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理解後現在設計思潮
你的名字寫錯了吧 是不是後現代? 我也寫過這個作業,以下是我寫過的 你看一下,要是合適的話自己改改: 首先,我們要明白後現代主義的概念。 後現代:是時間的概念,指後期資本主義時期,又稱跨國資本時期,後工業社會,信息社會,即工業化之後的時代。 後現代性:是社會學概念,指後現代時期的社會特徵,涉及生產方式,生產關系,社會結構和意識形態等諸多方面。 後現代主義:是風格概念及文化現象,指後現代時期文化藝術表現的特點,包括建築,文學,哲學,繪畫,音樂,電影等各個門類。 後現代主義的概念至今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這是由後現代主義的多元性和復雜性決定的。不確定性是後現代主義的根本特徵之一,這一概念具有多重含義。後現代主義對當代人的精神沖擊是全方位的,在思維理論論層面上可以肯定後現代主義的批判否定精神和異質多樣的文化意向,後現代主義室內設計只有在其「異樣事物」中,才會獲得自身的規定和理念。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並無明確的界定和嚴格的分界,後者將現代主義的觀念重新予以選擇和評估,使其部分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以重新發展,後現代主義空間、玄學和隱喻等,也包含了現代主義的風格和面貌,所以也稱之為「激進的折衷主義」。 現代室內設計的發展方向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學術性課題,在設計多元化的今天,室內設計也產生了更多的新風格,但可以確定的是,當前仍處於後現代主義時期。解析後現代主義室內設計理念是尋找經典的設計原則和對歷史不斷提出質疑的學術性探討方式之一。。 後現代主義設計的概念首先出現在於建築領域。美國建築家、理論家羅伯特·文丘里最早明確提出了反現代主義的設計思想。1966年,他在《建築的復雜性與矛盾性》一書中,首先肯定了現代主義是對人類文明進程的偉大貢獻,同時他又提出現代主義已經完成了它在特定時期的歷史使命,國際主義醜陋、平庸。千篇一律的風格,已經限制了設計師的才能的發揮,並導致了欣賞趣味的單調乏味。他相信,現代主義已經過時了,現代主義大師們所創造的輝煌變革已經成為新的桎梏。文丘里的這本書堪稱是一本反對國際主義風格和現代主義最早的思想的宣言。在這本書里,他鼓吹一種雜亂的、復雜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徵主義和立時主義的建築設計觀。 後現代主義設計強調形態的隱喻、符號和文化、歷史的裝飾主義。後現代主義室內設計運用了眾多隱喻性的視覺符號在作品中,強調了歷史性和文化性,肯定了裝飾對於視覺的象徵作用,裝飾又重新回到室內設計中,裝飾意識和手法有了新的拓展,光、影和建築構件構成的通透空間,成了大裝飾的重要手段。後現代設計運動的裝飾性為多種風格的融合提供了一個多樣化的環境,使不同的風貌並存,以這種共享關系貼近居住者的意義和習慣。 後現代主義設計主張新舊融合、兼容並蓄的折衷主義立場。後現代主義設計並不是簡單地恢復歷史風格,而是把眼光投向被現代主義運動摒棄的廣闊的歷史建築中,承認歷史的延續性,有目的、有意識地挑選古典建築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意義的東西,對歷史風格採取混合、拼接、分離、簡化、變形、解構,綜合等方法,運用新材料、新的施工方式和結構構造方法來創造,從而形成一種新的形式語言與設計理念。 後現代主義設計強化設計手段的含糊性和戲謔性。後現代主義室內設計師運用分裂與解析的手法,打破和分解了既存的形式、意向格局和模式,導致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和多義性,將現代主義設計的冷漠、理性的特徵反叛為一種在設計細節中採用的調侃手段,以強調非理性因素來達到一種設計中的輕松和寬容。 後工業社會的設計是以後現代主義為主要特徵的,英文中,後現代和後現代主義的內容是不同的,「後現代」在設計上是指現代主義設計結束以後的一個時間階段,自70年代以後的各種各樣設計探索都可以歸納入後現代時期,而後現代主義,則是非常清晰的,而設計上的後現代主義是對現代主義,國際主義的一種裝飾性的發展,主張以裝飾手法來達到視覺上的豐富,特徵是大量採用各種歷史的裝飾,加以折中的處理,娛樂性,以及處理裝飾細節上的含糊性,後現代主義開創了新裝飾主義的新階段。 後現代主義的四個基本特徵 1 .主體消失。在後現代文化氛圍中,傳統的價值觀念和等級制度被顛倒了,現代主義中的個性和風格被消除得一干二凈,主體成了某種破碎的幻象。 2 .深度消失。現代主義藝術總是以追求烏托邦的理想、表現終極真理為主題,而後現代主義藝術則放棄了作品本身的深度模式,不再具有思想,不再提供解釋,拒絕挖掘任何意義,僅僅追求語言快感。 3 .歷史感消失。歷史永遠是記憶中的事物,而記憶永遠帶有記憶主體的感受和體驗。現代主義藝術因追求深度而沉迷於歷史意識,而後現代主義藝術中,歷史僅僅意味著懷舊,它以一種迎合商業目的的形象出現。 4 .距離消失。在現代主義藝術看來,距離既是藝術和生活的界線,也是創作主體與客體的界線,它是使讀者對作品進行思考的一種有意識的控制手段。後現代藝術中,由於主體的消失,作品失去深度和歷史感,僅僅具有作用於人感官的刺激性,而沒有任何啟發和激揚的功能,換言之,它強調的只是慾望本身。 應該看到,由於政治的和文化的原因,後現代主義對東方文化的影響更多地是理念上的啟迪。
2. 求名詞解釋: 「現代主義設計思潮」
現代主義設計思潮就是從建築設計發展起來的,20 世紀20 年代前後,歐洲一批先內進的設計家、建築家形容成一個強力集團,推動所謂的新建築運動,這場運動的內容非常龐雜,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設計的民主主義傾向和社會主義傾向;也包括技術上的進步,特別是新的材料―鋼筋混凝土、平版玻璃、鋼材的運用;新的形式―
反對任何裝飾的簡單幾何形狀,以及功能主義傾向,從而把千年以來的設計為權貴服務的立場和原則打破了,也把幾千年以來建築完全依附干木材、石料、磚瓦的傳統打破了。
3. 著名的劇院建築設計師當代建築思潮與流派
戴帆,頂尖的建築設計師,DESTROY建築設計事務所總監 在戴帆的中國浙江台州「海城新版區」佔地權13平方公里的城市規劃與城市設計中,此項目包括佔地面積1300畝的江南水鎮的規劃,佔地1200畝的高新科技產業園區的規劃與一系列交通建築、綜合型醫院、商業綜合體、酒店度假區、沿河風光游覽區、音樂廳、美術館、政府行政與金融中心的建築規劃與設計。
4. 簡述中國近代建築設計思潮1500字
我想建築呢,它確實是一個文化的載體,那麼作為中國土地上的建築,中國的建築師所設計出版來的建權築,應該是有它自己中國的特點。
但是,建築,它又是一個工程技術,那麼它就要根據不同時代的技術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它有它的表現。所以這兩者呢,要很好地結合起來,才是一個真正有意義的一個建築。
那麼,我們假如要是想,把這個做好的話,我覺得設計的人,應該對於中國的文化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因為只有當你人的這種思想感情包括你對於中國歷史傳統各方面文化的了解,然後呢,你再和現代技術相結合以後呢,就比較更好地可以做出帶有中國特色的建築,當然這個是一個很難的一個任務,也是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建築師在追求這方面,也是如何體現這方面努力的一個方向。
5. 現代建築運動的主要思潮有哪些
二戰之間主要是以現代主義四大師領導的現代主義思潮,籠統分為柯布西耶、內密斯、格羅皮烏斯的歐洲容先鋒派和以弗蘭克賴特為主要人物的美國有機建築理論,此外還有什麼阿爾瓦阿爾托主張人情化的
以下是現代建築的基本觀點
1強調功能,提倡由內而外進行設計
2主張運用新技術、新材料,體現工業化時代的特點
3建立建築的美學評價,與古典建築把建築當作雕刻藝術品的審美和注重外立面裝飾的思想割裂,建立以空間的使用標准,崇尚簡潔、明亮、輕快的外型的實用美學體系。
4主義空間組合和周圍環境
純手打,肯定網路不到的。
6. 當代西方建築新思潮有哪些主要流派
新古典主義和結構理抄性主義。
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產生於 十九世紀後期,成熟於二十世紀20年代,在50~60年代風行全世界。從60年代起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築已經過時,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築基本原則仍然正確,但需修正補充。70年代以來,有的文獻在提到現代主義建築時,還冠以「20年代」或「正統」字樣。
隨著現代主義建築運動的發展,功能主義思潮在20世紀20~30年代風行一時。本來講求建築的功能是現代主義建築運動的重要觀點之一,但是後來有人把它當作絕對信條,被稱為「功能主義者」。
(6)建築設計思潮擴展閱讀:
起源:
古代希臘是歐洲文化的搖籃,同樣也是西歐建築的開拓者,但畢竟還處在萌芽和胚胎的時期,它們的類型還少,形制很簡單,結構比較幼稚,這是因為它的藝術的完美所致。古希臘的紀念性建築在公元前8世紀大致形成,公元前5世紀已成熟,公元前4世紀進入一個形制和技術更廣闊的發展時期。
由於宗教在古代社會具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古代國家的神廟往往是這一國家建築藝術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希臘亦不例外。古希臘是個泛神論國家,人們把每個城邦,每個自然現象都認為受一位神靈支配著,因此希臘人祀奉各種神靈建造神廟。
7. 現代主義建築思潮從何而起
現代主義(Modernism),又稱現代派,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概念,很難一言以蔽之。馬爾科內姆·布雷德容伯里和詹姆斯·麥克法蘭說道,當我們談到一個時代的風格時,我們可以指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我們可以指「各種思想形式的總形式」,我們也可以指藝術家所選擇的一種自覺的風格。他們認為,「現代主義」從任何通常的定義上說,我們都不能不看到它具有一種特質,即抽象化和高度自覺的技巧,這種特質把我們引到熟悉的現實背後,使我們放棄熟悉的語言功能和傳統形式。可以說,這只是它的始動,只是第一階段的運動,它引導我們大家一同進入現代主義。人們在每一點上都可以證明,在繪圖學、建築和設計方面,尤其是在電影和電視這類傳統媒介方面,現代主義已經成為一種無形的社會風格。現代主義設計運動「主要集中在三個國家開始進行實驗,即德國、俄國和荷蘭」,它包括俄國構成主義運動、荷蘭的「風格派」運動和德國的包豪斯設計學院。現代主義建築主張建築師擺脫傳統建築形式的束縛,大膽創造適應工業化社會的條件和要求的嶄新的建築.具有理性主義和激進主義的色彩,而從整體上說,現代主義建築,包括了理性主義、表現派、未來派、阿姆斯特丹學派和風格派以及構成派等。
8. 建築設計思想是什麼
這個題目你問的范來文有些源大,每個時期審美風格的不同建築設計的思想也是有差異的。文學、哲學、音樂等等這些都可能影響到設計的思想。
從我個人的理解來說最基有兩個方面:實用性和審美。
給你推薦一本關於現代建築思想的書,可能會對你有所幫組。
(英)彼得·柯林斯的《現代建築設計思想的演變》一本專論200多年來西方現代建築設計思想發展的書。從浪漫主義、復古主義、功能主義和理性主義等方面論述了西方現代建築思想的變化和形成過程,並詳述了各種文學藝術思潮對它的影響。
希望幫到你了~~
9. 當代建築思潮與流派的介紹
《當代建築思潮與流派》全面闡述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歐美、日本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當代建築的發展演變和最新動態,系統地梳理了當代建築思潮與流派的設計思想和設計手法。
10. 中國當前建築的主要風格及建築思潮是什麼
1.歐陸風格
「粉紅色外牆,白色線條,通花欄桿,外飄窗檯,綠色玻璃窗」,這種所謂歐陸風格的建築類型,主要以粘貼古希臘古羅馬藝術符號為特徵,反映在建築外形上,較多的出現山花尖頂、飾花柱式、寶瓶或通花欄桿、石膏線腳飾窗等處理,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在色彩上多以沉悶的暗粉色及灰色線腳相結合,另外,這一類建築繼承了古典三段式的一起表象特徵,結合裙樓、標准層及頂層、女兒牆加以不同的裝飾處理。
2.新古典主義風格。
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外觀吸取了類似「歐陸風格」的一些元素處理手法,但加以簡化或局部適用,配以大面積牆及玻璃或簡單線腳構架,在色彩上以大面積線色為主,裝飾味相對簡化,追求一種輕松、清新、典雅的氣氛,可算是「後歐陸式」較之前者則又進一步理性。目前國內這種建築風格較多,屬於主導型的建築風格。
3.現代主義風格。
現代風格的作品大都以體現時代特徵為主,沒有過分的裝飾,一切從功能出發,講究造型比例適度、空間結構圖明確美觀,強調外觀的明快、簡潔。體現了現代生活快節奏、簡約和實用,但又富有朝氣的生活氣息
4.異域風格。
這類建築大多是境外設計師所設計,其特點是將國外建築式「原版移植」過來,植入了現代生活理念,同時又帶有其種種異域情調空間。
5.普通風格。
這類建築很難就其建築外觀在風格上下定義,他們的出現大概與商品房開發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環境或開發商的認識水平、審美能力和開發實力有關。建築形象平淡,建築外立面樸素,無過多的裝飾,外牆面的材料義務細致考慮,顯得普通化。
6.主題風格。
主題型樓盤是房地產策劃的產物,2000年流行一時。這種樓盤以策劃為主導,構造樓盤的開發主題和營銷主題,規劃設計依此為依據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