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築業產值如何計算
建築業總產值的計算方法 一般按「單價法」計算,即按照一定時期實際完成的工程量乘以單價,再加上一定比例的費用計算。計算公式為:
建築工程產值=∑[預算單價×實際完成的實物量×(1+間接費率)]
×(1+計劃利潤率)×(1+稅率)
建築安裝產值=∑[安裝預算價格×實際完成的實物量+已完工程的基本工資
×間接費率)]×(1+計劃利潤率)×(1+稅率)
為了簡化施工產值的計算方法,也可按「部位進度法」計算。即把一個工程的價值分為若幹部分,如一幢房子可以分為基礎部分、結構部分、裝飾部分,按實際工程進度分別計算各部分的施工產值。
也可以先按擴大分部、分項工程的預算價值,計算出各分部、分項工程價值占單位工程總價值的比重,然後根據實際完成的分部、分項價值,估算出實際完成的施工產值。
(1)建築業收入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建築行業里完成產值就是說一個工程從開工之日開始到竣工驗收,經過很多部門都簽字認可可以完工,就是最後的《工程竣工驗收單》還要質檢部門的備案.施工產值計算。
一般與編制施工圖預算所用的方法相同,即以實物工程量乘預算單價,加上施工管理費、獨立費(指施工管理費以外單獨計算的費用)、利潤和稅金. 建築業總產值的價值構成有兩部分:
①建築生產活動中的物質消耗價值,即材料、燃料、結構件、固定資產折舊等轉移價值.
②在建築生產活動中新創造的價值,如稅金、利潤、工資、利息支出等.
從建築業總產值中扣除轉移價值即為建築業凈產值,是國民收入的組成部分.由於它不受轉移價值的影響,能較確切地反映企業貢獻的大小,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可據以全面考核企業經營的經濟效果,所以在核算指標體系中,已日益受到重視.
計算方法原則上按「工廠法」計算,即以獨立核算的企業為對象,按其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計算產值,企業內部不重復計算。計算總產值的價格,施工產值按施工圖預算價格或按合同規定的包干價格計算;附屬、輔助生產單位產值和其他產值,均按現行價格計算。
⑵ 建築業營業稅稅率是多少怎麼計算
建築業營業稅稅率:3%。(按照工程收入的3%的計算繳納營業稅。)
計算方法:總包方可以扣減分包方開具的建築發票的營業額。 分包方按分包業務的3%繳納營業稅。
例如總包1000元,其中600元分包做
分包營業稅: 600*3%=18
總包營業稅 :(1000-600)*3%=12
⑶ 建築業總產值和工程結算收入有什麼區別
1.建築業總產值
建築學術語。建築業在一定時期內完成的以價值表現的生產回總量,是反映建築業答生產成果的綜合指標。通過它可以了解建築業的生產規模、發展速度、經營成果,並為國家制訂經濟建設計劃提供依據。
2.工程結算收入
指企業承包工程實現的工程價款結算收入,以及向發包單位收取的除工程價款以外的按規定列作營業收入的各種款項,如臨時設施費、勞動保險費、施工機械調遷費等以及向發包單位收取的各種索賠款。
⑷ 建築業毛利怎樣計算
我們平常看到的那些高樓大廈,都少不了建築工程師的功勞,不過這里,我們並不著重回講建築師和辛苦答建築一房一瓦的普通大眾的豐功偉績,而著重說說建築行業的毛利率。
建築行業就是一個圍繞建築的設計、施工、裝修、管理而展開的行業,包括建築業本身及與之相關的裝潢、裝修等等。
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
工程施工建設企業的主要由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其他直接費,間接費用,分包成本構成,人工費的比例根據工程的類別也不一樣,
施工企業的毛利率也根據工程的類別和承包方式也不一樣,一般不包括主材費的綜合類工程,應該能有10-15%的利潤率。施工企業的主要利潤為現場索賠和簽證的費用收入,如果這一塊能夠順利結算下來,利潤會更高。
毛利率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⑸ 建築業營業稅如何計算
答:建築業應納營業稅按照建築業營業額依3%的稅率計算。
建築業營業額是承包建築、修繕、安裝和其他工程作業取得的營業收入額,即工程價款及工程價款之外的各種費用。
具體如下:
(1)建築企業向建設單位收取的臨時設施費、勞動保護費和施工機構遷移費,不得從營業額中扣除。
(2)建築企業向建設單位收取的材料差價款、搶工款.全優工程獎和提前竣工獎,應並入計稅營業額中徵收營業稅。建築企業由於工程質量問題而發生企業向建設單位支付的罰款和因延誤工期所造成的損失,不得從營業額中扣除。
(3)建築業總承包人支付給轉包人或分包人的工程價款,可以從其總承包額中扣除。
(4)自建自售建築物,其自建行為視同提供應稅勞務,除按銷售不動產徵收營業稅外,同時徵收一道「建築業」營業稅。
內部施工隊為本單位承擔建築安裝業務,凡同本單位結算工程價款的,不論是否編制工程預算,也不論工程價款中是否包括營業稅稅金,均應按「建築業」稅目徵收營業稅;凡不與本單位結算工程價款的,不徵收營業稅。
(5)無論是包工包料工程,還是包工不包料工程,在徵收營業稅時,一律按包工包料工程以料工費全額徵收營業稅。
(6)納稅人從事安裝工程作業,凡安裝設備價值作為安裝工程產值的,其營業額應包括設備的價值在內。反之,如果納稅人將安裝的設備的價值不作為安裝工程產值的,其營業額不包括設備的價值在內。
(7)代理電信工程、疏浚工程、打井工程按「建築業」稅目征稅。
(8)從事為開發土地、建築房屋而進行平整土地業務的,按「建築業」稅目徵收營業稅。
(9)工業企業委託其所屬的獨立核算的安裝隊或勞動服務公司安裝其自產產品,應按「建築業」徵收營業稅。
(10)有線電視安裝費(初裝費)應按建築業稅目征稅。(11)對招標.投標的建築安裝工程,中標的價格是營業稅營業額,中標價格以後有調整的,以調整以後的實際收入額為營業額。
例如,取得的工程收入500萬元,材料差價款60萬元,勞保費2萬元,全優工程獎8萬元,則應繳納的營業稅款=(500+60+2+8)×3%=17.1(萬元)。
⑹ 建築業主營業務成本怎麼算
一、建築業主營業務成本的計算採取完工百分比法,具體計算方法舉例如下:【例】甲公司於20×9年12月1日接受一項設備安裝任務,安裝期為3個月,合同總收入600 000元,至年底已預收安裝費440 000元,實際發生安裝費用為280 000元(假定均為安裝人員薪酬),估計還會發生安裝費用120 000元。假定甲公司按實際發生的成本占估計總成本的比例確定勞務的完工進度。則:
實際發生的成本占估計總成本的比例=280 000÷(280 000+120 000)×100%=70%
20×9年12月31日確認的勞務收入=600 000×70%-0=420 000(元)
20×9年12月31日結轉的勞務成本=(280 000+120 000)×70%-0=280 000(元)
二、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按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期末,將主營業務成本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⑺ 建築業的利潤額如何計算
工程總款-建築材料成本-工人工資-機械損耗-各項雜開支(餐費、油費等)-各項稅金
⑻ 建築業總產值與企業總收入、工程結算收入區別它們之間關系急。
【1】建築業總產值=已結算工程款及未結算工程款之和
【2】企業總收入=各種收入之和
【3】工程結算收入是指建築企業已收到工程款
【1】》【2】>[3]
國際會計師提供
⑼ 營改增後建築業項目部的利潤如何計算
1、營改增對建築業有利的方面
1.1 建築業「營改增」有利於避免企業重復納稅,減輕企業的稅負。「營改增」後消除現行增值稅和營業稅並存稅制下對建築業重復征稅,體現稅收的「公平原則」,進而增強企業的經營活力,減輕企業負擔,同時也有利於建築業與上下游產業的融合,增值稅實行憑發票抵扣制度,通過發票把上下游產業連成一個整體,並形成一個完整抵扣鏈條,因此增值稅的實施使建築業的參與主體形成了一種利益制約關系,從而有利於整個行業的規范和健康發展。
1.2 「營改增」有利於建築業的專業技術進步,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建築業增值稅的徵收是針對產品和服務過程中形成的增加值的稅收。我國目前建築業的增加值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勞務作業,而這種增加的投入產出比並不高。建築業要進步就要改變勞動密集型發展方式,在科技進步上尋發展,現行的稅收政策阻礙了企業技術發展的積極性,實行「營改增」後有望望改變這一狀況。,從另一方面講實行「營改增」後,企業購進的固定資產成本低了,可以提高機械設備裝備水平、引進新進的機械設備和流水線,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進而推動產業升級。
1.3 「營改增」有利於我國建築企業提高國際化水平。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建築行業實施的都是增值稅徵收辦法,我國現行稅制不利於建築企業在國外承包項目,實行「營改增」後,不僅有利於提高我國大型建築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也有利於境內外建築企業到國內的協作。
1.4 「營改增」有利於建設單位提高項目投資效益,節約投資額。建築業實現營改增以後,由於購置材料可以抵扣增值稅,「甲供材」現象就比較普遍。建設單位直接采購工程材料收到經銷商開具增值稅發票可以直接抵扣增值稅銷項額,降低建設項目的總投資,提高經濟投資效益。
2、營改增對建築業不利的影響分析
2.1 營改增對建築施工企業的財務核算產生不利影響
2.1.1 建築施工企業利潤會有所降低,實行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後,施工企業購置貨物很大一部分材料較難取得增值稅發票,勞務用工也很難取得增值稅發票,這部分增值稅進項稅額無法抵扣,出現企業多繳增值稅的現象,企業實現的利潤總額也將有所下降。
2.1.2 對建築施工企業現金流的影響。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九條規定:「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為收訖銷售款項或者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增值稅扣繳義務發生時間為納稅人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的當天。」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後,建築企業在機構所在地按當期竣工結算價確認的收人繳納增值稅,但是建設單位並不是立即支付工程款給建築企業,往往滯後一段時間,有的時間還比較長。而且建設單位還要預留質量保證金,待質保期滿才會支付,但應交增值稅當期必須要繳,這樣必將導致企業經營性活動現金凈流量增加,加大企業資金緊張的程度。
2.1.3 施工企業納稅發生較大變化,據調查施工企業購進工程材料可取得進項稅發票理論上約佔70%,實際上50%都達不到,不能取得進項稅發票的主要原因有 「甲供材」,施工企業只能取得相應數額的一張結算單、其次勞務用工也無法取得進項稅發票,這部分人工費約占合同造價的20%以上、還有外購商品砼等這些增值稅可抵扣率一般為6%會減少進項稅抵扣額、地方材料及輔助材料一般是小規模納稅人沒有增值稅發票。
2.2 營改增對工程造價計價的影響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後,工程造價組成及定額標准都將進行修訂,現行的定額基價中考慮了工程材料的增值稅,營改增以後增值稅進項稅要單獨列出,這種變化使建築企業投標工作變得更為復雜化,投標書的編制中有關原材料、燃料等直接成本不包含增值稅進項稅額,實際施工中,有多少成本費用能夠取得增值稅進項稅額,在編制標書中很難准確預測;原按工程直接費計算的營業稅不再收取,稅金編制也發生改變;編制的標書中投標總價中需要包含增值稅,而增值稅又屬於價外稅,在投標中怎樣編制,需要進一步規范。施工企業如何准確的進行成本核算也將成為一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