流回滲入基坑。
基坑支護時的土方開挖:
1、施工機械應由企業安全管理部門檢查驗收後進場作業,並有驗收記錄。
2、施工機械操作人員應按規定進行培訓考核,持證上崗,熟悉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施工作業時,應按施工方案和規程挖土,不得超挖、破壞基底土層的結構。
4、機械作業位置應穩定、安全,在挖土機作業半徑范圍內嚴禁人員進入。
9. 建築施工開挖部份應注意之基坑施工時,對坑邊荷載有何規定有什麼規范可以參照嗎
建築施工開挖部份應注意之基坑施工時,對坑邊荷載有何規定?有什麼規范可以參照嗎?版
答:這問我覺得太教權條了,若允許您堆,給您個量,難道您會去稱?又加全國各地土質情況各各不同,怎能定量?您看規范也只用:「土方不應堆在基坑邊坡。」一句話解決。
《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最驗收規范》GB50202=2002,
6.1.5 土方工程施工,應經常測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標高和邊坡坡度。平面控制樁和水準控制點採取可靠的保護措施,定期復測和檢查。土方不應堆在基坑邊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