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管道安裝施工方案有哪些
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和技術要求
(1) 施工方法
A、 首先配合土建預留、預埋,凡安裝圖上有而土建圖沒有設計的,應及時和土建聯系預留、預埋工作,協商各自的范圍及責任,以免發生錯誤和遺漏。
B、 預埋套管及管道屬於特殊工序,施工項目部應首先寫出《特殊工序施工措施》。經審批後方可施工。在預埋時,要進一步核實預埋位置和尺寸,要有專人監護,以防預埋件移位或損壞。
C、 建築給排水安裝基本要求按《採暖與衛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執行,由於新材料發展很快,新的規范沒有出版的情況下,可參照生產廠家編制的技術要求進行。
D、 地漏安裝應結合土建完成面,施工時與土建配合。
E、 立管加套管穿樓板時,按廣州市質量通病防治方法處理。
F、 管道安裝應結合具體條件,合理安排施工順序,一般先地下後地上,先大管後小管再支管,當管道交叉中發生矛盾時,應該按以下原則避讓。
(I) 小直徑管道讓大直徑管道;
(II) 可彎的管道讓不可彎的管道;
(III) 新設的管道讓已建的管道
(IV) 臨時性的管道讓永久性管道;
(V) 有壓力的管道讓自流的管道。
G、 給水引入管與排出管的水平凈距不小於1m。室內給水管與排水管平行敷設時,管間最小水平凈距為500mm,交叉時垂直凈距150mm。給水立管敷設在排水管下方時應加套管,套管長度不應小於排水管徑的3倍。
B. 鋼筋混凝土管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藝
測量放線→開槽、驗槽→管道基礎→下管、穩管→挖接頭工作坑→對口→閉水試驗或閉氣試驗→回填土方。
二、施工准備
1.施工前做好施工圖紙的會審,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及做好技術交底工作。
2.施工前對現況管線構築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與施工管線的關系,經核實後,將了解和掌握的情況標注在圖紙上。
3.管節的水壓試驗、砂漿配合比、回填土的最佳密實度試驗已完成。
三、測量施工
1、測量控制與管理
1)測量平面控制
①用DC2-J激光測距儀將平面方格網對現場各建築物的擬定控制點進行測設。
②測量控制網點的布設必合理,且要穩定牢固。
③測量控制點要定期進行復核檢查並修正其偏差值。
2)測量的高程式控制制
為了保證水準網能得到可靠的起算依據,為了檢查水準點的穩定性,應在施工現場的安全地帶建立水準基點組,水準基點組應採用深埋水準標樁,埋深不得小於2m,上述水準基點也作為沉降觀測的水準基點。
四、土方施工
1、土方開挖
1)在條件允許的地方,採用小型液壓反鏟反掘機開挖,人工配合清底;在條件不允許的地方採用人工進行開挖。挖出的土方隨時進行清理,用自卸汽車外運至指定棄土點。
2)土方開挖過程中測量人員應及時進行跟蹤測量,保證開挖幾何尺寸、位置、標高的准確,必要時採用人工輔助開挖,同時還要注意對坐標控制點加以保護。
3)機械施工不到的地方可配合人工修整。基坑開挖完後應及時將測量資料按程序報給監理部門,並及時通知監理部門組織驗槽,並做好相應的驗槽記錄。
4)如果在開挖過程中需停挖,則在已挖完的表面覆蓋一層碎土,以免擾動待挖土層。
五、管道施工
(1)管道基礎
1)土弧基礎:採用土弧基礎的排水管道鋪設如圖1所示。開槽後應測放中心線,人工修整土弧,土弧的弧長、弧高應按設計要求放線、施工,以保證土弧包角的角度。
2)砂礫墊層基礎:採用砂礫墊層基礎的排水管道鋪設如圖2所示。在槽底鋪設設計規定厚度的砂礫墊層,並用平板振動夯夯實。夯實平整後,測中心線,修整弧形承托面,並應預留沉降量。墊層寬度和深度必須嚴格控制,以保證管道包角的角度。中粗砂或砂礫墊層與管座應密實,管底面必須與中粗砂或砂礫墊層與管座緊密接觸。中粗砂或砂礫墊層與管座施工中不得泡水,槽底不得有軟泥。
3)四點支承法:採用四點支承法的排水管道鋪設見圖3所示。按設計要求在槽底開挖軸向凹槽(窄槽),鋪設砂礫、擺放特製混凝土楔塊,壓實砂礫墊層(壓實度同砂礫墊層基礎),復核砂礫墊層和混凝土楔塊高程。
(2)下管、穩管
1)管道進場檢驗:管節安裝前應進行外觀檢查,檢查管體外觀及管體的承口、插口尺寸,承口、插口工作面的平整度。用專用量徑尺量並記錄每根管的承口內徑、插口外徑及其橢圓度,承插口配合的環向間隙,應能滿足選配的膠圈要求。
2)管道下管:採用專用高強尼龍吊裝帶,以免傷及管身混凝土。吊裝前應找出管體重心,做出標志以滿足管體吊裝要求。下管時應使管節承口迎向流水方向。下管、安管不得擾動管道基礎。
3)穩管:管道就位後,為防止滾管,應在管兩側適當加兩組四個楔形混凝土墊塊。
六、溝槽回填
(1)回填前具備的條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鋪設後應在混凝土基礎強度、介面抹帶的接縫水泥強度達到5MPa,閉水試驗或閉氣試驗合格後進行。
(2)回填土料的要求:回填土料宜優先利用基槽內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機雜質,不得採用淤泥或淤泥質土作為填料。回填土料應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最佳含水率應通過試驗確定。
(3)工作坑回填:管道安裝就位後,應及時對管體兩側同時進行回填,以穩定管身,防止介面回彈,宜用最佳含水率的過篩細土填塞,採用人工方式夯打密實,當設計另有規定時,按設計要求填實兩側。管道承口部位下的工作坑,應填入中粗砂或砂礫,用人工方式夯打密實。管道基礎為弧土基礎時,管道與基礎之間的三角區應填實。
(4)回填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管腔兩側同時分層進行,填土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溝槽底至管頂以上500mm的范圍均應採用人工還土,超過管頂500mm以上可採用機械還土,還土時分層鋪設夯實。
(5)回填土虛鋪厚度:回填土壓實的每層虛鋪厚度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如設計無要求,可通過試驗段確定。
(6)夯實:回填土的夯實採用人工夯實和機械夯實兩種方法。夯實時,管道兩側同時進行,不得使管道位移或損傷。回填壓實應逐層進行,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500mm范圍內採用薄鋪輕夯夯實,管道兩側夯實面的高差不大於300mm,管頂500mm以上回填應分層整平和夯實。採用木夯、蛙式夯等壓實工具時,應夯夯相連,採用壓路機時,碾壓的重疊寬度不得小於200mm。
C. 管道施工方案
三、管線施工
要保證管線工程結構在長期使用中和外力作用下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就必須確保施工所用的材料和半成品能滿足設計要求的強度,技術指標,同時還必須選擇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案,以確保質量。
管網施工的原則:
A、是先深後淺,先主管後支管,自下而上依次施工;
B、是先建後拆,不間斷使用;
C、採取有利措施,保護既有的管線,作好新舊管線銜接工作。
各工序施工要求:
1、溝槽開挖
採用機械開挖溝槽,機械開挖溝槽距槽底至少留20cm用人工清底,嚴禁超挖、擾動基底原狀土。若發生超挖,須通知監理,由監理人員與質檢人員統一處理方法。溝槽開挖完成後必須經過監理、業主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墊層施工。
2、安管
平基澆築後待平基砼強度達到5Mpa以上時才能安管,安管前必須放出管道中心線和復測平基標高,安管時管道兩側用凈石子或砼管枕卡牢墊穩,管道坡度必須符合設計標准,嚴格控制管內底高程,該項的合格率必須達到100%,安管的中心線位移和相鄰管內口底錯口亦需符合安管的偏差要求;安管後復測標高完全符合規范要求後再進行管座立模和澆築砼管管座,管座的肩寬和肩高必須符合規范要求,蜂窩麻面面積不得超過1%。
3、管道基礎、護管
護管砼用溜槽下料,用平板振搗器及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密實,施工要按規范及設計要求控制其寬度和頂面高程。
4、管道鋪設和介面施工
管道進場後,質檢人員、材料員應及時檢查管道的質量,如存在質量問題堅決退還。UPVC管採用人工下管,並用手拉葫蘆予以就位。
U-PVC管鋪設時要將插口順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介面時,先將承口的內壁清理干凈,並在承口內壁及插口橡膠圈上塗潤滑劑,然後將承插口端的中心軸線對齊。橡膠圈應放置在管道插口第二至第三根肋之間的槽內,介面時,要注意橡膠圈是否到位:一般到位時,插口與承口接觸會發生碰撞的聲音。
安裝時不得帶動已安裝好的管節,務求做到相連管節對准中心,標高符合要求,管節墊實穩定,承口與插口的間隙小於規范要求,拉力放鬆時管節無回彈情況,若不合格則重排。
5、檢查井
採用磚砌井。在底板澆築後,及時定位放樣,然後進行井體的砌築。檢查井砌築必須採用擠漿法,不得有通縫現象,要做到砂漿飽滿、灰縫平整、井壁相互垂直,井內流槽應平順,轉角井流槽應弧順,室頂板安裝必須先座漿;抹面應平整壓光,不得有空鼓和裂縫現象,井內壁粉刷應分兩道進行。
檢查井蓋板底座應鋪砌牢固,四周仔細夯實,蓋板頂面標高應與路面一致。部分檢查井為落底井,落底50cm,部分為流槽井,井內流槽應在井壁砌至管頂以下即行砌築。
6、閉水試驗
所有無壓力管道均要求進行閉水試驗,要求在溝槽覆土以前進行,並在閉水合格後回填土方。給水管道要求全部進行閉水壓力試驗,設計工作壓力為0.4Mpa,管道試驗壓力為0.8Mpa。
試驗可利用管節兩端窨井作為閉水水頭,要求水頭在上游管道內頂2m以上,閉水試驗前應先灌水24小時,使管道充分浸透,加水至標准高度,觀察水位下降值,若在半小時內水位下降在規范允許值內,則閉水試驗合格。閉水合格後方可分層回填土方。
7、溝槽回填
管道閉水試驗完畢,並經驗收合格後應及時回填,先將胸腔部分回填。回填前應將管溝清理干凈,木料、草袋等物不得留在溝內,排除溝底積水,嚴禁帶水回填,以免出現「彈簧土」。
回填土採用粉(砂)土,不得含腐植土、草根、磚頭等雜物。回填應對稱,每層高度不得超過30cm,並及時夯實。回填土應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機分層夯實。窨井四周要求採用天然級配砂石回填,並用電動打夯機夯實。
認真做好回填土的密實度檢測工作,只有當上一層土檢測合格後方可進行下一層土的回填。要求管道兩側不低於95%,管頂以上50cm范圍內不低於85%,50cm以上按路基要求回填。